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风

今天说说风,并不是诗经中的“风”,只是生活中感受得到的空气流动形成的风。

风的种类太多了,按方向有东风、南风、西风、北风、东北风、东南风、西北风、西南风,八种。按风力又分为0-17级。按地域又有山谷风、海陆风、草原风等等不胜枚举。在这里,我也只能谈谈对我来说印象深刻或者喜欢的几种风。

小时候住在东北农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冬天的西北风。风力四五级,不强,但极凛冽。逆风行走,像连续平行的薄冰墙不断打在身上,并同时碎裂,消散,留下针扎一样的刺痛在我已经皲裂的皮肤上。那时不听话,早上上学前妈妈拿顶线帽戴在我脑袋上,出门后,我偷偷摘了去上学,到学校小耳朵冻得酥脆酥脆的。据说那时有人耳朵被风吹走,到底是不是大人吓唬小孩子的也不得而知。这样的风够凶悍,它能将人身上的怯懦、脆弱通通吹走,但是同时也将东北人的细腻悄悄带走。

十岁左右的时候,村里刮过一次强风。下午一点左右,我和父母在离家不远的地里摘苞米,在我依稀的印象中,忽的,起了大风,伴着小雨,地上玩着的我低头看见摘着苞米往三轮车后厢里装的父母的脚脱离了地面。吓得我坐在地上不敢动弹,父母急忙抓住秸秆,稳住身体,抱着我上车开回家去,到家后两个小时间,狂风骤雨呼啸不绝。风停后院子里一片狼藉,村里人议论纷纷,东面一趟杆儿被刮折了几棵杨树,有几户人家屋顶的铁皮被掀了开来。

中学随父母迁至沈阳,生活至今。有三种风我十分喜欢,夏夜的暖风、秋天将树叶剥离树枝的秋风以及骑行中拂汗而去的清风。

东北的气候是这样的,全年干燥,冬冷,夏热,春秋渐短。干热的夏天叫我难熬,但每至入夜,则又是一番景象。黄昏行至浑河边,骑行道旁,燥热之气随夕阳消散,清爽之气溢出于河水。微微暖风拂面而来,虫鸣不绝于耳,行走在昏暗的路灯下,总是我想起王小波书中所喻“我们走在路灯下,像是在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如此潇洒的浪漫,沉浸其中不觉天明。

这里的秋天短而干燥,中秋时分,河边树林被风吹落的树叶积了一层,夹杂着果实与被其吸引的松鼠。这秋风带走片片树叶的生命却又将生命的势能重新注入其中,带其飘向远方,重新扎根,繁华。散步在路边,在树叶与风互动的飒飒声中,忽而,一片落叶划过耳边。抬头仰望,晃动的光线中片片落叶,翩翩飘落,偶有一片落于额头,摘下做成标本。偶然见小孩子,追着随风而动的落叶玩耍,这风也调皮得很呢。

我喜欢骑行。算是个小小的爱好者,单人中程也骑行过两千公里。为什么是骑行呢?只是它比火车或汽车慢,又比徒步快些罢了。中国不小的,若是徒步旅行未免太耗时间。当然更重要的是骑行能确切的感受到风。这种风由自身速度形成,又反馈于自身。骑行中,这风带走了两侧的风景,带走了我的汗水同时也将体力悄悄带走。休息时再喝上一大口水,这个过程十分快意。

风有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