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前两天我在无锡拈花湾参加了由“爱自然生命力”体系承办的家风家教学术论坛,主题是“新时代 新家风 新征程”。
这次论坛大咖云集,有千年名门后代诠释中华家风文明之根;有革命家庭追忆峥嵘岁月,弘扬红色家风;有党政机关干部致敬改革四十载,耕耘家国情怀;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学者、家庭教育工作者参与展望,走进新时代、共建新家风。
拈花湾是一处满是禅意的地方。借着这里的灵气,我拈花铺展,对家庭、家风,聊以粗浅心得。
家风,虽不可见却有千钧之力。
中国是古老的文化大国。不管你在哪里,总有一种牵引的力量在你的内心深深扎根。你会在某个不知名的时点油然生发出一种自豪感,叫作“我是中国人”。
我以前不理解,这种情感是哪里来的?这次有幸听蒙曼老师的演讲豁然开朗。
这就是“家风”的力量。
(蒙曼演讲)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你虽看不见风,却必然能感受风的力量。
人必有家,家当有训。各家的家训不同,但有一些核心原则,蒙曼用“慎”、“让”、“俭”、“学”四个字概括。
慎,是一种内心的态度,为人处世,对别人的话,所处的境遇多想一步,才能获得成长。
让,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是在行为中主动收敛,不去锋芒毕露地触碰任何人。
俭,除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更重要的是俭言语、俭交友、俭嗜欲。
学,是中华文化的精义,学习知识、打磨自己,使人不至于花时间去做不好的事情。
中国历史上具代表性的家族家风
这次论坛上来了多位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后代。我举几个有特色的。
孔氏家风
孔家号称“天下第一家”,受到历代王朝的推崇,家族谱系最完整,管理最到位,传承最有序。孔氏族人大多秉承了孔子遗风,力求做仁人志士。这次来的孔祥林先生是孔子的七十五代孙。
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为中国人确立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标准。
孔子不仅以身作则,更致力于教化社会上的所有人都成为仁人君子。他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教育更加重视。
一个静谧的清晨,小孔鲤又蹦又跳地走了过来。孔子叫住儿子:“你学《诗》了没有?“没有。”孔子谆谆教诲:“不学《诗》,无以言。”再一天,孔子站在庭院,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小孔鲤又走了过来,孔子关心他:“学《礼》了没有?”“没有。”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诗礼庭训”。
虽然儿子英年早逝,孙子子思 “世不废业”,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再传于孟子。 自此,中国人遵从孔孟之道传承延绵。
蒙曼解释,孔子作为士族的代表,他的责任是辅佐君王。如果不能修身养性,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确实是不知道如何为官说话的;如果不能守规矩、讲礼仪,确实是无法入世立足的。因此,他以这样的家训确立了孔氏家族的定位。
在接下来的2000多年里,孔家世代赓续,都秉承着诗礼传家的风气,辈辈出圣贤,代代有精英,诸如孔融、孔尚任等等。
曾氏家风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起义。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出生农民世家,县试七次才以榜上倒数第二的成绩考上了秀才。他说 “余性愚钝”,却成为晚清一代鸿儒,是依靠什么走上成功之路的呢?
曾国藩将自己治学、为官的人生经验,融入“半耕半读”的家风中,概括为八个字,指导自己,也教化子弟。
分别是:书(勤读书)、蔬(种蔬菜)、鱼(养鱼)、猪(喂猪)、早(早起)、扫(打扫)、考(祭祀)、宝(善待亲族邻里)。由此形成了曾氏完整的治家理论体系。
此次参加论坛的曾樾先生,是曾国藩六代嫡孙。他说:家风富厚,“勤俭”是曾家打不破的家规。曾家后裔在各个领域都颇有建树,人才辈出,与耕读传家的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图为曾樾,曾国藩六代嫡孙)
钱氏家风
到了无锡,一个不得不提的家族——吴越钱氏。
这是一个延绵千年未曾中断,且代有人杰的典范。由钱镠开创的吴越小国,祖孙五代为钱王,重视文化和教育、保境安民,为富庶江南、“人间天堂”奠定了基础。后来主动归顺中原,和平纳入了宋朝的版图。
宋代,以钱惟演、浅易为代表的钱氏文人群,驰骋宋代文坛。封侯拜相、入仕内阁者近百人。宋朝皇帝赞誉:“忠孝盛大唯钱氏一族”。明代的钱士开、钱谦益均是文坛巨掣。清朝进士钱大昕被陈寅恪评为“清代史家第一人”。
到了近代,钱家人才更呈“井喷”式增长,成就突出,院士级的学者就有一百多人。
科技界有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三钱”的佳话,诺贝尔奖化学家钱永健,国学大师钱穆、钱钟书等等,太多的名字彪炳史册,如雷贯耳。
后代研究者试图从历史中寻找钱家成才的秘密。
先祖钱镠,虽布衣出生,位列王侯,有三十三个儿子。他意识到家族精神的传承是打破“富不过三代”的秘诀。后人把他的言行记录整理成《钱氏家训》,奠定了钱家风气的基石。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利在一时不谋也,利在万世必谋之;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不可有愧于圣贤;子孙虽愚,诗书必读,勤俭为本,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钱钟书堂侄女钱静汝老人,作为钱氏代表参加此次论坛)
