04-Flask之bootstrap&cache

一、Flask-Bootstrap插件

- 安装
    pip install flask-bootstrap

- 初始化
    # 在ext.py文件中
    from flask_bootstrap import Bootstrap
    Bootstrap(app)

- 使用
    # 模板继承
    {% extends 'bootstrap/base.html' %}
    # 拷贝自己需要的,在进行微调
    

欢迎来到德莱联盟!

一人带四坑,一打九,就这么潇洒...

查看详情

更多是使用到里面封装的组件以及样式。

二、Flask-Debugtoolbar插件

- 安装
    pip install flask-debugtoolbar

- 初始化
    from flask_debugtoolbar import DebugToolbarExtension
    app.debug = True
    app.config['SECRET_KEY'] = ''
    toolbar = DebugToolbarExtension(app)

- 使用
    初始化完之后,页面中就会显示

看到插件类似toolbar = DebugToolbarExtension(app),基本都是有xxx.init_app的方法。

三、Flask-Cache插件 (Flask-Caching替换)

  • 基本使用
- 安装
    pip install flask-caching

- 初始化
    from flask_caching import Cache
    cache = Cache(config={'CACHE_TYPE': 'simple'})
    cache.init_app(app)

- 使用(装饰器)
    @blue.route('/')
    @cache.cached(timeout=30)
    def index():
        # 为了检查
        print('首页 --- 加载数据!')
        return render_template('index.html')
    
    注: timeout设置超时时间
    注: 通过打印可以看到是否缓存,也可以通过Flask-Debugtoolbar插件查看是否进行数据库操作或模板的渲染操作

- 备注
    有很多人是`pip install flask-cache`但这会有个关于flask导包问题
    flask旧版本导包: flask.ext.xxx
    falsk新版本导包: flask_xxx  
    而在flask-cache中有使用到老版本的,会引起一系列问题
    为此这里使用flask-cache的一个分支flask-caching
    (使用都是一致的,就是导包时不同)
    

- 其他
    基本数据的set、get也都是允许的。
    get(*args, **kwargs)
    set(*args, **kwargs)

在应用中添加缓存,缓存的目的是提高服务器的性能,提高网络访问的速度。缓存减少原生数据库的操作,或说是减少磁盘的IO。

  • 配置
Flask-Cache支持多个类型作为缓存后端,不同的缓存后端,配置项也不尽相同。

CACHE_TYPE: null、simple、filesystem、memcached、redis、saslmemcached

- null: 无缓存
    配置  说明
    CACHE_ARGS  在缓存类实例化过程中解包和传递的可选列表
    CACHE_OPTIONS 可选字典在缓存类实例化期间传递

- simple: 使用本地python字典进行存储,这不是线程安全的
    配置  说明
    CACHE_DEFAULT_TIMEOUT   默认过期/超时时间,单位为秒
    CACHE_THRESHOLD 缓存的最大条目数
    CACHE_ARGS  在缓存类实例化过程中解包和传递的可选列表
    CACHE_OPTIONS   可选字典在缓存类实例化期间传递

- filesystem:使用文件系统来存储缓存的值
    配置  说明
    CACHE_DEFAULT_TIMEOUT   默认过期/超时时间,单位为秒
    CACHE_DIR   存储缓存的目录
    CACHE_THRESHOLD 缓存的最大条目数
    CACHE_ARGS  在缓存类实例化过程中解包和传递的可选列表
    CACHE_OPTIONS   可选字典在缓存类实例化期间传递

- memcached:使用memcached服务器作为缓存后端,支持pylibmc或memcache或Google应用程序引擎memcache库
    配置  说明
    CACHE_DEFAULT_TIMEOUT   默认过期/超时时间,单位为秒
    CACHE_KEY_PREFIX    设置cache_key的前缀
    CAHCE_MEMCACHED_SERVERS 服务器地址的列表或元组
    CACHE_ARGS  在缓存类实例化过程中解包和传递的可选列表
    CACHE_OPTIONS   可选字典在缓存类实例化期间传递

