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一:多贪众生应修不净观对治欲贪

药方一:多贪众生应修不净观对治欲贪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欲使人不寂静,所以有欲的众生修定是不能成功的,欲和定不能共存,有欲就不能有定,有定就不会有欲。欲贪又以男女欲为根本,所以应修不净观对治欲贪。

修习不净观从六个方面来寻思观察:

第一、不净观的义(从语言文字中了解不净观的义)

第二、不净观的事(从内和外二事来观察)

第三、不净观的相(自相和共相。自相分内身和外身。内身是指活着的生命体毛发爪齿乃至屎尿等内身三十六物观察不净可以对治对自身身体的贪欲;外身是指尸体的变化过程,有九种假想,青淤想脓烂想乃至观察空想,可对治对他人身体的贪欲)

第四、不净观的品(黑品,不如实知不净相的过失;白品,如是知不净相的功德)

第五、不净观的时(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

第六、不净观的理(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

下面就节选妙境长老讲解的《瑜伽师地论》不净观的内容详细了解。

【云何勤修不淨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

  這是第四科「釋所緣」的境界。這四種慧行、四種毘缽舍那的所緣境界。所緣境界裡邊,分兩科。第一科「舉淨行所緣」,就是五停心觀。這是九種心住是屬於奢摩他;四種慧行屬於毘缽舍那。

  這修行的時候,這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就提到:這修禪的時候究竟內心是有分別?是無分別?提出這個問題。後邊他自己回答呢?就是沒有,好像不十分明顯。可也包括到不分別、有分別的意思。現在《瑜伽師地論》,我們讀這個《瑜伽師地論》,在修行這件事,修禪這件事,也是有分別、也是無分別。這個九心住奢摩他,就是無分別住;毘缽舍那就是有分別住,有分別。

  我們內心的煩惱,這個貪、瞋、癡的煩惱,是由有分別的,是一種有分別的境界。我們生貪心也是有分別,生瞋心、生愚痴心、生高慢心、生疑惑心,這個我、我所見,都是有分別。因為有分別就在你內心裡面栽培了種子,這個潛在的力量栽培你內心,在內心裡面由分別故,栽培了這個潛在的動力,這個就是煩惱的動力。那麼現在若想要反流,要想回向到諸法實相那裡,你不可以完全是不分別!你一定也要有分別。就是煩惱是由有分別栽培的;你的智慧也要有分別。這樣分別呢?就把這強大的力量的智慧也就栽培了。這個力量呢,能對治煩惱。你有有我的虛妄分別執著;用無我的智慧去分別,就對治了有我的虛妄分別。同時也修奢摩他,也修奢摩他的無分別,這個奢摩他的無分別,能平衡這個有分別。因為在我們凡夫,如果你懈怠也可能沒有什麼事;你若精進勇猛的時候,你沒有奢摩他的止,你這個生理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個生理上,你受不了的!你要有一點奢摩他來平衡,你這個臭皮囊才能受得了,這是一種。

  第二種呢?你智慧逐漸的增長,再加上奢摩他的力量,他能幫助你這個毘缽舍那,逐漸到最後成功,奢摩他變成無分別智了,和毘缽舍那統一了,變成無分別智的時候,就見到諸法實相了。這樣子你就可以斷惑證真了!所以也要修奢摩他,也要修毘缽舍那;修毘缽舍那,也要修奢摩他,這樣子你就成功了!所以這兩種心理活動都應該學習的。

  那麼這第四科,「釋所緣」分二科。第一科「舉淨行所緣」,又分兩科。第一科是「別顯」,分五科。第一科是「不淨所緣」,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勤修不淨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怎麼叫做精勤修習「不淨觀」的這個法門?他也是思惟觀察「六事差別」的這個為「所緣」?「六事」是「所緣」;能緣的就是智慧,就是「毘缽舍那」。這個能緣的智慧去觀察「六」種「差別」的「所緣境」。這修「不淨觀」也有這種情形,這個情形你說一說,我聽聽。這是「問」。下面第二科就是解「釋」。解「釋」裡分六科。第一科是「尋思義」,分兩科。第一科是「釋」。

地二、釋(分六科) 玄一、尋思義(分二科) 黃一、釋

【謂依不淨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由等引地如理作意,解了其義。知此不淨實為不淨,深可厭逆;其性朽穢,惡臭生臭。】

  「謂依不淨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由等引地如理作意,解了其義」,這個說的非常的清楚!這修不淨觀的六事差別,「謂依不淨增上正法」:第一個你修不淨觀,不是你自己隨便虛妄分別的。你要根據「不淨」的「增上正法」,就是佛陀開示我們這個「不淨」觀的「正法」,叫我怎麼樣修,它與四諦苦、集、滅、道有直接關係的。佛陀開示的這個正法,有「增上力」它有強大的力量,它就是大光明的境界,所以叫做「增上正法」。但這一部分正法是屬於不淨觀的。

  「聽聞受持增上力故」:我們「聽聞」。「聽聞」就是學習,就是學習佛陀的這個不淨觀的法門。這個「受持」,聽聞了以後呢,你能夠在心裡面能夠「受」、又能夠「持」;就入在自己的心裡面而不失掉,那就是念。也就是聞所成慧,也就是念心所。你這樣子又「聽聞」;又能「受持」,在你心裡面就有一個力量,有一個強大的力量故。

  「由等引地如理作意,解了其義」:可是這時候學習不淨觀的這個心,不是一般的虛妄分別心、散亂分別心,是由「等引地」,那就是四禪八定了。這個不是欲界定,也不是未到地定,就是色界四禪叫「等引地」。在禪定裡邊「如理作意」,就是如佛所說的那個正法,所表達的道理去作意,去觀察思惟。「解了其義」,就明白了這不淨觀的意義。不淨觀是什麼道理?就明白了,是在禪定裡面思惟。

  這可見得到四禪以後還是要修不淨觀的。這裡面看出來是什麼回事呢?這個非佛教徒他們也能夠得到禪定,也能夠出現神通的事情。但是佛教徒得到了禪定,也能現出神通。這兩種人所得的神通有差別:就是佛教徒得了的禪定,得了神通不容易失掉!你成就的神通和禪定不容易失掉。這外道就容易失掉!原因就在這裡。這個佛教徒他得到了禪定,他還是修不淨觀的,這樣子他就不容易失掉這禪定,也就不容易失掉神通了。