钱静汝说:钱氏家族每有新生儿诞生,就要全家人一起恭读《家训》。钱伟长先生说:有家训的指引,家庭教育有方,故后代得益很大。
荣氏家风
中国古代文化“轻财重仕”,家训往往从读书人的角度出发。到了近现代,家族财富的传承才为人关注,例如无锡的荣氏家族。
我本科就读的江南大学,就是荣家出资兴办的。早在上学时候,就听庄若江教授讲无锡城市文化,总也绕不过荣家。这次活动再见老师,再听熟悉的故事,倍感亲切。
荣家祖上也曾家世显赫,后来迁居无锡。定下家训:耕读为业,潜德勿曜,不走仕途。
太平天国起事期间,荣家一门几乎灭绝,此后一改家风,开始生发壮大。
1902年,荣宗敬、荣德生投资的面粉厂在梁溪河畔开业了。两兄弟一个雷厉风行,一个慎思稳健,互为助益,使得荣氏家业在激进与保守之间迅猛扩张。从晚清到北洋政府,从北伐到国民政府,以及之后的日本侵华战争,这个掌握中国近一半财富的家族虽风雨飘摇,却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
荣德生感慨:办实业,不靠官场、不依赖乡绅就一事无成。
建国后,荣家三代荣毅仁开始从“家国”立场来重新定义自己的“商人”身份,被称为“红色资本家首户”。他向邓小平提出吸引外资、兴办实业的建议,这也是中信公司的由来。后当选后国家副主席。荣家百年,至此荣华富贵,达到极致。
纵观荣家几代人,都是极为传统与现代的。他们节俭勤勉、坚韧勇气,对财富嗅觉敏锐并执着渴求。现在荣家的后人大多旅居海外,延续家族的商业辉煌。
整理家谱家训,让想回家的人有坐标感。
我曾一度觉得,当代中国逐渐脱离乡土社会,“家族”越来越不重要,家风更是一种遥远的文化状态,与现代人的生活没有关系。但是当我在整理几个家族家风故事的时候多了一层体会。
四个家族的家训,传承自过去,随着时代变迁和重要人物的经历不断演变。不同的家训,有中华家族共性的精华,也有这个家族的个性特点。
《家风》课上张文觉教授分享了一个故事。一位商人出30万请她代写家训,被婉言拒绝。商人很不理解:“您是觉得这个价格不合适吗?没关系,价钱可以商量。”张教授的大体意思是,家训是家庭成员在整理自己家族历史的过程中,一种内在的生发,而非外人用几句华丽的辞藻覆盖上去的。
是的。在不断演化的家训、世代传承的家谱中,自然形成了一个家族特有的风格和气质,这就是家风!不管是世族大家文字化的家训、家谱,还是普通百姓的家规、家教,形式不同,传递的都是一个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家族就像一架桥梁,一头连接古代,一头延伸到今天。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身体力行的线索,告诉我们一个家族怎么在当代社会中维持成员的利益和情感认同。
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近百年来,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人离开家乡,有人远赴国外。特别是80年代以后,科技的发展不断缩短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可是人们对家的依恋反倒越来越迫切。
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观察。你发现没有?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孩子传统文化的教育。人们对于自己的姓氏、辈分、家族文化的追问,远远超过前面几代人。
记得前年过年的时候,爷爷提出想要重修黄氏家谱。因为战争和一些政治原因,家谱早就失传了。只知道原先的旧谱可追溯到元朝时期。
家谱的英文叫“family tree”,我以为很形象。参天之树必有其根,万里江河必有其源。因此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
中国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以自己或家人为起点,游走世界,往而有返。特别是漂泊异乡的人们,更需要家的归宿和认同。忆苦思甜也好,慎终追远也好,当我们“回家”时,是不是都会扪心自问:家风是什么?祖训在哪里?
而整理家谱家训,就是让想回家的人有一个坐标感。然后内心就会有一个声音:我为什么离家出走,又为什么要回家,我家里还有什么东西,能不能对我当下的生活有一种关照?
当你整理完了,也就完成了对自己家族的洗礼,就知道你的家庭需要怎样的文化,内心的归属和安宁到底在何方。
写在最后
余世存有一本书《家世》,自序里的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中国人的人生立得晚,将立未立或立起来的时候总是忙碌异常而少有心思做自我整理。
为何立得晚?固然有很多原因。这里从埃里克森的心理理论来看,12-18岁正是建立人格同一性的时候。中国人缺少神的信仰,几千年儒家文化体系遭到破坏,家文化就成了我们的信仰。中国人的骨血里有无意识的宗亲情节,又一直受西方教育。如果没有一个有根有魂的家风影响,孩子在本应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是混同而模糊的。由此,在青春期埋下了某些心理问题的种子,影响他日后走向社会,对自我感到迷茫,而无以立身。
在一些咨询案例中,我发现很多新生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是跟着社会风气和流行的东西走,或者只关心学习成绩。这样的教育非常盲目。与其说学习如何做家长,不如说在形成新家庭秩序的过程中,与伴侣、孩子一起重新开始一种人生。而整理家训家风的过程,就是让你拥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这样你跟家人交流时才更清晰,不随波逐流。
家风、家训在今天仍然值得传承,就是因为它可以满足家人内心情感的需要,唤起后代何以立身的人生认同感,从而拥有一种更加积极、开放、健康的家庭生活。
参考资料:《家世》,余世存
作者:音匀,十年媒体人,心理咨询师,公众号“爱自然生命力社群”。
(文章已申请原创维权,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新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