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谢幕作《这一代人的学习》贾跃亭:你们或许会死于专注

自2014年峰少接触《罗辑思维》以来,从最开始的惊艳、惊愕、盲目崇拜到现在的质变、质疑、云淡风轻;相信这种短时间内大起大落的心路历程只有极少数的罗辑思维铁粉才深有体会。

具象一点,就如同90、00正在追的那种偶像明星人设崩坏时的那种内心的翻江倒海,虽然也许人家压根就不在意你的自做多情。

对于罗振宇来说,于2012年12月21日,玛雅预言中所谓的世界末日开播的《罗辑思维》也许只是他的一份职业、一份工作,一份证明他是“60秒真男人”的习惯性摆设。

但不可否认,2014年《罗辑思维》确实被不少粉丝推上了神座。

当然,那时候的《罗辑思维》的商业化思维还初遇萌芽时期,罗振宇脚踏几条船(喜马拉雅、优酷、微信…)的同时,正在微信上尝试从单纯的卖书过渡到卖会员、卖月饼等粉丝电商。

粉丝之所以没有大范围“暴乱”,大概是罗振宇几乎在每一期节目里都会腆着他那张笑脸说“爱智求真(我只是个商人)”。

而这句话也成了罗辑思维危机公关的“免死金牌”。


至于《罗辑思维》为什么会火?

峰少的理解是:

《罗辑思维》用一种比较“诙谐”的口吻罗列了海量的史料和论据加工成长枪短炮(特殊时期升值还有反三观反常识的核武器),对于听众的认知乃至世界观绝对形成了一种全方位毁灭性暴击;而每一期节目背后的专业策划人都基本能够在某个特殊领域对读者形成“降维打击”。

这种来源于听众自身的认知缺陷在罗辑思维的放大下,会形成一种认知黑洞源源不断的吸引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用户;更深层次一点那种三观被“狂轰滥炸”的受虐快感——不自信、易轻信,就是不少人上瘾的根源。

当然,罗振宇一脸深信不疑头头是道的憨厚样子确实有很大的说服力。

于是在这种听众试图通过一期节目就能补完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最不济我们也能通过罗振宇的三寸之舌掀开历史的神秘面纱,了解历史书之外的历史的初心(更多成分应该只是好奇心)之下;

罗振宇站在一个前央视制片人的角度(洞悉吃瓜群众的嗜好)炮制了《罗辑思维》这款炙耳可热的知识产品。

《罗辑思维》火了整整3年之后,在峰少看来,它大致可以分化为三个阶段:

第一:申音时期“贩卖”人格自媒体

这一时期《罗辑思维》齐心协力,用尽了各种方法试图把自己“神话”;而在申音提出“人格魅力体”之后,罗胖也通过在节目中反复提及,终于在听众的耳朵里植入了“人格魅力体”的种子;

而罗振宇就刚好是那颗种子开出来的“奇葩”!

第二:脱不花时期的“流量变现”困境

在罗振宇和申音闹分手,脱不花(李天田)入局之后,罗辑思维更是在流量变现的道路上一路狂飙。

肉眼可见的就是节目题材越来越偏向他们自己卖的书,有不少都是他们独家授权,而且节目的主导思想也开始偏离“爱智求真”,在不断的“稀释”互联网思维;在罗辑思维“捧杀”papi酱的那段时间,罗振宇似乎和雕爷混的很近。

第三:罗辑思维 “All-in” 知识付费

和《晓松奇谈》的入木三分、不求甚解不同,《罗辑思维》一开始就打算在知识类节目上死磕,最初确实不知道变现逻辑。

而在《罗辑思维》13年开始蹿火,从造神模式转变到变现之路,得到App应该也只能算是一个实验性产品,是《罗辑思维》“暗度陈仓”集结微信、优酷、喜马拉雅等渠道粉丝孵化的一套变现逻辑。

抵不住罗振宇这5年来一直在“知识付费”这一领域耕耘,代言分答,得到在分答被微信“枪杀”之后终于接棒分答坐上了知识付费领域的第一把交椅;并在惊醒了喜马拉雅、微信付费和豆瓣时间之后功成身退。

可是让用户不解的是,罗振宇于3月8日宣布《罗辑思维》All-in知识付费;这也意味着年前脱不花宣言“去罗振宇”化得到了执行。

罗辑思维谢幕作《这一代人的学习》贾跃亭:你们或许会死于专注_第1张图片

罗振宇为什么突然宣布《罗辑思维》All-in知识付费,我们不得而知?

