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线性代数》时候,很多概念只知道了定义和式子,并没有理解它们内在的几何含义和应用,研究生阶段因为要求最小二乘意义下方程(超定或欠定)的解,又在网易公开课学习了麻省理工的《线性代数》,不得不说国外课讲的就是好,能让人深入理解向量空间,矩阵空间等概念,更好的学习线性。如今学到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主成分分析(PCA),再来加深一下线性代数的学习,尤其是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几何意义。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
定义: 设A是n阶矩阵,如果数λ和n维非零向量x使关系式
Ax=λx Ax=\lambda x
Ax=λx
成立,那么,这样的数λ称为矩阵A的特征值,非零向量x称为A的对应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求解特征值时,上式可以写为
(A−λE)x=0 (A-\lambda E)x=0
(A−λE)x=0
从几何意义的角度,理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首先得先弄清矩阵的概念:一个矩阵代表的是一个线性变换规则,而一个矩阵的乘法运行代表的是一个变换。
比如有一个矩阵A:
A=(a11a21a12a22) A=\begin{pmatrix}a_{11} & a_{12}\\a_{21} &a_{22}\end{pmatrix}
A=(
a
11
a
21
a
12
a
22
)
一个列向量为x为:
x=(x1x2) x=\begin{pmatrix}x_{1} \\x_{2}\end{pmatrix}
x=(
x
1
x
2
)
一个矩阵的乘法为:
Ax=(a11a21a12a22)(x1x2)=(a11x1+a12x2a21x1+a22x2)=(y1y2)=Y Ax=\begin{pmatrix}a_{11} & a_{12}\\a_{21} &a_{22}\end{pmatrix}\begin{pmatrix}x_{1} \\x_{2}\end{pmatrix}=\begin{pmatrix}a_{11}x_{1}+a_{12}x_{2} \\a_{21}x_{1}+a_{22}x_{2} \end{pmatrix}=\begin{pmatrix}y_{1} \\y_{2}\end{pmatrix}=Y
Ax=(
a
11
a
21
a
12
a
22
)(
x
1
x
2
)=(
a
11
x
1
+a
12
x
2
a
21
x
1
+a
22
x
2
)=(
y
1
y
2
)=Y
所以向量X通过矩阵A这个变化规则就可以变换为向量Y了
在几何上的变换就类似于这样:
知道了这个就可以从几何上理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是什么意思了,由
Ax=λx Ax=\lambda x
Ax=λx
可知:
Ax=(a11a21a12a22)(x1x2)=(a11x1+a12x2a21x1+a22x2)=(λx1λx2)=λx Ax=\begin{pmatrix}a_{11} & a_{12}\\a_{21} &a_{22}\end{pmatrix}\begin{pmatrix}x_{1} \\x_{2}\end{pmatrix}=\begin{pmatrix}a_{11}x_{1}+a_{12}x_{2} \\a_{21}x_{1}+a_{22}x_{2} \end{pmatrix}=\begin{pmatrix}\lambda x_{1} \\\lambda x_{2}\end{pmatrix}=\lambda x
Ax=(
a
11
a
21
a
12
a
22
)(
x
1
x
2
)=(
a
11
x
1
+a
12
x
2
a
21
x
1
+a
22
x
2
)=(
λx
1
λx
2
)=λx
所以,确定了特征值之后,向量x的变换为:
引用《线性代数的几何意义》的描述:“矩阵乘法对应了一个变换,是把任意一个向量变成另一个方向或长度都大多不同的新向量。在这个变换的过程中,原向量主要发生旋转、伸缩的变化。如果矩阵对某一个向量或某些向量只发生伸缩变换,不对这些向量产生旋转的效果,那么这些向量就称为这个矩阵的特征向量,伸缩的比例就是特征值”。对于实对称矩阵来说,不同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必定正交;我们也可以说,一个变换矩阵的所有特征向量组成了这个变换矩阵的一组基;
那么这样定义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有什么实际用途呢?在这里我举个数据挖掘算法中重要的一个算法:PCA(主成分分析)来给大家直观的感受一下。
在PCA中应用
首先,理解一下信息量这个概念
看几张图:
如果我们单独看某一个维度的话,比如看x1这个维度:
可以看到将点投影到x1这个维度上看的话,图1的数据离散性最高,图3较低,图2数据离散性是最低的。数据离散性越大,代表数据在所投影的维度上具有越高的区分度,这个区分度就是信息量。如果我们用方差来形容数据的离散性的话,就是数据方差越大,表示数据的区分度越高,也就是蕴含的信息量是越大的。
基于这个知识,如果我们想对数据进行降维的话,比如图1的两个维度的数据降成一维,我们可以选择保留X1这个维度的数据,因为在这个维度上蕴含的信息量更多。
同理,图2就可以保留x2这个维度的数据。但是,问题来了,图3应该保留哪个维度的数据呢?答案是保留哪个维度(x1或x2)都不好,都会丢失较大的信息量。但是,如果我们把图3的坐标轴旋转一下
比较容易看出,图3在新的坐标轴下就能进行降维了。所以选取正确的坐标轴,然后根据各个维度上的数据方差大小,决定保留哪些维度的数据,这样的做法就是主成分分析的核心思想。
选取正确的坐标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个矩阵变换,就类似于这样:
也就是:
其实,经过数学上的推导的,我们就可以知道,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就是理想中想取得正确的坐标轴,而特征值就等于数据在旋转之后的坐标上对应维度上的方差。(这句话直接点中了主成分分析算法的原理,进一步理解可看本博主的关于主成分分析算法原理的博文)
也就是说,直接求出矩阵A的特征向量得出对应的特征向量。我们就能找到旋转后正确的坐标轴。这个就是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一个实际应用:“得出使数据在各个维度区分度达到最大的坐标轴。”
所以,在数据挖掘中,就会直接用特征值来描述对应特征向量方向上包含的信息量,而某一特征值除以所有特征值的和的值就为:该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率(方差贡献率代表了该维度下蕴含的信息量的比例)。
**通常经过特征向量变换下的数据被称为变量的主成分,当前m个主成分累计的方差贡献率达到一个较高的百分数(如85%以上)的话,就保留着这m个主成分的数据。**实现了对数据进行降维的目的。整个主成分分析的算法原理也就是这个。
参考
https://blog.csdn.net/fuming2021118535/article/details/51339881
https://www.cnblogs.com/fuxueming/p/6551625.html
《线性代数的几何意义》
---------------------
转自:https://blog.csdn.net/qq_36653505/article/details/82025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