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笑来:我脱粉了

‘李笑来老师……我虽然也看出来一点他的商业逻辑,但是毕竟粉他,不太好说,等再观察一下修改答案。’

嗯,我最近脱粉了,所以来说说。

惯例,先从看似无关的地方谈起吧。

首先明确一下,我个人语义里面关于‘老师’这个词的定义。

以前有一句很中二话,叫‘在我的字典里,没有XXX这个词’,忘了是灌篮高手里樱木花道说的,还是别的什么地方的出处了,现在这句话也不怎么流行了,说出来有点中二非主流。

你的字典要是和大众的字典不一样,也就不用交流了。

不过有一种方式倒是可以有,就是你知道大众字典里面一个词是什么意思,然后你有自己个人的理解,这个倒是不影响交流,偶尔还能给人点启发。

比如说我吧。

我是知道大家对‘老师’这个词的定义的,和社会对‘老师’这个职业的主流看法,不过我在这个基础还有个个人理解。

所谓老师,按照我的一手经验看来,就是讲一些‘你虽然知道他说的肯定不那么对,而且最终总会被印证很大几率是错误的,但是目前看来还能暂时用用的知识和道理’的人。

所以李笑来我之前是叫李笑来老师的,不过现在还是直接叫李笑来吧,毕竟我已经印证了一些东西,我脱粉了。

之前一直觉得已经看出来李笑来在得到专栏上靠什么卖钱,但是觉得自己是不是想的多了,就没说,现在既然已经脱粉没啥压力就说吧。

所谓的商业模式,我以为简单来说就两件事,一个是卖什么,一个是怎么卖。

先说卖什么吧。

李笑来卖三个东西:

1.亿万富翁比特币首富的名头。

2.知识份子亿万富翁的这股清流。

3.个人成功财富宗教。

一个个说。

第一个,亿万富翁比特币首富的名头。

我想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得到里面的推广广告是《亿万富翁李笑来教你如何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来,我们换个名头试试:

《新东方知名讲师李笑来教你如何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畅销书作家李笑来教你如何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你要是不知道李笑来是谁,哪个广告更容易让你点进去?

据说这个亿万富翁的名头是罗胖执意要加上去的,从这一点上我觉得罗胖更懂商业人心。

李笑来确实是亿万富翁不假,但是他的发财之路,有了解的人大概都知道,如果不知道看我开头说的第一个知乎问题,里面有说。

总之一句话,李笑来的成功不可复制,听了经验也没用。

至于亿万富翁,我还记得《基督山伯爵》里面爱德华·唐泰斯化身的基督山说过一段话,好像是说给他的复仇对象腾格拉尔,是论述富翁等级,其中提到一个相对较低等级的富翁,说他们的财富如同行驶中的蒸汽火车头,看起来很庞大, 其实大部分是喷出来的蒸气迷雾,他们需要这团迷雾来迷惑很多人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好进化成更高已等级的富翁。

李笑来是哪一个等级的富翁我也不知道,我也不了解他真正的财务状况,这个不好说,可能更高,可能更少。

毕竟注册资本五十万但是账户里几个亿现金的公司是有的。

而市面估值几个亿,实际上流动资金不足五十万的公司也有。

第二个:知识份子亿万富翁的这股清流。

这个具体解释一下吧。

传统上,我们印象里的商人,还有知识分子,大概是什么样子?

建议你想一想你早年所在城市里你听过名字的房地产商或者其他巨富在口口相传里是什么样的人什么城府水有多深,再想一想以前说过的那句‘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大概就明白了。

李笑来的出现,扭转了大家的这个刻板印象啊。

李笑来说过,千万别相信知识没用,知识经济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

这句话我至少是极为相信前半句的,千万别相信知识没用,虽然我很早就离开学校了,但是我一直相信知识是有用的,也决心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但是对于后半句,我存疑。

知识经济的时代到来没到来我是真不知道,但是贩卖‘貌似知识’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李笑来本身是以一个知识份子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而他现在能在得到开这个APP有资格讲这个话题,主要是因为他亿万富翁的名气和前期积累的用户,这里存在知识份子和亿万富翁这个看起来很不应该放在一起的反差,扭转了人们对知识份子的刻板印象。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不仅仅是扭转了刻板印象。

