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应如何将它释放,并转化为成长的正能量!

又是一年的春天,树木长出嫩嫩的叶子,小水池子里也出现黑黑的小蝌蚪,风中都弥散着春天的土腥味。

一群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一同春游,就这徐徐吹来的微风,大手牵着小手,幸福的感觉真的是爆表了。父母们在树荫下的小路慢慢的走着,放放和柔柔在前边玩耍着。一个吹泡泡,一个追泡泡跑,彩色泡泡随风飞舞,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

突然,放放被路边的石头绊了一下,摔倒在了地上,泡泡水全洒了,放放哭了。柔柔一看泡泡水没了,也跟着哭了起来。

两队年轻的父母赶快跑过去。

放放妈将孩子拉起来,训斥道,“哭什么哭,多大点事!那么多阿姨和小朋友该笑话你了。再说了,你哭有用么?”

放放继续哭,不理睬妈妈。

放放妈又说:“我说话没有听见是吧?再哭,妈妈就不不理你了。”

放放吓得不敢哭了。

而柔柔妈妈呢?

柔柔妈妈抱住柔柔,说:“放放哥哥摔倒了,泡泡水洒掉了,真是叫人太难过了,柔柔一定很伤心,来给妈妈抱你!”

柔柔抱着妈妈大哭,妈妈没再说话,只是轻拍孩子的后背。

没多久柔柔停止了哭泣,很快就忘记了刚才的不快,拉着亮亮一起去摘花。柔柔采了花送给妈妈,而放放一直不高,捏着小花不说话,柔柔妈问:“放放怎么不去给放放戴花呢?”放放低着头不说话,好久才说:“我怕妈妈不喜欢。”

情绪就像风一样,情绪在来的时候会来,在去的时候回去。

孩子最常见的情绪是哭泣,只有正确的接纳这些情绪,孩子才能从父母身上学到更多。情绪经常被别人接纳,孩子的性格平和,与父母的关系也比较亲近,与别人也有一个很好的沟通模式;而经常被阻止宣泄情绪的孩子,所有的情绪将在内心压抑,慢慢的就变成了有什么话也不会对父母说,亲子关系就是这样慢慢的变坏,有可能会升级为仇恨。

作为父母,你要学会自己调整情绪!

很多的时候,孩子一哭,我们这些小爹小妈就烦躁的不行不行的,有时会采用各种手段去组织孩子的哭泣。“其实孩子哭的时候,最先需要处理的是家长的情绪。”德国心理学家卡萝拉·舒斯特认为,孩子的哭闹会让父母处于一种特别状态,让父母会对孩子的哭泣紧张、排斥、反感。所以接纳孩子情绪的前提是要父母自我调整情绪。

陪伴与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让孩子在爱中学习成长!

孩子的爱是一种很原始的爱,同时他们又需要父母对他们的爱,在这两种爱的作用下,孩子有情绪时,会做出很大的妥协,在日常生活中就体现为“听话”。久而久之,孩子在想哭泣时和害怕时就会压抑自己;犯了错学会撒谎等等。当情绪压抑久了,他就会把爱的天平慢慢的压的倾斜、扭曲,这也是很多人一直在说的“我成长在一个比较压抑的家庭”。

所以,孩子有情绪时,父母只要留在孩子身边,不要打断也不要呵斥,或是轻拥着孩子,或是轻声细语的询问与倾听,让他们尽情地宣泄,不要用多说什么,只需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父母始终陪伴你、关心你的。待孩子发泄完情绪,一切就会过去。

孩子之所以会有情绪,肯定是发生了一些什么。透过孩子情绪的宣泄,家长可以找到问题的所在,然后引导与启发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找到问题解决方式。

例如:孩子都爱看《凹凸曼打怪兽》,孩子说怕怪兽,父母就说:这有什么呀,你看我都不怕,都是假的。这些话在日常中很常见,但它所表达的东西在深层次看,是父母在内心中不允许孩子害怕。孩子有可能就理解为:父母不喜欢我害怕,害怕是不好的行为,我要是害怕,否则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

对待孩子的情绪,父母在陪伴的同时,用感同身受的模式去沟通,给予中肯的建议与引领,他才会从中学习到更多。

在孩子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爱是保护、陪伴、引领,而不是太多的要求。

最后说一句:如果孩子哭泣时提条件,请千万别答应,那将把孩子引向一条懦弱的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应如何将它释放,并转化为成长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