  「知此不淨實為不淨」:在禪定裡面思惟這不淨觀的道理,就能夠深刻的知道這個是「不淨」,真「實」是「不淨」!這個眼、耳、鼻、舌、身、意,這個色、受、想、行、識這有漏的這個果報,它是污穢的境界,「實為不淨」。「深可厭逆」深深的令我們厭惡這件事!這個心是不隨順這件事的。這個隨順這種欲的境界,你就容易現出來種種的煩惱。這個「逆」,就是不隨順了,不隨順就不生煩惱了。

  「其性污穢,惡臭生臭」:這個色、受、想、行、識,它那個體性是朽穢的、是腐爛的、是「污穢」的。「惡臭生臭」,下面的文有解釋。

黃二、結

【由如是等種種行相,於先所聞依諸不淨所說正法,解了其義,如是名為:於諸不淨尋思其義。】

  「由如是等種種行相,於先所聞依諸不淨所說正法」第二科,是結束這段文。「由如是等」:由於這位修行人這樣子,像前面說的「種種行相」,這不淨觀有「種種」的「行相」。「於先所聞依諸不淨所說正法」:於你最初發心學習佛法的時候所聽聞的,就是學習這不淨觀的法門,不淨觀就是你所聞的。「依諸不淨所說正法,解了其義」:這是根據也是隨順的意思,佛說這不淨觀的這個法門就是「正法」。這個「正法」這個「正」字,就是聖人的意思,是聖人所說的法,聖人依據種種的文句宣說這個真理,那就叫做「正法」。「解了其義」,你就明白這個道理。

  「如是名為:於諸不淨尋思其義」,這就叫做「於諸不淨」觀的法門,你能夠思惟其「義」。這個六事差別,第一個就是「義」。而這個「義」,是根據聽聞的、受持的正法去思惟觀察,而又是在禪定裡面。我們從這裡看出來一件事:就是佛陀為我們講說正法,就是非常的實際。就是你有這個問題就得解決這個問題,就是這樣意思。我們凡夫就是有欲的問題,是個顛倒迷惑的境界!有這麼一件事,用不淨觀來對治它;而且得了禪定以後,還要繼續修不淨觀的。

《披尋記》一一頁:

《知此不淨實為不淨等者:〈攝異門分〉說:又不淨者,是其總句。又臭穢者,受用飲食,變壞成故。尿屎不淨,變壞所成,故名臭穢。諸肉血等,變壞所成。故名生臭。可厭逆者,受用淫欲變壞所成,可惡逆故。(陵本八十四卷一頁)此中諸義,隨應當釋。》

  「知此不淨實為不淨等者:〈攝異門分〉說:又不淨者,是其總句」:佛說這不淨觀,說那個「不淨」的這句話,這是「總說」的;「言臭穢者」那就是別說的。「受用飲食,變壞成故。屎尿不淨,變壞所成,故名臭處」:這是解釋這個「臭」穢。這個「受用飲食」,我們這個欲界的人要有飲食,欲界的人就是你得了禪定還是要有飲食,因為你這果報就要有飲食來長養,不然它就不能存在了,要「受用飲食」。

  「變壞成故」:這個臭穢就是你受用了飲食,這個飲食到你的胃裡面,到了腸子裡面它就變化了,變化了後就會有臭穢的東西出現了。究竟什麼東西呢?就是這個「屎」和「尿」,這就是不淨的臭穢。「變壞所成」:就是在你腸胃裡面「變壞」就成就了,故名叫做「臭處」。「諸肉血等,變壞所成,故名生臭」:前面說是這個屎尿不淨,實在這就是惡臭。這個「生臭」怎麼講呢?「生臭」,就是「諸肉血等,變壞所成」,它也是有飲食的變化,在身體裡面由飲食的變化成就了這個「肉血」,它也是臭,故名叫做「生臭」。

  「可厭逆者,受用淫欲,變壞所成,可惡逆故」:這個「可厭逆」這句話是什麼呢?這個文應該是指《阿含經》裡面的文,就疊這個文。「受用淫欲」的人,而他這個身體當然也是「變壞所成」,就是由飲食變壞所能成,所以是「可惡逆故」。這個「淫欲」也是可厭惡的,是令人顛倒迷惑的。而現在修這不淨觀,是臭穢的心裡面就「逆」,就厭煩它,這就叫做「可厭逆」。「此中諸義,隨應當釋」:這是引〈攝異門分〉裡面的話,而現在這一段文應該準彼〈攝異門分〉說的話來解釋就可以明白了。

玄二、尋思事

【云何名為尋思彼事?謂彼如是解了義已,觀不淨物,建立二分:謂內、及外。如是名為:尋思彼事。】

  「云何名為尋思彼事」,六事裡面第二個,「尋思事」。怎麼叫做在禪定裡面做六事分別的差別的毘缽舍那。現在第二個「尋思彼事」是什麼意思呢?

  「謂彼如是解了義已」:謂「彼」那個修行人在禪定裡面,在等引裡面在思惟這個義的時候,「解了義」以後。「觀不淨物,建立二分」:觀察這個生命體這個「不淨物」建立兩個部分,「謂內、及外」。「內」是一部分;「外」是一部分。這個「內」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這個身體存在的時候,生存的時候叫做「內」。「外」是什麼?就是在死亡的時候,叫做「外」。「如是名為:尋思彼事」:這個尋思「內、外」叫做「尋思彼事」,就是因緣所生的生命體分這麼兩部分,一個「內」;一個「外」,這叫做「尋思事」。

玄三、尋思相(分二科) 黃一、自相(分二科) 宇一、徵

【云何名為尋思自相?】

  這是第三科「尋思相」,分二科。第一科尋思「自相」。第一科「徵」。怎麼叫做觀察「自相」呢?它自己的相貌,不同於其他的事情的。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依內不淨」,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釋」,先「舉一切」。

宇二、釋(分二科) 宙一、依內不淨(分二科) 洪一、釋(分二科) 荒一、舉一切

【謂且於內身中所有朽穢不淨,發起勝解;了知身中有髮毛等,廣說乃至腦膜、小便。】

「謂且於內身中所有朽穢不淨,發起勝解」:這個尋思自相這句話什麼意思呢?「謂且於內身中所有朽穢不淨」,謂姑且於你「內身」裡邊,「所有的朽穢不淨」,「發起勝解」,你發動你的思惟觀察,而非常的有力量,去思惟觀察這個「朽穢不淨」。這個「朽穢不淨」的「勝解」,究竟指什麼說的呢?「了知身中有髮毛等」,就是明了的知道了你內身中有髮、有毛、有腑、有心、肝、肺、腎這些事情,一共有三十六物。「廣說」有三十六物「乃至腦膜、小便」,就是這些「朽穢不淨,發起勝解」,這是指一切,指所有的生命這些不淨。

