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班出身的熊廷弼看起来更像一介武夫,他身高七尺,壮硕结实,武功精湛,能够左右开弓射箭。他29岁中进士,被分配到保定府当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因能力出众,升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查员,明朝叫做监察御史,主要职责是给官员挑毛病。熊廷弼是湖北武汉人,他文武全才,性格耿直,恃才自傲,容易看不起人。他经常骂人,骂平庸浑噩,骂贪官污吏,完全不懂官场潜规则。一人骂众人,自然人缘不佳。
01、巡按辽东
1608年,熊廷弼39岁,奉命巡按辽东,犹如现在的中纪委巡视组到地方检查工作。巡按,代天子巡狩地方,位卑权重,稽查一方百官。熊廷弼不怕得罪人,这份工作适合他,也因为这份工作,他得罪更多人。他在辽东呆了三年,从此,熊廷弼的一生和辽东结下不解之缘。
他发现巡抚赵楫与总兵官李成梁放弃宽甸地方的八百里领土,把当地六万老百姓迁移到内地,年终考评居然还得到嘉奖,而且前任巡按大臣何尔健、康丕扬有包庇勾结行为。熊廷弼毫不客气,上疏弹劾,然而,他的奏疏到了朝廷被扣押,万历皇帝看不到。
其时,努尔哈赤正在崛起,辽东逐渐被蚕食。他是巡按御史,从一座城巡查到另一座城,东北千里平川,地广人稀,沿途村屯寂寞,衰草萧瑟。他思索如何稳定辽东,守卫辽东。他向朝廷提出修造城堡、屯田兴居的对策,既能解决粮饷,又可以聚居防敌。他认为边疆自守是上策,提出实内固外、以夷攻夷、以守为战的存辽大计。后来,那些威名远扬的继任者如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无不遵循以守为战的治辽方针。
有一次熊廷弼巡查到金州,正值大旱。熊廷弼心急如焚,到城隍庙祈雨,向庙神约定七日下雨,否则拆庙。说完扬长而去,七天之后,不见下雨。熊廷弼用大字写了白牌,封了剑,派使节前去斩杀城隍神,使节还没到,忽见风雷大作,暴雨如注。当地人以为熊廷弼是神明。
史书说:“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
几年后,辽东经略杨镐在萨尔浒大战中溃败,辽东一片狼藉。
02、经略辽东
1619年,朝廷因为熊廷弼熟悉辽东事务,任命他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兼任辽东经略,万历皇帝赐予尚方宝剑,让他拥有先斩后奏的特权,希望他收拾辽东败局。
熊廷弼拥兵出关,一路前行,坏消息接踵而来,开原失守,铁岭失守。一路所见,荒凉萧条,逃难的百姓,溃败的士兵,向后方奔去。熊廷弼跳下战马,用好话抚慰劝阻,人们久闻熊廷弼大名,于是,许多人随军返回家园,许多士兵不再逃跑,折回重返各自的营地。
熊廷弼一路辛苦操劳,怒火中烧,他恨满朝的文武大臣,只知明争暗斗,享乐腐化,不了解满洲骑兵的强悍,也不了解自己军队低下的战斗力,一意主战,以致弄得如此糟糕。
熊廷弼到达辽东首府辽阳,许多官员一听到努尔哈赤就双腿发抖,他命令佥事韩原善前往安抚沈阳,韩原善害怕,不肯去。他改派佥事阎鸣泰去,阎鸣泰走到虎皮驿,大哭而返。
熊廷弼斥骂了一番,干脆亲往巡视,从虎皮驿抵达沈阳,又冒雪夜往抚顺。总兵贺世贤认为距离敌人太近了,劝他别去,熊廷弼说:“冰雪满地,敌人想不到我会来的。”于是打鼓奏乐进入抚顺城。这里原是辽东的繁荣之地,几经战争浩劫,已成一片废墟,周围数百里内已无人迹。熊廷弼命令摆下祭坛,为死难将士致哀。他祭祀了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大哭一场。接着在奉集显示了一番军威,目的是给后金看,使之有所顾忌,也给自己人看,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他还察看了当地的地理形势,然后才返回。
熊廷弼每到一地,就召集流散的难民百姓,说服他们安居下来。他亲自检查防御工事是否坚固,防守是否得法。根据现场考察,重新部署兵马。熊廷弼派人到各地安置流民,用辽东经略使的名义发布告,晓谕居民百姓安心生产,照常经营,不要惊慌。如有私造谣言,扰乱人心的,一经查到,立刻斩首。几个月下来,边疆守备大为牢固。
熊廷弼这系列行动,果断而迅速,完全恢复了明军的防御能力。稳定了人心军心,提高了他们战斗的信心和勇气,他把辽东的冰消瓦解局面,改变成了珠联壁合的形势。
然而,熊廷弼的做法注定遭到非议,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哪里能理解八旗铁骑的凌厉和辽东的风险。作为辽东经略,只经略防守,不经略进攻,毫无厚集兵力,与敌决战的打算。防守消耗巨大,给朝廷增加了很大负担,花了大把的银子,却没有打一个像样的仗。对于养尊处优的文武大臣来说,没有选择进攻就是犯罪,所以,熊廷弼受到弹劾,在所难免。
