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书:避免民科化倾向

读好书:避免民科化倾向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天参加了读书会,武大的一个同学与我们分享了关于如何阅读社会科学著作和摆脱民科化的问题。能够听到与自己读书方式类似的同学我还是比较激动的。一开场苗同学就语出惊人:“虽然大一大二时我读过很多的书,但还是有些民科化倾向。”他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想法。

首先苗同学建议我们不要读专著,当然他说这个话是有前提的。他的前提是如果我们学习的目的是获取某门学科的知识的话,比如政治学的内容。如果你没有对某个学科有一种清晰的把握的话,那你读专著获取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专著是在你对某个学科的学识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去阅读的材料,而一开始这样做往往不着其道,所以很多同学貌似读了很多书,但是对专著不过是理解大略而已。正如同我以前真的会有认识过阅读过大量政治哲学著作的人,但是却对其了解不够,当深入谈论时,他也直接坦言,我只不过能了解大概而已。所以不建议过早的接触专著。

读好书:避免民科化倾向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其次苗同学的建议是不要读原典,因为原典它的信息量往往有限,而对西方学术圈来说知识往往是累进式的,我们似乎会觉得现在的当代的作品内容比过去的书丰厚很多就是这个道理,除非你是做学科史的,比如你做政治学史,恰好要研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理论的来龙去脉,那你就必须把原著研究的清清楚楚(甚至最好读希腊文),否则其实没必要深入地研究其原典。当然咯,除非你看书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只是看的觉得内心的愉悦很重要,或者想卖弄自己的学问,那么就随意。

曾经有同学问我,你是哲学系的,读过尼各马克伦理学么,读过小逻辑么,读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么?一连串问下了我真的是自愧不如,读过的原典实在了了,虽并不是没有接触,但只是其中几章罢了。我当时的回答是,你如果学物理,你会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么,你学生物,你会读达尔文《物种起源》么,你学数学,你会读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的手稿么,你学心理学,会读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所以我想这是个很明显的答案,过去的知识往往通过我们的删选把已经被反驳掉的放弃,而把真正的东西积淀在那几本书里面。

读好书:避免民科化倾向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次苗同学建议我们要读西方主流学术共同体的著作,并在此方向用力,不要太过多的涉及非主流的学术圈。当然他也是有前提的,就是假设我们的同学们没有足够的自我判断能力。当然首先西方学术共同体几乎也就代表了世界学术的潮流,他们的知识往往是比较可靠的,在方法论和成果上是领先的,他们的学术态度也是相对严谨的。第二主流学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都是内部不断地反驳发展完善的,不断猜想,不断反驳,才到了现在这个程度。所谓民科民哲,正是在完全不了解主流学术圈的状况之下,对各种理论妄加揣测,试图建立自己的体系。而事实上,这些建构的新理论和反驳往往是在学术史上早就被抛弃的前理论了。

我也提出了疑问,那么非主流的范式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么?苗同学回答:不,他们有存在的价值和被阅读的价值,有些非主流的范式或许会在未来成为主流,但是你如果在了解之后有自己的判断是好的,但如果你还没有理解清楚主流理论,就着力在这些点上,那么你将会是事倍功半。而且往往主流理论正是解决了大量问题而建构起来的,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思维能力,足够的洞察力,你不能打通整个学术圈子的脉络,你不能够在理论与理论之间进行比较,那么最稳妥的方式还是老老实实的学习主流理论。例如学习西方经济学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例如学习现代生物学,而不是中医穴位理论,学习现代语言学,而不是考据学和训诂学,学习实验心理学,而不是精神分析学说。