荒二、攝二界

【復於如是身中所有多不淨物,攝為二界,發起勝解。所謂地界、及以水界。始自髮毛、乃至大便,起地勝解。始於淚汗、乃至小便,起水勝解。】

  「復於如是身中所有多不淨物,攝為二界」,第二科是「攝二界」。「復於如是」,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邊他又作如是觀,就是觀察這身體裡面有這麼多的「不淨物」。「攝為二界」,把它總在一起,分成二個部分。「發起勝解」,也是有力量的觀察。若是我們沒得到禪定的時候,我們心裡面也可以作不淨觀,但是那不是「勝解」;若是得了定的時候在定裡面去觀察,這個時候的這個認識的力量,是有力量的,所以叫做「勝解」。

  「所謂地界、及以水界」,這個兩界是那兩個界呢?就是一個「地界」和「水界」。「始自髮毛、乃至大便,起地勝解」,這裡邊屬於堅固性的,就是地界。「始於淚汗、乃至小便」,就發動這個是水,這時候是屬於水界。

洪二、結

【如是名為依內不淨尋思自相。】

  這是第二科,是結束這段文。前邊這段文,所說的就叫做「依內」身的「不淨」,尋思這個不淨的「自相」。這裡面有髮、毛、爪、齒,各式各樣的都是不淨。

宙二、依外不淨(分二科) 洪一、標

【復於其外諸不淨物,由青瘀等種種行相,發起勝解。】

  這是第二科「依外不淨」,前面是「依內不淨」。內不淨,就是生存的時候,觀察這個身體是不淨。現在是第二科「依外不淨」,分三科。第一是「標」。

  「由青瘀等種種行相」:什麼叫做「外諸不淨物」呢?就是「青瘀等」,這個顏色變成青瘀了,各式各樣的行相「發起勝解」,這句話實在是總說的,下邊就是別說了。下面就是解釋前面這句話。分二科,第一科是「別顯行相」,一樣一樣地顯示出來它的相貌。分八科,第一科是「青瘀勝解」,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取相」,分二科。第一科「由見等」。

洪二、釋(分三科) 荒一、別顯行相(分八科) 日一、青瘀勝解(分二科) 月一、取相(分二科) 盈一、由見等

【謂先發起青瘀勝解,或親自見、或從他聞,或由分別所有死屍。】

  「謂先發起青瘀勝解」,這個依外不淨去修不淨觀的時候,你先要「發起」這個「青瘀」的「勝解」。觀察這個死屍,人死掉了這個屍體顏色變成「青瘀」的顏色。「或親自見」,或者你自己「親自」看見了這種青瘀的相貌;「或從他聞」,或者從善知識邊聽聞的,這個青瘀的相貌。「或由分別所有死屍」,前邊「或親自見、或從他聞」,是前五識的境界,不管是你親自見也好,你從他聞也好,你一定是由第六意識去「分別所有」的「死屍」的青瘀的相貌的。這是只有這麼三句。這二科是「舉種類」。

盈二、舉種類

【如是死屍,或男、或女、或非男女、或親、或怨、或是中庸,或劣、或中、或復是勝,或是少年、或是中年、或是老年。】

  這個青瘀的「死屍」,「或」者是「男」、「或」者是「女」、「或」者是「非男女」、「或」者是「親」、「或」者是「怨」、「或」者「是中庸」性的,不親也不怨,「或劣」、「或中」、「或復是勝」。這「劣」就是少福德,沒有福德的人。「勝」就是大福德的人。這個「中」就是也不是「劣」、也不是「勝」,就是「中」了。「或是少年」這個青瘀的屍體或者是少年人。「或」者「是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這是種類。

月二、辨位

【取彼相已,若此死屍死經一日,血流已盡,未至膿爛:於是發起青瘀勝解。】

  「取彼相已,若此死屍死經一日,血流已盡」,這是第二科。前邊是第一科是「取相」,現在第二科是「辨位」。這個「取相」就是分別它現在的相貌;這個「辨位」就是前後,前後的變化。「取彼相已」:你在禪定裡邊,觀察這個屍體的相貌、種類。「若此死屍死經一日」:他死亡才經過一天。「血流已盡」:他身體裡面那個血,已經不流了,就是流完了。或者在身體裡面流;或者是身外流,由內而外是不一樣的,是「血流已盡」。「未至膿爛」:他這個身體還沒能達到「膿爛」的程度。「於是發起青瘀勝解」:所以你就在內心裡面發動這個青瘀的勝解的觀察。

日二、膿爛勝解

【若此死屍死經二日,已至膿爛未生蟲蛆:於是發起膿爛勝解。】

  「若此死屍死經二日」,這是第二科,就是「膿爛」的勝解。若這個身體死亡了經過二天了,已經到了「膿爛」的境界。這可能天氣熱就是第二天就膿爛了,就爛了膿爛,「已至膿爛」了。「未生蟲蛆」,但是蟲蛆還沒有生。「於是發起」這個「膿爛」的「勝解」。青瘀、膿爛。

日三、爛壞膨脹勝解

【若此死屍死經七日,已生蟲蛆身體已壞:於是發起爛壞勝解、膨脹勝解。】

  「若此死屍死經七日」,這是第三科,「爛壞膨脹勝解」。若此死屍死經七天了,已經生出來蟲蛆了,蟲蛆都爬出來了,身體已經壞了「於是發起爛壞」的「勝解」,「膨脹」的「勝解」。就是這樣子,是「膨脹勝解」。

日四、食噉勝解

【若此死屍為諸狐狼鵸梟鵰鷲烏鵲餓狗之所食噉,於是發起食噉勝解。】

  「若此死屍為諸狐狼鵸梟鵰鷲烏鵲餓狗之所食噉」,這第四科「食噉勝解」。若是這個死屍體為這些禽獸所食噉了,「於是發起食噉勝解」。他是這樣的觀察。這是第四科,第五科是「異赤勝解」。

