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1 关于欣赏艺术文化的认知

导语

高晓松说过,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少人都被这句话打动过。

没错,人生漫长,不可能只是工作,总要花点时间去欣赏音乐、书画,小说、影视等。做好本职工作是一门学问,但如何去享受其实也是一门学问,甚至还要一点独特思考。


那么首先我们要考虑一个基本问题。

为什么要欣赏艺术文化呢?

我们欣赏艺术应该不是为了娱乐放松,因为上网看些搞笑视频或者打打游戏就能很好地娱乐放松。

另外也不应该是为了“有意义”,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应该都去欣赏那些被公认为”“高品位”的东西了。

其实,每个人欣赏的艺术文化,代表着每个人的自我认同。也就是说,从一个人欣赏的艺术文化水平,可以看出大概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欣赏”说的是真正的欣赏,并非那些跟风作秀一般的欣赏。

在欣赏文化的时候应该既保持高度也要注意广度,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自我认同也在追求高度和广度。

举例来说,很多人都喜欢郭德纲的相声,这也是很多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

但如果除了郭德纲的相声外就不相信世界上有更好的东西了,甚至还歧视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样会显得人的心胸未免太狭隘了,甚至可以说是特别无知,相信绝对大多数人都不会想成为这样的人。

而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呢?

其实来源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现状偏见

现状偏见(Status Quo Bias)

的主要思想是人们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有着一种珍惜的感情,让他们放弃他们的所有品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这一结论其实可以进一步延伸,人们拥有的不仅可以是具体的物品,也可以仅仅是某种已有的状态。

人们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现状偏见的例子在现实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一项新政策的推广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我们大部分人实际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被现状偏见所误,原本我们可以去追求那些更好、更多的东西。

因此,我们需要鼓励自己,甚至是更积极主动的去欣赏更好和更广泛的文化艺术。

那么有朋友要问了,有没什么可以具体一点的东西呢?简单来说有以下两个方法。

1 保持“理性”

保持“理性”,也就是会从自利的目的出发来考虑问题。

2 提高“性价比”

提高“性价比”,也就是在最小花费的条件下、最有效地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此外,还有以下两个思考原则。

第一,你得知道自己在欣赏艺术时花费的是什么

因为花的都是每个人的时间以及注意力,

收藏艺术品是非常花钱,但是欣赏艺术品花不了多少钱。因此欣赏艺术花的不是艺术品本身。

去听音乐会,博物馆花的钱并不多,真正花的都是每个人的时间和注意力。

第二,每个人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文化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需要投身艺术,因此只需要当个欣赏者就好了。也就是要成为艺术的主人,让艺术给我们服务,而不是反过来,去纠结欣赏艺术的姿势正确不正确的类似问题。

举个具体例子来说,比如说去参观博物馆。

实际上大多数人参观博物馆的方法是有问题的。很容易会犯以下几个错误:

1.花大量时间看说明,不欣赏展品。

固然了解展品的信息很重要,但是真正重要的还是在展品本身。而很多人就是因为在这上面花了大量时间,而耽误了整体的观展行程。

2.在最开始的几个展厅看的非常仔细

这样的后果往往是最后没时间去欣赏后面展厅里更好的东西。整体的观展时间有限,应该优先去看最好的东西,大多数展厅里,最好的展品往往是放在中段,因此最开始的展厅如果人多东西又一般的话,有的时候可以考虑直接略过。

3.去博物馆之前做大量功课

有人习惯去博物馆之前先做好功课,到时候可以按图索骥。其实从节约时间的角度来看,这也没必要,重要的倒是了解自己想要看的展品大概有哪些,在什么地方就好了。

4.过分关注“别人说好”的东西。

别人说好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你,真正重要的是你自己喜欢的是什么。现在很多人喜欢为了发个朋友圈而专门跑去跟风参观,这样也大可不必。


当走到每个展厅的时候,都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从而明白自己的爱好。假设从这里可以带走一件展品。最喜欢的是哪件?最值钱的展品是哪件?

这时候你就得主动使用注意力了。接下来就会从自身的喜好出发,对各个展品进行判断。可以根据艺术水平,也可以分析技术含量,但最关键的是自己想要的那件是哪个。这些问题可以自己思考或是和同行者讨论一下。

也许有人会说艺术无价,并没有高低之分!

这种观点其实不用太在乎,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体验,才能容易的去调动自己对艺术的兴趣。

而这样在每个展厅的时候,就会把重点和注意力都转移到那些自己最想带走的那个作品上面。从而才真的有可能在思想上把它“带走”。也就是等到离开博物馆后,还能回想起来的那些艺术作品。

到这个时候,再去关注作品的作者,时期,流派那些有兴趣深入了解的东西。如果能从兴趣出发的话,鉴赏水平就会潜移默化的逐渐提高,甚至还可以去做些研究和探索。

而实际上那些走马观花的参观者们,除了用照片证明到此一游以外,真正能带走的就没有什么了。

要做到这些,其实关注点就是一个字:

这种主动的欣赏方法:

我们欣赏的出发点不是艺术品本身,而是自己!

