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作者: (美) 威廉厄姆 (Willingham.D.T.) . 著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原作名: 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A Cognitive Scientist Answers Questions About How the Mind Works and What It Means for the Classroom。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书籍解读文稿
现如今知识焦虑可以说是全民的通病,大量的信息涌入,不但没有让我们觉得跟聪明,反而觉得越来越无知,我们把经常把学习挂在嘴边,但其实真正花时间很精力去学习的人却不多。
一、为什么大多数人并不喜欢学习呢?
如果我把人脑比喻为一个人,他也有自己的好恶,你想,让一个不爱喝酒的人,你非要拉着他去喝酒,你自己觉得非常过瘾,其实对方非常受罪,那我们干嘛不投其所好呢,大脑也一样,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让大脑喜欢上学习恩?
这本书是围绕一个观点展开的:人的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
这是不是有点反常识了,大脑不用来思考,那是用来干什么的?
我们先说大脑擅长干什么,大脑对视觉的反应非常迅速的,你眼睛看见什么,比如:天空啊、汽车啊、手机啊,男人女人小孩,小猫小狗,瞬间就有反应了,就算是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你也不用多思索。
我问你,北极熊是什么颜色啊?你脱口就会说出来,白色啊。你经过了思考么?其实没有,大脑调用的是记忆,因为你从小就知道北极熊是白色的,所以根本就不用思考。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思考题:有一盒火柴,一个图钉,一根蜡烛,怎么把蜡烛安放到3米高的墙上,不会掉?
我把这这个问题一个同事,她说那还不简单,点蜡粘上去不完了么,这个主意根本行不通,你想,墙是和地面垂直的,蜡烛粘上,有重力影响,去一会儿就掉了。
我给你五秒钟时间,大家能想出答案来么?(你可以思考一下,答案在笔记最后面)
这个测试告诉我们大脑有三个特征:
第一,视觉系统可以捕捉复杂的画面,而思考是缓慢的,
第二:思考是需要集中精力的,而视觉就要轻松的多。
第三:思考是不可靠的,视觉很少出错。
比如蜡烛的这道题目,你的答案未必是正确的。
比如说,你开车,在高架上,很自然该加速加速、该避让避让,也不用多思考,你还可以边开车变听音乐,和旁边的人聊聊天,好,这时候,你的财务总监打电话进来说,合同上有一组数字有问题,然后算给你听,如果箱货增加了10公斤,那一个货柜有120箱,这就增加了多少,然后再跟你说,因此搬运费要增加多少,车费要增加多少,所以成本就增加了,然后税收要增加等等,这时候,你会怎么办?要仔细听清楚,还要启动大脑计算,相信你已经不能好好开车了,但是你要脱口而出决定呢,是不是又怕出错了。所以通常你会说,我现在在开车,你稍后再打过来,我得找个安静的时间来仔细思考一下才行。
开车,你可以不假思索,但遇到运算就要思考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大脑的运行机制是这样的,遇到问题的时首先启动的是记忆。
我们把大脑看成一个单独的生物,其实它也是趋利避害的,能不耗费精力就不耗费,所以,大脑为了避免思考耗费精力,会让记忆来完成思考的事情,因为大多数问题我以前已经解决过了,不用重新开始思考,调用记忆库里经验,这样效率也会更高。
比如说,你上班路上,该走哪条路,该在哪里换乘地铁,你自然而然你就去做了,指挥你行动的不是思考,而是记忆。
学过开车人的都知道,一开始开的时候,怎么打方向盘,离合器踩多深,什么转速换挡,刹车踩多重,转弯的时候,方向盘要打多少度,都要全神贯注的思考,但一段时间练习以后,就可以不假思索,轻松自如了,边开车边吃薯条,边听音乐都没什么障碍了。
不管做一系列的事情过程有多复杂,重复一段时间以后就会习惯成自然,行为动作就像进入”自动驾驶“一样。
但是,一旦你超出了记忆里的经验,要启动思考了,没用办法”自动驾驶“的时候,那行为动作一下就慢下来了。
比如说,现在我把你扔到斐济,就是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国,你现在过马路该看先看左边还是右边?哎,那你是不是首先要搞明白,在斐济车辆是靠右行驶还是靠左行驶?
