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曾经的学霸,开始归于平淡

Wechat公众号:  MindsCode 修身储能

从6月23日正式毕业,到今已有两月余,想着这估计是人生最长的一次假期,于是刻意将假期延长到10月份,累计起来接近4个月的时间。 既然无法肆意妄为Gap Year,那就退而求其次,来个Gap Season也是极好的。

假期闲来无事的时候,比较适合思考,所以我就浮想联翩。

7岁始读书,如今27岁,在校园度过20年,还需4年博士生涯。长期的的读书生涯,平心而论,最大的收获是养成了终生学习的习惯——如果具体点,就是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并乐意学习和接纳它们。

就学习状态而言,也逐渐扬弃起本科和研一时候,死磕、熬夜甚至通宵的学习方式,而是慢慢将学习过程转变为“随时努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暴饮暴食、一劳永逸自然难以长久;粗茶淡饭、逐渐积淀才朴实无华。

学习状态的改变,主要源于个人心态逐渐趋于稳定,之前神神叨叨、咋呼的“气场”在吃过不少明亏暗亏之后,逐渐收敛,在为人处世方面,力求得体、舒服。

而在另一方面,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和对学历的高要求,要求广大医学生活到老,在需要开始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年龄段,我们却还在读书,和非医学专业的同龄人相比,无形中和社会期待(social expectation)造成一种错位,这种脱节性的错位,或多或少使得我们感到颇为尴尬:

尤其研究生这三年,自己经历一些事,也直接或间接了解到同龄人的种种无常:

> 室友的父亲,诊断为肺癌晚期,治疗效果不佳,今年去世;

> 在瑞典读书的师兄,爷爷急诊住院于医院去世,匆匆回国却又不得不漂洋过海继续学业;

> 曾经本科top3的超级学霸,在北大读研期间诊断疑似白血病,所幸逐渐恢复,北医毕业后放弃医学生涯,善待自己,考取公务员;

>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父母离婚,比如长辈的慢性病逐渐恶化等等。

本科还是真正意义的学生,活在象牙塔,整个社会把你捧在手心,让责任和负担同我们绝缘;

而本科后,工作或研究生就需要跳出“学生心态”,以社会人的角色来参与社会、学术活动了,这种角色切换就意味“自由行动,自我负责”,所言所行都对应着担当和责任。

前几日在帝都和同学小聚,席间我们聊到这个年龄无法逃避的问题——感情。不少人都表示,似乎在学校待久了,总是脱不开自己的学生标签,在学业已经如此焦心的情形下,对自己的另一半,对家庭,对未来陷入措手不及的窘境;

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对社会给我们的期待和责任,还没有准备好呢……

然而,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或拒或迎,我们都无法抵挡岁月这把杀猪刀的威力,不可逆地长大了。

本科毕业散伙饭,和我们最亲爱的辅导员-常海波老师唠嗑,可能酒喝大了,有些意识不清,就拉着常导的手说:常老师,等我功成名就了,一定会大医来看您……

常老师看着我,顿了顿几秒钟,微笑着说:梦飞,你不用功成名就,也可以随时回来看看。

次晨酒醒,我才发现自己口无遮拦,多么狂妄自大……

同友人聊天,她说随着年龄增大,大多数人都会活得越来越小,融入生活,变得稀疏平常;而哪怕稍微有些成就的人,他们的生活状态也将和一般人不同,多了常人难以承担不到压力和焦虑。

从郊区回北京市区的自驾车上,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一丝寒意不禁涌上心头,我裹了裹衣服,陷入沉默。

我们对于勤奋和努力的理解,几乎都来自于学校,更精确的说,在前二十多年的生活中,我们眼中所谓优秀的人,都是那些最能拼命看书做题和分数漂亮的人。然而这种片面看法难免幼稚——通过极其纯粹地投入复习时间,增加复习强度,一般而言,都可以直接的提高考试的分数,它们之间的联系鲜明而直接。

然而,当进入社会后,社会较之于校园,复杂系数高了太多。生活的诡异之处在于需要个人鲜活的经历和体验才能有更加真实的认知,对于人际关系、未来、家庭,没有重点,没有考纲、也学习指南;付出和结果之间往往没有那么立竿见影,努力依然重要,但再也不是纯粹的单一因果、及时反馈。

倘若,只要努力,别人的成功就可以复制,那这个世界的成功人士未免太多了。

当我逐渐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我似乎瞬间理解了,为什么当初那些女学霸在读研之后,都没有那么拼命学术了,开始真正融入生活,善待自己了。不是学业不努力,而是多了一个努力维度——生活,而是在无论学业和工作多么重要,都不应该占据人生的全部,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将回归生活。


当曾经的学霸,开始归于平淡_第1张图片
电影 <在云端>

在电影《在云端Up in the air 》中,乔治·克鲁尼饰演的公司裁员专家Ryan,他的人生目标是乘坐飞机积攒的英里数达 到1000万,从而晋升为终身超白金尊享会员。他不相信爱情,不相信婚姻,每年在飞机上的时间是270天,整天就是Fire somebody、他不想被束缚,不想承担生活的责任,也没有家……


当曾经的学霸,开始归于平淡_第2张图片

在他的世界里,认为每个人最终的结果都是孤独终老,所以他也不担心自己的将来也会这样。

可当Ryan完成1000万英里目标,成为终身超白金尊享会员,他是全美国完成这个目标的第7人,也是目前为止最年轻的人,他可以继续Up in the air继续飞来飞去,但当他终于完成心心念念的目标时候,却一点也不激动,反而觉得这样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毫无意义。

当他终于领悟到自己内心真正需要,Ryan飞到另一个城市敲开Alex的家门时,发现原来她有家庭有孩子……这个意味深长的结尾,着实耐人寻味。

Everybody needs a co-pilot.Life’s better with company.
每个人都需要陪伴. 有人陪伴生活才会更美好。


或许导演暗示,真正让人心安的东西,一定不是世俗意义的成就,而回归最真实、最温暖的情感。

我们无法当一辈子的学霸,也无法当一辈子工作狂,我们需要摸索找到自己的“回归线”,走进生活,融入生活。

人生试题一共有四道题目:学业、事业、婚姻、家庭。平均分高才能及格,切莫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任一题目上。

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未必会取得很大的成就,认识到“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朴素道理,真正发自内心珍惜美好难得的事物,比如情谊。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那些无法立即获得回报的事情,依然能付出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热情,最终的结果也许不足以让我们“功成名就”,但也能出类拔萃吧。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 罗曼·罗兰

生活随遇而安,工作随时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曾经的学霸,开始归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