日五、異赤勝解

【即此死屍既被食已,皮肉血盡唯筋纏骨:於是發起異赤勝解。】

  「即此死屍既被食已,皮肉血盡」,被這個禽獸吃掉了,這個皮也沒有了,肉也沒有了,血也沒有了。「唯筋纏骨」,唯獨那個筋還纏著那個骨頭,「於是發起異赤勝解」。這個「赤」,在這裡的意思就是裸露的意思。這個人若不穿衣服,裸體叫做「赤」;現在這裡這也是「赤」,可是此赤不同彼赤。是這個皮肉血沒有了,骨頭露出來了,叫做「赤」,所以叫做「異赤」。發出來這樣的「異赤」的「勝解」。

日六、分散勝解

【若此死屍或被食噉,支節分離散在處處,或有其肉或無其肉或餘少肉:於是發起分散勝解。】

  「若此死屍或被食噉」,這是裡面第六科「分散勝解」。若這個身體被這個鳥獸「食噉」了以後,「支節分離」分開了。「散在處處」分散在各地方,「或有其肉或無其肉」或者還有一點有,或者是沒有。「或餘很少的肉;於是發起分散」的「勝解」,就是這個支節分散了。第七是「骨勝解」。

日七、骨勝解

【若此死屍骨節分散,手骨異處、足骨異處、膝骨異處、脾骨異處、髖骨異處、髆骨異處、臂骨異處、脊骨異處、頷輪異處、齒鬘異處、髑髏異處:見是事已起骨勝解。】

  「若此死屍骨節分散」了的時候。「手骨異處」,這個手骨、這個腕骨、指骨,這個骨到另一個地方去了。「足骨」又在另一個地方,「足骨異處」。「膝骨」也在另一個地方。「脾骨異處」,「脾骨」也在另外一個地方。「髖骨異處、髆骨異處」,這個「髆骨」,就是肩頭這個骨,肩骨異處。「臂骨異處」,「脊骨」也是在另外一個地方。「頷輪異處、齒鬘異處」,這個齒、齒骨,這個牙齒和這個頭髮也在另外的地方。「髑髏異處」,這個頭骨,髑髏骨也在另外一個地方,所以這就是分散了。「見是事已起骨勝解」,這樣在禪定裡邊這樣觀察,這就是發起了「骨」的「勝解」。

日八、鎖及骨鎖勝解(分三科) 月一、別釋(分二科) 盈一、鎖勝解

【若復思惟如是骸骨,共相連接而不分散,唯取麤相,不委細取支節屈曲:如是爾時起鎖勝解。】

  「若復思惟如是骸骨,共相連接而不分散」,這是第八科「鎖及骨鎖勝解」。分三科,第一科「別釋」。又分二科,第一科是「鎖勝解」。「若復思惟」,若是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面,又這樣思惟。「如是骸骨共相連接而不分散」,像前面怎麼多的骨連接在一起並沒有分散。「唯取麤相不委細取支節屈曲」,在禪定裡面思惟觀察的時候,唯獨是觀察這個「麤相」,就是概略的相貌,沒有詳細的去分別這個「支節屈曲」的這種相貌。「如是爾時起鎖勝解」,這個時候叫做「鎖勝解」,因為連在一起就像個鎖鏈似的。

盈二、骨鎖勝解

【若委細取支節屈曲:爾時發起骨鎖勝解。】

  「若委細取」,這第二科「骨鎖勝解」,這個「鎖勝解」是這麼解釋。「若委細取支節屈曲」,要詳細的都很清楚的,不是概略的。這樣子去觀察思惟「支節」的「屈曲」,「爾時發起骨鎖勝解」,這時候這個名字叫做「骨鎖勝解」。「鎖勝解」和「骨鎖勝解」還不一樣。

月二、異名(分四科) 盈一、標

【又有二鎖:】

  下面第二科是「異名」,不同的名字,分四科。第一科是「標」。「又有二」種「鎖」:那兩種呢?

盈二、列

【一、形骸鎖。二、支節鎖。】

  這是標出來,這是列出來。

盈三、釋

【形骸鎖者:謂從血鎖脊骨,乃至髑髏所住。支節鎖者:謂臂髆等骨連鎖、及髀髆等骨連鎖。】

  「形骸鎖者」,這是第三科解「釋」。「謂從血鎖脊骨,乃至髑髏所住」,我這個本子是「血鎖」,你們是什麼?也是「鎖」。我看這個《遁倫記》,它不是「鎖」,是「鑊」。是保護的護,把那個言字邊去掉,加一個金,那個字唸什麼?鑊「ㄏㄨㄛˋ」,這個什麼?就是鍋,就是燒菜的那個鍋。「謂從血鑊」,「血鑊」是什麼呢?就是人的肚子、腹部。這個「脊骨」,這個肚子後面就是「脊骨」,「脊骨」一直通到上面。「乃至髑髏所住處」,這個「形骸鎖」,就是「從脊骨乃至髑髏所住處」他們連接起來,就叫做「形骸鎖」。「支節鎖」呢?

  「支節鎖者:謂臂髆等骨」,這個「髆骨」,就是人的這個肩胛,一個肩頭,肩頭的這個「髆骨」。髆骨和臂,和這個胳臂骨,它們這些類的骨頭連鎖在一起。「及髀髆等骨連鎖」,這個「髀」骨是什麼呢?「髀」骨就是膝蓋骨以下的這個骨,膝骨和骻骨之間的這地方叫做「髀骨」。這個髀骨是在下面,乃至從肩骨等骨,這就比較全部了一點,都連鎖在一起,那麼這叫做「支節鎖」。

盈四、配

【此中形骸鎖,說名為鎖:若支節鎖,說名骨鎖。】

  「此中形骸鎖,說名為鎖」,這是第四科「配」。「此中形骸鎖,說名為鎖:若支節鎖,說名骨鎖」,這是配合起來。下面第三科是「假實」,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月三、假實(分三科) 盈一、標

復有二種取骨鎖相。

  這是第一科標。

盈二、列

【一、取假名綵畫木石泥等所作,名骨鎖相。二、取真實骨鎖相。】

  這是「列」。下面第三科,是解「釋」。

盈三、釋

【若思惟假名骨鎖相時,爾時唯名起鎖勝解,不名骨鎖。若思惟真實骨鎖相時,爾時名起骨鎖勝解。】

  「若思惟假名骨鎖相時」,若是這位禪師他去思惟觀察「綵畫」的,或者是用「木」、用「石」頭、用「泥等所做作」的這個骨鎖相。這樣思惟,這就是「假名骨鎖相時」。「爾時唯名起鎖勝解」,這叫做「鎖勝解」。「不名骨鎖」。「若思惟真實骨鎖相時,爾時名起骨鎖勝解」,這是這樣解釋。