这种反差虽然有一个炒作的噱头,但是我感觉这个不是实质,实际上,我觉得李笑来的出现满足一批订阅了他专栏的客户这样一种心理需求:

其实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见过很多其实无论为人还是做事都不怎么样的财富成功者,对成功其实社会上有一种比较普遍但是谁都不怎么说看法,就是你如果不牺牲一些东西,你就赚不到大钱,你不够贪婪,不够心狠,不去染缸里打滚,就很难赚到许多钱。

虽然有些人很轻易的就放弃一些什么,然后得到了更多或者失去了更多,但是总有人觉得那样是不对的,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或许是大部分人,是干脆就没有胆量勇气去试的,不过他们还是想赚钱发财财富自由的,又拉不下来脸真的去现实世界拼这个,可是没钱又很痛苦,他们迫切的需要一种看似无痛苦又能让他们发财的所谓途径方式也好,或者说,一种发财方法论。

这个时候,李老师出现了。

因为李笑来本身在公众面前,是知识份子形象,又有亿万富翁的名头,并且讲的是财富自由,于是就碰到了很多人心中的G点。

‘原来知识份子也能有钱啊?原来有知识就能赚大钱啊?原来不用再染缸里打滚不用心理憋屈不快乐省吃俭用攒资本,就能赚大钱啊?’

‘这简直是一股财富世界的清流啊!’

‘而有人在讲这个‘知识’,199又真不贵,买了!不买我好像会错过什么发财机会!’

我想,《通财之路》订阅者这里面有一批人,是李笑来以前的粉,比如我自己,还有一批人而且很大一批,是被搔到心中痒点痛点了。

这里卖的就是一条看似崭新的道路,然而受众的心理基调还是浮躁走捷径的心理,和成功学并无太大本质不同。

李笑来李老师在他的《把时间当做朋友》里面真诚的批判过这种心理,然而他现在开始利用了这种心理赚钱了。

不过无所谓,人有优势都会利用,智商名气和资本,本身都是优势。

李笑来立了一杆大旗,有这个需要的人纷纷投入旗下,等人足够多了,这杆大旗上写的是什么比如‘X会主义’还是‘知识致富’就已经不重要了。

李笑来是不是真的是这股财富世界的清流呢?

如果这杆大旗下,聚集了足够多的信徒后,该怎么玩呢?

那么可以引申出第三点了。

第三个:个人成功财富宗教

订阅了李笑来的专栏之后,我认真看了一段时间,还发了留言,但是这专栏的回复,是选择性拿出来的,据说留言很多,只有说到点子上的才能拿出来。

我发了三条之后,忽然产生了这么一种心理:

我发的留言都没选到,是不是我写的不对,没说到点子上?这样我就有一种愤愤不平之气,觉得自己和别的读者比也没差啥啊,怎么总不对呢?不行,我得比别的留言者更强!

我产生了这种心理之后,就有冲动继续留言,而且一定要长,要精彩。

不过,我这个人有个好处,就是别人有的正常心理反应我一概都有,但是我会多想一层,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心理?

当我觉察到自己这种心理的时候,我觉得这有点危险。

什么时候我又准备将判断我发言质量的权力交给某个具体的人了?

慢慢的冷静下来之后,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之间,就进入了一种竞争的心理模式,这有点类似小学生争当三好学生,要那么一朵根本没用的小红花。

只不过是小红花,变成了留言入选而已。

我渐渐的品出一点味道,于是我关注点就不怎么放在《通财之路》的内容上了,而是开始观察那里面留言评论和读者反映。

很快我就发现,整个留言区充满了一种狂热,一种宗教信徒的狂热,这种狂热总是能在基督教的一些‘不领钱的自发传教士’的身上看到。

顿时,我觉得这个就很有意思了。

刚好,罗辑思维公司的一名叫王储的人开了一个学习群,说是一周必须交一篇学习新的文章才能留下来,我就混进去了,我就是想近距离接触一下,看看其他的用户是什么情况。

结果进入里面,发现之前说的那种心理,还真不是我一个人有啊。

甚至有人把每周一交的学习笔记作业,干脆就写了《如何才能在李笑来老师专栏的留言区被选中留言?》。

好吧,你要是觉得学习就是学这个,我也挡不住,反正都是个人选择。

这事反正是越来越让我觉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李老师不愧是当过老师的,还学过心理学,学校这套玩的溜。