- redis:使用Redis作为缓存后端
    配置  说明
    CACHE_DEFAULT_TIMEOUT   默认过期/超时时间,单位为秒
    CACHE_KEY_PREFIX    设置cache_key的前缀
    CACHE_REDIS_HOST    redis地址
    CACHE_REDIS_PORT    redis端口
    CACHE_REDIS_PASSWORD    redis密码
    CACHE_REDIS_DB  使用哪个库
    CACHE_REDIS_URL 连接到Redis服务器的URL。示例redis://user:password@localhost:6379/2
    CACHE_ARGS  在缓存类实例化过程中解包和传递的可选列表
    CACHE_OPTIONS   可选字典在缓存类实例化期间传递

- saslmemcached:使用memcached服务器作为缓存后端
    配置  说明
    CACHE_DEFAULT_TIMEOUT   默认过期/超时时间,单位为秒
    CACHE_KEY_PREFIX    设置cache_key的前缀
    CAHCE_MEMCACHED_SERVERS 服务器地址的列表或元组
    CACHE_MEMCACHED_USERNAME    使用memcached进行SASL认证的用户名
    CACHE_MEMCACHED_PASSWORD    使用memcached进行SASL认证的密码
    CACHE_ARGS  在缓存类实例化过程中解包和传递的可选列表
    CACHE_OPTIONS   可选字典在缓存类实例化期间传递
  • redis方式缓存测试
# 配置缓存方式为redis
    cache = Cache(config={
        'CACHE_TYPE': 'redis',
        'CACHE_KEY_PREFIX': 'python(Flask)'
    })

# 进入redis命令行
    redis-cli

# 查看缓存页面的key
    keys *
    'python(Flask)view//'

# 查看对应key下的值 (具体key查看列表)
    get 'python(Flask)view//'

    注: 可以看到缓存的页面内容(超时后,该值为空)

# 查看时间
    ttl xxx(key)
  • 存储其他
# 存值 key-value
cache.set(token, id, timeout=60)

# 取值 key-value
cache.get(token)

四、AOP反爬策略

  • 基础的反爬策略
不是浏览器发出的请求,就直接拦截
频繁访问的,直接拦截
  • 反爬机制示例
# 10秒内,只能访问一次
@blue.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
    # key
    key = 'before:' + request.remote_addr

    # 1、从缓存中获取
    value = cache.get(key)

    # 2、存在(直接结束)
    if value:
        # 如果想要客户端显示错误
        # abort(500)
        # 客户端显示有内容
        return '小伙子,爬的舒服不?没事,继续爬,啦啦啦....'

    # 3、不存在,添加到缓存中 [10s内重复操作的]
    cache.set(key, '小虫处理', timeout=10)

五、Flask内置对象

  • 请求钩子
before_first_request:注册一个函数,在处理第一个请求之前运行;
before_request:注册一个函数,在每次请求之前运行;
after_request:注册一个函数,如果没有未处理的异常抛出,在每次请求之后运行;
teardown_request:注册一个函数,即使有未处理的异常抛出,也在每次请求之后运行

在请求钩子函数和视图函数之间共享数据一般使用上下文全局变量g。

  • g (global全局的)
- 突破变量存储位置限制
- 给数据传递添加新的方式
- 在做 flask 程序的时候,需要用到一些全局变量,比如用户的登录信息等

# 例如在不同路由中进行数据传递
@blue.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
    # 客户端IP,保存到全局变量中
    g.ipadress = request.remote_addr

@blue.route('/about/')
def about():
    # 通过全局变量方式获取IP
    ipadress = g.ipadress or '127.0.0.1'
    return render_template('about.html',ipadress=ipadress)

g作为flask程序全局的一个临时变量,充当者中间媒介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它传递一些数据,每次请求会重设这个变量.

  • request
- 请求对象
- 请求的所有信息
  • session
- 回话技术
- 服务端回话技术接口
  • config 当前激活程序的程序实例
- app对象 current_app
    获取当前的app
- app的配置信息
    current_app.config

你可能感兴趣的:(04-Flask之bootstrap&c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