荒一、配屬變壞(分三科) 日一、標

【又即此外造色色相,三種變壞。】

  這是第二科,「配屬變壞」,分三科。第一科是「標」。「又即此」以「外」的「造色」的「色相」,就是四大所造的這一切色的形相,也就是我們這個肉眼所見的這些形相。「三種變壞」,他有三種不同的「變壞」。這是「標」,下面第二科是「列」。

日二、列

【一、自然變壞。二、他所變壞。三、俱品變壞。】

  這個「俱品變壞」,也有「自然的變壞」,也有「他所變壞」,這個一天一天的時間久了他「自然」的會「變壞」,這就叫做「自然變壞」。「他所變壞」呢?或火所燒、或水所爛、或是狗咬了、或者是鳥來吃了這些事情,那就是「他所變壞」。這下面第三科。分三科,第一科是「自然變壞」。

日三、配(分三科) 月一、自然變壞

【始從青瘀,乃至膨脹:是自然變壞。】

  「青瘀」、膿爛,這是「自然」的「變壞」。

月二、他所變壞

【始從食噉,乃至分散:是他所變壞。】

  這是外力的變壞。

月三、俱品變壞

【若骨若鎖,及以骨鎖:是俱品變壞。】

  這是第三種。「若是骨若鎖,及以骨鎖」,這「是俱品變壞」。這裡面也有自然的力量的變壞,也有他力的變壞。

洪三、結

【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外不淨相,是名尋思外諸所有不淨自相。】

  第三科「結」束。若能像上面這一段文,這樣的「如實了知」,這個死亡以後的這個「不淨相」呢?「是名尋思外諸所有不淨自相」。

黃二、共相(分三科) 宇一、徵

【云何尋思不淨共相?】

  這個尋思「自相」,這個「事邊際覺」這個說完了。現在說「共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麼叫做「尋思不淨」物的「共相」呢?下面第二科解「釋」。

宇二、釋

【謂若內身外淨色相未有變壞,若在外身不淨色相已有變壞;由在內身不淨色相平等法性、相似法性發起勝解,能自了知我淨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若諸有情成就如是淨色相者,彼淨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譬如在外不淨色相:】

  「謂若內身外淨色相未有變壞」,「謂若」要您內裡面的這個身體。「外淨色相」,這個身體的外邊就一層的薄皮,這個薄皮叫做相似的清淨,就叫做「淨色相」。「未有變壞」,因為我們生存有氣血的滋潤,他還沒有變的青瘀膿爛,所以沒有變壞。「若在外身不淨色相已有變壞」,若是死的時候,那這個身體「不淨色相」那就變的青瘀膿爛了,那個時候就是你「已」經「有變壞」了。

  「由在內身不淨色相平等法性、相似法性發起勝解」:你現在這個修行人在禪定裡面的時候,觀察這個「內身」它的不淨,「不淨色相」。觀察它的時候,它裡面沒有死亡,但是它也有死亡的那種形象,那個青瘀膿爛的那些事情。因為這個生命體死亡和不死亡之間,有個「平等法性」,還有「相似法性」彼此是相似的。「發起勝解」,你這樣子發起這樣的觀察,這樣的毘缽舍那的觀察。

  「能自了知我淨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你這樣觀察的結果呢?你自己不用人家說,你自己就會明白,我現在這個沒有青瘀膿爛的這個「色相」,也有如是死亡的那個「色相」,相同的法性,和那死亡的境界一樣。「若諸有情成就如是淨色相者」:前面是說自己,現在這是說「諸有情」,「若諸有情成就如是淨色相者」,他還沒死亡,他還在,他成就了這個正常的色相。「彼淨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他那個清「淨」的「色相」,也有那個死亡的色相,相同的法性。「譬如在外不淨色相」,就是譬如那個「在外」已經有死亡的那個屍體的形相,生存的人也有這種相的。

宇三、結

【是名尋思不淨共相。】

  「不淨共相」,是這樣的解釋,這是「結」束了這一段文。看這個《披尋記》的解釋。

《披尋記》一一二頁:

《謂若內身外淨色相未有變壞等者:謂若內身相續住時,成就皮分相似清淨,是名外淨色相未有變壞。然是無常,於命終已,定當變壞,如彼外身青瘀等相不淨現前。由自他身平等法性相似法性理應爾故。》

  「謂若內身外淨色相未有變壞等者:謂若內身相續住時」,我們「內身」今天也活著還沒死,明天也沒死,「相續」的生存下去的時候。「成就」的「皮分相似」的「清淨」,與清淨相似,「是名外淨色相未有變壞。然是無常」,然而這個雖然是沒有死亡,但是他不會永久的存在的,所以是「無常」的。「於命終已,定當變壞,如彼外身青瘀等相不淨現前」,這個死掉了,這個身體就會變成了青瘀膿爛、變成散壞這些境界,「不淨現前」,這個不淨相貌現出來了。

  「由自他身平等法性相似法性理應爾故」:「由自身」、由「他身」、由「內身、由外身」,都有「平等」的這種道理,有「相似」的道理,「理應爾故」。「理」應該是這個樣子,你看是很清淨;那就是不淨,他們是一樣的。這是思惟這個「共相」。

玄四、尋思品(分三科) 黃一、徵

【云何名為尋思彼品?】

  這是第四科,叫做「品」類,分三科。第一科是「徵」。「云何名為尋思彼品」呢?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品類攝」,分兩科。第一科「黑品」。

黃二、釋(分二科) 宇一、品類攝(分二科) 宙一、黑品

【謂作是思:若我於彼,諸淨色相不淨法性,不如實知。於內於外諸淨色相,發起貪欲;便為顛倒黑品所攝。是有諍法,有苦、有害、有諸災患、有遍燒惱。由是因緣,發起當來生、老、病、死、愁、歎、憂、苦種種擾惱。】

  「謂作是思:若我於彼,諸淨色相不淨法性,不如實知」,這是這個禪定的人在禪定裡面這樣思惟觀察。「若我於彼,諸淨色相」,若是我對於那些沒有死亡的那些相似的清「淨」的「色相」,他也是不淨,他也是污穢的法性,不真實知道,不是真實知道是不淨。「於內於外諸淨色相,發起貪欲」,或者對於自己「內」身「發起貪欲」,這個自體愛。是「於外」邊的「色相,發起貪欲」,那就是這種有情的貪欲了。

