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商学将教会你用创业者的思维投资,用投资人的格局创业”下面的内容由创投商学创始人杨峰为你解读:
创业24年,今日海底捞成为继呷哺呷哺和颐海国际赴港上市后,又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内地火锅企业。
9月26日消息,今日海底捞(06862.HK)正式登陆港股,开盘报18.8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5.62%。截至发稿,每股19.52港元,总市值1034.56亿港元。
有报道称,海底捞的暗盘市场在9月24日已开始交易。资料显示,海底捞在辉立暗盘最高曾见19.5港元,最终收于19.26港元,较招股价涨8.2%。以海底捞认购者每手1000股计算,如果不算手续费,投资者每手已赚约1460港元。
据海底捞本月更新的招股书中显示,2018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73.43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7.56亿元增长54.4%。实现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长17%。
年入百亿,张勇夫妇持股62.7%
如今,海底捞已经在国内主要中式餐饮品牌中排名第一,以翻台率、年度收入和年度客流量计算,排名国内五大餐饮品牌之首。2017年客流量超过1.03亿人次,在中国内地,每家门店每天平均有近1500人次造访。
据9月3日海底捞更新的招股书显示,截止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海底捞拥有的餐厅数量达362家,包括中国内地26省331家和31家位于香港、台湾及海外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餐厅。
从营收情况来看,2017年海底捞营收总额是106.37亿,日单店1500人就餐,是中国国内首家营收超百亿的餐饮企业。
其收入由2015年的57.57亿元增至2016年的78.08亿元,并进一步增至2017年的106.37亿元;年度利润由2015年的4.12亿元增至2017年的11.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5%。
净利润增速为营业收入增速的两倍,可以看出海底捞仍在快速发展阶段。
毛利率方面,2015年-2017年海底捞中国内地门店的经营毛利率分别为20.4%、25.5%、21.3%。招股书显示,海底捞在一二三线及以下城市都有铺设餐厅网络,其中二线城市成为海底捞的助力。
2017年海底捞现有餐厅的整体翻台率为每天5.1次,高于中国主要中餐品牌。而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4次和4.5次;2017年内地餐厅的人均消费为97.7元,而2015和2016年分别为91.8元和94.5元。
虽然海底捞发生过数次食品安全事故,但并未太影响食客去就餐。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平均每位顾客在海底捞消费94.6元,而且98.2%的人愿意再次就餐,六成顾客每月去一次,中国内地的每家餐厅平均每天有1478人次造访。
海底捞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餐厅经营,报告期内该业务的收入分别为56.53亿元、76.35亿元和103.39亿元,占营收比例均超过了97%,外卖业务收入分别为0.74亿元、1.46亿元和2.18亿元,销售调味料及食材的收入分别为0.3亿元、0.25亿元和0.3亿元。
据悉,海底捞此次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国内外门店扩张与新技术研发。
其中,公司拟将募集资金60%用于门店扩张,计划在北京、上海、西安等一、二线城市增加餐厅密度,巩固市场地位,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制定增长策略,扩大对临近地区覆盖范围,并增加餐厅在国外华人聚集区的覆盖密度,推进餐厅本土化。
20%资金用于开发及实施新技术,如智能厨房技术、虚拟现实、沉浸式就餐技术、定制化口味技术等,持续提升食品安全与用户就餐体验;15%的资金将用于还银行贷款,剩余5%是管理资金和企业一般用途。
还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从海底捞分拆出来的独立子公司——颐海国际早于2016年7月13日在香港主板上市。
4张桌子起家到中国餐饮界头把交椅
张勇18岁进拖拉机工厂,成了一名电焊工人。干了6年,觉得无趣,便在街边摆了4张桌子,卖起了麻辣烫。
1994年3月,张勇夫妇和同学施永宏李海燕夫妇四人创办海底捞。当时张勇连炒料都不会,左手拿书、右手炒料,边炒边学。
由于四人都没有经营餐饮业的经验,一开始都是凭自觉性摸索着干。后来,张勇认为一家店必须有一个人当主心骨,负责统筹管理火锅店的运营,其他人协调分工。当然,掌权者是他自己。
