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搜了一下我的公众号(在公众号后台输入:搜索,可以打开公众号文章搜索器),发现写到和“跃迁”有关的文章已经有23篇了。不过,最早涉及“跃迁”一词的文章,出现在3月3日,此前的文章里都没有出现过。(这说明什么呢?)
而这个词,最近又因为古典老师的新书《跃迁》再次挤入到成长圈中,很多人开始疑惑,不是说要精进么,怎么又开始聊跃迁了呢?
不知道你能不能从这两件事情中看到关联?这里面有什么必然性呢?请你先思考一下,然后继续往下看。
“跃迁”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来帮助理解呢?
2
来,先从字面解读:跃,指代一种跨越的姿态,是一个用来形容动作幅度比较大的副词;迁,指的是变化的过程,将达到一种有别于过去的状态。感觉上看,跃迁其实是指一种大幅度变化,一种跨越阶段的变化。
其实,跃迁这个词,是个科学词汇,来源于量子力学。指的是量子状态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过程,原子会在不同高低能量****状态之间****非连续性地跳跃,并吸收或者放出能量,这就叫跃迁。
物理学,是对世界本质规律的研究,量子力学更是颠覆人们的常识。它让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从“连续”转向“非连续”:
我们原来以为这个世界的本质是连续的,所谓“连续”指的是这个状态与下一个状态之间是连贯的,从这一秒到下一秒是可以按照过去的规律推导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越来越清楚的看到了非连续性:
- 物种的进化就不是连续的,从猿人可以变成人,但是倒推不回去;
- 电视画面就不是连续的,而是每秒25帧,放在一起给你造成连续的假象;
- 信号就不是连续的,从大哥大时的模拟电话到现在移动设备的数字电话;
- 人的成长就不是连续的,有人会瞬间爆豆,和过往彻底不同。比如同样的两兄弟,一个可能始终是农民,一个却成了千万富翁。
和“连续”相对应的词有:突变、抽样、离散、数字、跃迁,这些都是非连续性。
写到这里,我想扩展一下,你有没有发现大量的科学词汇进入到日常生活里。比如说幸福进化俱乐部的“进化”,公司的熵增严重的“熵”,跃迁式成长的“跃迁”等。如果你对物理学没有基本理解,就很难关联驱动这些概念,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概念的丰富应用,可能就会觉得没有必要用科学概念来对应日常生活。
但是,想想看,如果和你竞争的是可以驱动这些概念的人,那你该怎么办?
3
本文要聊的“跃迁”,是一种发展变化的非连续性,并且,大家更喜欢的都是向上的跃迁(虽然,也有很多向下的跃迁)。那么,我们就不讨论其他的突变、离散之类的了,只是研究向上跃迁。
前几天,我和导师欧神交流,他给了我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体验过跃迁,你很难给他说清楚什么是非连续性,因为没有感受就没有认知对应,更别说表征了!
确实是这样的,学习路径就是:亲身体验——获得感受——提炼认知——关联原有认知——提炼形成理论——推演到其他领域进行验证。一些经历过多次该流程的高手,才可以通过观察、思考来获得新认知,否则,那必须从体验开始才行。
不过,我还是努力地说说看,希望你能理解吧。如果真的不能理解,那就请跟我50天(见《打通的喜悦!我的自我管理系统发展简史》文章最后),基本也就能明白了~
我想通过2个案例、复利效应和我的世界观,来向你描述跃迁的样子,更好地为你建立心理表征。
4
2个案例,都是和我有关的案例。
我生活在一个三线城市,家里拥有政府资源基础。2011,年纪轻轻的我就已经有了正科级的身份,按理说,我的发展平台、势头都很好的,根据以往经验、生涯发展规律(一线城市掌握机会、三线城市掌握资源),我的走势是已定的。
可是,2012年4月,我去参加了一个名为“相聚星期三”的读书沙龙,这个每周一次的活动的沙龙已经举办了五年了,就是它,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如果我们可以站在5维空间观看,在我生命的小溪流上,有人扔进一个大石头,不仅改变了它的方向,还让它找到了更宽广、更顺流的河道。
对比我的很多同事,就是因为那天晚上我去参加读书沙龙了,而他们可能在加班、在打牌、在聚会、在家看电视,我们就完全不同了。当然,也不是说我现在就是最好的状态,而是我和还在发改委工作的同事相比,已经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状态——从生活、工作到思维、行为。
再来看第二个案例,还是和我有关。2016年2月,我也不知道哪根弦儿搭错了,忽然发起了一次领读活动,我带着100多人用最高标准在3个月里分析阅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书中的每个词,我都没有放过,彻底地理解了作者所讲述的每个知识点。
看上去,这只是个读书活动,但是却把我的理解力拉升了多个级别,3个月后,我的阅读速度大幅度提升,并且,无论多难理解的文章,只要资料充足,我就可以将其吸收成自己的。更重要的是:我的框架能力、模型能力都大幅度提升起来,可以很容易通过驱动一个概念来获得对一个知识领域的整体掌握。最最最要紧的是,我所形成的作品(http://htrab.com) 被一些老师看到了,他们决定投资我,因为,我充分地表达了我对加深认知深度的渴望和诉求(现在再回头看,我才明白当时确实有很多事情做对了!)