读好书:避免民科化倾向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最后苗同学建议我们不要读那种又大又空的书籍,这有哪些?比如佛洛依德,孔德,亨廷顿的某些书,法兰克福学派的书,包括福山,等等等,用了很大的视角来看历史和社会,这些书在论证上往往比较粗糙,而且比较宽,这些书与其说是科学书,不如说更像是哲学书,可难进行证伪。同时,苗同学说自己很少关注历史理论,虽然会汲取很多历史事实的知识(简单来说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但是很少关注历史理论,因为处于诠释传统的历史大理论很难被检验,所以他也很少阅读。(我个人的意见与其类似,如果不是做历史学,做历史哲学的话,对历史理论的关注一定要谨慎,因为我们往往很难分辨其中的好坏,就莫名奇妙的接受了其中一两种解释方法,从而陷入了民科的危险之中)

这里都是说不要读什么,那么到底要读什么哪?苗同学的建议是大家要多读西方的教科书,主要是因为我们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全面落后西方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如果你不觉得自己在某个学科领域是极有判断力的话,请不要选择那些中国人写的貌似在国内有些名气的著作。(但愿大家认为是事实吧,不要说什么中国化的社科和别人全面的不一样,其实过去还对我国学术圈有一点幻想,后来发现即便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国人也是一抄而已,看了十本不过看了一本,而别人研究马克思主义真的是一本就是一本)同时西方的教科书往往会对学科的发展有一个浅述,包括这门学科的各个核心内容,方法,学说,各种主流理论会主要讲,而非主流理论也会提及。同时为了帮助大家深入理解,还会有各种拓展阅读在后面,你对某个具体流派或者学问感兴趣就可以继续的深入学习。如果英文能力强完全可以阅读原版书,而阅读能力弱的也可以去学习译本。西方的教材可读性很强,非常适合我们阅读,但是中国的教材便没有这样的优点,这就是所谓的西方的教材给学生读,中国的教材给老师读的道理。同时如果我们想了解某些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阅读这个问题的review和文献综述,这会让我们更加深入某个问题本身,这个时候我们或许要读一些专著了,甚至为了完成论文,会到某种问题为主的研究当中,需要读一堆相关专著和论文,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到这个阶段。而从著书的时间上来说,我们很多书都要从19世纪和20世纪开始读起,甚至有些学科要从20世纪的书开始读。我们说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就在这个时期,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现代社会科学和前现代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水岭,所以说读主流学术很重要一点就是要读现代著作。

苗同学的建议就是这些,用一句玩笑话说,如果你按照这种方法来学习的话,貌似你好像已经是这个大学里面的异类了,你学到的东西貌似会和别人特别的不一样。但是引用我一位博士学长的话“我感觉我之前很多时候都被那些教授骗了,但是有些东西其实也不能怪他们,他们也就是从自己的老师里学到那些东西,然后觉得这个世界就那么点东西,他们有的也不懂英文,跟不上主流的学术圈子。他们把自己知道的就这样告诉我们,但是我们的信息渠道开阔了,你要相信那些你反思之后愿意相信的那些人。”

读好书:避免民科化倾向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其实我个人还有一点建议,就是希望大家少读心灵鸡汤,少读畅销书,如果你是为了拓展知识,那么心灵鸡汤毫无作用。如果你是为了给自己以生活的信心,其实我也强烈怀疑这类“治疗方式”的有效性。之所以不读畅销书,是因为其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淘洗,在知识方面并不一定对你太有帮助。所以如果你不是个很有判断力的人,请慎重选择(尤其是国人写的畅销书),国外的确有好的畅销书,而它的作用是让你了解自己过去没有任何了解,也不太想深入学习的全新领域的知识,这就如同寻找新大陆,而这与你的知识体系关系不大。

对于拓展知识来说,这样的读书方法会来的稳妥一些,这篇文章是献给那些想离开那些心灵鸡汤读好书又不知从哪里开始的人,献给那些读了很多书却没有能够建立好自己知识体系的人,献给那些想要了解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领域的知识的人,献给那些想要扎扎实实的充实自己的人。剩下的就是努力慢慢学习而已。

读好书:避免民科化倾向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好书:避免民科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