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良大师;读评/磐石
我是星巴克的常客,经常观察他们的日常运营。我发现实地观察,比读100本管理书籍都管用。
(评:太浮夸。100本管理书籍的价值,作者真的能衡量的清楚?不过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现场考察,的确很重要。但是学习管理知识,也很重要,否则即使你在现场考察的时候,脑袋空空,视野粗鄙,也看不到什么东西。这种低水平、低能力,就好比乞丐幻想当上皇帝后,期望能够有个金饭碗讨饭吃一样,闭塞低劣。)
列四条有意思的现象,和你分享一下。
开始前,先问四个问题,看你是否知道?
1. 为什么星巴克的排队模式和别家不一样,顾客都被要求横向排队,而非竖向?
2. 为什么星巴克陈列柜里的“x云矿泉水”,几乎卖不出去,还天天摆着?
3. 为什么你什么都不买,干坐在星巴克,工作人员也不会赶你?
4. 为什么星巴克的工作人员没那么热情?
1、降低焦虑的方法,是让对方看到过程
星巴克设计横向排队有什么好处呢?显然,最大的一个好处是,让所有顾客都是面对工作区。这样,他们能看到工作人员的忙忙碌碌,一杯又一杯调制而出的咖啡,意味着自己那杯也很快来临,焦虑感也随之降低。
(评:纯属作者意淫。我看到这篇朋友圈传的很火的文章后,特意去了三家星巴克,发现是这样的:1)横向排队,是星巴克空间设计导致,这样的排队,所占空间小,可以多放些咖啡桌;2)所有顾客在横向排队的时候,不是面对工作区。只有在点咖啡和付款的时候,会正对工作区,然后就是排队,侧对着工作区;3)排队的时候,我所观察的时间段里,真没有一个顾客傻傻的看着工作人员忙忙碌碌,都是在看手机,或者在和好友聊天,或者直接坐到吧台附近的咖啡桌上等待。我体验到的是,不管如何排队,时间久了,一样的焦虑。而且有某个时刻,看到星巴克工作人员忙乱,心里会更不爽。)
反之,你回忆一下竖形排队时的心情,大家都会焦急的望向柜台,心理不停的嘀咕,怎么这么慢?
(评:我还真去了两家KFC,体验一下竖行排队的心情。抱歉,还真没有发现大家会焦急的望向柜台。情况是这样:1)我所观察的KFC竖形排队,是2-3队,根据每家KFC为点餐和付款设置的数量而定。排队的时候,每队的人数没有超过10个,大家没有焦急,都是在看手机,或者聊天,或者看向菜单盘算点些什么;2)KFC 都设有手机点餐,不一定要排队;3)即使竖形排队,一眼也能看到柜台后面忙碌的KFC 员工在专心配餐,也能起到星巴克横向排队所谓消除焦虑的效果;4)点完餐付完款后,就没有排队了,都在附近桌子或者在取餐区聚着等待。我看各位食客,没有明显焦虑,都在平静等待;有时也有食客催问一下什么时候备好他点的餐;5)KFC的动作还是很快的,毕竟是全球标准快餐店;6)真的有较慢的备餐情况一般两种:食客点的很多;或者食客点的东西正好要现做,要等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呢,KFC 会在点餐的时候提醒要多等一段时间;如果这位等待较久的食客不是外带,KFC一般会把先好的餐给食客先吃起来。)
这样的情景在生活中很常见,塞车时,你会忍不住把头伸出窗外,想一探究竟。但是,就算你看到塞车的原因,难道路面情况会好一点吗?当然不能,但你心里会好受些。
(评:我遇到过很多次堵车,如果是走走停停,没有忍不住把头伸出窗外,也没发现有其他人把头伸出窗外。如果遇到完全走不动了,停了好长时间,比如停了15分钟以上,我会熄火,走出窗外,活动筋骨,顺便探探塞车原因。这种情况下,很多其他车主也会探头或者下车到路上。这个时候呢,我并没有觉得心里好受些,我出来并不是为了心里好受点这个心理驱使。最根本的驱动力是:我是个活物,是有智慧的人类,有探明未知的情况的本能,这有什么不对吗?)
