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育良和高小凤相识相爱的《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在《人民的名义》中大火,高育良书记和高小凤因为这本书相识相爱,你是不是也该读读呢?

作者:黄仁宇(1918-2000),这本书意在说明16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即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采用了传记体的铺述方式。

写作目的:说明当时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以道德代替法制

背景介绍: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是平平淡淡的一年。当时“税重民穷”,官僚贪污,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但是认为全国税收总额过高导致百姓贫困,这个与事实不符。“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在发了腐败和政府的低能。明朝采用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在中国历史上明代最为明显,而始作俑者正式明太祖朱元璋,因为朱元璋出身卑微,所以当了皇帝后削弱武官的权利。一切问题的根本是以道德代替法制。书中主要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况,并非个人的原因所能解释,而是当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万历皇帝】

在张居正任职期间,由于张居正主张改革,经济发展不错,后面万历皇帝自己理朝政前两年也是挺敬业,但后面万历皇帝仿佛变了个人一样,各种理由不上朝,不理朝政,至于万历皇帝为何这样,学界认为有一下几点原因:

首先,万历宠爱德妃郑氏,想立德妃所生的儿子为太子,但他不是嫡长子,按照传统应该立嫡长子,废长立幼在大臣们看来绝对不可以,可是万历不待见嫡长子,这样万历和大臣们的矛盾就埋下了。万历不上朝,立储的事儿一拖再拖。万历不上朝是为了报复大臣们不让他废长立幼

其次,万历觉得当皇帝也会身不由己,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暗面,大臣们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当时社会一片颓废,文官贪婪,武将怕死,身为皇帝却不能做到令行禁止,竟然连一个心腹都没有,真是孤家寡人,又不能以文官为敌,所以就得过且过了。

最后,万历对言官制度的抵抗,当时鼓励大臣们放开提意见,但当时的言官们普遍的作风是:立论唯恐不偏激,言辞生怕不夸张。经常捕风捉影,哗众取宠,都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万历皇帝很厌烦这种现象。为了和大臣们对着干,万历皇帝把高官的位置空闲,这样下面的大臣就升不上来,加上万历不上朝,好多大臣最后一直退休都没见过皇帝。在万历皇帝消极怠工的同时,虽说政事照常进行,民间照常劳作,但是有些东西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明朝的发展已经偏离了方向。持续了三十年,万历十五年是个分割线,后面明朝开始走下坡路。

【张居正】

张居正、高拱、冯保(宦官)当时的三把手,但当时高拱位于张居正之上,张居正想把高拱搞下台,自己上位,然后和冯保联手把高拱搞下台,怎么搞下台的呢?其实很简单,当时高拱说过一句话“十岁孩童,如何治天下”,这句话表现出了对小皇帝的不屑,张居正在这句话上开始做文章,并把话改成了“十岁孩童,如何做天子”,夸张造势,太后知道后非常气愤,直接把高拱赶回老家养老去了,这件事同时反映了当时严苛的制度,皇权不能遭到质疑。张居正上位后,和冯保联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张居正开始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张居正是皇帝的老师,对小皇帝也是很严厉。张居正进行税务改革,但同时也排除异己。万历五年,张居正父亲去世,按惯例张居正需要回家丁忧,但小皇帝离不开张居正,同时张居正也不想回家,毕竟回家三年后在回来,自己积累的政治地位肯定被人取代了,同时改革也就停止了,影射出了张居正野心大的一面。但在皇帝的坚持之下,张居正没有回家丁忧,这件事引起了当朝其他官员的不满,落下了贪权不孝的骂名。1582,张居正因病去世,万历也已经成年,朝廷酝酿倒张的风暴,弹劾张居正的奏折络绎不绝,皇帝看完后,很吃惊,竟然敢贪污贿赂,以权谋私,打压文官,弄权专治,万历除了意外之外,更多的是愤恨,万历要清算张居正,两年后,张居正被抄家,张居正的党羽在朝中消失了,同时冯保也被拿下了。朝廷动了大洗礼。