  「便為顛倒黑品所攝」,我若這樣子糊塗,那有了貪心出現了,那叫做「黑品」。我的心裡活動,是屬於「黑品」這一類的。「是有諍法」,這是有煩惱的境界,有煩惱的結果是什麼?有煩惱就會「有苦」,有苦惱。有煩惱時就會「有害」,對於自己有傷害,可能對於對方也有傷害。「有諸災患」,會「諸災患」。就是「老、病、死」,或者到三惡道去了。「有遍燒惱」,這個事情如意不如意,如意也有燒惱,不如意也有燒惱。

  「由是因緣,發起當來生、老、病、死、愁、歎、憂、苦種種擾惱」,這就是說這個「苦」,和「害」,和「諸災患」。由於內心有煩惱,這個煩惱一動,也就由這個因緣,就發起將來的「生、老、病、死」,就是「愁、歎、憂、苦種種」的「擾惱」。

宙二、白品

【若我於彼諸淨色相不淨法性,如實隨觀,便無顛倒,白品所攝。是無諍法,無苦、無害。廣說乃至由此因緣,能滅當來生、老、病、死、乃至擾惱。】

  「若我於彼諸淨色相不淨法性,如實隨觀」,這第二科是「白品」。若是我是佛教徒我內心裡面有這樣的欲的話,那我能夠「於彼」清「淨」的,認為是清淨的,認為是美的這個色相,是「不淨」的「法性」。「如實隨觀」如這個不淨、如這個臭穢的真實的情況去隨順觀察的話呢,「便無顛倒」心裡面就不會生貪心了,就能夠滅除這個「顛倒」迷惑了。這個時候你內心就清淨了,所以屬於「白品所攝」。「是無諍法」是沒有煩惱的法,沒有煩惱,所以也就沒有苦,也就沒有害了。「廣說乃至由此因緣,能滅當來生、老、病、死、乃至擾惱」。這個內心的貪心就是要這樣的不淨觀來對治,對治就有這種作用。這貪心就不起了,貪心不起了你內心就清淨了。

宇二、正斷別(分二科) 宙一、於黑品

【若諸黑品,我今於彼,不應忍受,應斷應遣。】

  「若諸黑品,我今於彼,不應忍受」,這是第二科,「正斷別」,正斷的不同。分兩科,第一科是「於黑品」。「若諸黑品」,若是屬於不明、不如實知,是不淨的法性,我就生起了貪心了,若是這樣的話。「我今於彼,不應忍受」,我現在是佛教徒了,我現在對於這個貪心「不應」該「忍受」,就是要排除出去,把這個貪心排除出去。「應斷應遣」,應該把這個貪的現行「斷」除去,貪的種子也應該除「遣」,也把它斷除去,叫我這內心清淨。我是佛教徒,我是出家人,我不應該內心裡有貪心,我要用這個不淨觀,就這樣子就把它排除出去了,就使心清淨了。這是「於黑品」,下面「於白品」。

宙二、於白品

【若諸白品,我今於彼,未生應生;生已,令住、增長、廣大。】

  「若諸白品,我今於彼,未生應生」,若是在「白品」無貪心的時候,沒有貪煩惱,心裡面清淨這一類的心。「我今於彼,未生應生」,我現在沒有生這個清淨心的話,我應該努力的修不淨觀叫它現起「應生」。「生已,令住」,由於修不淨觀有了成就了,這個無貪的清淨心生起了,生起了以後令它「住」,令它安住不退,安住不退轉。「增長、廣大」,這個無貪的心,清淨心,叫它逐漸的「增長」、叫它「廣大」起來。

黃三、結

【如是名為尋思彼品。】

  這是結束這一段,這就叫做「尋思彼品」,「尋思彼品」是這樣意思。

玄五、尋思時(分三科) 黃一、徵

【云何名為尋思彼時?】

  這下面是第五科。就是一共有六事,現在這是第五「尋思時」。分三科,第一科是「徵」。「云何名為尋思彼時」,這個「時」怎麼講呢?「徵」。下面第二科解「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思擇二相」。

黃二、釋(分二科) 宇一、思擇二相

【謂作是思:若內所有諸淨色相,在現在世;若外所有不淨色相,亦現在世。諸過去世曾淨色相,彼於過去雖有淨相,而今現在如是次第種種不淨。諸現在世我之所有似淨色相,此淨色相於現在世雖有淨相,於未來世不當不淨;如今現在外不淨色,無有是處。】

  「謂作是思」,就是說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面這樣觀察。「若內所有諸淨色相,在現在世」現在,今天我沒死,我所有的這些這個生命體的「淨色相」,「在現在世」在時間上說是「現在」,它沒有過去還是「現在」,也不是未來。「若外所有不淨色相」,在禪定裡面也會觀察這個死亡的人的色相,就是「外所有不淨」的「色相」。「亦現在世」,也是你現在的一念心在思惟這個不淨色相。

  「諸過去世曾淨色相,彼於過去雖有淨相,而今現在如是次第種種不淨」,這樣思惟,「諸過去世」,前面這兩句話都是現在,一個是淨,一個是不淨。現在又擴大了自己的思惟。「諸過去世曾淨色相」,「過去世」他沒有過去的時候,他還是現在,他曾經清淨過的。「彼於過去雖有淨相」,那個過去的不淨色相,雖然曾經有淨相「而今現在如是」,而今天的時候,「如是次第」就是有青瘀、膿爛、爛壞了,蟲蛆流出來了,這個禽獸吃掉了,變成分散了。這樣次第種種不淨的相貌都現前了。

  「諸現在世我之所有似淨色相」,過去的淨色相「如是次第種種不淨」的現在前了。「諸現在世」這個淨色相,我不要說別人說我自己,我之所有的這個「似淨色相」,「此淨色相於現在世雖有淨相」,雖然是看上去好像清淨似的。「於未來世不當不淨;如今現在外不淨色,無有是處」。說是在「未來」的時候,我這個身體不會不淨的,我這個身體死掉了還是清淨的。「如今現在」世的,「如今現在外不淨色」,不會我現在的身體,不會不淨像現在的「外」色的「不淨色」。「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也一定是要不淨的。思惟自身的不淨。下面第二科「成就法性」。

宇二、成就法性

【我此色身去、來、今世,曾如是相、當如是相、現如是相。不過如是不淨法性。】

  「我此色身去、來、今世,曾如是相」,我現在這個生命體的色相,過去、未來、現在世曾經是這樣的形像。現在的時候,生存的時候,好像是清淨,未來的時候,一定也是不淨。「當如是相、現如是相。不過如是不淨法性」:「當如是相」,將來他的不淨相,現在的這個好像是淨相。「不過如是不淨法性」,他不可以超過不淨的法性的。現在也是不淨,將來也是不淨的。