再比如,曾有个实验,电梯里不显示楼层的变化,里面的人焦虑感立刻上升了很多。所以,你应该明白,为什么大家在电梯里,都统一盯着门上变化的楼层显示,那就是在消除焦虑感。
(评:我细细回忆和反味了一下坐电梯的感受。我发现我盯着楼层显示看,是为了知道还有多久到我要去的楼层,不要错过而已,并没有说是为了消除焦虑感。)
人是唯一拥有控制感的动物,控制感的获得,不仅来源于对事件进程的显性干预,也来源于对事件的目所能及。是的,当你在观察一件事物时,就会因此获得了一种控制感。这在现实中有很多可应用的场景。
如果你是个创业者,就可以考虑如何把内部运作的流程向客户展示,这会极大的提高客户的信任感和参与度。比如,很多饭店的后厨是全透明的,就是让顾客看到整个过程;
再比如,为什么“得到”会把内部例会内容公开,让所有用户看到?就是为了增加用户的参与度嘛。
(评:谈什么参与度,更多是“得到”的一种Show,一种营销。我相信这种内部例会内容,都是修改润色后公开的,想让大众看到的内容。)
如果你是个职场人,领导给你布置个工作,你就一定要记得在过程中时时汇报,不要总想着把事搞完后,有了结果,再给领导一个surprise。领导不需要惊喜,只需要控制。
(评:错!我以及很多周围的领导,不要下属时时汇报,也不求对下属的时刻控制,只要下属交出满意结果,甚至是好的Surprise。只有对能力不行的下属,才不放心的要进行控制。)
2、人的主观感受来自于对比
先揭晓答案,星巴克摆放“x云矿泉水”根本不是拿来卖的,而是给你看的。“x云矿泉水”在星巴克一般标价20多人民币,而星巴克咖啡价格在20-30上下。所以,“x云矿泉水”只是个陪衬,由此在向你传递一个潜台词:你看,一瓶水都卖20多,我20到30的咖啡还能算贵吗?
(评:不好意思,我喝了星巴克多年了,还真没注意到这个“x云矿泉水”,我问了周围的人,也没有注意过这个水。我们的习惯是这样,到星巴克,快速的扫一样列出来的饮品名称,心里只盘算着这次喝什么而已。然后就是点咖啡,和服务员沟通确认大杯中杯、热的还是常温还是冰、我的姓氏、是否打包、是否现金还是支付宝还是积分付款等等。这步完事就是等咖啡,最后取咖啡。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连饮品单子看都不看,直接点自己熟悉的咖啡种类。根本不会细细看啊看啊看啊,然后突然看到这瓶水,再细细比较价格,没有过。)
这种现象在营销领域很常见,《经济学人》杂志曾说过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
一家杂志社想推出网络版,于是找营销专家策划,专家做了两个方案:
1、购买网络版要56美元;
2、购买网络加纸质版125美元;
结果,用户大多会选择56美元的网络版。
但是问题随之而来,纸质版的没人买,于是又请来一位营销大师,这位大师给了三个方案:
1、购买网络版要56美元;
2、购买纸质版125美元;
3、购买网络加纸质版125美元。
结果可想而知,大家都选第三个方案,第二个方案其实就是个陪衬。
这一招我们现实中随处可见,如果你留意一下手机话费套餐,就会发现确实存在陪衬者,只为你做决策方便。这种“陪衬机制”的底层原理,就是诺贝尔得主卡尼曼所揭示的:人类的主观感受主要来自对比。这给我们有什么启发吗?其实很多。
比如,你给领导写报告,如果时间充足,第一稿可以糙一点,因为无论怎样,领导看完都会提出意见让你改。所以第二稿要憋足劲,搞得完美一些,对比之下,比第一稿好那么多,通过率自然也高。再比如,如果你是女孩,找闺蜜逛街,就不能找和你颜值差不多,要找比你差一点的,道理你自然懂。
“陪衬机制”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的机会,只看你是不是个“有心人”了。
