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一年,我四岁,不过是小城里一个玩泥巴的孩童,我不曾想,未来,我的生活将与这座城市交织。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二十载,这一年,我二十四岁,已经长成初涉职场的年轻人,而这座城,早已走进了我的生活中,印在了我的记忆里。
香港,请许我以爱之名,庆你回归廿十春秋。
缘结香港
大三下学期伊始,身边的同学们都在忙碌着:考研、出国,或是面试、求职。我,作为千千万万考研大军的一员,每天往返于图书馆、教室与宿舍之间。
一天,我照例来到图书馆自习,在茶水间,碰到了本专业的大四学姐——那个曾担任校学生会主席、主持过两个国家级科研项目且连年获得奖学金的牛人,她一直是我们专业的神话,过来收拾以前的复习资料。交谈中,我得知她已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还获得了奖学金。顿时,我的崇拜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女神的实力的确名不虚传。见我一脸羡慕之意,了解到我平常的成绩还不错,她便鼓励我尝试申请。她说将会尽力帮我,让我趁着考研复习还未全面展开,尽量完成申请准备。
想到离考研还有大半年,又有学姐的鼎力支持,我那颗寻求远方的心又开始不安分起来,没有多想,我便开始做申请准备。没成想,当初不经意间的一个决定,注定了后来我与香港的缘分。从选校、准备材料到申请,一个月时间搞定,在这期间我认识了不少申请港校的伙伴,包括晶——后来与我一同赴港的密友。
申请结束后,我又回到紧张的复习中去,就在十一月份的某个下午,我收到了一封邮件,全英文,点开一看,“Congraduation!”是学校发来的录取信,我被录取了!
一番思考、对比后,我决定接受录取,赴港读研。之后的整个大四下学期,在准备毕业论文之余,我便开始着手准备赴港的有关手续,憧憬着接下来在香港读研的日子。我期盼去感知最真切的香港,体验最真实的港漂生活。
九月赴港
2014年9月,我在父母的陪同下,踏上了赴港读研之旅。
我们先飞到深圳,再从罗湖口岸过关。自踏入香港海关的这一刻起,我的生活便开始与这座城市相交、相连。
初到香港,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眼前呈现的是晦涩别扭的繁体字,耳边听到的是不明其意的粤语;街上窄窄的马路飞驰着“逆行”的车辆,头顶上或新或旧的摩天大道错综密集,缝隙中露出浅浅的一方天空。
一切仿佛都与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住宿的地方只有七八平米见方,小到刚能放下一个单身床和一个布衣柜,转个身,有时就能蹭到墙;吃顿饭更是贵到四五十才勉强饱腹,稍上档次就轻松过百。在香港,钱花得比水流还快,走路步伐健步如飞。
... ...
回首那段最初来港的岁月,从各种不适应到渐渐适应,再到爱上这座城,仿佛都在昨日。今年,香港回归已经二十年了,我这个曾经的港漂也想以爱之名,讲述我记忆中的香港。
便捷的城市建设
香港不大,港铁四通八达。
作为世界上少有的盈利地铁公司,港铁网络遍布香港的各个区域,每天的运营时间长达二十个小时。路经主要站点的荃湾线、港岛线、观塘线等地铁线路,在高峰期时加密班次,平均不到一分钟就有一班,在香港等地铁,很少觉得焦急,很少需要担心停运时间。
香港的巴士也很多样化,市区以双层巴士为主,市郊及偏远村庄皆通小巴,即使住在村屋,也不觉出行不便,比如晶,起初她住在中文大学附近的赤泥坪村,这个村子在山坡上,每次下山要走二十分钟,但因为村口通小巴,十分钟的车程就能达到沙田新城市广场,生活也很方便,还能呼吸山里的清新空气。
此外,香港的急救服务比较完善,公立医院在每个区都有设立。有一次,晶在屋里切菜,不小心切到了手,鲜红的血液顺着指缝快速流出,由于伤口深,血止不住,晶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不到十五分钟,救护车便赶到,及时把她送到附近的公立医院,医生们为她清理伤口、包扎、治疗,那一天,包括食宿和医药费,晶只花费了一百港币。不过这也只限于急救,日常在港就医价格不菲,公立医院要预约排队,私人诊所和私立医院价格昂贵。