相对于其他餐饮,火锅间品质差别不大,因此服务特别容易成为竞争中的差异性手段。张勇渐渐发现,味道不是最好,但优质的服务能够弥补味道上的不足。帮客人带孩子、拎包、擦鞋……无论客人有什么需要,都二话不说去做。很快,海底捞在简阳已经是家喻户晓。
事业越来越好,张勇的地位也越来越牢固。2007年,张勇让自己的妻子舒萍和施永宏及其妻子李海燕先后离开海底捞。施永宏离开的同时,张勇以原始出资额的价格从施永宏夫妻手中购买了18%的股权,张勇与舒萍夫妻拥有了海底捞68%的股份。
管理上,海底捞采用“师徒制”。每一位员工在加入时都会分配一位师傅,师傅会为新加入的徒弟提供一周的入职培训,并在其职业生涯中定期给予指导与支持。餐厅一般员工由店长评审和提拔,员工有明确晋升通道,可在约四年晋升为店长。店长不仅可以对本店享有业绩提成,还能在其徒弟,徒孙管理的门店中获得更高比例业绩提成。
服务方面,为长发女士送上橡皮筋、手机被装进手机套、小菜免费赠送、热毛巾每隔15分钟被主动奉上、饭后服务员送上薄荷糖……正是这一站式贴心服务”,使得海底捞成了越来越多食客的选择。
2011年初,北大教授黄铁鹰的著作《海底捞你学不会》热卖,进一步令海底捞成为现象级品牌,在黄铁鹰看来,张勇创造了一种“家庭的氛围”,尊重员工把员工当家人。
但高速扩张背后,海底捞也暗藏危机。海底捞在招股书中提到,由于快速扩张,风险主要涉及运营层面,尤其在食品安全及质量一致性、餐厅店长人才库、供应链管理方面。
大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巨额流动负债。招股书显示,海底捞2015年~2017年三年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6040万元、3.86亿元和11.56亿元,到2018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已经扩大到14.42亿元。
但火锅是餐饮业众多品类里,最容易实现标准化的品类。近几年,海底捞竞争者也越来越多。据沙利文的报告,火锅店是中式餐饮市场集中度最高的种类,其中又以川式火锅所占比例最大。
海底捞之外的产业帝国
2004年,张勇把海底捞开到北京。2014年也是海底捞扩张最迅速的时期,一口气开了17家门店。从一家小麻辣烫店起家,如今成为行业标杆。
今年年初,海底捞董事长助理叶鹏曾对媒体回应:“我们一直有IPO的打算,在等合适的时机。”其实,从自2011年起,关于海底捞筹备上市的消息就层出不穷。直到2016年,颐海国际在港交所上市。
颐海为海底捞独家底料供应商,截至2016年12月公布的信息,海底捞董事长张勇为颐海国际第一大股东,持股35.59%,而颐海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均来自海底捞。颐海的上市也被视为是海底捞曲线登陆资本市场。
颐海国际分拆上市,也是因为餐饮行业整体上市难度较大。在在劳资关系、税务监管方面,都存在诸多难题。此外,将内部服务能力对外输出,有利于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品牌认可度。
2017财年,颐海国际收入为16.46亿元,同比增长51.3%,其中来自关海底捞的收入就有9.15亿元,同比增长51.2%。海底捞贡献了颐海国际55.6%的营收。
事实上,海底捞也不是简单的火锅店。
张勇旗下资产横跨餐饮、娱乐、教育、投资,并登上福布斯富豪榜。海底捞集团的帝国版图包括颐海国际、新三板公司优鼎优、新三板视频安防公司万佳安、供应链蜀海微海餐饮管理培训公司、蜀韵东方装修公司等。
2016年12月,用友集团与海底捞集团发起成立红火台餐饮云服务有限公司,主要做餐饮企业信息化与互联网餐饮服务,张勇担任董事长。
为了更好从事投资,海底捞2012年成立了海悦投资。据天眼查显示,海悦投资截止目前对外投资10笔。投资项目有辣妈帮、韩都衣舍、虎扑等等。
此外,张勇、舒萍持股68%的静远投资持有简阳市天一商贸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后者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成都海途教育在2016年11月注册成立,舒萍为董事,业务范围包括“出国留学中介服务,中小学的语文、数学、外语、美术、钢琴、舞蹈的课外辅导等。
张勇还是云锋股权投资中心、海景林羲域投资中心的间接出资人之一,这些公司的关联方有腾讯商业、巨人网络、科大讯飞、虞锋等公司,海底捞还作为股东出现在和邦股份的招股书上。
结语
一个电焊工人用4张桌子,创造了餐饮界的神话,海底捞的体验和服务也一直是大公司学习的对象。如今成功上市,张勇夫妇身价增至570亿元,那海底捞成功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张勇曾表示,海底捞没有秘密:“我们的管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员工都很简单,年纪轻、家里穷,都是受教育不多的农民工。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人对待,就行了。”
要想获得更多创业投资资讯,点击趋势就业创业研究院官网链接1年1亿人把海底捞“吃”上市,张勇夫妇身价暴增至570亿元。创投商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