(评:这段说的大致是对的。“陪衬机制”的确存在。只延伸一点,不要耍小聪明,专搞或者在不适宜场合搞陪衬机制,这会让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心机BOY或者心机婊。)
3、经营如做人,不要太势利
十几年前,和几个朋友谈事,就近找了个星巴克,但我们几个都是一喝咖啡睡不着的主,所以什么都没点,只是干坐着。一位工作人员,走了过来,我以为是撵我们走,连忙站了起来。谁知,她笑了笑说:没关系,你们坐,你们坐。我只是看到桌了上有点污渍,来擦一下。这下让我感觉挺不好意思,于是点了几杯咖啡含量极低的“摩卡”。那是我第一次喝星巴克的饮品,却对这家企业顿生好感,成为日后的忠实拥趸。
本来以为,是那位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最近有件事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我经常在深圳书城星巴克写文章,而且有个御用宝位,安静、景色佳,可最近一直被一名流浪汉占据。是的,你没看错,真的是名流浪汉,很年轻,但头发几乎能挤出油,整天一身油污满身的衣服。一连两个月,都占据我的宝位,而且什么东西都不点,只是坐在那里,看手机里的动画片,一待一上午。但是,工作人员对他却置之不理,甚至在店内分发免费饮品时,也给他也分一小杯......
我问一名工作人员,这人什么都不点,一坐两个月的人,你们也不赶走,为什么?她说:“这是公司规定,只要在店里坐的人,都是顾客。”这句话,还是小小颠覆了我对经营的认知。
放眼多数的餐厅、茶饮,很少会让你白坐,没一会儿店员就会问你要喝点什么,如果你说什么都不要,对方马上会说:“不好意思,不消费不能白坐。”
哪怕当下一个顾客也没有,店家也会下逐客令。这就是格局不够大,只把真正花钱的才当顾客,而忽视了那些潜在的消费者。人家坐久了,多数人都会花销,这不就有转化率了吗?就算别人不消费,最起码也给商家攒个人气啊,路过的人看到你热火朝天,就有进来的冲动。
你看就是这样,做生意和做人一样,不要太势利。人这一生很漫长,说不好谁会成为你的贵人。
(评:赞同。)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刚刚离职,就被很多同事拉黑。我觉得那些同事真的好傻,多个朋友多条路,这句话什么时候都适用。我以前在500强时有个习惯,但凡有离职的同事,我都会发个信息,道声别,说声保持联系。因为这些出去的人就是一个个窗口啊,他们在外面混得如何,不也给你的未来做个参照吗?后来良叔出来创业,就是得到了一位离职同事的帮助,他几年前创业做培训。我是踩着他的脚印一步步走来,还真省了不少劲。所以,我老妈以前说“人缘是攒出来的”。现在想想还真有道理,就像星巴克的理念,来的就是客,现在不消费,但终究有消费的机会。
4、狼性文化不如人性文化
去年过年期间,我在欢乐海岸星巴克,旁边来了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两个娃,她衣着华丽,穿金戴银。只是她嗓门大了些,一直大声呵责那俩熊孩子,引来很多人侧望。没一会儿,其中一熊娃把饮料打翻了,那妇女又尖叫起来,给了娃两巴掌,娃哇哇大哭。妇女气急败坏的对着柜台大声:“服务员!服务员!快拿抹布过来啊!”结果,柜台内的几个工作人员,没一个理她。于是,她走向柜台,对着最近的工作人员嗓道:“服务员!我叫你呢,你装着没听见吗?”那女孩环顾左右,一脸懵懂回到:“我不知道你在叫谁?我们这儿没有服务员,只有咖啡师。”
妇女威胁到:“你怎么这种服务态度,不想让别人再来了吗?”
