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妃子嫫母是天姿国色吗

作者:者苏

 

黄帝的妃子嫫母是天姿国色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意思是说,女子可以没有才学,但绝不可以没有妇德,况且他们认为“才可妨德”,也就是说,女子若是有了才能和智慧,更多的时候可能会“因才而淫”。例如:才女卓文君被司马相如的琴声感动而与之私奔;蔡文姬虽才学丰富,却感情复杂缱绻,结果三易其夫;杜丽娘、崔莺莺因识文断字,看了一些文学“杂书”,愈发多愁善感,移了性情,春情萌动,对封建伦常的反叛付诸行动等等。这就是封建礼教的“才德观”。

然而有一个人却认为“女子无色便是德”。他是谁呢?这个人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黄帝还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所以,黄帝的四个女人,查遍了所有史书,均没有记载说哪一个是国色天香有闭月羞花之貌的,却记载有一个面貌丑陋的第四妃嫫母。

黄帝的妃子,能丑到什么程度呢?

相传嫫母为方相氏,中原之南的苗族后裔。据唐代的《琱(diāo)玉集·丑人篇》中的描述,嫫母的尊容是“锤额顣頞(cù’é),形麁(cū)色黑”。即额头尖尖的像纺线锤,鼻梁塌陷,两条粗粗的眉毛紧蹙在一起,躯体肥硕,貌黑似漆,乃“黄帝时极丑女也”。

听起来似乎也觉得毛骨悚然,哪个男人愿意娶如此丑陋的女子为妻呢?恐怕连捎带着瞥一眼也不愿意吧?那么,黄帝为什么要娶嫫母为妃呢?嫫母有什么过人之处令黄帝心动呢?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黄帝建立古国体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 “重”是过分的意思,即黄帝告诫官员:不能乱说话,不能沉迷于美色,不能穿的太过华贵,不能太注重外表,不能吃的太好,不能住的太高调。无论是“声”“色”“衣”“香”,还是“味”“室”,这“六禁重”都与女人息息相关。就以现在为例,若哪个男子看中了某一姿色女子,那么,说话会变得轻浮,心中欲火会逐渐升腾,为了取悦她,便刻意打扮包装自己,名牌满身,吃得要稀罕,住的要高档。长此以往,官员们不贪的也贪了,不坏的也坏了,不恶的也恶了。所以,身为一国之主的黄帝,要求官员“六禁重”,自己当然要率先垂范,远离美女喽!你看,史书中的记载: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正妃嫘祖尚且没有被提到其容貌,更何况是次妃女节与第三妃彤鱼氏呢。换个角度思考,史书最起码会尊重事实,进行比较客观的记载,然而丝毫不提及其容貌,那么,大概是容貌并不算出众吧。也就是说,黄帝以身作则,严格遵守自己所制定的“六禁重”的制度。不重姿色,不以貌取人,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希望天下男儿也有此胸怀!

其二,为了制止抢婚事件。五千年前,黄帝经过连年战争,打败了蚩尤,建立了部落联盟,成为臣民们一致拥护的盟主。就在这时,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暗地抢婚的事件,一些漂亮姑娘硬是被一些人家抢去做媳妇。一时之间,凡是有点儿姿色的姑娘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有女儿的人家甚是苦恼,就纷纷向黄帝报告,要求他设法制止。黄帝召集大臣,大臣们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诸如把抢婚者抓捕来毒打一顿、逮捕入狱等等,但抢婚事件仍然不断发生。黄帝很是焦虑,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矛盾就会激化,很可能导致部落之间的重新分裂。

黄帝的妃子嫫母是天姿国色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到底该怎么办呢?

  某个清晨,黄帝带着问题独自一人外出散步,希望能够遇到什么给自己灵感或启发,期待豁然开朗的一瞬。黄帝缓缓而行,时而颔首沉思,时而左顾右盼,忽然看到远处有一位女子正在河边用尖底瓶汲水。黄帝很奇怪,不是抢婚呢吗?不是说女孩子都不敢出门吗?于是匆匆走到她身边问道:“你这女子独自出门,不怕被人抢吗?”女子听到问话并未抬头,低声回答道:“恕我不能抬头,因我长得又黑又丑,怕惊蛰您。也因为我丑,所以没人会抢我”。

嫫母有多丑前面已经描述过了,可想而知黄帝看过之后会是多么的惊愕。但是,黄帝觉得这个汲水女子虽然长得很丑,但她的言谈举止落落大方,丝毫没有小家女子的拘谨。便又问她:“你是哪个部落的,叫什么名字?”丑女回答说:“我是祁部落的,没有名字,别人都叫我‘丑女’”。

“如果有人愿意娶你,你愿嫁吗?”睿智的黄帝迫不及待地追问。

“愿意。”丑女羞涩地低头应允。

真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真是不虚此行啊!抢婚事件怎么处理,黄帝已是心中有数了。

  胸有成竹的黄帝召来众臣,语重心长道:“蚩尤无道,经常乱杀无辜,失去民心,最后战败被杀。今天我们应当引以为训,万不可再走蚩尤的老路,不然也会失去民心。如今我想再娶一个妻室,找一个合适的女人,征得她的同意,绝不抢人婚配”。众臣一听,不加思索地说:“这有何难!黄帝功劳这么大,别说再娶一个,就是再娶十个百个也能办到”。

  黄帝选妃的消息像风一样吹遍了各个部落的各个角落,人们都竞相给黄帝送美女,甚至有人把自己抢来的美女也献了出来。瞬息间,有上百名美貌女子供黄帝亲自挑选,令人意外的是,黄帝对这些美女们丝毫不在意,眼睛一扫而过,威严地黄帝对着众人郑重道:“重色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