你走了一段路,口渴了,路边有个小店,放着10几种饮料,花花绿绿的,你是不是要拿起来研究下,这是什么口味的,上面的文字是不是看得懂也是问题,你还知道要给多少钱,对方找你的零钱也得仔细看下,如果是买个工艺品什么的,还得和人民币换算一下,划不划算买等等。
这些事情,你在国内是可以用记忆经验来解决的,甚至你都感觉不到思考的存在,但是在斐济,你没有办法调用记忆经验,只能时刻保持思考,这就会耗费大量的精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出国旅行人会感觉很累,就是因为,你时时刻刻保持思考的状态,这就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为什么很多人恋人旅行的时候会更容易吵架,就是因为在旅行的时候,思考耗费大量精力,两个人大脑都要保持思考,如果意见不统一,就会更加的烦躁,那通常就会把烦躁的情绪撒到最亲近的人身上。所以,你知道了么,下次你带女朋友去国外旅行的时候,你把思考的事情担起来,让对方只是去享受风景,那争吵就会少多了。
二、大脑的思考方式是:先调用记忆
第一个要点:大脑的思考方式是,先调用记忆,就是从大脑的长期记忆区来找答案,长期记忆区存着,事实性知识和过程性的知识。
就好比从硬盘里调用数据,这样效率是最高的,但是,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就是长期处于”自动驾驶模式“,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长期记忆形成了信念,就容易遭受”黑天鹅“和“灰犀牛”的袭击。
但也不是所有的事情我们都可以调用长期记忆啊,很多事情是新发生的,以前也没有经历过啊。那大脑会怎么办呢?
大脑要实在没办法调用了长期记忆区的数据,就走另一条,也就是到了工作思考区,也就是意识和思考的区域。
这个区域就好像是内存加CUP,负责运算,那我们知道运算是有带宽的,比如说,你办公用的笔记本,打开一个一两个程序还行,要是打开10个程序,比如说ps着一张大图,后台还渲染一个三维动画,那配置不高的电脑一下就卡死了。
我们每个人的工作记忆区的配置也是不一样的,超出了带宽就会停止思考了。
工作思考区的一项任务就是对信息进行组合和操作,为了便于存入长期记忆区,就会赋予信息一些意义。
我们来做个小测试,下面我念一组字母,你们听听能记住几个:
是不是比上一组记住多了几个,其实这两组字母只是做了重新的回行,因为里面有我们很熟悉的一些机构的缩写,比如CNN,FBI,CIA。
你在长期记忆里本来就存着这些词,其实两次你记住的单词数量是一样的。其实你记住的数量是一样的。
那为什么FBI你记得住呢,是因为这个单词大量出现在各种美剧和电影里,他是有意义的,而NPH,你脑子里一下子想不出来这几个字母有什么意义。
好,我现在告诉你NPH是一个美国明星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他主演过《老爸老妈浪漫史》,如果你看过这部美剧的话,相信就能记住了。
把分散的信息片段拼在一起的现象叫做合并,通过合并就能记住更多的内容,那就可以留出更多空间来进行真正的思考。
遇到复杂信息,大脑就先做搜索,然后在通过背景知识进行信息合并,在然后才是思考。
有研究表明,如果给出相关的背景,人们就更能理解接收到信息。
一个人看起来在逻辑思考的时候,其实,大多数时间,他只是在做记忆检索,我们用记忆来解决问题的次数比我们预想的要多得多。
比如说,一个有丰富背景知识的厨师,他看一张照片就知道这道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因为在工作思考区,他把信息合并了,他大脑里出现了一个菜谱,然后他的大脑才有空间去思考该怎么做这道菜。
你看,我们经常开头脑风暴会的时候,你会发现,有的人跟得上,有的人到后来就蒙了,很多leader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自己在白板上边画边说,嗨的很,有人分神了就很生气,认为对方不专心。
其实是,对方的大脑里没有你那么多记忆信息,没有你这么多的背景知识,他就要一直保持思考,一直在各种信息里合并,寻找关联,还没等他真正开始逻辑推演,带宽就下降了一大半了,于是就卡住了,这时候,你批评他是没什么用的,应该做的是,补充你说的各种术语的背景知识,能够让人理解你在说什么,先把这一步做完了,大家才能跟上的你思考。
我们要更好的思考,那有个前提就是,要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识。
我们在学的很多知识,我们了解的很多信息、看那么多书到底有没有用?你现在应该知道了吧。
查理芒是个超级爱读书的人,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
“我这辈子遇到过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都读书的,一个也没有”。
我们说,想象力很重要,但是,知识更重要,因为有了知识才可以想象,才能够解决问题、决策、激发创造力!