众所周知,香港是个弹丸之地,街道窄、车速快,但街道平整、干净,鲜少见到坑坑洼洼的道路;城市的排水系统也很发达,夏日的南方经常刮台风下暴雨,即便出现了八号风球,香港也少有路面大量积水、被淹的情况。
“执着”的香港人
在香港,经常能见到身着西装革履、头发喷了定型嘟哩,在街上快步奔走的年轻人,他们多是商务、金领人士,尤其是在中环、铜锣湾、尖沙咀、太古这些高大上公司云集的地方,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从业者每天汇聚在此,用心地经营着各自的香港生活。
作为港漂,我们通常接触的香港人,除了来来往往的路人,更多的,是班里的同学。
我们班的港人不算多,King是同我要好的一个。他是个土生土长的港人,除了兼职来学校读研,他的本职工作是做IT编程,并在业余时间学习第二外语。在香港,由于物价高、生活压力大,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就去开始工作,即使继续深造读书,他们也会选择半工半读的方式,甚至身兼数职。
虽然每天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但香港同学对待学业态度认真,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每次小组讨论的时候,他们都能事先提前准备并积极参与,常常能够提出自己全新的思考视角,经常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全方位执着地搜集各种资料、尝试各种答案。
在日常的待人方面,他们有时也很“执着”。记得我在内地实习的时候,好友相中了一件新款的耐克卫衣,想买给男友做生日礼物,催着让我托人帮她在香港看,当时我不在港,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King。他愉快地答应下来,并问我要了衣服的图片和所需尺码。于是,那几天,一下班他就到商场去问,从旺角朗豪坊到铜锣湾,从沙田新城市广场到乐富,从九龙塘又一城到屯门,各大耐克专卖及运动装商店都遍布了他的足迹,服务员告诉他说那件衣服是爆款,很多店都已售罄,但他依然执着地继续寻找着,只因答应了我的嘱托。后来,他终于在葵芳广场买到了那家店里这款卫衣的最后一件,朋友也如愿地当作礼物送给了男友。我和朋友都十分感激,朋友说他执着,我笑称他“死板”。
近些年,特别是在14年“占中”事件爆发之后,一些香港的年轻人偏执、走极端,但这只是部分愤青,多数香港人,还是守规矩、友善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些港人耷拉着苦瓜脸、说起话来冰冷冷的,毕竟肩上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不过接触多了,会发现,很多港人还是对人热情、做事算得上负责、执着的。
高昂的生活成本
香港的物价高,这一点毋庸置疑。
多年来香港“荣登”世界楼价最贵城市,房价论平方尺计算,一尺动辄几万,一个面积二三十平米的房子就需要几百万港元。身边的朋友们经常说,在香港工作,不买房、不生孩子,能过得很潇洒,哪怕是对于收入可观的白领,买个上万的包或许不难,但一提及买房子,就需要从长计议了。
除了房价、租金高得离谱,生活必备的交通费、伙食费也不是一笔无关痛痒的小数目,一般而言,巴士起步价三四港币,从九龙到港岛跨海一次就要二十多,坐地铁去趟深圳更是二三十块。
伙食费上,学生餐厅整体比外面便宜不少,有中西各式风味可选,味道也不错,像我们学校位于九龙塘,附近好多上班族,他们就经常到学校食堂用餐。在中上环,很多上班族也会选择自带便当,中午用公司的微波炉加热,既节省又健康。
要说在香港能买的相对划算的东西,大概就是手机、烟酒、奢侈箱包、化妆品和手表了,这类物品在香港免税,也构成了先前代购们的主要业务范围。