黃三、結

【如是名為尋思彼時。】

  這叫做在時間上修不淨觀,是這樣子。

玄六、尋思理(分二科) 黃一、徵

【云何名為尋思彼理?】

  這是第六科。這六事的最後一科是「尋思」彼道「理」,分兩科。第一科是「徵」。怎麼叫做「尋思彼理」呢?下面第二科是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是「觀待道理」,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解「釋」裡又分兩科。第一科是「約真俗辨」,分兩科。現是「辨相」,辨這個真俗的相貌。

黃二、釋(分三科) 宇一、觀待道理(分二科) 宙一、釋(分二科) 洪一、約真俗辨(分二科) 荒一、辨相

【謂作是思:若內若外都無有我有情可得,或說為淨、或說不淨;唯有色相、唯有身形,於中假想設施言論,謂之為淨、或為不淨。】

  「謂作是思」,怎麼樣的來尋思彼理,你在禪定裡面就這樣想「若內若外都無有我」,生存的時候也是沒有我,死亡了以後也是沒有我,也沒有「有情」可得。「有情」還是我,沒有我可得,也沒有「有情」可得。這「有情」,就是我是有分別心的,就是叫「有情」,「有情可得」。因為這個身體裡邊是沒有一個常恆住不變異、有主宰的東西的,是沒有我可得。

  「或說為淨、或說不淨」,沒有我!或說我是「淨」;我是「不淨」。沒有有情可以說他是「淨」;或是「不淨」的。「唯有色相、唯有身形」,沒有我!那麼但是不能說完全沒有,就是還是有這個地水火風組成的這個生理的色相,還有身體的這個形體的。

  「於中假想設施言論,謂之為淨、或為不淨」的,這就叫做「辨相」。謂「無有我」,「無有有情」,「或說為淨、或說不淨」,那麼這就是真諦的形相;「於中假想施設言論,謂之為淨、或為不淨」,這就是俗諦的,世俗諦的相貌。這是先說真俗二諦的相貌。下面第二科是「引證」。

荒二、引證

【又如說言:壽、煖、及與識。若棄捨身時,離執持而臥;無所思,如木。既死沒已,漸次變壞,分位可知。謂青瘀等,乃至骨鎖。】

  「又如說言」,又如這個佛在《阿含經》裡說:「壽、煖、及與識。若棄捨身時,離執持而臥;無所思,如木」。就像《阿含經》上說「壽、煖及與識」,我們這個生命存在的時候有「壽」,就是這個生理和心理連在一起的那個力量,就是「壽」。「煖」,就是你這個「識」要在這個身體裡的時候,這個身體才會有「煖」。「及與識」,還有一個了別的識。這個身體就是有這三樣東西,一個「壽」、一個「煖」、一個「識」。「若棄捨身時」,若是這個壽命盡了,識也就滅了,就是「棄捨」這個「身」體的時候,這個識棄捨這個身體的時候。「離執持而臥」,就沒有識的「執持」它,沒有識來保護它。這個時候臥在那裡就不動了。「無所思,如木」,它心裡也不想,也不打妄想了,就像一個木頭在那裡似的。這個裡邊沒有我,也沒有名言分別了,什麼也沒有了!所以這是證明的意思,證明前面說這個道理。

  「既死沒已,漸次變壞,分位可知」,死掉了以後,「既死沒已,漸次」的「變壞」,它不是頓,是逐漸地變壞。有「分位」的「可知」。這個時候青瘀,過一個時候就是膿爛了,爛壞了,生了蛆、生了蟲,乃至鳥獸吃掉了,又是各各異處。「謂青瘀等、乃至骨鎖」,逐漸地這些不淨的現象都出來了。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一一三頁:

《離執持而臥者:謂不為阿賴耶識之所執受任持不壞故。》

  這個阿賴耶識走了,阿賴耶識走了這個身體就壞了。阿賴耶識如果在的話,這個身體還不會壞。

洪二、約因緣辨

【今我此身,先業煩惱之所引發;父母不淨和合所生;糜飯等食之所增長。此因、此緣、此由藉故;雖暫時有諸淨色相,似可了知;而內身中若內、若外,於常常時,種種不淨,皆悉充滿。】

  「今我此身,先業煩惱之所引發」,這是第二科,「約因緣辨」。前面約二諦,「約真俗辨」。現在這裡「約因緣辨」。

  「今我此身,先業煩惱之所引發」,我這個臭皮囊為什麼會有了呢?會出現呢?就是由過去世有業力,加上愛取的煩惱,就由無而有「所引發」,就是出現了那個身體。「父母不淨和合所生」,我們人間的人是胎生不是化生,要假藉父母的幫助,父母的不淨組合起來出現這個身體的。「糜飯等食之所增長」,還需要有一個力量,就是要吃粥,或者吃乾飯,各式各樣的菜,種種的營養,才能夠長養這個身體。說是你有業力、有煩惱引發、父母的幫助使有這個身體,但是生下來以後還要吃飯,才可以生存的。這也是一個因緣。

  「此因、此緣,此由藉故;雖暫時有諸淨色相,似可了知」,「此因」就指那個「先業煩惱之所引發」,這是「此因」。「父母不淨和合所生」就是「緣」。「糜飯等食之所增長」,就是「由藉」,其實也是「緣」。由這三種的關係「雖暫時有」,雖然暫時可以存在,有這麼一個淨色相出現「似可了知」,好像可以知道這是一個清淨的形相。「而內身中若內、若外,於常常時,種種不淨,皆悉充滿」,「內身」裡面很多臭穢的東西,不淨充滿。那麼這是「約因緣辨」。

宙二、結

【如是名:依世俗勝義、及以因緣觀待道理,尋思彼理。】

  前面這兩大段:一個「真俗辨」;一個「因緣辨」。「真俗辨」,就是「依世俗勝義」;「及以因緣觀待道理」,下面這個「因緣觀待道理」。這個「世俗勝義」,也是「觀待道理」。「因緣觀待」,這裡說是「因緣」,這也是「觀待道理」。你能這樣思惟觀察,就叫做「尋思彼理」。

