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_第1张图片


笔者目前是一名工作即将满两年的安卓软件开发工程师,目前还在转行的道路上漂泊。隔行如隔山,转行不易。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能开启一段产品的旅行。


一.产品概述

体验版本:2.4.1

体验设备:iphone6p

苹果版本:11.3.1

体验时间:2018.05.18

二.产品描述

微信读书为一款在线读书类的app,旨在引领品质阅读,让阅读不在孤单。让用户重拾阅读习惯,在闲暇零散的时间可以通过阅读,来给在烦躁匆忙生活中的人们降噪。纵观整个软件在为引导用户阅读下了不少功夫,例如微信读书借助微信庞大的用户资源起点已经很高,同时进入首界面发现里通过好友阅读推荐、平台推荐、书城推荐等来引导用户来选择阅读的书。

读一本书,就是再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在微信阅读中的想法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让读者感觉不是在自己闷头读书,表达想法寻找共鸣发散思维,来提升读书给读者带来的快乐。

微信读书支持离线下载,方便用户在地铁公交等场景的零散时间来阅读,在一线大城市拥有这种零散时间的用户的体量还是不小的。通过零散时间来充实自己,也符合身处大城市,高竞争压力的读者想提升自身的现状。

三.产品定位

微信读书让阅读不在孤单,借助微信得天独厚的资源,用户引流则不是问题。通过“想法”“好友推荐”“朋友圈”等方式的融合,来引导用户读书,享受读书的快乐。“好友排名”、“时长兑书币”、“分享时长到社交软件打卡”等一系列小功能来可谓一箭双雕,一是解决用户不能坚持阅读的痛点,二是制造流行和满足用户攀比的心理,类似活在朋友圈里面的“读书”。大致可以看出微信读书是通过增长漏斗模型来运营的,获取用户-提高用户活跃度-提高留存率-获取收入-自传播阶段。

四.用户需求分析

1.用户画像分析

在分析用户需求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确认主要用户人群,这样才能更好的分析和预测产品的需求。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_第2张图片

上图来自百度指数,我们可以看出使用微信读书人群主要集中在北上广这样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较快的一线城市。同时一线城市的高校数量较多,大学生人数体量也很大。

首先和在一线城市上班平均耗时比较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闲暇和零散时间相对比较多。二是在一线城市相对竞争压力比较大,通过读书和学习来提升自己保持竞争力的需求相对比较强烈。三是高校人数在一线城市的占比也比较高,同样不容忽视。高校人群闲暇零散时间相对较多,同时对于相对便宜的电子书更加青睐。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_第3张图片

通过易观万象上的分时点用户活跃用户显示,从早6点到上午10点之间活跃用户呈现爬坡时增长。从87.31万暴增到160.57万人。可以看出该时间段是上班上学的高峰时间段。同时在晚20点到晚23点之间再次呈现活跃用户爬坡阶段,从170.18万到187.81万全天最高峰。该时间段主要是大多数人的休息时间。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_第4张图片

结合用户性别年龄消费情况,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微信读书的主要使用人群集中在24到35岁之间,消费能力主要是中等消费者和中高等消费者之间。

综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大致的归纳出微信读书的主要用户人群:

1)上班耗时比较长的职场人群

2)有阅读欲望消磨时间的在校学生人群

3)睡前读书人群

2.用户需求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核心用户大致是年轻的职场人群和在校大学生。大致可以得出用户目标:从是否有选择的目标读书分为:有明确目标读书,无明确目标读书和无目标读书三种。从阅读目的上分为:提升自身修养和娱乐消磨时间两种。(后面在产品功能体验上和建议上还会围绕上面的用户需求展开)

基于用户需求层次深浅划分:

1)基础型需求:能够看到自己想看并且价格便宜的书,阅读体验好(在暗处自动提醒是否进入护眼模式)。

2)期望性需求:更有针对性的推荐,方便用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能获得更优质的书籍资源。