没有大量事实性的知识,有效的思考是无法展开的。
知识体系在先,批判思维在后!
三、要怎么建立知识体系?
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你怎么能理解和接受更多的知识呢?那什么是基础呢?
其实我们从小学的核心课程就是,比如说: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这些知识。
那你会说,哎呀,谁从小不是在学这些啊,我长大了以后大部分都忘了啊。
问题不是出在这些学科上,而是出在我们的教学方法上。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上看,我们应该学会这些学科反复出现的概念,也就是这些学科最重要的理论或者说是基石假设。这就是李善友老师说的,第一性原理。
但是,遗憾的是,我们从小被灌输了大量的信息,反而把最重要的概念给忘了。
我在电视台做导演的时候,指导过几届汉语桥,就是国外的孔子学院读高中的学生学中文,到中国来参加比赛,我在接触欧美学生的时候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他们在小学到高中的阶段,学业压力比国内的学生小太多了。
而且感觉进度比国内也要低很多,比如,我们小学5年级的数学,相当于美国初中的程度,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我们认为应该大量掌握知识,然后大量的作业练习记住,而美国的教育更关注每个学科最重要的核心知识,然后通过实践和观察去记住,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学生考试很厉害,一写论文就败下阵来。
很遗憾,我们工作了多年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要回去补课,要重新去了解这些重要学科的核心知识,第一性原理。
如果你现在是一个家长,你应该知道该给孩子怎么样的辅导了吧?不是给他更多,而是让他知道核心。
如果你是一名小学老师呢,希望你多讲解一些核心概念,而不要让孩子做多少不必要的练习。
为什么我们能轻松的记住电影里的一大段情节,却记不住一个物理学概念?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15秒钟前的事情你记不住,比如,哎,我的手机放在哪里了,但是你能记住8岁时候,爸爸给你卖的一个玩具。
记忆系统会怎么来选择哪些信息该存储,哪些信息会忘掉呢?
你会说,反复发生的事情更容易记住啊。
通常情况下的确是这样的,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去上班的路,每天走,你自然存下来了。
但是,结婚哪天也没有反复出现啊?那为什么你会记得住?
那大脑的记忆系统是怎么工作的?他怎么来选择哪些该记哪些不用记呢?
我问一个同事,你会记住什么事情?他的回答很有智慧,他说,我会记住我想要记住的事情。你别说,是不是蛮有道理的?
于是,我来做个测试,我在纸上写了一组无规律的数字,30个数字。我说,你看3分钟,然后默写出来,全部正确,我给你100元,他表示有非常强烈的愿望去记忆。
结果,大家应该可以猜到,他其实根本记不住,因为只有想要记住的愿望是不够的。
但这时候,我把这几个数字用记忆法里常用的联想记忆发把数字做了图形编码,然后用故事把他串联起来,我们在串联故事时候脑洞大开,因为一些奇葩的图形组合把我们两笑的前仰后合。然后我们再做了一次测试,这一次他记 住了大部分的数字。
记忆系统是这样估量的:如果你思考过一个问题,你就有可能再次想起它,所以,它应该被存储下来。
认知科学一个重要的原理: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比如说,我们在办公室工作,你会记住窗外的车声么?会记住杯子里的水还剩多少么?