对待艺术品,并不需要过分的执着。看不看它,它也都是静静的待在展台里。

人生有限,好书好画好音乐好电影太多。事实上,对文化艺术还是应该理性一点。

一个人的时间非常有限,而外面的艺术作品几乎无限的情况下,只有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才能高效地欣赏艺术作品,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变得更好。实际上大多数人对文化作品都是比较随意,有时候只是陪家人看个影视作品,也有的时候因为朋友圈有人在推荐一本书,甚至还有些因为有免费票而用一个晚上的时间看场无聊的参观演出。

而需要更高的效率,就不得不更理性一点。

因为艺术文化是一种很特殊的商品。并不是说你自己想看的东西,而基本上都是别人想让你看的东西。例如博物馆里的展览,各种展览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参观者服务,因为很多博物馆的资金来源不是靠门票收入。现在非常多的博物馆都是免费参观,就算是收费的博物馆来说,门票收入其实远远比不上展品的价值。一般博物馆门票收入可能只有总经费的1,2成。大多数的博物馆靠的都是政府财政拨款,还有一部分来源则是私人捐赠。

因此,很多捐赠者对展品会有很大的影响力。甚至出于私心,不少人想通过教化公众来表现自己的文化品位,这个炫富手段是相当高级的。

现在的书籍也同样如此。很多书的作者并不是为读者而写,只是想出个著作来评职称,刷个人简历罢了。而有的书单的作者不是为了向读者去推荐几本好书而作,而是故意弄些高难度和冷门的书推荐,从而彰显自己的阅读品味多么的与众不同。

面对这样现实的世界,如果不去分辨怎么行?

如果不去博物馆,可能会错过好东西;

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认证读完,又可能会浪费时间。

如何应付这种情况呢?

有效的办法就是一一

简单开始,果断放弃

很多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

对已经开始读的书,无论喜欢与否都会尽可能把书给读完。

在这个充斥着大量信息的时代,就算是每本书都只看一眼,这也需要花费掉大量时间。

而每十本书,可能只有一本是值得从头到尾读完的

因此,如果在读书之前就搞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要读完这本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而看影视作品的方法也可以很高效。

看评分高的片是一种方法,

还有一种方法是快速浏览。先看个一刻钟,如果吸引不了自己慢慢看完的话,就可以选择跳着看,或者是直接跳到结局就关掉了。

而这种做法,可能不适应于电影院观影和买来的书。因为在我们头脑中有个偏见,那就是“沉没成本'

每个人把钱花了,那就非得把书读完或者电影看了,这才算是对得起花出去的钱。而实际上已经花出去的钱和没花钱没有区别。关键在于花出去的时间对自己来说是不是有意义。

下个月,AlphaGo又要跟柯洁对战了。

而AlphaGo的算法思路是永远走全局价值最高的一手,而这种走法的做法就是经常东一手西一手。

人和它正在一处厮杀的正欢的时候,它又突然到别处下了一手,你一看有道理,就跟过去下一手,结果它又去了另一处,这种被人工智能主导局面后,到最后的结局输的往往是人。

这也是人类思维的短处了一一人类总是习惯做完一件事后再去做新的事。很难做到全局思维!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如果每个艺术展览都必须参观,每本书、每部电影都必须看完,那么你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根本不去欣赏这些东西。这样的活法,也同样会错过不少好东西。

话说回来,我们有时候就是得全始全终才能了解一件艺术作品,永远浅尝辄止的话那是无法体会深入的乐趣。

要解决这个矛盾,关键还是在于对文化艺术的取舍标准——

如果这个作品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精彩,对自我有好处,那就应该坚定地把它看完;如果这个作品只有负面作用,那就应该提早放弃。

现代社会,各种''艺木势利眼”很多,这种人接触文化艺术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别人。


他们关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眼中的自己。

他们并不真的欣赏艺术,喜欢的是谈论艺术。

他们看电影是为了批评演员的演技,导演的水平。

他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谈资。

他们听音乐会则是为了自拍和发朋友圈。

他们特别喜欢关注别人的高中低档,但自己从来不知道怎么分档。

他们对艺术家的八卦故事很清楚,但自己从未被这些艺术家的艺术所打动过。

他们喜欢买幅艺术家作品摆在家里,并非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为了来家里的客人彰显个人“品位”。


结语

子曰:“古之学者为 己,今之学者为人。"

在学习上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欣赏艺术文化呢。究竟自己是要为什么去欣赏,只有仔细思考过后,才会有所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17.04.21 关于欣赏艺术文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