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他们在山上听的最多的是山雀的鸣叫,看的最多的是山下城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的心依然留在大山上。新乡学院文学院赴四川省汶川县基层党建调研团走进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大山深处的毛岭村,感受羌族山里人的质朴。

宽敞的柏油省道通向神秘而遥不可知的远方;晴则灰尘滚滚雨则泥泞坑洼的窄马路通向并不繁华小镇;而蜿蜒曲折的盘山小路则通向大山深处的毛岭村。这里有很少走出大山的老人,质朴得就像山上的环境一样;这里有在大山上长大的孩子,纯真的像山上的空气一样。满目的山和绿带来的不只是怡人,还有闭塞和贫穷,还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方式,以及村民们如大山一样的敦厚、淳朴。上天馈赠这座大山上的人民勤劳的双手,园里瓜果飘香,院里鸡鸭欢鸣,田里的玉米倾注了他们的鲜血,活泼的孩子们如小鹿般在山间跳跃行走,善良的老人们如老树般在山里安享生活。一位人物配上一双鞋就是一个故事,愿大山深处的他们永远幸福安康、天真快乐。

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_第1张图片
这里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满目的山和绿带来的不只是怡人,还有闭塞和贫穷。村民们如大山一样的敦厚、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传承了世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世代。宽敞的柏油省道通向神秘而遥不可知的远方;晴则灰尘滚滚雨则泥泞坑洼的窄马路通向并不繁华小镇;而蜿蜒曲折的盘山小路则通向大山深处的毛岭村。
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_第2张图片
李奶奶,羌族,79岁高龄,住在大山里的毛岭村,跟随办事的儿子下山到县城来看看。一把镰刀一个背篓一双布鞋就是她的全部行囊,她说虽然走了很久的路但来到县城来很开心,走在县城的路上还不忘割猪草。
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_第3张图片
一双老布鞋,流露着心酸。看到奶奶脚趾处的破洞就可以想象她走的路,爬的山。实践队员想送奶奶回家,被奶奶拒绝了,她用方言一直说着山太高了不安全。”你们安安全全来安安全全再回去,好好上学。“这句话出自李奶奶的口中,深处大山,善良长存。
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_第4张图片
这是一双饱经沧桑的手,皱纹满满,斑渍点点。大山里长年累月的劳作,农家里日积月累的做活,沉淀出了这双让人看了心疼的手。
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_第5张图片
奶奶背上的竹篓,里面是一路割的猪草。弯曲的后背,瘦弱的肩膀,耄耋的年纪,却有着扛起大山的坚强。大山里的人背上竹篓就好像背上了这座大山,因为他们的信念就是大山。
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_第6张图片
王奶奶,羌族,72岁高龄,毛岭村人。她坐在村头目光凝聚,因为去县城寄宿学校上学的孙女就要回来了。像树轮记录树龄一样,皱纹同样记录着年龄。天伦之乐可能就是晚年等待孙子孙女回家。
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_第7张图片
实践队员了解到,王奶奶还没有照过相,决定为奶奶拍张照片到时邮寄给她。虽然第一次看着相机镜头奶奶很陌生,但是也很开心地笑了,这一笑,仿佛大山都一起笑了起来。


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_第8张图片
临走之际,实践团队带队老师徐甜代表团队跟王奶奶告别,王奶奶拉着实践团队带队老师徐甜的手迟迟没有松开,说了很多感谢和祝福的话。
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_第9张图片
刘奶奶,羌族,80岁高龄,毛岭村人。奶奶患有糖尿病,常年离不开药物。实践队员送给奶奶一箱牛奶补补身体,奶奶很惊讶也很开心。
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_第10张图片
对着镜头笑地很甜小女孩是毛岭村的留守儿童。小女孩吃着实践队员发的棒棒糖,甜滋滋地笑着。眼睛里流露着小孩子清澈的目光,她背后是山上的花朵,她是山里的花朵。
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_第11张图片
一双绣花鞋,这是羌族特色的手工刺绣。是女孩妈妈绣的,虽然绣花鞋很脏很破但是女孩穿了很久也不舍得脱掉,她说这是妈妈外出打工之前送给她的。小女孩黝黑的腿上还有着蚊虫叮咬的印记,这是山里人的特殊印记。
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_第12张图片
小男孩和小女孩是姐弟俩,都被留守在大山中。小男孩拿着实践队员发的小玩具对着镜头调皮起来。愿大山里的他们永远天真快乐。
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_第13张图片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里人的辛勤劳作,山里人的辛苦付出。从粮仓的贮备就能看出来,山里人不靠技术不靠机器,只靠自己的双手自给自足。
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_第14张图片
新乡学院赴四川省汶川县基层党建实践团来到这个大山深处的毛岭村,希望借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向小朋友们发放画笔、玩具、棒棒糖等。实践队员们真诚希望这个灾后重建起来的村庄越来越好。
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_第15张图片
临走之际,实践团队和这对留守在大山上的姐弟俩在村门口合影留念,实践队员们和小女孩小男孩的笑脸定格在这个时刻,深入大山的短暂而又珍贵的记忆也在实践队员心中定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进大山深处的羌族山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