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如何陷入焦虑?
何为焦虑?
焦虑,一种恼人的情绪,我们会为升职而焦虑,会因不够有钱或别人比自己更成功而焦虑,会为孩子的学业前途而焦虑,甚至会为钓鱼岛而莫名焦虑、、、
焦虑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焦虑?又该怎么消除?下面给出我的解答。
焦虑,是由“无力感+恐惧感”混合而成的不安情绪。
本质上讲,焦虑,则是源于我们错误的思维以及脆弱的自我,所导致的能力、观念与责任的错位、错配。
为何而焦虑?
当你全身心专注于某件事情,并且感到有成就,有希望,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外部环境很糟糕,也不会焦虑。因为你不会关注别的,你只关注所专注的那件事情,而在它上面,你感觉到的是喜悦而不是难受,即使碰到困难你也不会感觉痛苦,反而会视作挑战从而激起更大的热情,产生更大的喜悦。因此,你绝不会焦虑。
然而,一旦你关注并在意的事情扩大,而其中有一些事情又是你所不擅长的,在那些事情上,你迟早会遭遇挫折,刚开始你只是感觉不快,如果情况一直没能好转,你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并会随着问题的继续而持续加强。
那么,你为什么不放弃对这些令你不快的事情的关注呢,就象你之前做的,专注于你擅长的领域?
奥妙正在这里!产生焦虑的一个前置因素就是:你决不会承认是自己沒有能力驾驭,也不是自己的错误--无论是观念或是行为,而是坚定地认为是外界的错误。
这个时候,你的主观意识里,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标准,与其对照,现实的状况就是错误的,而你又没法改变现状,焦虑由此产生。
由此观之,焦虑的产生原因有三:
首先,是我们进入到不擅长的事务;
接下来,是主观价值标准对现实事务的高大上式的不屑与批判(思维方法);
再者,我们既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而退出,也不能认识到自己主观价值标准的错误而予修正(自我认知)。
也就是,由我们错误的思维以及脆弱的自我,所导致的能力、观念与责任的错位、错配。当一个人肩负了过多、过大的责任,而他的能力又不足,观念又固化,不能调适,那他势必会产生强烈的焦虑。
如何避免和消除焦虑?
解决之道应是,卸掉多余的责任,提升能力,调整观念。
具体而言,避免和消除焦虑的方法:
1、不要进入自己不擅长的领域
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不要过多关注,更不要太在意那些你不擅长的事情。视它们如沐春风,如见狗屎,你只须接受、适应或是回避,而无须放在心上。
随着人生的成长,你需要关注的事会越来越多,其中难免有一些是你不很擅长的,如果你实在躲不过,那最好找一个擅长此事的人来帮你处理。
2、修正主观价值标准
有些事,你躲不开,又处理不好,又无法找人代劳。这就有危险,因为人都会自以为是,人的本性总是自认为伟大、光荣、正确,出现问题,那都是别人的错,或错在某个人、某个组织、某个制度,甚至是国家、文化、整个世界。这样就必然陷入焦虑的深渊。
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止与外部现实的对立,停止对外部事物的有错认定。第二步是冻结当前的主观价值标准,对你的思维模式、你的心理需求、你的价值观、你的能力、你的未来目标进行全面的,清晰的,诚实的反思、确认。
客观思维很重要,外部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你希望它怎样没有用,它就是现在的样子。因此,当现实令你不舒服时,你能否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如果不肯改,那么你是否可以离开它?如果你又暂时离不开,那么,可不可以在核心价值标准之下,重新设计一套工具性价值标准以达成与现实的妥协?
清晰地回答上述问题,有赖于你对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你的需求、你的长远目标、你的个人能力的清醒认知,也就是清晰的自我认知。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对当前的主观价值标准作出修正:哪些是必须坚守、不可动摇的核心价值标准?哪些是可以妥协甚至放弃的标准?哪些又是通过自身能力的提升可以达成的目标?
这样修正之后,你获得了三重收益:
一是你坚守住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明确了长远目标所在;
二是消除了与现实的对立,实现了在工具性层面的价值和解,达成了与现实的愉快合作;
三是认识到自身能力不足,明确了短期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这样,你的焦虑也就自然消除。
焦虑漩涡的完整面目
有了以上的了解,现在,我们就可以揭示出人们陷入“ 焦虑漩涡”的完整、详尽画卷:
当你不得不独自面对一件自己不擅长的事务时,挫折甚至失败就一定会到来。一定!
这个时候,你不能客观求实的看待问题,既看不到外部现实的客观存在性,也看不到自身能力不足之处,而是持一种幼稚的唯我主义心态,希望现实按自己的要求改变。
其实,你并不真正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也不十分确定自己真正坚守的核心价值标准到底是什么?也不明确自己长远的人生目标究竟在哪里?你的能力何在?因为你还没有建立起明确的自我认识,更没有树立起对自我负责的独立意志,你的自我是混沌模糊的,你的自我意志是软弱无力的。你其实是冀希望于外部现实既知道你想要什么又能主动来满足你,这当然不可能。
当期望中的改变没有发生,你脆弱的心灵会产生一种受害者情结,你迫不及待地将眼前的外部现实指认为加害者,罪犯,是它造成了你的失败与痛苦,而不是你自己。这样一来,既可以暂时缓解痛苦,更可以为自己开脱失败的责任。
为了使上述指认更可信,你开始自我美化、自我转移。你开始热衷于关注社会、国家、人民这些大事 ( 这是知识人士或中上层社会精英喜欢采用的套路,其他人士会转移关注孩子、爱人、家庭或小集团 ) 。这时,整体性思维正好派上了用场,所有问题都归结到国家层面去考虑,这样一来,原先引致你不适的个人问题一下子幻化为国家和人民的问题,你从原先的个人事务的失败者一下子幻变成忧国忧民的高尚爱国者,这既让你完全开脱了对自我的责任,又让自我高尚化。顺着这个思路,原先被指认为加害于你的外部现实也被普遍化从而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加害者,罪犯。
当你站上了这样一个道德高地,于是,泛道德化的思维、乌托邦式理想思维、两极化思维开始登场,你会拼凑出一套取悦自己的价值标准--乌托邦式理想国,内容可能来自西方,或是中国过去,或是某个人的只言片语,你会把这套主观标准视为至高无上的神圣真理,借以证明现实存在的错误、丑恶、落后。
你坚信,符合你主观标准的理想状况就在别的某个国度、某个地方,或是历史上某个时期,或是未来的某个时期。不管如何,它才是好的,应该提倡的,值得存在的,而现实的状况则是坏的,不道德的,理应批判、消灭的。
当你的主观标准对外部现实采取蔑视、批判的态度,从而形成不可调和的对立之势时,你个人的现实处境正变得愈加糟糕,而这又会使上述对立进一步强化,如此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