跳出来看,李笑来的内容,你不能说他是错的,他明确而信誓旦旦的告诉你:

你不成功没财富自由,就是因为12345,所以你要做12345,最终会得到12345。

但是古怪的地方就在这里。

因为这篇问我已经写了接近一小时,有点累了,就不论证了,我手工复制同样是得到APP里,同样是专栏作者万维刚翻译的一本书里的一段话好了。

毕竟一个系列里的‘知识’互相论证一下比较有趣,也有说服力。

这段话是:

什么是宗教?《未来简史》的作者认为,如果满足下面三个特点,就是宗教:

1:它有一套号称不是人发明的,而且不能被人改变的道德法则(moral laws),要求人们必须遵守。

2:它给人们一个许诺:只要你遵从这套法则,就会有什么什么好处。

3:它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设想的社会秩序。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对号入座论证一下,我这里懒得一条条写了。

不过这一条最后,我复述一下专栏里的一段话吧,原话记忆不是太清晰,有的地方我就自己补了。

‘《未来简史》的作者认为,真正的修行者是天生的革命者,他不管你是不是宗教教主还有戒律是什么,只要你说的话不对,他就算是个佛教的修行者,也会‘佛挡杀佛’。佛陀本身就是个修行者,他从印度教走了出来。

然而马丁·路德金和佛陀自己修行没问题,可是到了他们有了追随者,更多的人要一起做更多的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留下文字和行为准则,这样一来,他们本身就成了宗教和教主。从这一点上来讲,宗教很无奈。’

但是有的人,就需要宗教这东西啊,至少抚慰心灵。

希望李笑来只是无奈的做了这样的事吧,而不是真的想当什么宗教教主。

相比之下,我还是更欣赏写《把时间当做朋友》那个时期的李笑来,粉的也是那个人,不过反正谁都回不到过去了。

至于《通财之路》专栏里说东西,不能说是错的,不过也就当个碎片知识集锦看就行了,个人认为真不太值得认真。

最后说一点话:

我有一个朋友是郭德纲的铁粉,最近郭德纲的事情闹得很厉害,有一天聊天我问他你还粉他不,他笑了,说郭德纲是啥人他早就清楚,嘴里不说其实这人小心眼的很,但是没办法,我听了人家这么多年,就是粉他啊,铁粉就是这么一群人,他人啥样我也跟了。

我说我做不到啊,因为我总没办法长时间的粉一个人。

朋友说被你粉是一件很倒霉的事情,别的粉都是给自己偶像找正面证据证明他牛逼然后继续狂热,你粉一个人后对待他比看别人的眼光更苛刻挑剔,而且越粉越会挑剔还会找证据。

我说没办法,既然粉对方就说明他是一个对我有影响的人,我都不求他尽善尽美,但是尽量让我全面了解这是个什么样人,所以一搜集信息,再追一段,基本就很难粉下去了。

其实这段谈话也让我想清楚了很多事情,关于李笑来,我是怎么成粉然后脱粉的。

粉李笑来,是因为他那本《把时间当做朋友》,我觉得那本书价值至少有200,就是如果我知道这本书的内容,他定价200我也买。

至于那本《七年就是一辈子》,我觉得如果我事先知道内容,如果是印刷成实体,需要付费购买,我就未必会买了,但是也说不定,心中定价30吧,人家毕竟是放在网络上免费的书,也别太苛刻。

至于《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嘛,就除了失望还是失望了,要是早知道里面写的是这个内容,大概10元以内我会买吧,就当收费订阅个普通公众号了。