  這個「世俗勝義」那一段文,「世俗勝義」這是一個名字,名字有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這都是假想施設,就是施設觀待。下面這裡面說「因緣」,這是生起觀待,由於「先業煩惱,及父母不淨,糜飯等食之所長養」,這是生起觀待。都是觀待。這個所生法要觀待因緣才有所生法。看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一一三頁:

《如是名依世俗勝義等者:如說:若內若外都無有我有情可得,或說為淨,或說不淨,此依勝義觀待道理尋思彼理。又說:唯有色相,唯有身形,於中假想施設言論,謂之為淨或為不淨,此依世俗觀待道理尋思彼理。又說:今我此身先業煩惱之所引發,父母不淨和合所生,糜飯等食之所增長,此依因緣觀待道理尋思彼理。》

  「如是名依世俗勝義等者:如說:若內若外都無有我有情可得,或說為淨,或說不淨,此依勝義觀待道理尋思彼理」,就是沒有我,這是「勝義」。「又說:唯有色相,唯有身形,於中假想施設言論,謂之為淨或為不淨,此依世俗觀待道理尋思彼理。」。「又說:今我此身先業煩惱之所引發,父母不淨和合所生,糜飯等食之所增長,此依因緣觀待道理尋思彼理」,是這樣。

宇二、作用道理(分二科) 宙一、釋

【復作是思:於此不淨,若能如是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欲貪。如是欲貪,定應當斷。】

  「復作是思」,這是第二科「作用道理」。現在「觀待道理」講完了,這下面講這個「作用道理」。「復作是思:於此不淨,若能如是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若是佛教徒肯努力的放下一點,學習這個不淨觀。「若能如是善修、善習」,若能隨順聖教,能夠「善修」、又能「善習」、又能「善多修習」,能這樣努力的學習的話。「能斷欲貪」,就會有作用,你不會白辛苦的,能夠「斷」滅這個「欲貪」,能斷除這個欲的貪愛。「如是欲貪,定應當斷」,你能夠這樣修不淨觀的話,你內心裡面這個染污,決「定」能夠斷掉,能斷除去,斷除去就沒有貪心了。沒有貪心再修無我觀的時候,立刻可以得阿羅漢道。

宙二、結

【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尋思彼理。】

  這是結束這一段文。

宇三、證成道理(分二科) 宙一、釋(分三科) 洪一、至教量

【復作是思:如世尊說:若於不淨,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欲貪:是至教量。】

  「復作是思:如世尊說:若於不淨,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欲貪」,這下面是「證成道理」。「觀待道理」、「作用道理」都說過了。現在說這個「證成道理」,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至教量」。

  「復作是思」,這一位修禪師他心裡面要這樣觀察,「如世尊」所「說」的,這句話是佛說的,佛怎麼說的呢?「若於不淨,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欲貪」,這是佛說的,那麼這就是「至教量」。這是佛告訴我們這麼做,我們依教奉行,這是「至教量」。就是有佛陀的法語做我們的根據,這是可以信受的,所以叫做「量」。

洪二、現證量

【我亦於內,自能現見於諸不淨;如如作意思惟修習。如是如是令欲貪纏未生不生,生已除遣:是現證量。】

  「我亦於內,自能現見於諸不淨;如如作意思惟修習」:「我亦於內」,我自己如果是在禪定裡面修如是觀,那就像你睜開眼睛看見這有光、這是有人,看得非常清楚!就是你若是得了禪定你修如是觀,那你那個心眼就開發了!心眼看這是心臟、是肝臟、脾臟、腎臟,都能看見了。我們現在沒得禪定,不行!他能看見「於內,自能現見於諸不淨」,看見這個「不淨」。「如如作意思惟修習」,如是如是作意思惟修習。「如是如是令欲貪纏不生」,未生的就不生,生已的能除遣,能把這個煩惱除遣。「是現證量」,這是你自己現前成就的一種智慧,你就能有這個功夫了,能這樣。

洪三、比度量

【比度量法亦有可得。謂作是思:云何今者作意思惟能對治法?可於能治所緣境界煩惱當生。】

  「比度量法亦有可得」,這個「現證量」你也成就了。這第三個是「比度量」,「比度量法亦有可得」,也得到了「比度量」。「謂作是思:云何今者作意思惟能對治法?可於能治所緣境界煩惱當生。如是名:依證成道理,尋思彼理」:「云何今者」,我怎麼會現在「作意思惟」,我能夠「作意思惟」,在警覺我的心,我應該作如是觀。「比度量法亦有可得」謂作是念,「謂作是思:云何今者作意思惟能對治法」,怎麼會這樣子呢?我現在「作意思惟能對治法」,就是這個不淨觀是「能對治」的。「可於能治所緣境界煩惱當生」,我們沒有修不淨觀的人,在「所緣境界」上就生出來種種的「煩惱」。但是修不淨觀,有了禪定在這個禪定裡面修這個「能對治法」的時候,你用這個能治,「能」對「治所緣境界」的「煩惱」,煩惱就不生了。那麼這叫做「比度量」。就是你沒有修不淨觀,和修不淨觀來比度這件事。這就是這個「比度量」。

宙二、結

【如是名:依證成道理,尋思彼理。】

  這是「證成道理」。看《披尋記》。

《披尋記》一一四頁:

《作意思惟能對治法等者:作意思惟不淨法性,是名思惟能對治法。令彼貪纏未生不生,是名能治所緣境界煩惱當生。》

宇四、法爾道理(分三科) 宙一、標

【復作是思:如是之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

  「復作是思:如是之法成立法性」,這下面是「法爾道理」,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復作是思」,又作這樣的觀察。「如是之法成立法性」,你用修不淨觀能滅煩惱這件事。這「如是之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這也會成就了,這是先「標」。第二科解「釋」。

宙二、釋

【謂修不淨,能與欲貪作斷對治,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唯應信解。】

  「謂修不淨,能與欲貪作斷對治」,你修不淨觀的時候,能夠對治你內心裡邊的貪心。這件事「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就這樣就好了,你不要再「思」惟了,你不要再「分別」。「唯應信解」,你就這樣相信就好了。修不淨觀就能對治欲貪,就這樣信解好了,這樣用功就好了。不要再「思議」,「不應思議,不應分別」。為什麼修不淨觀能對治這個欲貪呢?你不要再思惟了,這就是了。

宙三、結

【如是名依:法爾道理尋思彼理。】

  自然是這樣子,「法爾」是自然的意思。

地三、結

【是名勤修不淨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

你可能感兴趣的:(药方一:多贪众生应修不净观对治欲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