罗振宇为什么会选择在3月8日妇女节“入赘”得到平台,我们也不得而知?

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罗振宇依旧还是那个微信上的“60″真男人”,只不过他的兴奋点越来越晚了。

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感谢罗胖,感谢他陪我们走过了“耶路撒冷三千年”。

罗辑思维谢幕作《这一代人的学习》贾跃亭:你们或许会死于专注_第2张图片

OK!作为对于《罗辑思维》最后的怨念和残念:

我们还是回到《罗辑思维》最后一期,第205期《这一代人的学习》。

当然,严格意义上罗辑思维到了2017年1月12日第 204 期《王阳明的心法》就已经“烂尾”了;不过按照罗辑思维每周一更的节奏,2016年12月15日第203期《古典:超级个体》也算是有个比较圆满的结束了。

但是考虑到罗辑思维铁粉的话,《罗辑思维》应该是在2016年6月16日第174期《联盟:雇主与员工的新型关系》樊登代讲的那一期之前就已经OVER了,何况后续还有罗胖预告其他人代讲的整整8期内容。

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大家看不到罗胖,没有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还是罗辑思维吗?

以上是节选自峰少文章《罗辑思维去“罗振宇”化,知识付费丧钟为谁而鸣?》中的部分内容。

罗辑思维谢幕作《这一代人的学习》贾跃亭:你们或许会死于专注_第3张图片

回到今天的主题:

《这一代人的学习》作为《罗辑思维》旧(免费)时代的告别、也作为《得到》新(付费)时代的告白演出,罗胖最后隔着电子屏幕的告别显得格外煽情。

哈!有没有朋友在听到罗胖的第一句念白:“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就已经开始潸然泪下的。

罗胖在死磕完“王阳明”这位“梦中男子”之后,终于《罗辑思维》的初衷: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

罗胖不仅针对“有的人质疑”做出了回答。

一半的事实是:我讲的每一个话题我都不专业,很多观点材料都是头一天才看见,第二天就现学现卖。

另外一部分事实是:我也有我的专业性,它主要体现在学习并专属的能力。

而且罗振宇还提到:学习心得及其分享就是《罗辑思维》一直以来的初心和底色。

罗辑思维谢幕作《这一代人的学习》贾跃亭:你们或许会死于专注_第4张图片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知识焦虑”的各种旁征博引,就是典型的罗振宇式“叙事”。

而罗振宇似乎也找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知识焦虑”的根源所在:

第一:人的时间在碎片化;

第二:学习越来越是一个终身化的事情;

第三:现在的学习越来越跨界化。

接着还提出了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如何学习?

关键词 1 :人格

减轻知识总体负担,营造一种同更优秀人学习的环境

关键词 2 :概念

通过掌握知识概念,搭建自我认知框架

关键词 3 :缝合

通过表达让知识成为自己的东西

关键词 4 :碎片

系统化学习不现实,可以碎片化打时间差

关键词 5 :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认知的前景和动力

至于最后罗胖像是交代后事一样交代《罗辑思维》的“自然阵亡”,估计很多人都无法接受,但除了这里的“质疑声明”,罗振宇什么时候考虑过罗粉的感受?

另外,虽然罗胖真的很喜欢“拽概念”,但是峰少觉得“缝合”这个词真的很惊艳,不过也仅仅只是惊艳而已。

罗辑思维谢幕作《这一代人的学习》贾跃亭:你们或许会死于专注_第5张图片

《罗辑思维》作为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爱智求真的缩影,不管曾经受过怎样的捧杀和非议,它确实让很多人开始思考“读书”这一件事请。

虽然罗振宇乃至《罗辑思维》的初衷可能一开始就冲着“知识付费”而来,而罗振宇作为“知识付费”的教父,得到又一度打开了“知识付费”的潘多拉魔盒;但它至少也让我们这一代人开始重新思考知识的价值,哪怕它们仅仅只是打着知识幌子的二手知识。

但是罗振宇如此突兀的宣布《罗辑思维》Aii-in得到,你真的就不怕贾跃亭一语成谶么?大概罗胖也不记得他给贾老板点过赞吧!

@贾跃亭:这一代互联网公司必将“死于专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辑思维谢幕作《这一代人的学习》贾跃亭:你们或许会死于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