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D Studios各风格部分作品集》试听地址:MZD Studios作品集 - 歌单 - 网易云音乐
大家好,好久不见,我是Jerome,这里是MZD studios。
我相信有在关注MZDstudios公众号的都是一些对混音感兴趣的乐队朋友们,或是正在努力学习音乐后期制作的同学们,感谢你们的关注。
大家可以随便乱分享我的文章,我的公众号,订阅人数多了,我会抽时间露脸做视频,来回答你们的问题,因为实在没时间,不要私信我问问题了(我有自己的事要做),知乎上有160个邀请问题我还没回答,真抱歉,有问题直接留言公众号。
为什么特别忙?
除了平时我帮一些客户制作专辑和做自己的项目外,从2015年到现在我跟Justin一直在研发一套重型、摇滚的原声鼓音源,但是途中出现了很多挫折,但今年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目前在测试采样阶段,GUI还在设计中,我会尽量加多一些功能,最后的音色审核就Justin跟Daniel在做,如果没意外的话,明年会出售,我希望成为中国第一套摇滚鼓音源,主要是为了省去大家在鼓方面混音的困难,很简单,你们用我的音源制作的歌就会有我混音的味道,我希望大家到时能支持正版。
言归正传,因为上一篇文章我跟大家聊了前期制作的重要性,那么今天我继续跟大家聊聊母带处理的前期制作,之前也发过一篇小文章介绍过母带处理的用处(大家可以翻回去看"母带处理"是什么东西呀)。
专业的母带处理需要准备什么?
怎么讲,这节课我觉得应该也算是个前期制作的范畴吧,非常重要。
也就是说在把你的专辑、EP、歌曲发给母带师,做最后的母带处理环节之前,应该要做的事情。
很少了老师会讲,我是不讲大家到处都能看到的干货,没劲,其实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这些也是你不能忽视的小细节吧。。
首先:提供高质量的音频文件给母带师是再重要不过了。
我遇到不少客户发给我的音频轨居然是MP3格式的。。。我差点大骂,是客户嘛,有时不能说脏话。哈哈
不过那些看了我的文章的同学,跟反映我写的文章太长了,那我就写短点吧,你们喜欢就好LOL
为了从母带处理中获得最好的质量,大家需要从一个好的录音,混音开始。
我有一些关于准备母带制作前的录音或混音的建议跟大家分享。
1、请你们将混音最后的音轨作为立体声的wav或aiff文件(导出)
大家不管是自己在学混音之后外包母带的还是全部自己干的都要记住我的话,为了让你们的作品能达到最佳效果,请你们将混音最后的音轨作为立体声的wav或aiff文件(导出)。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bit depth 和 sample rate的问题,看起来是英文哦,纸老虎嘛。
其实大家是很熟悉的,我们可以翻译成:比特深度和采样率,相信大家在下载歌曲的时候都会看到过。。
我来帮大家把这只纸老虎给打死(科普一下啦)
在数字音乐中,比特深度(bit depth)描述了处理音频数据的硬件或软件能达到的细节精度。总的来说,更多的比特意味着数据处理后更精确的输出结果。在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和数字--模拟信号转换器的说明书中会经常遇到比特深度这个概念。 而在一些软件插件的描述或者使用专业的录音设备(数字音频工作站、数码录音机)的时候也会看到它。 比特深度指的是你描述某种对象所使用的比特数量的多少。每增加一个比特位,你所获得的表示意义的可能性将会翻一倍。 例如你现在拥有16位的音频处理设备,那么你将获得65536种音阶可能性,而24位的硬件将能够提供16777216种不同的音阶。
采样率一般指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采样频率的倒数是采样周期或者叫作采样时间,它是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通俗的讲采样频率是指计算机每
秒钟采集多少个信号样本。
基本含义连续信号在时间(或空间)上以某种方式变化着,而采样过程则是在时间(或空间)上,以T为单位间隔来测量连续信号的值。T称为采样间隔。在实际中,如果信号是时间的函数,通常他们的采样间隔都很小,一般在毫秒、微秒的量级。采样过程产生一系列的数字,称为样本。样本代表了原来的信号。每一个样本都对应着测量这一样本的特定时间点,而采样间隔的倒数,1/T即为采样频率,fs,其单位为样本/秒,即赫兹(hertz)。采样频率只能用于周期性采样的采样器,对于非周期性采样的采样器没有规则限制。采样频率的常用的表示符号是fs。通俗的讲采样频率是指计算机每秒钟采集多少个信号样本,比如声音信号,此时采样频率可以是描述声音文件的音质、音调,衡量声卡、声音文件的质量标准。
采样频率越高,越好么?