3)兴奋性需求:阅读时间打卡记录、阅读返现、阅读时间排行榜等。

3.使用场景

任何的需求都要结合使用场景并针对相应的用户人群才会发挥出最大的效果,使用户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目前微信读书主要推出的移动端,电脑端目前还没有推出。通过用户人群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使用场景是:

1)早高峰时间段的公交车或者地铁上(需要考虑单手操作的便捷性)

2)睡前空闲时间(考虑护眼模式或者夜间模式等友好提醒)

五.产品分析

1.产品结构图: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_第5张图片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微信读书的结构十分简单,分为发现、书架、我、想法四个大模块,结构鲜明。

2.功能体验:

众所周知,仅仅凭借拥有庞大的用户人群已经不足以成为核心的竞争优势。用户对产品产生依赖的强弱才是核心所在。那“微信读书”的核心竞争优势呢?如何解决用户痛点?下面功能体验主要围绕“范围层”展开,范围层决定了产品能不能用,会解决什么用户痛点。本文着力于从功能和内容上对“范围层”进行探寻和学习。尽量做到精而细致。

1)书籍推荐功能

微信读书从字面上看就可以分为微信和读书两块,即社交和读书。与此同时推荐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起到引流”启下“触发读书”的作用。根据前面的分析,读书目标分为有无明确的目标的读书。下面围绕该目标展开分析。

①有明确目标,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书。

对于有明确目标的用户可以通过发现中的书城按钮和书架中的添加新书按钮,进入书城的主界面进行搜索。搜索界面下方提供热门搜索和搜索历史两个小功能。

对有明确目标读书的人群可以通过搜素迅速找到自己想要读的书。同时点击一本书后会在最下方有相关书籍的推荐,为用户打开思路,制造更多的触发机会。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_第6张图片

 小思考

为什么搜索界面数据会如此精确呢?例如上述图二,搜索“疯狂java讲义”,搜索结果界面仅仅出现了该书,并没有出现相关书籍而是把相关书籍放在书籍详情的最下面,而不同于淘宝、京东上的搜索。精准的搜索结果旨在降低多余信息多用户的干扰,避免购买书籍用户的流失,选项越多,用户权衡的时间就会变多,游离不定,导致最终的购买目的消失。

又为什么不把相关书籍推荐放在上面,而放在需要滚动才能看见的下面?

对于最上面的购买和最下面的阅读,用户都没触发点击,也许感觉通过简介发现这本书也许不是自己需要的,这时 相关书籍推荐可以起到引流作用,进一步挽留用户。

②有目标但不明确的读书,即有模糊目标的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_第7张图片

对于有目标但不明确的读书用户,他们知道自己想读什么类型的书但是不知道该读什么书。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用户可以通过书城中的分类页面选择全部分类再选择自己的类别,然后细化选择。以 “产品类  ”书籍为例,我们可以在搜索界面(如图二)搜索。操作还是很便捷。

  小建议

好的贴心的产品,在以“读者”为中心的前提下,给读者提供一种贴心的服务。给用户一种“懂我的感觉”。对应到当前用户“模糊目标读书人群”,个性化定制化推荐和提升用户满足感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把情绪和行动紧密结合,来给微信读书制造更多的触发。

对于这部分人群有提高意识但没有目标。来到微信读书依旧是一片茫然。建议是在相关书籍推荐上面加上类似定制化书单或者导读类的板块来进一步引导用户。让读书变得更加体系化。例如:“产品经理0岁需要阅读的书籍”,“转行产品经理靠这几本书就够了”等。对于每个书单的阅读就变得更加体系化,可以一键导入书架、或者结合腾讯课堂的课程等。对于提高用户的满足感,让用户感觉到能力的提升,从而爱上微信读书。不应仅仅局限于“时间兑换书币”和“读书排行榜”。可以结合“书单”完成度,来给用户一个目标感来进一步激励用户读书。用户投入时间越多,与产品交互越多,用户就越离不开它。

