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之歌

黑色的老凤凰说:“你走慢一点,想想过去!”
橘红色的捷安特却说:“你走快一点,想想未来!”
——《自行车之歌》苏童

苏童说,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是自行车的海洋。生在八零末的我的童年,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在自行车后座和自行车座上渡过的。

** “二等座”时代**

上小学二年级之前,作为小小的我,出行工具通常是自行车后座,我爸戏称其为“二等座”。

坐过后座的人都知道,此“二等座”可远没有动车的“二等座”坐着舒服。

其实,那时候小舒不舒服还在其次,主要是安全,“坐稳当点儿,可别掉下去!”——大人经常这么嘱咐着。

于是,为了坐的稳当,我几乎从来都是两腿劈开,跨坐其上。鲜有的几次尝试优雅地双腿并拢,偏坐其上,却总是觉得有一面重心不稳,或者感觉快要顺势滑下,于是一路上都在与自行车挣扎斗争。最怕的就是遇到拐弯或者突然一颠,因为一拐弯就会有担心过弯被甩出去,而突然一颠就更要命,本来还能屁股还能坐着三分之二,这咯噔一颠,哎呦,就剩二分之一还在座上了啊!

也许是因为小时候平衡感不好?反正我觉得我是前几年,才能差不多驾驭这种优雅又危险的坐姿。而至于驮着别人坐在后座上的这种技能,却是直到现在也不会。

自行车之歌_第1张图片

自行车过渡时代

我记得我是八九岁的样子,开始学,骑自行车的,依稀记得是辆枣红色的二十六寸自行车。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虽然马路上汽车渐渐多起来,但家庭小轿车还远没有普及,自行车在出行方面还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所以,按我爸妈的话来说,“得趁早学,越大就越不敢学了”,虽然我那时候对于学骑车来说已经不算早了。

连着一个多礼拜,我爸都是傍晚出去给我当陪练。夏天天黑的晚,有时能从五点钟练到七点多。我爸从一开始在旁边扶,到后来一边小跑着一边扶着,再后来是扶着车后座小跑着,再再后来,就不用再扶着了。

我每天练完车都是气喘嘘嘘,满头大汗,浑身酸疼,因为我爸一直让我站着蹬。

直到今天我也不明白这是为啥?当时虽然小,但其实坐着还是可以够着脚蹬子的。后来学会了骑上车也证明了坐着也还骑得不错,而且居然比站着骑轻松那么多!

骑车上学比走路还要慢

我家离我上学的地方很近,小学走路五分钟左右,中学大概十多分钟。

所以,我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是在上初一的时候才买。我还记得是在我家附近的家乐福超市里买的,一辆二十六存银灰色自行车。

顺便说一下,那时候自行车是要上车牌的,还要打钢印。当然,每个地方的车牌都不太一样,更早的时候是铁片或者铝片,到我这是塑料的,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车牌这一说。

自行车之歌_第2张图片
自行车车牌

刚买来的时候肯定都得稀罕两天,骑到学习展示一番。

但是,骑着骑着发现个问题。因为学校离得太近了,我从家出来要开车锁,骑到学校要找地方放车,再锁车。这些动作做下来的结果就是:骑车上学比走路还要慢!

后自行车时代

再到后来,近十年,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公共交通工具和家用轿车的数量猛增,渐渐地自行车似乎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直至近两年共享单车的横空出世,又唤起了人们的自行车情节,同时也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实际需要。

我上下班由原来的步行+公交固定路线,变成现在的自行车自由路线。

每天上班时,在路边“扫”一辆小单车,吹着小风,沐浴着晨光,选一条沿着河边的小路,悠哉悠哉地不疾不徐地骑着,头顶蓝天白云,周围碧树环绕,上班的心情不好都难呐!

下班回家,再“扫”一辆小单车,依旧微风拂面,不过是头顶换成满天星辰,周围是万家灯火,工作了一天,骑自行车锻炼一下,那真真是极好的!

岁月静好,自行车座上的故事仍在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行车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