采样频率越高,即采样的间隔时间越短,则在单位时间内计算机得到的样本数据就越多,对信号波形的表示也越精确。
采样频率与原始信号频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奈奎斯特理论,只有采样频率高于原始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才能把数字信号表示的信号还原成为原来信号。
在数字音频领域,常用的采样率有:
8000Hz 电话所用采样率,对于人的说话已经足够
11025Hz 获得的声音称为电话音质,基本上能让你分辨出通话人的声音
22050Hz 无线电广播所用采样率,广播音质
32000Hz miniDV数码视频camcorder、DAT(LPmode)所用采样率
44100Hz 音频CD,也常用于MPEG-1音频(VCD,SVCD,MP3)所用采样率
47250Hz NipponColumbia(Denon)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商用PCM录音机所用采样率
48000Hz miniDV、数字电视、DVD、DAT、电影和专业音频所用的数字声音所用采样率
50000Hz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出现的3M和Soundstream开发的第一款商用数字录音机所用采样率
50400Hz 三菱X-80数字录音机所用所用采样率
96000或192000Hz DVD-Audio、一些LPCMDVD音轨、BD-ROM(蓝光盘)音轨、和HD-DVD(高清晰度DVD)音轨所用所用采样率
28224MHz SACD、索尼和飞利浦联合开发的称为DirectStreamDigital的1位sigma-deltamodulation过程所用采样率
总之当前声卡常用的采样频率一般为44.1KHz(每秒采集声音样本44.1千次)11KHz、22KHz、和48KHz。采样频率越高,获得的声音文件质量越好,占用存储空间也就越大。一首CD音质的歌曲会占去45M左右的存储空间。
其实还有什么混叠,什么减采样,什么过采样啊等等,以后我会跟大家讲讲,这次要写短一点。。
2、选择一个比特深度和采样率,一定要跟你们在录制和混音时使用的参数设置一样。
因此,我做母带处理的话,例如,如果你们以16位/ 44.1kHz进行录音和混音,则应该提供给我16位/ 44.1kHz分辨率的立体声wav或aiff文件。
同样如果你们的录音和混音是24位/ 48kHz,那么你们应该给我们提供一个24位/ 48kHz的立体声wav或aiff文件来进行处理。
是不是纸老虎啊。。。但是还是有多少人乱导出来,后果很严重,最终出来的噪音很大的哦。记住啦,看了我的文章之后就不会犯错了啦
不要发送mp3,m4a或wma文件来给我进行母带处理制作,除非你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不瞒我告诉大家,我小时候特天真(傻逼)一直去搜索,到底有没有“有损转无损的转换器”。。奇怪的是我还真“找到了”。
后面才发现即使你用有损WMA的文件转成无损的WAV文件,你的心灵得到了满满的安慰。。。但是也换不回来原始母带版本的质量。
只是文件变大罢了。
从那以后我决定要做一个聪明人了LOL。
因为这些文件类型具有被降低的频谱,并且它并不会产生最佳质量的结果。
哦,我终于变聪明了。。
我还是告诉大家我是怎么变聪明的啦(开玩笑的)。
混音,母带后期制作是一个长期积累并需要实践的一门技术于艺术,不要相信真有通过几天就能包学会的课程,也不要相信光看几篇文章就能学会的,这世界没有捷径。
你懂了理论,接下来是磨炼与修炼,人只有竭尽全力才能进步一点点,这就是我讲的混音之道,技术天天在更新,处理的风格方法技巧都在优化,我也是每天都在研究,不断学习,希望大家看了我的文章后都能去运用,至少思维是正确的,我其实很反感,很多人在误导学生,连作品都没有,好吧废话太多了,不说了,为什么这么多废话?我只是想让大家有清晰的思路,且行且珍惜吧,关注我的公众号都是缘分。
3.录音混音前先设置好正确的增益
为了制作出一个好的、坚实并干净的混音,我一般先会在制作过程中设定最终的音轨音量,所以你应该注意电平会不会爆。。
别担心啦,我会确保客户作品的最终音量与各个流派的行业标准级别一致。
每种风格响度标准随着年份变化而变化。
在录制和混音过程中,大家不要太急,请多花点时间来设置好正确的增益,来确保不要超过你的设备(电脑、声卡等录音系统)的最大范围就行了。
此外,你们也要确保最终立体声混音电平不会飚红。
其实很简单,如果你们还不懂我的意思的话,那就将总线电平调到大概-6dB左右,或更低,以便总线最大电平峰值在-1dB和-3dB之间。
所以一般在母带处理的过程中,我会最大限度地提高音量,所以不要担心这样做会有点小声。
这里很多同学会问我,那电平飚红有什么不好呢???
