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年底遇到一些新人,本来是探讨如何做营销、如何做社群,我刚说了没几句,她一句话丢了过来“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就是做不到,有什么用?”
我突然想到韩寒在《后会无期》电影中那句著名台词:听过很多道理 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是啊,空留苏米一人在无尽的泪流、懊悔和自责。
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怎样都过不好这一生,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去学习道理么?
(二)
前两天看到一句话,凯恩斯说的,我们不能总是从长远看,从长远看我们都是要死的,你被这种心态所掌控的时候,就不存在奋斗与否的差别了。
就是成功与失败都一样,活着和死去也一样,这个时候我们的所有思想都不再具有意义。
还真是应了老子那句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翻译过来就是说,老子不活了,你还说个毛线!?
(三)
我们是否承认命运,甘愿放弃挣扎,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人?
我相信看浩瀚文章的99%的朋友,是不会这样消极对待生活的。
我们都渴望精彩的生活,哪怕最后没有做成人中龙凤瞩目成就,也不枉在这世界上行走一遭。
生活的精彩,其一在于我们认真努力去践行那些已存在的道理;其二在于我们通过做意料之外的事情去随机抽检自己的道理体系是否牢固;其三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总结出自己的道理(这个简直太难)。
(四)
其一,认真努力去践行那些已有道理。
什么是已有的道理?
很多人把道理当做一个终极解决方案,以为当我们亮出这个道理,困难就会统统退下膜拜,自动让路一样。
好像道理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且立马生效,拥有立马反败为胜的威力,道理就是这个吗?道理是资源吗?
这样去想,无疑就是把道理当做一个死物,一个固定之物。
其实,太片面了。
道理之所以为道理,因为它有普适性,它一定是经过了很多人很多次很多场景下的验证,它才会流芳百世。
而我们现在缺少的是,把道理系统性看待的能力,也就是缺少把它当做一个“活物”的思维。
(五)
道理是活的。
道理不是死的,道理不是随手拿来,用完即去的,你要对它尊重一点。
如果道理是一个智者,你是否应该对他保持足够的尊重?你还敢把他挥之即来挥之即去吗?
你要弄明白至少两件事:
第一,道理是在什么场景环境下才适用?我的问题是否可以适用这个道理?
第二,我是否对我的问题有深刻的理解,我的问题是否是系统性的,是否会出现解决了一个又引发了好几个的情况?
也就是说,我的问题和道理,是否有足够高的匹配条件?
(六)
我去啊,很多人根本没有认清楚自己手里的钥匙(道理)是否足够结实(真实),也没有认清楚这把锁(问题)是否足够清晰(明确)。
甚至,毫不在意道理(钥匙)是否跟问题(锁)相匹配,就胡乱插入,胡乱旋转一番,结果要么把钥匙弄断,要么把锁弄坏,烦躁了心情却之会让问题更严重。
(七)
举个简单的小例子,我们知道很多道理,比如加减乘除,却丝毫不会怀疑自己做不成一个会计,也不会因此而烦恼。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会计所做的事情,虽然是以加减乘除作为根本基础,但是基础之上的很多很多知识,不是凭空而来,他光懂得运算法则可远远不行。
可是这个道理,一旦从学科中转移到生活中,很多人就不承认了!他就是焦灼自己怎么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为什么依然过不好人生!
你如果期望一个简简单单的人生哲理,就能够解决生活中一切问题,要么是你太天真,要么是你太太天真。
带来的结果就是,自己封闭了,自己苦恼了。
(八)
浩瀚要说的是,人生,是一道远远比书本上已经总结出来的练习题更难的问题,有时甚至是一团乱麻。
我们只有深刻的洞察道理存在的方式,知道它是在什么场景下演算出来的,才有可能拿着去尝试解开生命中的难题。
另外一方面,我们只有从大量的实践当中,练就一双慧眼,能够在乱麻当中一眼看见真正作祟的问题分子。
你光是听过,没有用过,没有深刻用过的道理,其实,都不算是你的道理。
(九)
先承认自己道理掌握不扎实,这是想获取进步的开始。
不要固执任性的、理所当然的认为,我手里的就是万能钥匙,什么锁都能够解开。
当你有了这样的思维,就会更加耐心的看待问题,直至找到合适的方案去获得完美的解决。
这就已经是进步了,对吗?
人生是精彩的美好的,每一把钥匙都很精致,每一只锁都很精巧,浩瀚认为,只要有心,就一定会让他们越来越搭配,你的人生也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乐于助人会,浩瀚推荐文章阅读
- 只需6个问题,写文章不再需要“坚持努力”的奥秘
- 「个人成长70」为了做一个好人,我连成功都放弃了
- 「个人成长86」梁浩瀚:你为什么嘲笑王健林“先挣它一个亿”?
做一个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