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漫话编程
周末一大早,我正在电脑前面浏览一些技术网站,突然女朋友大喊起来:哇,杭州又下大雪啦,快来看啊。我并没有理她,于是她跑过来拉我。
 图,雪后杭州
上次杭州下雪的时候,[给女朋友介绍了什么是RPC],这次下雪将要介绍的HTTP和RPC也有点关系,都是通信方式。
HTTP是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中文翻译为超文本传输协议。他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HTTP是万维网的数据通信的基础。
说的简单点,其实HTTP协议主要就是用来进行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协议。HTTP主要规定了客户端如何与服务器建立链接、客户端如何从服务器请求数据、服务器如何响应请求,以及最后连接如何关闭。
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url,如http://www.taobao.com ,然后按下回车,一直到页面显示淘宝网的首页的过程就是一次HTTP的网络通信。
这次通信过程中,我们查看淘宝使用的电脑就是客户端,而搭建淘宝网的那些计算机机器就是服务器。

这个过程有点像老板通过电话给员工下达命令。当我们在浏览器输入网址并按下回车之后,共发生了以下四件事:
1、建立连接:老板拨通手下员工的电话
2、进行请求:老板提出自己的要求
3、响应:员工应答老板的请求
4、关闭连接:挂断电话
建立连接
老板找出自己公司的总机电话号并拨通,员工接听电话的过程就是建立连接。
根据用户输入的URL地址,通过DNS、负载均衡等技术找到一台服务器,客户端与服务器的80端口建立一个TCP链接。
进行请求
电话被接通之后,老板可能要求某个具体员工来进行接听,并且会对该员工下达一些命令,比如帮他取个快递,帮他预订个酒店,帮他收购一家公司等。这个过程就进行请求(request)。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消息,请求URL中指定的页面,要求执行指定的操作。
老板对员工下达的命令中,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有些命令只是简单的事情询问、而有些命令则要求员工执行某些决定,如收购公司等。
同样的,HTTP的请求方法也有很多种,主要的有GET、POST、HEAD等。
响应
员工在接收到老板下单的命令后,需要对该命令做出回应。比如直接告知老板他接下来的行程,帮老板预订好酒店后告诉他已经预订成功等。这个过程就是响应(response)
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响应。响应以状态码开头。常见的状态码有:200、302、404、500等。
HTTP状态码由三个十进制数字组成,第一个十进制数字定义了状态码的类型,后两个数字没有分类的作用。HTTP状态码共分为5种类型:
分类
分类描述
1** |
信息,服务器收到请求,需要请求者继续执行操作 |
2** |
成功,操作被成功接收并处理 |
3** |
重定向,需要进一步的操作以完成请求 |
4** |
客户端错误,请求包含语法错误或无法完成请求 |
5** |
服务器错误,服务器在处理请求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 |
关闭连接
老板在下达完命令,并且员工给予响应之后,双方会挂断电话。这个过程就是关闭连接。
客户端或服务端都可以关闭连接。每个请求都是用一个单独的网络连接。
特别的是:服务器不回记忆前面一次连接或者其结果,这种不记忆过去请求的协议被称为无状态(stateless)协议。
上图就是一次淘宝网的HTTP请求的过程。其中显示了request(请求)和response(响应)的所有信息。
前面我们把HTTP通信比喻成打电话,严格一点来说,HTTP/2更像是现在的打电话。HTTP协议主要的版本有3个,分别是HTTP/1.0、HTTP/1.1和HTTP/2。
HTTP/1.0
1996年5月,HTTP/1.0 版本发布,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HTTP/1.0规定浏览器与服务器只保持短暂的连接,浏览器的每次请求都需要与服务器建立一个TCP连接,服务器完成请求处理后立即断开TCP连接,服务器不跟踪每个客户也不记录过去的请求。
这种方式就好像我们打电话的时候,只能说一件事儿一样,说完之后就要挂断,想要说另外一件事儿的时候就要重新拨打电话。
HTTP/1.0中浏览器与服务器只保持短暂的连接,连接无法复用。也就是说每个TCP连接只能发送一个请求。发送数据完毕,连接就关闭,如果还要请求其他资源,就必须再新建一个连接。
我们知道TCP连接的建立需要三次握手,是很耗费时间的一个过程。所以,HTTP/1.0版本的性能比较差。
HTTP/1.1
为了解决HTTP/1.0存在的缺陷,HTTP/1.1于1999年诞生。相比较于HTTP/1.0来说,最主要的改进就是引入了持久连接。所谓的持久连接即TCP连接默认不关闭,可以被多个请求复用。
由于之前打一次电话只能说一件事儿,效率很低。后来人们提出一种想法,就是电话打完之后,先不直接挂断,而是持续一小段时间,这一小段时间内,如果还有事情沟通可以再次进行沟通。
客户端和服务器发现对方一段时间没有活动,就可以主动关闭连接。或者客户端在最后一个请求时,主动告诉服务端要关闭连接。
HTTP/1.1版还引入了管道机制(pipelining),即在同一个TCP连接里面,客户端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这样就进一步改进了HTTP协议的效率。