不会,对吧,因为,这些事情根本就没有进入你的思考区。
而你深度思考过的事情,通常就记住了,比如说,领导给布置的一人任务,你有一次解开过的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大脑认为你最后有用,于是就把它放到了长期记忆区了。
四、大脑会记住包含情感的事情
这个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记住结婚那天,第一次和女朋友牵手 的那天,但是,你和女朋友强烈的情感就只有那么几次么?那为什么其它时候你都忘了呢?
认知科学家研究的结论是:包含有情感的事情的确可以帮助记忆,但却是不够的。
大脑的取舍是这样想的:如果你不经常思考一件事情,你可能不会需要想他了,所以,可以舍弃。
如果你在想一件事情,以后还有可能会从另一角度去思考他,那大脑就会先存下来,再次思考的时候就调用出来,那被多次调用了以后,大脑就觉得你经常要用到它,于是不会舍弃了。不是所有有意义的事情你会记得住,但是反过来,所有你记住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
想要记住知识,就要在工作记忆区停留一下,做些思考,最好再赋予它一些意义,这样能帮助你记住知识。
比如说,分享给别人,你通过某个知识帮助别人解决了问题,那就会觉得有意义,那你就能更好的记住这些知识。
大脑还喜欢记什么?就是有冲突的情节,也是就是故事或者说戏剧。
那我们来看看故事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故事基都遵循4C原则:
第一个C(causality)因果关系:
表示事情的发生是有前因后果的,电影的桥段之间是有关联的,因为发生了这个,所以引起了哪个,导演就是这样带着你顺着情节看下去,当然了,有时候会给你一些出乎意料,但是基本的因果关系是要有的,要是脱离了,那就是神剧了,你就会觉得不合理。
第二个C(conflict)冲突:
一个故事的主角想要完成一个目标,但是遭到各种阻挠,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内心的。
晓松奇谈里,高晓松有个对电影的总结,:
所有的电影都是在讲三个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冲突,人与自己内心的冲突。
第三个C多样性(complicatinos):
场景多样,平铺直叙的故事很容易让人乏味,多线索多冲突的故事更能够吸引人。
第四个C角色(character):
一个好的故事是围绕强大有趣的人物角色来展开的,表现个性就是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你记得的很多电影,记住了什么?是不是角色最有个性的部分。
生活中的例子呢,也是,你会记住小学同学的一个绰号,一次你自己的出糗事件,其实那就是围绕某个角色展开的个性的部分。
我们在看电影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导演和演员带着我们推论思考的过程,我们通常会去思考其中的合理性,也会去想象后面的情节该怎么发展。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我看到抗日神剧会有那么大的反应,手撕鬼子实在是他不合理了,还有会非常讨厌人剧透,因为被剥夺了推演的快乐。
这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什么启示呢?
重要的是要关注作者的逻辑推演,你精读一本书,并不是把里面的金句都背的了才算学到了,而是反过来,把作者归纳、假设、演绎的逻辑搞清楚了,你才真正学到了。
我自己看书就是这样的习惯,并不是简单理出个思维导图、写个笔记就算完了,而是会把作者的观点、论据、推导过程重复想几遍,然后对应到生活中,再去印证一下,养成这样的学习看书的习惯,你会发现,你反而记住那些金句。
我们说故事的重要性,大脑更容易记忆有意义的事情,而要有意义,用4C来结构它,产生故事性,就更容易记住了。
我们容易记住故事,但为什么难以记住一些概念呢?
比如说:“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比如说物理学概念“距离”,指同一时间下,空间两点之间的空间最短连线长。
你是不是听上去都觉得费劲,你通常背短时间内背不出来。
概念是:“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这是人类所认知的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
大脑是用已知的知识理解新的事物,而大多数的知识是具象的。
比如刚刚说的距离感念,指同一时间下,空间两点之间的空间最短连线长。
你看这句话里包含另外的概念,时间,空间,连线长,你不理解这几个概念,也就很难理解距离的概念。
大脑理解新的事物要依赖联系已知的事物。
我说这个颗糖吃起来像花生,你容易理解吧,那我要说一颗糖吃起来像鹦鹉肉呢?
