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刘润老师的课程
《再问,你好,在吗?我就拉黑你|微信礼仪》
我职业生涯的第一课,叫Professionalism(职业化),这门课让我非常受益。你说学了些什么?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学了学独自上出租车,你该坐哪;如果是老板开车,你坐哪;如果老板开车,你上级也在,你坐哪;如果你老板开车,你上级也在,但还有个女士,你坐哪......
概念:微信礼仪
只是坐出租车,有必要搞那么复杂么?随便坐不就完了,他们不会在意的。其实,我从professionalism这门课学到最多的,不是“一辆出租车的七十二种坐法”。我从这门课中学到最多的,是这些职业化问题背后的思维方式:永远要站在对方舒不舒服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别人与你打交道的时候,感觉非常舒服,这就是职业化。我们把享受这种职业化,并给别人带来舒适社交的人,叫做“绅士”。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变化,给很多过去的“绅士”们出了难题。他们意识到(也许有的人其实还没有意识到),在过去某个场景下的“职业化”行为,在新时代不但不礼貌,还造成了很多问题。
案例
我有一位在陆金所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的客服人员和客户聊完之后,发了一个微笑表情给客户,以示友好,结果被客户投诉了。这听上去很不可理喻。但是,今天在很多社交工具尤其是微信里面,微笑表情的意思是:“我就静静地看着你装,不说话”,等同于“呵呵”。
有“绅士”可能会拍案而起:这是谁定义的?!在我的字典里,微笑表情,就是友好、友善、友情的意思。我问了我的几个朋友,他们都不认为微笑表情有这个意思!无聊!
这就是可怕的代沟。有个年轻人的母亲给他的父亲在微信群里发了三个微笑表情。看得这个年轻人毛骨悚然,觉得他们可能下一分钟就要打起来的感觉。他立刻打电话过去问,他妈妈说:啊,啥事没有啊,我就是觉得好,就发了。
职业化,是让别人觉得舒服。如果别人(尤其是你的客户)觉得舒服的方式变了,你也必须要变。这就是很多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底层文化障碍。不是不愿意接受,而是根本就不知道、不理解互联网时代的文化。
好吧。那还有哪些表情是“高危表情”呢?“微笑招手”。这个表情在很多微信语境下,已经不是“再见”的意思,而是含着笑说:滚。
所谓的职业化,体现在“微信礼仪”上,还不仅是用对表情,更多体现在交流的方式上。
比如在微信里面,如果一个人发“你好”,而你和这个人不太熟,有些人(尤其是在忙的时候)会选择不回复这条消息。如果收不到回复,通常他的下一句就是“在吗”。“在吗”这个问题,和“你有男朋友吗”一样,标准答案是:这要看是谁问了。
运用:理解不同沟通工具的特性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沟通工具的特性导致的。电话,是一个同步独享沟通工具。你愿不愿意和这个人沟通的决定,是通过按不按下“接听”这个键来决定的。按下去了,就相当于同意分配一段独享的时间给对方。然后,你们用“你好”、“你也好啊”来完成握手协议,在谈话过程中,用“对”、“是”来确认收到对方的信息,彼此同步。邮件,是一个异步分享沟通工具。你愿不愿意和这个人沟通,是通过回不回复邮件来决定的。就算你回,从收到邮件、到回复邮件,你的这段时间,是分配给很多人共享的。这段时间你可能一边思考如何回复,一边做很多其他事情。直到收到你的邮件后,对方才会再进行他的下一步,是异步模式。所以,邮件、电话,有完全不一样的职业化表现。比如电话要不断说:是,对。这是为了让对方了解,你一直在与他同步;邮件要标题、正文尽量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在有限次的来回中提高效率。微信是介于电话和邮件之间的沟通工具。如果用同步、异步的程度来排序主流的沟通工具,我会从高到低排为:电话、QQ、短信、邮件。准确地说,微信是介于QQ和短信之间的状态。你说他在吧,他可能正在走路。你说他不在吧,他可能正在微信上聊天。也可能,他此刻正在微信上聊天,一分钟后他就要走路。所以,他回复你“在”好呢,还是“不在”好呢?万一回复了“在”,然后开始走路,你下面的话没人回复,你会觉得很不礼貌。如果回复“不在”,你会觉得这是几个意思,明明回复了,还说不在?所以,在微信上,很多人都对我说过,最反感那种“你好,在吗”这样的开场。这是因为,你在试图用电话,或者QQ的“职业化”方式,试图在微信里面表示礼貌,然后启动一段锁死独享时间的沟通。
小结:得体的微信礼仪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说句“你好”,然后就以有事说事的心态,简短地说清楚你想说的事情。这样,给对方足够的自由时间,来选择要不要回复你,或者如何回复你。让对方舒服。所有的商业人士,都需要重新上一堂“互联网时代的职业化”课程,理解互联网时代,与客户、伙伴,甚至是自己的员工打交道的方式。
(独自上出租车,坐后面,因为都不认识,比较陌生,坐前面会让师傅紧张;如果是老板开车,坐副驾驶,因为后面是尊位,坐后面好像老板给你打工,让老板不舒服,如果老板开车,你上级也在,让上级坐副驾驶,自己做右后,这样让上级和老板方便沟通,如果老板和你沟通也比你坐左后方便,如果你老板开车,你上级也在,但还有个女士,这时看情况,如果女士和上级或老板等级差不多,让女士做副驾驶,上级坐左后,自己坐右后,这时副驾驶位比较唯一,让女士感到舒服,同时,女士和上级,老板都方便沟通!自己也方便下车给女士开门。非权威,仅供参考!)
看完刘润老师的课程,来做几点在工作中使用微信的补充。虽然我不太喜欢用微信来处理工作,但是很多人的习惯不同不得已配合这些人用微信来处理的工作量并不少。
尽量不要使用微信语音
语音是方便发送方,而不是接收方。对于接收方的体验不友好,如果对方在开会,显然无法直接处理你的消息。
考虑到很多人的打字技能其实也缺乏训练,这里分享一个替代的方法,语音输入法。即便有错别字,不影响理解。
尽量不要通过微信发送工作文件
文件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大,而且文件的人一般还需要二次或者三次使用。但是微信的数据不同于邮件数据可以在多平台同步,而且服务器都有备份。微信的数据是单机的。接收方对于这些数据的二次和后续使用会比较不方便。
微信接收到的文件不能像电脑一样做分类归档处理,搜索调取等操作都会比较困难。所以一个有良好职业习惯的人,需要给对方发邮件之前,先询问一下对方的邮箱,然后通过邮件发过去。
不要通过微信群去管理一个项目和事件
我见过不少企业管理者对一个项目就建立一个微信群,然后命名,看起来挺认真的,实际上,这是一种特别无效的做法。
看起来是沟通更高效一些,但是,如果这个信息放到一年之后再需要复盘的时候,你无法保增长这个数据的完整性。我亲自做过一个测验,一年下来,微信产生的垃圾数据最少在5G以上。我相信很多人的比我更多。你如何在这些数据中快速的找到你说需要的数据呢?再一个,微信的群是适合聊天,但是不适合需要思考的讨论。
最重要的总结起来,微信群不适合基于事件的管理。社交工具的方便性,让很多人忽视了工作的规范性。
而规范性是所有工作的最基础的部分。地基不稳,盖不起高楼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