这只是最普通的例子,每个人的身边都在发生着不可思议的事情,身边的有些朋友会突然之间发生变化,无论是职位、收入、状态、人脉等等,短短的时间内就不一样了,其实,这就是跃迁。
此外,你还可以用复利和我的世界观示意图进行理解,关于这个部分我已经写过相关文章《跃迁,才是飞速提升的根本原因》,在文章中的第三和第四部分,我对世界观和复利都进行了描述,建议你移步查看。这里,我只把图片贴上来,帮助你获得不同角度的理解。
5
最后,我再送一个类比方式——爬楼隐喻,获得更加直观的想象感受。
来做个假设:我们都生活在一栋高楼大厦里,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楼层。根据基本的物理原理——站得高、看得远,如果你想要看到更远的的话,就需要去往更高的楼层。
可是,这栋楼有点不同,每一个层次都有它的真实,有的繁花似锦、有的光怪陆离、有的风起云涌、有的平淡无奇。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个楼层里,我们很容易就会忘记我们出发的目的是:看到更远,于是,经常会沉迷在“看上去的真实”里……
不仅仅如此,楼里每层的楼梯都不在同一个位置。也就是说,你在某个楼层玩够了,想要去往下个楼层,但不见得能够找到楼梯!即便你在之前的楼层都很容易找到楼梯,不代表现在就能立刻找到楼梯,甚至,越是用以前找楼梯的套路,越是找不到(这就是路径依赖的隐喻,依赖了低层次的努力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很难匹配适用,就会陷入低水平勤奋。)
场景已经布置完成,现在我们进入到这栋楼。你会发现身边有的人就会不小心掉到洞里掉到下一层;有的人只能看到自己所在的层次,并就在这一层里打转,甚至美其名曰,这就是自己所要的生活;有的人,不知道怎么就掉到了下一层楼;还有的人,总结归纳了“找到楼梯的方法”,他利用原有积累,连续爬了好几层楼。
嗯,真实的世界就是这样的。现在,第二部分结尾的那个问题,可以再问一次,如果你跟那些拥有了找楼梯方法的人一起竞争,会怎么样?
6
不知道你怎么思考这个问题?
我想更进一步告诉你,不同的楼层有不同的估值、定价、生产效率,楼层和楼层之间的差距不是一倍、两倍,而是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万倍。
很多时候,你在一个楼层里拼尽全力,让自己的估值增加了1倍、2倍,但是他人对你的定价基本不变。定价是陌生人通过市场给出的,现实就是现实,估值和定价不变,没有人会给你投入资源的,那就无法获得巨额收益!
所以,你要谨慎,不是什么眼前利益都要去拿的,当你有了长远视野(在爬楼隐喻中,叫做高度视野),就更能够清楚的明白,不要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明局,而是要投入到占比更多的暗局之中。
爬楼隐喻中提到我们期待“看到更远”,实际中,所谓的“看得更远”就是每个人的追求,其中的“远”就对应着“以终为始”的“终”。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你想要的东西如何得到,那就很容易陷入某一楼层中。
我们现在来理性分析,通常都能想得通:欲穷千里目,就要持续找到楼梯更上一层楼。可是,一回到现实,就只记得在楼层里乱跑,碰到哪里是哪里了~
7
关于跃迁,更概念化的讲解,我在《跃迁,才是飞速提升的根本原因》中已经讲过了,这里不展开了。
不过,我要更正一件事:《跃迁,才是飞速提升的根本原因》,标题是为了吸引人,才将跃迁说成原因,但是,跃迁其实是结果,跃迁也有方法论的。一定是因为某些事情做对了,才能够实现跃迁,甚至是持续的跃迁。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真正的收益来自于能量层级的跃迁,只有先理解了跃迁,才能明白之所以能够跃迁的原理。所以,我从定义、案例和隐喻三个部分入手(其实还有复利、非连续性板块示意图),为你解释了跃迁究竟是什么。
至于,究竟是什么事情做对了,待我在未来慢慢告诉你。
这篇文章是我在飞机上写的,天津航空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都严格检查,我就有机会写下文字。原来说好的上海的大雨也不知道哪里去了,飞机竟然没有晚点,我的航旅纵横第一次损失了207个豆。
对了,今天是观察永澄50天的第二天,今天,留下一个线索:为什么我忽然在3月份开始大量提及跃迁?你能看到什么?(嗯,我在百万富翁计划里反复提到过:你所看到就是你所得到的!)
等你的留言,今天的标签是:#观察永澄50天实验-02天#。
最后,我要向大家致歉,参加50天实验的伙伴很多:
总留言数达到了397人,可是,能上墙的只有100条。所以,有将近300位伙伴的留言不能上墙。我建议:你要早点留言,其次, 把你的留言复制到一个文件中存放。活动结束时,把整个文件发给我,我看谁跟踪了我50天,我就带你去最终大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