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七)

读书的目的:作个会思维有礼节的人!这是在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第十章节时的感慨。

脱离学习阶段的读书,我已经为日常事务所困不再设定阶段目标了,虽然也曾羡慕那些将目标阅读当作是生活进阶的重要事项,一点也不松懈的阅读者们,他们或因对文字的迷恋,或因不懈的努力而最终进入到自己喜爱的生活状态当中,成为了文字工作者,纵情表达着生活的各种遭遇和想象,甚至有的辞去本职工作,将写作变成职业。

虽因自身受限,不能有系统持续的阅读习惯,却也对收香有着特有的情感与幻想,通过本书的学习,21天能否重新打造一套全新的阅读技能与阅读进阶计划,似乎也不再成为难题,咬牙坚持变成一种习惯,必须完成也是日程之一,这是阅读此书的第一步收获;其次,在学习到此章节时,遇到了第二步收获——作者提出的“思维礼节”一词,让人很喜欢,也重点强化了以后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面对分歧表达不同意见时应该持有的分寸尺度,这个在“吐槽”风行,张扬个性的当下,的确是一股清凉的风,毕竟,理性是永恒的追求。

一般社交礼仪上的礼貌不重要,遵守思维的礼节真正重要——不仅在阅读学习中,还在工作场景,生活相处中。这个足已保证避免你与他人情绪化的争执,因为,你在不同意见表达前已经树立了一个前置条件:先行全面了解了作者或对方的意图,在表达自己不同意时,是有充分理论基础的,而不只是简单表达你的理由,将对话辩驳放置在知识层面的明晰上,“赢”在“增进知识”而非“打败对方”!这种有益的沟通不仅是最大诚意体现,还不浪费你自己的宝贵时间。

作者推崇“受教的美德”——受教或是能学习是一种极为主动的美德。一个人能自动自发地运用独立的判断力是阅读的根本,这样的读者在作出回应时,是很积极、努力,并有成效的。

所以,在阅读学习的养成中,明确前提与规则,是一件很有意义与价值的事情,很高兴,通过阅读,渐渐步入正轨。

真正的知识与个人的意见作出区分,是阅读必修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