【申时行】

申时行是张居正的继位者,他是一个老好人,意识到要改革国家很难,热衷中庸之道,一直想在皇帝和文官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保持上下的和谐统一,但上下都没讨好,一直没啥大建树,后来主动辞官回家养老了。但也不是任何建树都没有,在治理黄河水患时任用贤臣取到了积极作用,而且皇帝的陵寝也是申时行主持修建的。

【海瑞】

在万历十五年去世。海瑞很清廉,海瑞谏言骂嘉靖皇帝,当时嘉靖皇帝痴迷长生不老,沉迷炼丹,导致朝政荒废,海瑞呈上了著名的奏疏。嘉靖皇帝看完非常愤怒,让太监抓住海瑞,但当时海瑞已经买好了棺材,可见其铁骨铮铮,嘉靖下令把海瑞关了十个月,有一天,狱中忽然设酒宴相待,海瑞以为是临死前最后一顿晚餐,但他神色不变,照常饮食。提牢主告诉他,皇帝业已升遐,新君不久即位。海瑞听罢,立刻放声嚎哭,悼念皇帝。这并非海瑞的作秀,正是忠臣的表现,他劝谏皇帝是因为恨铁不成钢,想骂醒皇帝,和皇帝一起把国家搞的昌盛繁荣。皇帝死了,他发自内心的伤心。但因为海瑞极度清廉、诚实、怪癖,朝廷对待海瑞的做法是让他升官,但却不让他负实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不让他惹是生非。海瑞知道要想尽忠,需要有实际的官职,就上奏说安排的官职既无财政又无责任,连这样的位置还不称职,不如革职。其实这里表现了海瑞懂得阴阳之道,他阳求罢免,阴向管理人事的官员要挟:如果你们真的敢于罢黜我这样一个有声望、以诤谏而名闻天下的忠臣,你们必然不容于舆论;如果不敢罢黜我,那就请分派给我能实际负责的官职。文渊阁和吏部终于低头,把海瑞安排到了南直隶巡抚,但这个地方及其难以治理,海瑞新官上任三把火,想大干一番,但因为海瑞的性格,在八个月后,就被弹劾从而退休了。作为官员,海瑞做人耿直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想要改革,想要在文官里站稳脚步,光靠耿直是不行的,他不懂的变通圆融,不懂朝廷行事原则分为阴阳两面,也不懂社会并非非黑即白,想仅凭一己之力,就想框范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这是走不通的。其实,海瑞是制度下可怜而可敬的产物,他是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渴望服务公众而牺牲自我,同时又是一个有道德洁癖的理想主义者,想要做个圣人,然而像海瑞这样的圣人,只能被仰慕,不会有人能以他为榜样来做事,海瑞在去世时,家里连给自己办理丧事的钱都没有。海瑞这一生真是可悲可叹,既有成功之处,又有失败之处。成功之处在于穷其一生的上下求索符合道德的政治框架,试图恢复洪武皇帝拟定的制度,虽与众人不容,但毕竟恪守了自己的信条。然后失败之处在于不能洞明世事,抱着满腔的热血来到京城,却不知人心叵测,自己的那套衡量标准已经在当时的环境下失效了。

【戚继光】

在万历十五年去世。戚继光是抗倭名将。明朝重文轻武,文官凌驾于武官之上。当时军队力量薄弱,倭寇经常侵犯我国的东南沿海,终于迎来了名将戚继光,他亲自选择兵力,组织了一个强悍的戚家军。根据当地的环境创立了鸳鸯阵专门用于抗击倭寇,在作战时,屡战屡胜。把东南沿海的倭寇打退后,被调往北方抗击蒙古族,一干就是十几年。虽然戚继光战功显赫,但难逃政治斗争,戚继光带领的戚家军来自南方,被调往北方后,和北方的将领格格不入,矛盾重重,戚继光经常被北方的将领穿小鞋。在戚继光去世之前就被革职了,原因是张居正被清算,因为戚继光和张居正关系不错,并且是张居正的得力干将,所以张居正被精算,戚继光难逃干系。大臣们说戚继光训练了自己的军队,还叫戚家军,这是有谋反的意图,然后就被革职查办了,不得不服当时的政治斗争真的厉害,到处捕风捉影。戚继光被革职后,也是一贫如洗,最后妻子抛弃了他,英雄末路,最后郁郁而终。