也就是说,现在打电话,一个电话里面可以吩咐多件事儿了。但是对于执行者来说,还是需要按照顺序,先执行完一件事儿以后再执行另外一件事儿。
有了持久连接和管道,大大的提升了HTTP的效率。但是服务端还是顺序执行的,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
HTTP/2
HTTP/2 是 HTTP 协议自 1999 年 HTTP 1.1 发布后的首个更新,主要基于 SPDY 协议。
HTTP/2 为了解决HTTP/1.1中仍然存在的效率问题,HTTP/2 采用了多路复用。即在一个连接里,客户端和浏览器都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或回应,而且不用按照顺序一一对应。能这样做有一个前提,就是HTTP/2进行了二进制分帧,即 HTTP/2 会将所有传输的信息分割为更小的消息和帧(frame),并对它们采用二进制格式的编码。
也就是说,老板可以同时下达多个命令,员工也可以收到了A请求和B请求,于是先回应A请求,结果发现处理过程非常耗时,于是就发送A请求已经处理好的部分, 接着回应B请求,完成后,再发送A请求剩下的部分。A请求的两部分响应在组合到一起发给老板。

而这个负责拆分、组装请求和二进制帧的一层就叫做二进制分帧层。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优化,比如做Header压缩、服务端推送等。
Header压缩就是压缩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对话。
服务端推送就是员工事先把一些老板可能询问的事情提现发送到老板的手机(缓存)上。这样老板想要知道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读取短信(缓存)了。
目前,主流的HTTP协议还是HTTP/1.1 和 HTTP/2。并且各大网站的HTTP/2的使用率也在逐年增加。
据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简称 IETF )消息,HTTP-over-QUIC 实验性协议将被重命名为 HTTP/3,并有望成为 HTTP 协议的第三个正式版本。
QUIC (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是 Google 推出的一个项目,旨在降低基于 TCP 通讯的 Web 延迟。QUIC 非常类似 TCP+TLS+SPDY ,但是基于 UDP 实现的。
这种通信方式有点像现在我们使用的微信语言,在通话之前,老板和下属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建立可靠连接,即不需要拨通电话,而是拿起微信,直接通过语音直接下达了命令。

HTTP/3使用UDP代替了TCP,UDP是一个非连接的协议,传输数据之前源端和终端不建立连接。 UDP信息包的标题很短,对系统资源的要求比TCP要低。并且UDP是使用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
我们经常使用的“ping”命令的原理就是向对方主机发送UDP数据包,然后对方主机确认收到数据包, 如果数据包是否到达的消息及时反馈回来,那么网络就是通的。
至于,这种基于QUIC的HTTP协议究竟未来发展如何,目前只能拭目以待了。
下面是一张大图,通过图解来介绍HTTP/1.0、HTTP/1.1、HTTP/2.0(SDPY)和HTTP over QUIC(HTTP/3)

HTTPS是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的缩写,翻译为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HTTPS经由HTTP进行通信,但利用SSL/TLS来加密数据包。
HTTPS就像是加密电话,通过一些手段来加密通话内容的。他是基于普通电话的,但是又不是普通的电话,更不是普通电话的升级版。
所以,HTTP和HTTPS是两个不同的协议。
HTTP的URL是由“http://”起始与默认使用端口80,而HTTPS的URL则是由“https://”起始与默认使用端口443。
HTTP不是安全的,而且攻击者可以通过监听和中间人攻击等手段,获取网站帐户和敏感信息等。HTTPS的设计可以防止前述攻击,在正确配置时是安全的。
美国民主与技术中心 CDT 首席技术专家 Joseph Hall 表示: "使用 HTTPS,你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不会知道你在网站上干了些什么,即使是政府和间谍也不能办到。"
所以,目前已经有很多网站都在使用HTTPS协议了,包括全球最大的程序员交友网站:github!我说的是github,不是pornhub哦,虽然他也是https的。
福利
扫描添加小编微信,备注“姓名+公司职位”,加入【云计算学习交流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同打卡学习!
2、公众号后台回复:工具,获取开源云监控工具详细资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