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漂泊了几年,我觉得自己变了,变得对家那边的一切越来越看淡。
由于从小到大的相处习惯,除了谈正事,我很少和父母有过电话交流,即使有,每次通话时间不会超过30秒,再长我就觉得很尴尬,不知道要说什么,容易冷场。
只有在深夜闭眼时,才会有一丝想念,偶尔一两个月回家一趟,吃顿饭,聊聊天,就差不多了。
我也很想念远在家乡的外公外婆,可每次一提起电话,依然不知道说什么好,无非是注意身体、问问那边的天气如何,没有其它可聊。
我懊恼,为自己的蹩脚沟通能力而烦。
我很清楚,年过古稀的外公外婆,生命已经步入了倒计时,甚至还计算过,倘若一年可以见面七天,十年就是两个半月,二十年就只有五个月了,还不到半年,这冰冷的日期既真实又残忍。
于是,我经常陷入想念却不敢打电话的困窘中。
这几天我看了许多春节回家指南的文章,有教如何应对亲戚盘问,有教怎么防范熊孩子,有教如何体面相亲......都写得不错,可就是有点不切实际,或者说,许多年轻人还是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
游子常年漂泊在外,一直远离家族圈子,即使在春节里突兀出现在大家面前,也不能成为被瞩目的焦点。
父母当然会照例唠叨几句,嘘寒问暖,张罗相亲对象,可那些上门拜访的陌生亲戚,并不关心你在外混得好不好,是衣锦还乡还是落魄归途,和他们无关。
他们只是出于礼貌和八卦,随便问候几句而已,正如“你吃饭了吗”,“我吃了”一样简单。
因此,面对亲戚询问,无论敷衍了事,还是严阵以待,都没有关系,年后一走,互相又是不会碰面的陌生人了。
今年回家,给我很大感触的是,出外和朋友相聚,彼此虽然还是最熟悉的关系,但聊天内容仅停留在“最近怎么样”的程度上,而一般回复通常是“挺好的,你呢”这样的客套之中,循规蹈矩,少了当年的那般纯粹,更愿意在抢红包和小游戏中耗费时间,或者和微信好友聊得不亦乐乎。
仔细一想,其实也很正常。
我们都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圈子,没有谁比谁优越,我不会和他们说互联网寒冬、996工作制和《荒野大镖客2》,他们也不会和我谈新装修的大商场、网红店和逛花街。
说年味变了的人,或许没有想过,年味一直没变过,只是主角不再是他们,而是小孩和老人,依然沉浸在浓厚的年味中,让人特别羡慕。
还有每年的春运大军,这群勤勉朴实的人潮,迎接他们的是深切思念的亲情和年味。
在城市的另一面,比起囊中羞涩还要硬着头皮回家过年的人来说,那些抢不到票、也没钱回家的城市留守青年,才是最彷徨的。
我身边的一个城市留守朋友,今年不敢回家,原本他的KPI超额完成,15薪板上钉钉,却在公司年会的前一周被裁员,整个部门被裁剩了几人,理由永远是“正常业务调整”。
这群城市留守青年,既不敢让父母过来探望,一同挤进十几平方的狭窄出租屋,也不敢让他们知道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出色的成绩,在电话里编制的美好泡沫,很容易被一戳击破。
还有苏州的长租公寓暴雷事件,那群被房东赶走无家可归的大学生,本想走出舒适圈,在大城市里施展拳脚,却被现实的凛冬吹熄内心火焰,还要背上两年的银行债务。
无处申冤,无人报道,假装不知,这个年,可真过得有点艰难啊。
即便再如何艰难,我们最终还是会离开那个熟悉的家,离开成长的地方,学会和父母分离,和熟悉的朋友分离,和青涩的回忆分离。
之后,我们走向远方,走向陌生城市,走向憧憬,迎来新的关系和生活,在那里扎根下去,再转头看向身后,一切渐行渐远,如永不相交的弧线。
到那时,家乡的年味会越来越淡,渐渐变成回忆,属于自己的年味开始萌芽。
每曾想到这里,我便生出一丝孤独,试图要抓住什么,更希望你们能珍惜当下,不要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