当然不好啦,一旦你的录音电平飚红了那么意味着它就无法被恢复到原来的音质,等于这个音轨没用了,所以在电平小一点是比较安全的。
4.降噪。
通常在给客户母带处理过程中,我不得不消除这些嘶嘶声/嗡嗡声/背景噪音等,这些都是很精细的活,目的也就是为了使客户的歌曲听起来更清晰,更饱满,更做到响度最大化。
我觉得噪音来源的最大可能是来自大家在录制歌曲过程中。
设备的好坏,如麦克风,声卡,乐器,还有环境等等。
我今天也给大家顺便提提录音方面的知识,虽然现在只做后期制作,不过后面我还是会讲更多录音方面的Tips,录音跟混音母带都是分不开的。
首先大家要注意看看话筒开始是不是一直打开的?
录音的时候后面是不是有人走来走去?
外面是不是有飞机(我现在住的地方离飞机场近哈哈),高铁,汽车,有人骑着Mobike经过,要是有卖蚂蚁药蟑螂药的经过?
做好一切的隔音工作,如果你家环境,设备够好,你完全可以在家录音,我一般指录人声部分比较合适。
正确地使用吉他线和设置正确的增益等等?
电脑主机的风扇,空调噪音问题也是我自己会遇到的。
大家可以考虑在歌曲中的每个轨道上使用门限和噪声过滤效果器。
这个东西很牛逼,用Eq也可以降噪的,但EQ其实没有门限来得更直接。
门限可以限制你最终混音的噪音总量,你能得到更清晰的最终歌曲。
5.导出混音前不要在总线乱压缩!
我知道很多人有这毛病,包括以前的自己,总喜欢在总线上挂个东西。。
请移除或至少减少任何挂在总线输出的,大家认为可以增加混音音量的效果器,如压缩/压限器等。
我知道虽然现在的响度战争基本结束了,但我们不可否认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让自己的音乐变得更大声,这样可以反映出来好像相对于小音量的混音,听起来感觉“质量”更好一样,他们一般会在总线上尽可能多地压缩。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一旦你乱压缩,母带师是无法把这个压缩效果给撤销或者是把还原到原始状态,我希望大家明白这一点。
如果你否定我上面提的这一点,非要按你自己的思路做,也行,那么如果是我处理母带的话,我可以用另外一种特殊方法去解决,使其保持更多自然的动态和冲击感,再做到响度最大化。
但是这样只能说尽量扬长避短,当然出来的效果并没有我第一种的处理出来的效果更自然。
真正懂音乐的人都知道,大响度的音乐并不一定就是好音乐。
例如很多现代金属,我听过很多国内混音师的作品,我可以很清楚地听出来,有些作品会把响度做得很大,但是失真了,这样听起来并不能给作品带来力量,更多的是刺耳,其实大响度的混音会把一首重型的音乐变得很生硬,失去了弹性,并不是说在母带处理下了重手就能把响度提高的,这是忽悠小白的,大响度一定是在没有失真的情况下才能成立,不要为了追求大响度而把音乐变得失真了,就等于把菜炒糊了一个道理了,切记切记。
6.不要添加过度的混响和其他的效果。
很多人也在公众号留言,每首歌里面,混响是不是一定要加的?
