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何为良知?”

王阳明心学:“何为良知?”_第1张图片


阳明哲学的二次嬗变

01

先说个大概,王阳明不愧为贯通儒、释、道之大家,“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用阳明的话讲,“致良知是学问之大头脑,是圣人教人之第一义,是圣门正法眼藏,更是千古圣贤相传一点骨血也”。

“第一义”佛教语,意为终极真理。“正法眼藏”佛教语,意为包含整个宇宙的全体佛法。

王阳明非常善于“以佛证儒”,用佛教语言阐明儒学道理,相互印证其义自见。

龙场悟道之后,阳明的哲学思想发生第二次嬗变,即“教三变”,超越程朱,直指孔孟。

首先是悟道了“知行合一”的妙处,成为道德实践的不二法则,终生践履毫不放松。

其次是揭示了“良知”之大义,江右以后,悟出圣人之道原为后人泯灭之良知。

再次是从揭示良知开始,倡导“致良知”,人们只要把各自的良知发掘出来,并且落实到日常事务上,才是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之价值在于批判性思维,重扬弃,轻说教,大胆纠正程朱理学之偏颇,竭力恢复孔孟儒学之原道。

阳明之探索精神和前行勇气同样可贵,不唯成法,不惧权威,敢于挑战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抱定拯救颓废之世风,唤醒民众之良知的信念,“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王阳明所追求的,正如张横渠的千古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阳明心学:“何为良知?”_第2张图片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02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之灵魂,也是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承继孔孟传心要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致良知”也是阳明哲学体系的核心思想,挖掘这座思想宝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些不了解阳明心学的人,对心学持怀疑、鄙夷、嘲讽之态度,浅薄地混同于成功学或心灵鸡汤,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令人担忧!

对待历史的态度,就是对待未来的态度,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而承继之。

正因此,有必要详细解读“致良知”之深刻涵义,运用于日常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对于良知未泯之人,“致良知”正是修身要法。“去人欲,存天理”,澄明良知,践履良能,“人人皆可为尧舜”。

唤醒物欲阻隔之良知,培养大众的道德意识,倡导社会普遍的道德实践,功在当下利在长远!

“致良知”如群峦之巅,对于有志于传统文化的人而言,“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及,心向往之”。

阳明心学兼容并包,“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极为宽广博大。

心怀一份诚意,以学为主,时有心得体会,热望与同道交流。

才薄学浅,悟性愚蒙,不免有失偏颇或言语不当,见笑之余万望指点一二。



王阳明心学:“何为良知?”_第3张图片


良知如镜,能辨明善恶!

03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

人们常讲的,天理啊,良心啊,就是良知的意思。

“不虑而知”就是不加思考就明白,是人之天性,与生俱来。

不论是天理还是良知,都是生而有之,既不是后来习得的,也不是外在强加的。

天理良知本身并不等于善,而只是一种辨别善恶的能力。

天理良知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镜子本身无所谓善恶,但它有照出善恶辨别善恶的功能。

这就是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论,心之本体即良知,良知即理。

良知无善无恶,只是本原,只有真实,类似于老子的“道”和儒家的“诚”。

阳明曰:“其良知之本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物而无情也”。(《传习录》答陆原静书)

良知本体就如皎洁明亮的镜子一样,一尘不染,不论美丑,一照便现了原形。而镜子本身并没有留下什么,正如天地不仁万物自然之理。



王阳明心学:“何为良知?”_第4张图片


良知无善无恶

04

王阳明主张无善无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

阳明认为,人之本性并无善恶之分,但人有辨别善恶的天赋本性。

就像镜子一样,镜子只有明与不明,而无善恶的特性。

人的良知之所以不能显露,是因为私欲如尘垢一样蒙蔽了光亮的本心。

良知完全泯灭无异于禽兽,一般人都是良知失落,而绝不会良知泯灭。

王阳明所倡导的“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要人们不断擦拭被欲望所蒙垢的“心之镜”,使本心明亮良知显露,最终达到“致良知”的境界。

就此说明,王阳明之“无善无恶论”特指本体而言,在日常实践中还是倡导为善去恶的。

阳明之“无善无恶论”皆有道家和佛家的痕迹,所谓善恶皆源于人之起心动念,即人的欲望产生了善恶之分。

老子《道德经》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庄子《齐物论》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佛教之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这些都是关涉宇宙本原的问题,大同小异,与王阳明的本体论如出一辙。



王阳明心学:“何为良知?”_第5张图片


孟子的心性论

05

阳明之学说承继了孟子的“心性论”,而思(子思)孟(孟子)一脉相传。

《传习录》中阐明“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思想,主要诠释和引证思孟之章句,有点陆象山“六经注我的”的气势。

可见,阳明以思孟传人为己任,其势不小!阳明心学之“心即理”,启发于孟子的“心性不二”之思想。

“致良知”有两部分糅合而成,一是《大学》之“格物致知”说,一是《孟子》之“良知”说。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孟子认为,人们要是能扩充和尽量发挥自己的本心,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

在这里,心性是一体的,不能分割,之所谓“心性不二”。

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进而就可以认识天命。

孟子所说的“本心”,是指人之与生俱来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之所谓“四心”。

“本性”是指天赋人之本性,即仁义礼智“四端”,犹如人的四肢。

“天命”是古人形而上的一种表述,意为天赋使命。

古人认为,人是万物之精灵,与天地同等,天地人“三才”,与天地一起承担化育万物之使命!


王阳明心学:“何为良知?”_第6张图片


人之“四端”就是良知

06

王阳明构建心学体系,深受孟子心性思想的影响,尤其对“四心、四端”学说的吸收与提升。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禽兽的重要标志。

如果失去了“四心”,人与禽兽就没有多大差别了,这就是孟子著名的“人兽之辩”。

比照阳明心学,人之“四心”,就是人之良知,对本心的理解上,阳明与孟子是一致的。

人之“四端”是“本心”的外在表现,“四心”为道德意识,“四端”为道德实践,与阳明的“致良知”意义相符。

总的感觉,阳明心学脱胎于孔孟儒学,而不唯孔孟之道。

阳明志在恢复经典儒学之本义,使儒学更加哲学化,思想更加精炼,更加具有民众化之现实意义。

与程朱理学分庭伉礼,打破千年官学之桎梏,使心学风行天下,甚至流传于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诸国。

阳明深谙孔孟儒学之精要,在他看来,《大学》与《中庸》之间关系密切。

在《传习录》中,对于“格物致知”和“中和”的阐发尤其多,与“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联系最为紧密。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心学:“何为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