【李贽】

在万历十五年出家。李贽是一个思想家。到李贽这一代,他的家道早已中落,1552年,得中举人,中举后因为经济困难,不能再耐心拼得进士及第的资格,即要求循例在政府中任职。之后,多年沉浮于下僚,位卑俸微,郁郁不得志。1559年,因为父亲去世而停职丁忧(和张居正父亲去世,没有丁忧对比),官复原职后又接连调任,举家搬迁。在官场的这些年,让李贽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他想创立独立的思想和人格,离开了独立,他的内心就得不到满足。基于这种精神,在1580年,他辞官退休了。但是他并未和妻子回故乡泉州,而是选择搬到了附近麻城的佛堂中居住,她妻子自己回老家了。那李贽为何不想回老家,反而住在佛堂呢?这就要和两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联系起来观察,才能使人理解。按照当时的习惯,李贽一旦回到泉州老家,他所需要照顾的不仅有自己的家庭,他是族中有名望的人物,又做过知府,就一定会陷入无数的邀劝纠缠之中而不能自拔,所以就决定不回家,在外面落个清净。万历十五年,李贽的妻子去世了,李贽决定出家,然后一直生活在芝佛院,经费来自他一人向外界的捐募。李贽的思想主张和当时的社会是背道而驰的,但也不缺乏支持者,李贽对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痛恨维护封建礼教的假道学和满口仁义道德的伪道士、伪君子,在芝佛院生活期间,李贽专注写书,并刊印自己的著作,著作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儒家经典的阐释、历史资料的观察、文学作品的评论及伦理哲学的发挥,形式多种多样,有论文、杂说、诗歌、书信等等。1601年,芝佛院被一场人为的火灾烧得四大皆空。据说纵火者是当地官吏和缙绅所指使的无赖,纵火的原因可能是李贽的做法触怒了那些坚持封建礼教的人们。李贽在芝佛院还有一些女弟子,经常在屋子里探讨佛法。这种超越习俗的行为,在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的上层社会里,自然引起了众人的侧目而视。但李贽对舆论不予理睬,并且继续鼓励女弟子学习佛法。而且在著作中,理直气壮地辩解自己和她们的交往完全合乎于礼法,但是李贽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不被理解,不被接受,甚至有反对者举出十余年前李贽嫖妓和出入寡妇卧室的情节,证明他行为不端,伤风败俗。而且更严重的是他毫无忌惮的态度,公然把这些惹是生非的情节著为文字,刊刻流传,这就相当于对社会公开挑战,那么遭到攻击也就是必然了。而且,他的声名越大,挑战性就越强烈,地方官员和绅士也就越不能忍,所以就雇佣打手用火烧了芝佛院。后来礼科给事中张问达弹劾李贽邪说惑众,罪大恶极。他罗列的罪状,有的属于事实,有的出于风传,有的有李贽的著作可以作证,而有的则纯粹出于想当然。并且还夸大其词的说这种放荡的邪说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万历皇帝看完奏折后批示把李贽捉拿治罪,并且把他的著作一律销毁。李贽在监狱中没有收到折磨,照样读书写字。审讯完毕后,镇抚司建议不必判处重型,只需押解回籍了事。可是还没等这事儿处理完,李贽就在牢房中自杀了。在奄奄一息的时候有人问为何要自杀,李贽回答了“七十老翁何所求!”,一个思想家只做自己的事儿,而不是大家都认可的事情而被关起来,然后自杀身亡。里面有值得深思的地方。作者认为李贽的不幸在于李贽活的时间太长了,如果他在万历十五年去世,那么后来也就没人知道李贽,即使在历史上陌陌无闻,但却可以省下很多痛苦。李贽生命中的最后两天,是在创伤和血污中挣扎度过的,这也许可以看做是他15年余生的一个缩影。他挣扎,奋斗,却没有得到实际的成果,虽然他的《焚书》和《藏书》一印再印,但是李贽是想把这些书作为讲课的书本,取士的标准,然而这是一个永远的梦。

ps: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的小伙伴,欢迎转发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来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高育良和高小凤相识相爱的《万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