不久,黄帝隆重地迎娶了那个祁部落的丑女为妃,封号嫫母。黄帝成婚这天,各个部落都来人庆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推杯送盏,喜气洋洋,热闹非凡。仓颉发现黄帝和丑女面对面坐着,嫘祖、方雷氏、彤鱼氏不断给黄帝和丑女敬酒,黄帝和丑女乐得喜笑颜开,于是灵机一动,画了两个口字,上下并起来,当即造了个“喜”字。

他把“喜”字写在一张桦树皮上,高高举起,对着众人说:“抢来的女人就好比强扭的瓜,不甜也不好。只有你情我愿,结为夫妻,才是喜中有喜,才能和睦相处,白头偕老。”

造字圣人仓颉的一席话惊醒梦中人啊,人们终于明白黄帝娶丑女为妃的深意了:注重才德,两厢情愿。

  自从黄帝娶丑女为妃后,部落之间的抢婚事件,就逐渐减少了,以至于后来不再发生。

其三,皇帝之所以娶嫫母为妃,归根结底还在于嫫母自身的贤德与智慧。

屈原在《楚辞·九章》中歌颂道:“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意思是说:虽然嫫母也嫉妒佳丽之人的芳美,但她心地善良,也有自己的一种美。《淮南子·修务训》也拿美女西施与丑女嫫母比较道:“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悦者,西施;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嫫母。”简单的解释就是:西施是自然美,而嫫母是心灵美。后世还有“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 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等等多种说法,但无论怎么说,都无一不是在夸嫫母的贤德。

事实也正是如此。例如,嫫母经常勉励那些因相貌丑陋而自卑的女子,告诉她们:“只要你们内心善良纯正,为人做事贤淑有德,即使长得丑,也会被人尊重的!”


黄帝的妃子嫫母是天姿国色吗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她遵从妇德,相夫教子。据说,黄帝共有二十五子(也有说三十五子),正妃嫘祖生了玄嚣和昌意两个儿子,次妃彤鱼氏生了夷鼓一个儿子,而剩下来的二十二个或者三十二个应该都是嫫母的功劳了。她不仅为黄帝繁衍后代做出了贡献,更是为我们华夏民族的兴旺做出了伟大的功绩。

嫫母的相貌奇丑,心地纯正善良,为人正直厚道,据说妖魔鬼怪见了她都要绕道走,可能是相貌的作用,也可能是邪不压正吧。所以,黄帝授予嫫母以“方相氏”的官位,用她来驱邪。人们为了祈求平安,拜嫫母为门神,请画师描了嫫母的模样贴到大门上,没想到非常灵验。从此,我国就流传下来贴门神以驱邪魔的讲究。人们还拜嫫母为逐疫驱鬼之神,据说后世巫医神汉祛除瘟疫跳大神时所戴的面具,就是嫫母的遗像。

据《山海经》记载,嫫母和嫘祖都住在汉水南岸一处被河沟环绕的地方。而当时的黄帝要带部落里的男人们外出征战、狩猎,女人们都留在这里守候家园,而这个家园的管理者,可能就是嫫母和嫘祖。嫫母和嫘祖“居一门中”,也就是说两个人同住一个房间。作为黄帝的妃子,这显然不是条件所迫,而是她们愿意同居一室。同时爱着同一个男人的两个女人,能如此和睦相处,亲密无间,显然两人都是善良贤淑、宽容豁达之人。

嫫母的言行皆为当时女人们的楷模,智慧也非同寻常。

据说黄帝的元妃嫘祖擅于植桑养蚕,在少女时期就有自己的桑园,她懂得如何抽丝织绸的方法,身上所穿金色彩衣都是自己亲手织就。当时的人们还只是夏穿树叶、冬裹兽皮,一年四季衣不蔽体。而嫘祖的这项发明,能让人民穿衣御寒。可是,嫘祖只会自己手工抽丝,如果大量抽丝织绸,却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正在发愁的时候,貌丑的嫫母出现了,她毛遂自荐,搬出了自己发明的纺线车和织布机,并教会女人们使用。有了机器,大量生产丝绸、裁剪做衣还真不费事,所有的人们因此而不再袒胸露背,不再害怕寒冷的侵袭。这件发明使得黄帝对她倍加赞赏,更是另眼相待了。

她的管理能力也是首屈一指的。据说,黄帝在带着元妃嫘祖巡视天下时,嫘祖不幸逝世。黄帝为她举行了盛大的祭奠,封嫘祖为“祖神”,同时让嫫母“监护于道”。其实就是命嫫母指挥祀事,监护灵柩,安葬嫘祖,并守护陵墓。在整个的丧事置办过程中,嫫母表现出非凡的能力,所有事情,事无巨细,一律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且不辞劳苦,每年组织祭祀活动。

  至此,黄帝娶丑女为妃的原因已不言而喻。但是,天下男子却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凡是姿色出众的女子,大多被追、被捧、被宠,找工作好找,找男人有的挑。这也是人之常情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是作为女子,我倒希望能够内外兼修,在追求外在包装的同时,修好德行才是关键。毕竟,柳无千年绿,花无百日红。

图片发自App


作者简介:单巧红,笔名者苏。崇尚率性而为,今生愿做一株无赖的苦瓜藤,肆意地生长,妄为地开花,管它风雨雷电,攀缘到顶就是春风暖阳。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帝的妃子嫫母是天姿国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