在中国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而读书,上课往往都是大家的首选。如果微信读书在书单上和知识体系上与“腾讯课堂”结合。来营造一种想提高想读书上“微信读书”,想上课想学习上“腾讯课堂”的这种情绪。这样的会增加产品的粘性,来提高用户中忠诚度。

③无目标读书的,即有读书欲望但不知道读什么书的用户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_第8张图片

对于无目标读书的用户人群,微信读书可谓是使用了各种引导办法。首先在首页的发现界面包括(好友在读,好书分享免费领取,猜你喜欢,本周推荐)其次在书城的主页面包括(猜你喜欢,热门推荐精选小说,榜单,优质公众号,推理悬疑,成功励志等)。可以发现在对于无目标用户,无论从页面占比和推荐力度,都可以发现这部分用户才是主流用户。

小思考

该人群是微信读书的主流用户,对于主流用户更多是新手用户,他们希望交互简单易上手,可以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无论是消磨时间还是提高自身修养。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微读书一大半篇幅都是引导用户选择到自己想读的书。这里面的两个亮点:好友在阅读的书(默认关注所有开通微信读书的好友),满足用户的好奇心,领导同事室友朋友都在读啥呢?另一个亮点就是猜你喜欢,通过你的搜索记录和点击看过的书继续给你推荐书籍。同时问题来了,这些各种推荐都属于外部触发,怎么能让用户行动起来呢?这里可以增加相应的启发,例如:书籍界面上限时,限时特价倒计时界面(制造稀缺效应),当然锚定效应已经在微信读书上有所应用(打5折,限时赠一得一),还有赠券效应等。

我们可以发现“书城”界面并没有像其他app一样在主页面,而是“推荐”在主页面?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个人认为“优质推荐”时代 ,已经渐渐的代替“搜索”时代。例如像淘宝的“必买清单”,京东的“同学都在买”和网易严选等。都是已经都过一定得筛选,来减少用户抉择的时间,从而简化消费步骤。同理“微信读书”的优质推荐也是这个道理。

同时对于主流用户来说,最大的用户痛点就是坚持不下去读书和不知道读什么(上面已提到),从而降低微信读书的盈利和留存率。

2)解决用户痛点

对于主流用户的用户痛点,“坚持不住读书”微信读书也下了很大功夫。这里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阅读排行榜,时长兑换书币(这里还有邀请其他好友界面),读书过程中写想法(笔记)分享到各种交互社区。

对于阅读排行榜充分借助了微信的得天独厚的用户资源,在这里可以满足用户的控制感,虚荣心。控制感是可以清楚知道自己和其他人的读书时长,虚荣心方面好多人都喜欢排在第一,满足用户这种小小的虚荣心。对于时长兑换书币也是一种很巧妙的功能,让用户感觉到读书也是可以赚钱的感觉。写笔记和想法,用户投入的越多,就越离不开它。同时想法的可以进一步的讨论,给用户一种不是自己闷头读书的感觉,增加多变酬赏,让用户期待与其他书友思想上的碰撞,从而主动触发用户使用应用。同时这部分资源越来越丰富,慢慢的沉淀下来。因为这种内容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时,只会像一杯酒,越陈越香。给带来用户更多的思考。

小思考

对于排行榜功能其他软件因为没有微信那种得天独厚的资源,做起来的排行榜基本只能是全网排行榜,但是这中排名太靠后降低用户阅读积极性,如果没读多长时间就排名很靠前就给用户一种这个软件很水的感觉。这里可以考虑让用户和自身相比。例如:用户读了多长时间书就对应什么等级段位。或者换一种思想例如网易的登楼(读书时长对应相应的楼层)。主要借助创新交互,好玩有趣的界面来丰富。