当然这是个关于混音跟母带一起的问题(貌似跟母带前期不是很相关,不过我还是一起讲吧),那么,我刚好今天可以回答到,不管是我们喜欢的摇滚乐还是流行乐,交响乐混音中,混响添加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一定要加的。
其实混响和其他类似混响的效果,讲抽象一点就时添加在一些边缘很粗糙的歌曲是很好的,可以让你的混音更平滑,但是它们也会导致你的混音听起来很浑浊,音染很重。
而且母带处理过程中是不能完全消除过度的浑浊。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自己试试。
对于总线输出,要么完全避免添加这类效果,要么将混响和其他效果降到最低。
如果你们有想找我做母带的业务,并希望在你们的混音上留下更多的混响感,你们可以到我公众号主页面-选择“为您服务”-点击预约后期业务。(不闲聊,备注:母带业务)注释。
7.淡化音轨与音轨之间剪辑片段。
很多时候我在做录音时,会把其中一部分不喜欢的音轨给剪辑掉、删除。
这样会导致整个混音突然就从静音到跳到有声音的片段,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经过母带后的音量会形成两极分化则可能会发出咔嗒声。。
虽然在你的版本中它可能是小声的,但是在母带处理的版本通常会更响。
所以不要在混音中使用静音,或其他突然的开关一下子就蹦出来的效果。
我当然可以删除或减少母带处理过程中的大部分可以听得到的咔嗒声,但为什么要拿你的作品去冒险呢?
让它从一开始就干净不就行了吗?!
如果你的作品里需要这种效果,我建议大家使用淡入淡出来处理。
如果你看了我所有给你的这些建议,但仍然不确定你的混音是否足够好,怎么办?
如果你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但是你仍然不能百分百地确信自己已经做好准备要将你的混音发给母带师做母带处理。
如果有机会找我帮你们专辑做母带,我会提供多种解决方案来帮助你们。
如果我写的哪篇文章能让你学到哪怕是小小的新知识,不要忘了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我在帮助你,也希望你也帮助我。
如果能得到大家支持的话,我会抽多时间更新更多干货。纯手工打字有错别字请见谅,此文章只代表MZD Studios及本人观点
我说了不写太多字,也不小心打了很多了,希望对大家有用。我去忙了,下次见。
《MZD Studios各风格部分作品集》试听地址:MZD Studios作品集 - 歌单 - 网易云音乐
如果你有时间精力,可以在MZD Audio Store购买跟自己风格对应的产品,自己边学习边混音。
需要购买MZD Audio Store产品请移步到淘宝店铺MZD Audio Store
如果你在自己边学习边混音中遇到问题可选择付费私问老师。
需要请移步到公众号主页面-选择“我想学习”-点击付费私问。
如果你没有时间精力可以联系我们帮您专业混音母带后期制作。
需要混音/母带制作的乐队/音乐人请移步到公众号主页面-选择“为您服务”-点击预约后期业务。
另外,因为很多人也不重视后期制作,我想借此机会呼吁更多人意识到后期的重要性,所以这个公众号,我以后就多分享后期录音、混音、母带制作的心得、理念及知识。 当然本人首先注重的是音乐制作里最难的重型音乐后期。 我找Justin 跟Daniel合作是想让MZDstudios这公众号成为是国内唯一最早的重型音乐后期制作知识分享平台。 把国外的技术引进国内是我想为中国摇滚乐做的一点事。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关注这个MZDstudios公众号就对了,我分享的东西都是本人10年来的心得再结合20多位国外制作人的经验。 (菜单栏上点击“我想学习”可以学习前面你落下的课程哦。)
往期内容:
干货|总想要好作品,前期制作你懂了多少?- MZD Studios
干货|我要为贝斯手讨个公道!让粉丝们都能听清楚贝斯声|金属混音-MZD Studios
干货|新手学混音必须注意这9点!- MZD Studios
新手混音加载压缩遇到“雪花”噪音怎么破? -MZD Studios
最全干货|为什么制作人都偏爱鼓音源、采样制作专辑? -MZD Studios
干货|你确定你听的专辑鼓声都是全实录的?什么鼓音色是行业的标准? -MZD Studios
干货|解决新手在金属乐录音混音中常遇到的10大问题-MZD Studios
附插件下载|传统金属与现代金属的混音处理方法的不同点-MZD Studios
在金属核类音乐混音过程中,怎么混出好听的BreakDown part? - MZD Studios
(视频教程)调出前卫Djent音色,请记住这6个因素 - Jerome Alan Chan@MZD Studios
“淘宝上的混音课程到底值不值得购买?”回答昨晚的问题
"母带处理"是什么东西呀?来自制作人Jerome的9条建议
《重型音乐混音之道- 制作人篇》 By Jerome Alan Chan @MZD Studios
抛弃混音模板及预置,不要去“套路”你的客户,重新跟着你的思路来创作 ( 第12课)[MZD Studios]
不用再到处买鼓音源了!EZdrummer2混音后的音色就是这么强大!!!
.................................................
【本文为JeromeAlanChan原创,首发2017年12月5日,禁止抄袭,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