价格一路走高,价值不断变低,这事很无奈。

和大学寝室的一个朋友讨论过这事,受到启发明白,这才是正常的情况。

《把时间当做朋友》,是李笑来十年积累的心得干货,写出来自然不同凡响,毕竟十年磨一剑,价值高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后面的两本,他已经有名有钱了,涉猎比较广,投资协写作编程还要看书,注意力分布的更广泛,加上写作更新,天天要拿出点东西来,质量和价值上,就有点悬了。

李笑来自己也说过价格长期来看总是要回归价值的,只是这说法,放在现实中有点出入。

比如我算了一下我觉得他这三本书用价格代表价值,然后又算了一下关于李笑来这里我一共花了多少钱,最后判断是在我心里,看他做的事情,他的价格已经开始超过价值了。

同时期,我搜索了一些李笑来关于比特币和天使投资人方面做过的具体事情,包括成功经历,这个他自己就经常说看他自己的东西就行了,普通不胜不败的案例,和他的失败案例和负面评价。

完整看一个人,好歹学学人家金龙鱼吧,配方比例1:1:1。

因为信息都是网络上找到的,不胜不败的案例比较难找,负面的有一些,我也不好说是真是假, 不过觉得李老师的形象在我心中越发立体鲜活了。

不过我的看法对他的成功没关系也没影响,我觉得李笑来是会更加成功的,毕竟他已经有资本了,资本名气互相激发运作之后,很大可能会越来越成功,反正让雪球继续滚下去就好了,这是有惯性的。

然而和我也没什么关系了。

我会继续关注这个人,其实我关注了不少人,比如罗振宇,罗永浩,王思聪,李笑来等。

个人还是比较有耐心的,我就是想知道,十年后,二十年后,这些人是个什么走失,最终是什么结局。

反正当个样本呗,看他们的人生曲线,对比另外一些人的人生曲线,会加深我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

我倾向预测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一直比较成功的,有希望越来越成功,不过这个时间是多长,是十年,二十年,还是一辈子,我说不好。

另外,关于财富自由,李笑来指出的或许存在‘路’已经和我没什么关系了,我还是喜欢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在这条路上。

比起他,我觉得另外一个人更实在一点,那人ID叫三公子,是个妹子,之前有一篇很火的帖子,叫《三年理财三十万》,大概这个名字吧?

那篇帖子其实有点玩闹写的也不认真,但是关注了这个人之后,看她之后写的东西,我觉得她走的路更实在一点,是一条只要有决心,人人能走,还能走通的财富自由之路。

虽然她只有一百万,不是亿万富翁

但是我觉得她是个修行者

我私下里不认识这个人,不过有兴趣的同学搜一下吧。

关于李笑来,我已经脱粉,以后关注,但是不再发和他有关的东西了。

把曾经影响过自己的人和事想清楚写下来,这事对我来说意义就了结了,毕竟总关注一个人,关注一件事,没啥意思。

果断时间再写个关于罗辑思维的,把以前的困惑自我解答之后,这些人卖的东西了想清楚之后,还得想想他们是怎么卖的,都明白了心里才能不留疙瘩,三篇文,写完拉倒。

最后用两首歌的歌词总结我的态度吧,一首薛之谦的。

《初学者》,薛之谦:

围观的 自愿的 做崇拜者

贪婪的 欺骗着 初学者

劝说者 自私的 做挑拨者

脆弱的 羡慕者 被安抚着

贪婪的 欺骗着 初学者

劝说者 自私的 做挑拨者

脆弱的 羡慕者 被玩腻了

认真的,初学者,你不及格

在故事里要听国王扯 听说书的 听爱人扯

专情的 初学者 有何不舍

我们也都是被爱过的 被玩腻了 就自立了

还有一首HUSH的歌。

《机会与命运》

这里拥有最坏的光景

却有最佳的气氛环绕

永远无法真正知道

谁是最后的赢家

只好选择循规蹈矩

这资本的游戏

永远无法真正知道

谁是最后的赢家

只好选择循规蹈矩

这资本的游戏

-

嗯,这资本的游戏。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李笑来:我脱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