小建议

微信阅读在激励用户读书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但是大家会惊奇的发现微信读书注重的是社交性对外激励。和自己相比的提高退步没有很好的展现。如果在把自身的阅读时长增幅界面也加进去,今日读书时间增加或者减少都有一个提醒(例如:今天是否是又是一个忙碌充实的一天,也许还在迷茫,也许还在奋斗,但微信读书还等你blabla),是不是会让用户感觉到这个软件是一个有温度情感的软件。

3)读书体验

微信读书在良好的读书体验上还是做的很优秀的,界面简洁能让用户更加专注的体验于都带来的快乐。每一页左下角都有想法按钮(可以方便记录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能看见这一页上其他人的想法,方便交流和扩充思路),上滑界面会有写想法,调整页面亮度,调整背景颜色,字体大小,听说等功能。长按界面同样有一排功能键。

小思考:

这里的“听书”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功能,听书里面分为讲书和语音读书两种。并且都支持离线下载。讲书功能可以满足用户在特殊的场景就可以听着其他用户对书的理解。同时有的也是收费的一般价格都是0.99,这种操作也时符合当下知识付费的大趋势,鼓励用户创造好的资源,同时用户也越来越享受这种资源的存在。虽然说这种模式很好,生产内容也会越来越多。但是相应的缺点也会暴露出来,如何保证优质内容,听说内容中没有不良内容。

小建议: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_第9张图片

听书和文字版书籍的主要差别是一个播放按钮,相对区别性不大。如果界面图书过多,会给用户一种系统错乱的感觉,啥啥都是两个。感觉右边改善后会区分性强一点,如果在拥挤的地铁和公交上也能很快的选择。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六.总结和建议

本文主要围绕分析“范围层”展开,对产品功能和内容进行分析,来进一步学习。

微信读书在给用户良好的读书体验和提供优质推荐书籍上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总的来说还是一款比较不错的读书软件。在知识付费的大时代,优质的内容是值得被赞赏的。但是资源有限这种问题,依旧是同类软件最大的问题。当然合理巧妙在搜索中避开也是需要琢磨的。

微信读书通过外部触发(回馈型触发,人际型触发)把用户引流到应用,再通过解决用户痛点来进行对用户的内部触发。通过读书行动,获得奖励酬赏满足用户心思。通过用户读书习惯爱好的针对处理,来进行下一次触发。我们会发现微信读书也是希望做成习惯养成类的产品。基于上瘾模型,在内部触发上的解决用户痛点和关联情绪上,还应该细化处理。只有在完美的解决用户痛点,让用户感觉爽了,用户才会多次使用并慢慢成为习惯。对于微信读书来说,借用一句歌词“有一种踏实 是你心中有我的名字”。

1.可量化任务和温馨提醒

上文分析用户痛点主要有两点,不知道读什么书和无法坚持读完一本书。对于不知道读什么书上面的微信读书已经下了很大的功夫,个人仅仅建议加入“书单”上面小建议有提到。

对于无法坚持一本书这点可能还需要细化。

  1)进度条的合理添加,激发用户的完成任务感,趋势用户完成读书(进度条不一定要完全按照百分比走,例如可以前期走的快一点)

 2) 读书任务的可量化,例如21天读书计划等,给用户一种任务感和完成任务的满足感。2)

 3) 温馨推送,用户在限定时间内没有读书,应用会进行温馨推送,提醒用户读书。

2.作者信息的详细化

可以发现微信读书对作者信息和描述是相当简化的,有的甚至都没有。点击作者名字进入的是该作者相关书籍的界面(同时存在奇异,同一个作者名字的书都在一起,可能他们不是一个人)。是否可以考虑增加作者简介的界面,让用户可以多方位了解作者。

3.微信读书的网页版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_第10张图片

基于百度搜索指数,我们可以发现围绕微信读书搜索最多的就是“网页版”、“电脑版”。可想用户对微信读书电脑版的期待。如果考虑新增一个客户端比较麻烦,也可以结合考虑把微信读书结合到微信的电脑版上增加一个按钮。

希望微信读书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就像Slogan一样,让阅读不再孤单。

注:题头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