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南雁:《道德经》里的企业经营哲学 |捕手志

郑南雁:《道德经》里的企业经营哲学 |捕手志_第1张图片
题图:铂涛集团董事长、鸥翎投资创始合伙人 郑南雁先生

有媒体评价郑南雁极有眼界,思路清晰,事实也是如此。他在2005年创办7天连锁酒店,3年内便已跻身国内经济型酒店一线阵营,7天的成功离不开郑南雁独特的管理哲学,他讲求民主和效率,注重人的个性和价值观,强调垂直切割。2009年他带领7天在纽交所上市,又在2013年私有化退市,重组为铂涛酒店集团。这一期,捕手志整理了郑南雁对《道德经》的一些理解和三个影响公司发展的因素,希望读后能对你有所启发。

《道德经》和企业经营

我曾开玩笑说,美国就是以《道德经》为基础,加上法家的概念,同时去除儒家。法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制约因素,道家则很强调制约因素,却又没有主导因素,仅靠规律制约。如果没有愿望主导,到一定程度就会散乱。儒家会出现什么问题?它既削弱制约因素,也削弱主导因素,长远来看,就会变得没有准则。

其实儒家和法家都是集权,但儒家集权得更巧妙。中国好多话,用儒家思维和《道德经》去理解是不一样的。如「功成身退」这个词,儒家的理解是你在做成之后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主动退下来,而《道德经》讲「功成身退天之道」,到了一定高度,你必定会下来,这是更加朴素的唯物主义。

儒家是自我修正,道家是客观修正;儒家强调一个点,道家是多个点。这里没有绝对对错,就看你认可哪个。追随儒家的人,在他清醒的时候效率是很高的,自我调节很快,但没有这个状态的时候,就会失去自我纠正能力,必须通过外力纠正,但这种制度本身却做不到外在纠正,便出现冲突。

具体到一家公司,任何公司的管理不可能没有问题,而且公司管理中必然有受益者和利益受损者。最关键的经营管理核心无外乎怎么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持续大的回报,而不是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如果把公司经营看成一个数学模型,最后其实是各个要素的权重问题。我根据7天(7天假日连锁酒店)特性摸索出来一些经营理念,主要有3个要素会影响公司的发展。

第一,最重要的肯定是人;

第二,经营思路和战略,想清楚了才知道取舍;

第三,管理系统,员工如果是靠领导激励前进,公司越大,领导就越累

三个元素结合每个人看法会不一样,但我觉得人是最重要的。再好的经营战略没有合适的人也做不出来,再好的管理系统也是靠人推动的,所有要点还是人。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掉,我们总希望把所有东西定完,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放进来,但制定东西的人如果不是做事情的人,效率就会很低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觉得有事情做才会找人,这实际是对立统一的看法。一个公司具体怎么做?怎么制定公司发展计划?不同人制定经营战略、经营思路、打造核心竞争优势不一样,成功并不是一种,但战略是什么,其实取决于这个公司人员的组成,所以先人后事是很重要的

那选择什么样的人就至关重要了。我注重三个词,创新、简捷、快乐,其实三个词讲的是一类人。创新能力强的人动力强,追求简捷的人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更注重实际效率,相反有些人会把精力放在怎么把东西包装好,这在快速扩张的早期可能不太需要。

而快乐的人面对错误和失败能保持很好的心态,这是创业公司非常需要的。我们实际做的决定当中,一般十个有七八个都是错的,对的可能就两三个,但坚持对的会越做越好,错的就砍掉,优秀的CEO几乎在不断砍错误的决定,最后聚焦某几样东西。

人的能力我归结为三种,可能不太科学,但很简单。

第一是所谓敬业能力,本来这不叫能力,应该是素质,包括你自己价值观怎样形成、怎么设定自己的发展

第二是职业能力,包括与人沟通、怎么安排事情

第三是专业能力,我讲的是对应非专业技能性的公司,可能搞科技的公司不行,因为专业技能是进门的门槛

选人首先选第一种能力,有这种能力的人是自我驱动的,只要目标跟公司比较契合,自己就会动。有些人协调能力很差,但敬业能力强,到最后大家都跟着他转。专业能力只要用心没有人会超过三个月学不会,甚至金融类工作。

刺猬理念

在公司经营管理当中,虽然人最重要,但也最难讲。最容易讲就是经营战略和管理系统,经营战略定了之后长时间很难改变,讲完就是几点,最后公司能做成也就是几点。

很多管理书,还有MBA、EMBA都说蓝海战略,在管理上我们认为最能让公司从零做成功的核心,就是垂直切割,你要选定最核心、最有价值的项目。

公司所有服务、业务都有成本,要把更有效的资源投放在这个行业或者经营体系中最有价值的地方,而不是分散。同样投在有价值的地方,你花一块钱,别人花五毛钱,你的东西肯定比竞争对手好,你做好的地方往往是消费者最在意的。做公司没有苟且活着的,只有活的最好几个,或者最后慢慢淘汰。市场上一百家公司出来,五年以后可能有五家还在,所以把别的东西全部砍掉,那你的效率永远比竞争对手高。