女孩微微一笑说:“请便。”
亲眼看到这一幕,心里默默给那女孩点赞。
(评:我到的星巴克,都是叫服务员,哎,每次他们都应声,为我服务。)
日常中,你也会发现,星巴克的服务员,不,咖啡师,不像海底捞那般的热情,当然也不是冷冰冰,而是和你平起平坐。他们不会因为你是顾客就刻意讨好你,这其实就是企业文化的体现。
(评:大的企事业单位,都很少可以讨好顾客的。不要专为星巴克贴金。)
星巴克中国区人力资源副总裁余华曾说过,企业内部从来不称呼“店员”或“员工”,而是称“伙伴”(Partner),就是想让每个人之间是彼此尊重。这种人性文化,也许就是咖啡师们不太热情,却又恰如其分的原因。
(评:我觉得公司叫我“员工”也是挺亲切的,没有感觉比“伙伴”差。星巴克咖啡师的不太热情,我恰恰认为不是来自于“伙伴”称呼带来的所谓的“人性文化”,而是一种店大了心态就拽的人性所致。)
相比较而言,我极讨厌很多企业崇尚的“狼性文化”,而且“狼性文化”往往会演变成一种“狼狗文化”。怎么说呢?他们期望员工对待纪律的统一性像狼,但又有希望员工对待公司的忠诚度像狗;他们期望员工对待竞争的进取心像狼,但又希望员工对待客户的迎合度像狗。这一会儿狼性,一会儿狗性的,员工不分裂吗,为啥就不能让他们拥有“人性”。
(评:纯属作者个人意淫。我们的人民军队就是要纪律统一,又要对党忠诚,谁敢质疑我们的人民军队?)
我的MBA管理学教授说过一句话,我很认可,他说:“管理就像教育小孩,身体力行大于说教,你对员工啥样,员工也会对客户啥样。”想想也是吧,你一嘴的仁义道德,却对员工百般苛刻,你还能指望员工对客户好到哪里?多半是能骗一个算一个。
(评:身体力行大于说教没错。但是“你对员工啥样,员工也会对客户啥样”这句话不符合我活着的现实情况。我的现实情况是这样:领导对员工很严厉,但是对客户百般好;我们所有的员工吓的都对客户极其重视。)
最后,吃亏的到底是谁?
所以这件事对我的启发是,无论经营还是管理,无论对待客户还是对待员工,都还是回归本性好些。
(评:本性,是什么?哦,意思是回归人性?那好,人性,又是什么?这个根本的问题没有定义清楚,作者所有的建议都是空中楼阁。)
不能因为员工身处底层,你就飞扬跋扈;也不要因为客户手握财源,你就媚颜百献。
(评:又纯属理论推测。现实中,活了这么久,还真没看到有这样的领导。我的推测是这样的,如果有作者所言的领导,从科学概论上讲,应该不是大概率,否则我们的国民经济是民不聊生,惨不忍睹。也就是说,中国各行业的领导大部分都不是作者所言的那种极端情况,那么作者基于极端的情况所提出的观点、建议,都是不具有可行性,不具有可采纳性的。纯属消磨读者时光的神文而已。)
对人实实在在,把该做的做好,比啥都强。也别再鼓吹什么“狼性文化”,这个年代更需要的是“人性文化”。
(评:这个年代,是什么年代,特征是什么?如果这个没有定义清楚,那么为什么讲狼性文化不需要呢?狼性文化,人性文化,真的是两个想矛盾的文化吗?看过的狼性文化的推演,恰恰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大意是,要想突破获得成功,必须突破人性的软弱方面,这样讲的话,狼性文化是一定意义上的人性文化,至少两者并不是完全冲突的。OK,退一万步讲,即使两种文化完全冲突对立,那现实中两种文化都有一堆理论和实际成功案例,也就是说都有可行性,为什么要舍弃其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