你是不是就无法理解了,因为你记忆里根本就没有关于鹦鹉肉是什么味道的信息,那这时候我说,哦,就像是烤鸡翅的味道,你是不是就很能理解了。
我们说的理解,本质上还是记忆。
大脑是这样的,对于一个事情的理解,就调用长期记忆里信息到工作思考区,如果调用不了,搜索了半天没找到,那就没有办法思考了,那自然也就没有办法理解了。
所以,如果作为好的一位老师,在说抽象概念的时候,应该要做更简单的类比来帮助理解,你听一些好的知识节目,主讲人说一个概念以后就会有马上补充一个常识来做类比,让你能秒懂。
同样的道理,要理解一个抽象概念,你自己也需要做一些类比来帮助理解。
要用你以前知道的具象知识来帮助理解新的抽象的概念。
我在掌握一个概念以后,会期望他能以此类推,举一反三,但是,通常是很难做到的。
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刻意练习,但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刻意练习的本质,而是认为反复重复就是刻意练习了。事实上,你每天都在用筷子,但是你能用筷子夹起一颗玻璃珠么?不见得,对吧。
通过刻意练习取得成功前提的是,技能能得到逐步的提高,也就是能有进步,否则练习就没什么用。
对于学习来说,刻意练习的目的是为了知识能够迁移,也就是学以致用,触类旁通。
通过刻意练习,我们其实是把思考转化成记忆,把工作记忆区空出来做更多的思考,不要给他满负荷,我们前面说的合并、故事结构其实都是为了把信息更好的储存下来的方式,把空间流出来给思考,然后思考以后又转化成记忆。
说到这呢,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芒格会说,我遇到的聪明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爱读书,因为他们在吸收实事性知识,把它们存在了长期记忆里,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呢就可以直接的调用,那么就会比普通人更加高效、更高准确, 那看上去呢就会比普通人更聪明。
这本的最重要的观念给你阐述了一下:
大脑是不善于思考的!相比思考,用记忆来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
所以,我们要做很多思考是用来帮助记忆的,而记忆又来促进更好的思考,思考是为了把信息再次存入长期记忆中,以便能快速调用做决策,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五、总结
我们来回顾一下知识要点:
1、大脑不喜欢思考的,它做的一切都是用来避免思考。
2、大脑有两个区:长期记忆区,存储着大量事实性知识(事物真实情况的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也就是与原有知识链接的部分,通俗来是就是怎么办的知识),另一个区叫工作记忆区,主要是意识和思考区,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意识脑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辨识真伪,它可以辨识自己脑区中的表象,是来自于外部感官的还是来自于想像或回忆的。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大脑会先调用长期记忆区来做决策,这样的效率最高。负面的情况就是,长期以往也会犯经验主义错误。
所以,也不能让大脑太偷懒,还是要多进行思考。
3、知识在前,思考在后,大量事实性知识,便于我们提高认知,构建更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不经过思考的事物很难记得住。
5、我们更容易记忆住故事,可以用4C原则,因果关系、冲突、多样性和角色个性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
6、大脑是用已知的事物理解新的事物,而大多数的知识是具象的,所以理解概念可以多联系使用类比。
7、刻意练习是把事物的本质抽象的能力,就是归纳,演绎,深度思考,还有就是知识迁移的能力,比如说跨学思维,多元化思维,学以致用的能力,而不是做低水平的重复。
【思考题答案:】
第一步:用图钉把火柴盒钉到墙上(这就有了一个平台)
第二步:把蜡烛放到火柴盒上。
本书的音频讲述关注"喜马拉雅fm大咖读书会",主讲人沈攀(微信:cgmensp)。
欢迎关注里米创媒微信公众号(limakercn),与我们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