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知行与行知,格物与正心

      阳明心学偶得

      2017-05-29 17:48 · 字数 1339 · 阅读 15 ·  日记本

2016/9/26    闫安

      多次听了浙大董平教授的王阳明心学的系列讲座,对核心的第三、第四讲需要反复认知。哲学需要思辨。需要反复。需要体认。需要顿悟。需要积累。盖因为之前听了很多遍。都不得要领。昏昏欲睡的样子。

      表面上看,知行合一。如心即理一样简单。但如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将知行互换一样。内有深意。

      我们往往强调理论,强调学富五车。强调理论指导实践。强调文凭。强调名校教育。强调四书五经。甚至强调师承,乃至于出身。所谓知大于行。先知后行。唯独我们强调或对知行合一的认识太少。理解不够。“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即是知”。

      阳明师对知的强调在于“真和实”;对行的强调在于“觉和察”。即知的落点在“物”,在于主客观的关联。同样的,行的落脚点在于有“觉”,有“察”。行是有主观能力、目的和结论、结果的。这不同于传统的割裂开的唯物、唯心的二分法。要命的是,传统教科书扣了“阳明心学唯心”这么个大帽子。让普通愚钝人如我,从此不敢读阳明!乃至于不惑之年,才有“半生俯首是阳明”的感叹!

      吾自觉从师王阳明。

      不迎奉,但有共鸣的是,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陶知行,将名字的知行互换为陶行知。强调行,实际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点都不过时。我们往往研究的多,理论的多,实践的少。象真空环境的重力加速度一样。把所有的条件都撇开了。实际中往往碰的头破血流。通俗点说,做点事情,你若等所有条件都具备了,黄花菜也凉了。

      既然知行合一,合体。那么,置换行知顺序,反过来说明,我们的求“知”过程中,没有做到“真切笃实”,没有有的放矢。典型表现就是混文凭、混学历。出来后找工作,还不如有身手艺的职业院校学生强,后者到更受社会欢迎。上世纪专研中西教育的陶行知老先生,早就发现此问题了。现在问题依旧。只因我们对阳明不敬,社会惯性带着有色眼镜看阳明,导致阳明心学普及不够,未成圭臬而已!

      所以,陶老先生,干脆来个矫枉过正。改名为陶行知了吧。

      其实,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都是一个意思。以及后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强调的行知合体论。

      另一个飞跃性的收获是,正事与格物的辨析。

      阳明师说,“格物”是“正事”。理解的关键在于“物”和“事”的区别。“物”是客观的、独立的,而“事”则意味着主体参与和实践过程。对此的认识,连阳明师都有个提高过程,典型如他当初“格竹子”,结果格来格去病倒了。正事与认知的飞跃,其价值不低于龙场顿悟时的“心即理”和“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正事,衍生的含义在于主动的事上的磨练和修成。有点禅家的磨镜修心。所以,阳明师又讲,正事就是“正心”。进而“心外无物”。但后面的又极容易被断章取义和误解为唯心了。而这,恰是阳明学的要害之处。

      从格物到正事的变革,让传统科举取士的道统价值观,被完全的颠覆。如果说有明一朝,王阳明活捉朱宸濠挽救明帝国危机。莫如说,阳明心学更具备挽救传统道学和变革生命的历史贡献。

      只是,学说归学说。代替不了政治,代替不了经济,代替不了传统的宗法伦理和血缘关系。

      思想的价值在于可以不朽。在于其可延续的生命活力。

      现在提倡,反而历久而弥新了!


      正如阳明11岁时的诗中所言: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还见山小月更阔。

你可能感兴趣的:(阳明:知行与行知,格物与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