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们说到,方塔园占地11.51km²,绝不仅仅只是方塔周边的设计和考量,还包括了整个园区的布局、流线和视线、景观。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方塔园其他地方的设计构想。
从园内西南部看塔,园外有好几幢新建的五层住宅,很不协调。因此,冯纪忠老师希望挖河取土,堆高土丘,并种植枫香香樟加以遮蔽。
注:枫香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在中国可在园林中栽作庭荫树。(资料来自于百度百科)
从北门入园,清殿的北面过于突出,容易干扰游人观塔的注意力。因此,在清殿北面沿围墙“稍事堆土,种植形态苍古的常绿树”,以衬托古塔风貌。
为了弥补方塔园中水景不足的缺点,冯纪忠老师将原有的丁字形河道中心部分扩大成池,池北配合院墙,修筑了整齐的石驳岸。
为了保护塔基,将池底分为两阶,近塔处水深0.8m,置缸种植水生植物,有控制地丰富水面景色。离塔较远处则水深约2m。
在河汊处刚好可以观赏塔尖的倒影,因此拓宽河面,使倒影完整。但是塔不露“根”,避免给人以“纪念碑”的感觉。院墙与驳岸简单有力的横线条与塔的竖线条形成对比,碧波塔影,蔚成一景。
水池南岸有大片草坪,缓坡入水,散植丹枫。可以想见,从北岸南眺,“秋景必然尤为美丽”。池西则设一廊桥,作为由东向西的对景。
来方塔园参观,大部分游人的目标是方塔。那么,从入口到方塔的路线就显得尤为重要。
冯老师在方塔园设置了北门与东门。
从北门进,原先就有一条林荫土径,朝着阳光,可以透过树叶望到塔影,基本无需多加笔墨。只需因势加工,强调指向即可。
冯纪忠老师的处理方法是,铺砌一段高高低低的步行石板通道,通道两侧,有成排的杨树,有浓郁的树丛,有花境,有古树,有水井。石板路的标高从北门的5.0m按照原有的地形抬高1m,然后逐步下降,一直到标高3.5m的广场。这样的话,游人越走近方塔,方塔越显巍峨。
从东门入,可以看到一处20m见方的水池,作为河道两岸风光的“泄景”。
由于竹林屏障的遮挡,刚入东门只能看到方塔的上半部,冯纪忠老师便因势设置了照壁一道、拱门一座,有意将游人导向北行。过垂门,是一片石铺硬地,终端有两株参天古银杏。越小丘,经圆洞门,东侧有一处青瓦钢架的茶点厅。冯纪忠老师尝试用新结构与传统形式相结合,以富于变化的内部空间,烘托出园林建筑的氛围。
圆洞门向西,便是高低曲折的堑道。堑深约2.5~3.0m,宽约4.0~6.0m,石砌两壁。出了堑道登临天后宫大殿广场,看到方塔,顿觉豁然开朗。这,便是古典园林中幽旷开合的传统手法。
可以发现,北入口的通道和东入口的堑道,都采用了高低起落的标高变化。实际上,这主要是为了弥补塔基过低的不足,模糊游人对塔基标高的概念。同时,也达到了积聚期待的效果,以增强方塔突然出现时给游人带来的惊喜。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松江府志》的记载,春秋吴王寿梦游到松江城南华亭谷,发现大批野鹿群。从此把松江成为茸城。当地还有“十鹿九回头”的碑刻掌故。
因此,冯纪忠老师希望能够在方塔园中设鹿苑,“散养活鹿百头,大可与奈良媲美”。让鹿群在西南地段的大草坪上放养,逐步做到游人可以和鹿直接接触,以增加方塔园的生趣。
整体看来,冯纪忠老师学习了中国大型园林的布局特点,通过水系与山体的整理,把全园划分为几个区。各区布置不同用途的建筑,形成不同的内向空间和景色。
同时,不拘泥于形式,运用了草皮和主题树种来作为统一全园的底色。弃石山而留意境,取英日而承匠心。可以说,不仅领会了传统园林的精神实质,而且做出了一定的革新和突破。
王澍给方塔园的评价是“轻、旷、沉、稳”,“笔墨节制,风骨清俊”。他说:“方塔园可能成为现代中国建筑的一把尺子。无论是谁去书写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建筑史,我相信方塔园都是无法绕过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