虽然香港物价高、压力大,但还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到此工作、生活,作为“一国两制”的实践者、最自由的经济体,香港仍然充满着机遇与活力。
网罗世界的香港味道
香港本地菜系以粤式为主,口味偏甜。
在山海环抱的香港,海鲜类产品很多,可耕地面积很少,青菜基本都是从深圳进口,价格较贵,加之广东人偏好清淡,造就了香港的饭菜多以海鲜及肉类为主、辅以原汁青菜搭配米饭的形式。
香港临海,鱼虾参贝、瑶柱等海鲜类菜肴在各大酒楼、尤其是海边的饭店很受欢迎,这类菜品用料新鲜、做法简单、口感鲜美。
正餐之外,街边小店的美食才造就了最真实的香港味道。
港式牛腩饭便是这其中的代表,通常,店里会配着牛杂、牛肉或牛筋供食客选择,牛腩肉质鲜嫩、牛筋口感爽滑,夹上一小口米饭,吃起来令人回味无穷。
走在旺角、太子的街市上,路边随处可见老字号的烧鸭、烧腊店,油黄色的鸭肉切片,放上特制的酱料和青菜,单从视觉上就博人眼球;再往里走,坐在巷子拐角处盛上一碗云吞面,新出锅的虾仁云吞混着刚煮好的面,鲜香入口,满足之情溢于言表,此时,坐在对面的食客可能正在享用丝滑软糯的肠粉,或是抹了咖啡的鱼蛋、沾满酱料的八爪鱼。
主食用罢,点心也是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佳肴。当一笼笼屉子冒着热腾腾的香气上桌时,味蕾也不由自主地被刺激到:虾饺、鱼肉烧麦、萝卜糕、潮州粉果、流沙包、奶黄包、糯米鸡、粉蒸排骨、粉蒸凤爪、马拉糕、枸杞桂花糕、皮蛋瘦肉粥、青菜蚵廷粥......小小的蒸笼里变换出缤纷的味道,刹那间,仿佛世界都是静止的美好。
茶余饭后,一块鸡蛋仔、一杯丝袜奶茶、一碗杨枝甘露、一块芒果糯米糍或榴莲千层糕,都为港人的生活增加了不少独有的趣味。
香港是世界著名城市,常年往来着世界各地的人,自然也有各地的美食。日式的拉面寿司,韩国的石锅拌饭,泰国的冬阴功汤,越南的香茅捞檬粉,印度的咖哩饭,法式的红酒牛排,德国的啤酒肘子,意大利的披萨、蝴蝶面,美国的汉堡薯条,应有尽有、做法地道,可以说,香港,网罗了世界的味道。
健康多彩的周末生活
工作学习之余,尤其在周末和假期,海边骑行和爬山构成了港漂一族户外生活的主旋律。
天气晴好的时候,小组内的同学们经常约起,到马鞍山海边共度周末。我们或在岸边散步聊天,或租车沿路骑行——Leader带着牛牛,苏苏与静静并排,我和笑笑随后,最后跟着叽叽喳喳的班长阿涛,七个人排好队,肆意地在观光海边的自行车道上畅行,一路上有说有笑,饿了在小店里吃份小食,累了停在路边歇歇脚,吹吹海风、拍拍照,学业作业暂抛脑后,轻松、愉快地享受当下最重要。
有时候,大家也会一同行山(港人称爬山为行山),香港大大小小的山峰很多,风景最好的要数麦理浩径沿线。通常,爬山头一天准备好水和补充体能的食物,第二天一大早出发,跟着大部队行山,一去就是大半天。爬山虽累,但是山顶的风光极好,试想,在体力快要不支时,突然看到了远处波光粼粼若隐若现的海面,便定是要咬牙支撑到底,占在顶峰,将美景尽收眼底。
人多聚会的时候,除了传统的吃饭唱歌,港人也会选择在西贡或者浅水湾租一条游艇,组织一场游艇趴,大家可以游泳、划香蕉船、钓墨鱼、或者在沙滩上玩游戏。
一个人的时候,我喜欢到图书馆或者诚品书店里翻看繁体和外文原版的书籍,到庙街、薄扶林、皇后大道去寻觅老香港的足迹,到商场里感受当下潮流时尚的风向,到会展中心去欣赏最新的艺术展演,去沙田马赛去观看一场赛马,或是去民间社团里做活动现场的义工。
总之,周末生活多姿多彩,就看自己如何选择喜欢的方式。
未来 最美好的祝愿
转瞬之间,我的读研生涯早已结束,昔日的港漂小伙伴们也分布到祖国的各个角落,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在接触香港的三年中,尝过苦涩与泪水、也享有欢笑与掌声,历经过的一切,都是关于成长和青春的记忆,还有,受馈于这座城的滋养。
香港,请许我以爱之名,衷心地祝福你,愿我们缘分再续,愿你的明天更美丽。
PS:本文参与了发起的征文活动《联合征文:我的香港记忆-写出你心中那个独特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