所谓「刺猬理念」,就是压对方向持续做,改了一定会死。7天做几样东西,第一,认为经济型酒店的客人永远最关心床、洗澡、卫生,尽可能把资源压在这些地方。在外装修省点钱,最后性价比比别人高;第二,所有压在会员上,7天规模很小的时候,会员在行业遥遥领先。很多人说会员别人也可以做,但是别人做不到取舍,大部分只把会员当做营销手段,而7天当做公司内部运转中心的枢纽,所有东西围绕这个打转,转到一定时候效率就出来了。

无为而治

公司的管理系统会随着改变而不断优化,形成很多内容。7天的管理系统其实基于我对管理的一些理解,最关键一点是我认为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从业的大部分年轻人从被管到参与,这也是年轻人对管理的理解最大的差异

我有一个看法,公司其实是一个社会组织,国家也是社会组织,国家分到一个县、一个村也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发展都是从一个中心集权管理改成平衡制约、逐步发展,公司是新的社会组织,所以大部分还是集权的。

更多人还是喜欢更加平衡、相互制约的环境,所有人都能保证自己的利益。所以我研究管理学和经济学对企业的影响,经济学就是讲制约和平衡的,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把经济学印证到公司管理,其实是挺有价值的东西。

以前公司管理结构当中,一个中心往外走,大部分去堵住单个漏洞。国家管理也一样,决策做得很快,几个人觉得最不爽的东西先干掉。为什么民主国家效率低?大家先把平衡放桌上,讨论尽可能平衡然后再决定,就是追求系统最优,而不是为了堵住单个漏洞,这是个奇怪的特性。

对应7天而言,7天公司分布很广,都是指挥型管理,那怎么变成监督型管理?让每个个体都有动力,公司不推他也有动力,你在后边做监督。

我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从公司战略角度尽可能自上而下做

2)动力和监督争取自下而上走。这一点其实遇到过很多障碍,员工和管理人员接受东西的思路都是自上而下的,中国一直都是上层决定下层。我们如果能够争取把动力和监督做到自下而上,会带来管理成本下降,看各个国家GDP或者财政预算就可以看出,越自上而下运转的国家,管理成本和费用越高,财政预算占收入比总是最大的。为什么?因为参与推动这个体系的人都不是利益攸关者,而只是链条上利益即得者。只需要几个人满意,但这几个人并不知道实际发生的事情。

为什么很多公司不愿意干自下而上的事?因为这种方式首先受损害的是权利阶层的利益。如果开放让大家来监督,这种监督必然有漏洞,底层员工有自己的想法,想监督自己利益相关的东西。中层领导会提出很多问题,潜意识也是自我保护。

我经常强调,领导不重要,但领导力很重要。领导力是公司的战略管理思路,能领导公司员工朝着一个方向走。其实很简单,只要在你的位置上,有一定的成就,员工就会崇拜,艺术性地使用这个东西总会有效果。但这和我的经营管理思路相悖,所以刻意不用,我更希望让大家自己发挥。我最不喜欢「团结在领导周围」的说法,领导艺术用多了,大家变得唯领导意志是从。也许你只是想激发大家,但慢慢你会发现大家围着你转。

《道德经》里说:太上,不知有之。领导要不断让自己有机会从排头兵的位置撤下来,让自己有机会在边上观察,看这个东西到底对不对,调整体系和制度。尽可能地让公司的目光不要太聚焦在自己身上

公司总是在一个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前进,靠的是每一个环节的运转,从长远看,还是要看每一个人的动力。领导一定要脸皮厚,做错了要敢于纠正自己,我常常否定自己的想法。

3)有效地放,适当地管,就是提框架下的自由。7天在管理上有很多问题,包括我们怎么设计框架?怎么修补框架?传统的模型中,假如CEO把公司分七个区,任何区出问题都想办法调动资源帮他,让他完成指标,说好听是发挥管理手段,不好听就是钱的输送。

我们不能说这个规则不好,不给领导权威公司可能更乱。一线高管不断和CEO搞好关系,一般CEO有更高的责任心,大一点的公司往往最腐败是中层,中层不干活天天悠悠荡荡。

关于经营者的角色问题,我们看社会的发展,这个问题没有停过,到底精英治国或治理公司带来发展更快?还是竞争带来进步更大?

自从有了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之后,全世界观点基本接受竞争带来的进步大于精英治理带来的进步,实际上在公司管理中,让更多的基层单位处于相对竞争环境下,让它竞争的数据体现出来,比公司分配任务长远来讲积累效率更高

*诚挚招聘:捕手志正在招募记者,工作地点在北京朝阳区。期待有才气、有热情的小伙伴加入我们。如需了解具体的招聘信息,请在后台留言「招聘」。

作者|郑南雁  编辑:周莹

素材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清华演讲

*转载请留言后台

你可能感兴趣的:(郑南雁:《道德经》里的企业经营哲学 |捕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