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玄宗时期和姚崇齐名的宰相,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竭力清除唐朝前期的社会弊习,对开元盛世的建立功不可没。姚崇变通,宋璟守正,姚崇权诈,宋璟刚直,姚崇随机应变,宋璟坚持原则。但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宋璟严格执行姚崇的“十事要说”,俩人道不同,但同归于治。宋璟在唐代的历史上可谓一面道德旗帜,是官场政治风气的一股清流。历经唐朝四任君王,在每任皇帝中,他都以反对派的姿势站在当朝炙手可热的权贵人物的对立面,铁骨铮铮,九死未悔,品行高尚,爱民恤物,朝野赞誉为“有脚阳春”。
武则天时期,二张兄弟炙手可热,飞扬跋扈,横行无法,朝中大臣颇为忌惮。宋璟不顾个人安危,经常勇斗二张。他担任御史中丞时,曾经查处和审讯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准备审完了立处死刑,想不到武则天抢前从宫中发出特赦文书,赦免张昌宗之罪。宋璟大怒,拍案说:“恨不得一来就打碎这家伙的脑袋!”这话被武则天听到了,为了缓和矛盾,她叫张昌宗到宋璟那里去谢罪,宋璟气愤不已,拒绝不见。这事流传出来,宋璟刚直的名声震天下。
张易之诬构宰相魏元忠,他赂贿凤阁舍人张说作诬证。张说将至御前作证,同为凤阁舍人的宋璟对张说说:“一个人一生最重的是名誉气节,不可只图个人苟生,陷诬好人。即使因此被谪官流放,他的美德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倘有不测之祸,我准备叩请天子赦免,要死与你一起去死。努力为之,万代瞻仰,在此举也。”张说为宋璟的话所感动,廷辩时如实上奏,使魏元忠免受陷害。不久,宋璟调任御史中丞。
武则天晚年,二张把持朝政。朝中大臣都不敢直呼其职,称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宋璟对二张不屑一顾,二张敬惮宋璟的人品,反而想讨好他。一次,武则天大宴群臣,二张位居列卿三品,在上座。宋璟官价六品,在下座。易之讨好宋璟,虚位作揖说:“公是朝中第一人,何乃下座?”宋璟说“我才劣位卑,张卿以为第一,何也?”天官侍郎郑杲平时对二张毕恭毕敬,问宋璟:“中丞奈何称五郎为卿?”宋璟说:“以官言之,正当为卿,足下非卿家奴,何郎之有?”宋璟的话使郑杲面红耳赤,也使二张狼狈不堪。从此,张易之兄弟对宋璟怀恨在心,处处因事中伤宋璟,但因为武则天知其情,宋璟得以免罪。
中宗时期,大权掌握在皇后韦氏和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手中,宋璟又站到了武三思的对立面。京兆人韦月将上书中宗,告发武三思"潜通宫掖,必为逆乱",武三思闻知后,暗使手下诬陷韦月将大逆不道。中宗特令处斩韦月将。宋璟以为案情不实,请求查实验证。中宗大怒,他说:“朕已决定斩首,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宋璟说:“人家告韦后与三思有私情,陛下不加过问就问斩,臣恐天下会议论,请查实后用刑。”中宗愈加发怒。宋璟面无惧色,说:“请陛下先将臣斩首,不然不能奉诏。”中宗无奈,免韦月将极刑,发配岭南,但很快,宋璟被挤出了朝廷。
睿宗时期,太平公主权势日重,广结朋党,积极扩大势力,威胁太子李隆基,宋璟与姚崇奏请令公主出居东都洛阳,又被贬为楚州刺史。
宋璟一身浩然正气,凛然立于天地间,上无愧于天,下不俯怍于地,不为自己争名谋利,始终站在公平正义的一方,刑赏无私,犯颜直谏。姚崇是治世能臣,而宋璟就是儒家传统意义上的贤臣了。相对于姚崇处处讲变通的行为,玄宗看上的也正是宋璟对原则的坚持,坚持到不近人情的程度,后来的我们看到这段历史,也是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
宋璟进士出身,玄宗请宋璟给王子取名,给公主取邑号,各取30个备用,并特别交待,在这30个之中,单想一个漂亮的名字和漂亮的邑号,要与众不同。这小王子和小公主就是唐玄宗最喜欢的武惠妃的孩子。但宋璟不同意,陛下,你当了皇帝,心就要公平,现在你让我单独想一个好名字好邑号,可见你的心已经不公平了,你之所以不公平,是因为孩子的母亲有的得宠有的不得宠。你宠爱,哪个妃子,哪个孩子,是你的感情问题,但感情不能妨害规矩,不能制度,否则宫廷内就会有纷争,国家也不会安宁。我已经想好了30个名字和30个邑号,觉得都挺好,你想要特别好的,我做不到!
玄宗落魄之时,没少得到岳父的照顾,有一次,他生日时到岳父家去,中国人讲究生日吃长寿面,但岳父家一点面也没有,岳父把自己身上的紫色半臂衫脱下来,到当铺当了,买了一斗面,给唐玄宗做了一顿面条。并且王皇后的哥哥,在唐玄宗当皇帝的过程中没少出力。
岳父去世后,王皇后兄妹就恳请玄宗,比照窦太后的父亲,修一座大坟,高五丈一尺,玄宗答应了,可宋璟不答应。他说:按照制度规定,一品官的坟不过一丈九尺,如果陪陵,也不过三丈。现在要修五丈一尺的大坟,这不和规矩。制度一旦定下来就不能轻易变动。否则谁还尊重制度呢!
玄宗说,这也有先例啊,不是比照窦太后的父亲嘛!宋璟说,窦太后的父亲能逾制,就是因为没有像我这样的大臣直言进谏啊,那已经错了,难道还要一直错下去吗?我之所以劝谏陛下,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彰显我们皇后的俭德,也成就你遵纪守法的形象啊!这样一说,玄宗没话可说了,岳父的大坟没修成,还赏赐了宋璟400匹彩娟。
玄宗时期发生一件日食,古代讲天人感应,日食意味着皇帝得加强道德修养,所以玄宗赶紧减膳撤乐,而且发布制书,让宰相机构也跟着做一些处理冤案,赈济贫乏一类的工作,按说皇帝有这样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宋璟还是不满意,又进谏了,他说,天子修德,关键是要有诚心。现在我劝陛下好好从亲君子、远小人这个角度下工夫,别光知道下制书、做宣传,搞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了。后来的宰相张嘉贞看了宋璟的奏疏后,说,我们再也做不到宋公这个样子了。
自古以来,臣子向帝王进谏都是个技术活,说得好,升官加爵,说不好贬谪流放,惹祸上身。善于进谏的晏子邹忌,青史留名,是一段千秋佳话。直言敢谏触犯龙颜而获罪的大臣则不计其数,比干被剖腹挖心,司马迁被处以宫刑。宋璟说起皇帝来一点情面也不留,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宋璟如此直言极谏,《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对他的态度,“上甚敬惮之,虽不合意,亦曲从之。”因为宋璟坚守的是制度,是正道,即使内心不愿意,也只好曲意顺从他。在他的直言敢谏下,玄宗带头遵守法度,上行下效,使典章制度得以全面实施,对“开元盛世”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宋璟身上,我们看到了盛世的风华和气度,开明包容,言论自由;我们看到一代明君的胸怀和抱负,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我们看一个时代的激情和梦想,泱泱大国,万邦来朝。贤臣遇明主,一段说不尽的风流就此镌刻在历史的画卷上,名传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