03、遭诽辽东
1620年6月,努尔哈赤率五万大军来犯,目标沈阳。熊廷弼准备充分,打退了来犯之敌,但是敌人占领了王大人屯、蒲河等地。
熊廷弼得罪人多,只要有一点过失,都会被放大,成为诽谤的材料。吏部给事中姚宗文以前曾求助熊廷弼帮忙升官被拒绝,心中怨恨,兵部主事刘国缙在辽东犯过错,被熊廷弼举报到朝廷。因此他们两人联合上疏诋毁熊廷弼,说辽东管理一团糟,疆域日益缩小,而军民不停劳作。攻击他“出关逾年,漫无定画”。
御史顾慥弹劾熊廷弼出关一年有余,诸事没有规划;蒲河失守,隐瞒消息不上报;军队不用于作战,只用来挖沟,尚方宝剑只是供自己作威作福。
御史冯三元、张修德、给事中魏应嘉纷纷上疏弹劾熊廷弼,说他没有谋略,不思进取,这样下去辽东将会丢失。
熊廷弼上疏为自己申辩,一人不敌众人,请求辞职。最终,天启皇帝迫于压力,准许熊廷弼辞职,收回了尚方宝剑,改派袁应泰担任辽东经略。
据说努尔哈赤听到熊廷弼被撤职,摆宴席庆祝。1621年,他率军发动辽沈战役,不到一年时间里,辽东重镇沈阳、辽东首府辽阳相继失陷,袁应泰畏罪自杀,辽河以东全部沦为后金所有。
04、蒙冤辽东
天启皇帝再度起用熊廷弼,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第二次担任辽东经略,驻山海关。朝廷同时任命王化贞为巡抚,驻守广宁城。
熊廷弼提出三方布防策略:在广宁(今辽宁北镇)聚集步骑以牵制后金主力。在天津设置巡抚,与山东登莱巡抚相配合,利用舟师,伺机入辽南。在东面联合朝鲜从后方打击后金。在山海关设经略,节制三方。这个方案得到批准。
熊廷弼是个有能力把计划落实到实处的人,然而,这次他没有机会。王化贞也是个有胆略的人,他的胆略表现在进攻,他也有计划,准备联合蒙古作为侧翼,暗中联络降敌明将李永芳作为内应。他又是当朝首辅叶向高的高足,于是获得朝廷全力支持,他带着六万精兵驻守广宁,准备和后金决战。他才是真正的辽东经略,而熊廷弼徒拥经略虚名,仅有五千军士,驻守山海关。熊廷弼主守,王化贞主战,造成“经抚不合”的局面,熊廷弼许多正确的意见被晾在一边,王化贞根本不听熊廷弼节制。
王化贞是激进的,激进常常被认为是进取的,有作为的。熊廷弼保守,不思进取,在朝野舆论声中,他的主张没人理睬。
天启二年(1622)正月,努尔哈赤亲率五万人马,分三路向河西进攻。后金军渡过辽河,攻占西平堡。王化贞调出广宁守军去攻打后金军队,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同时后金方面派入广宁的间谍孙得功挑起了兵变,打开城门迎接后金军队。王化贞狼狈逃出广宁,在右屯见到熊廷弼。王化贞在熊廷弼面前痛哭流涕,熊廷弼把愤怒化作嘲笑,问他:“你那个六万军队三个月荡平后金的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
王化贞建议再设法阻击后金军队,熊廷弼认为事已不可为,遂撤回山海关。广宁失守,熊廷弼竟未率军入城进行殊死战,尽守土之责,只是消极退至山海关,接着王化贞也退入关内。山海关以外的整个辽东完全被努尔哈赤占领。消息传至北京,上下大震,京师戒严。
熊廷弼不该嘲笑王化贞,血战厮杀,失败不应该被嘲笑。熊廷弼不该未做抵抗就撤退,一寸山河一寸血,这乃是封疆大吏的道义所在。
05、获罪辽东
天启二年(1622)二月,朝廷逮捕王化贞,罢免熊廷弼。然而熊廷弼人缘不佳,到了四月却和王化贞一起被判死刑。熊廷弼不甘心,据说,他请汪文言用四万两金子贿赂内廷请缓期执行,然而,他是清官,没有钱,无法兑现。魏忠贤大为恼恨,他的党羽冯铨与顾秉谦在讲筵上侍讲时,拿出集市上刊印的《辽东传》向天启皇帝说:“这是熊廷弼自己写的,是他想为自己开脱罪名。”天启皇帝很恼火,于是,在五年(1625)八月把廷弼杀了,将他的首级在北方的九处军镇辗转示众。边镇的将士看了无不悲苦心寒,士气低落,百姓看到无不深抱不平,扼腕叹息。
有人诬告熊廷弼侵吞军费,魏忠贤下令追赃。熊廷弼被抄家,长子被逼自杀,连亲戚本家都被查抄。而王化贞多活了十年,直到崇祯五年(1632)才被处以死刑。
崇祯元年(1628),崇祯皇帝下诏书停止追赃。那年秋天,工部主事徐尔一上书为廷弼伸冤,他说:“当年广宁兵十三万,粮草百万担,全都交由化贞管理。廷弼只有五千名援辽部队,驻守在右屯,距离广宁只四十里。化贞忽然之间同三四百万辽民一下子都败退下来,廷弼只五千人,不一起败退就够了,还能指望他屹然不动,坚壁固守吗?廷弼的罪在哪里呢?我请为他平反昭雪,用以激励有苦劳的大臣!”
崇祯皇帝不同意。第二年五月,大学士韩爌上书说:“廷弼的尸骨至今不能拿回去安葬,根据国法是从来没有过的。”崇祯皇帝才颁发诏书,允许把廷弼的首级送回家安葬。终明一世,熊廷弼没有得到平反。
06、功过辽东
一百多年后,乾隆帝为熊廷弼平反,他称赞熊廷弼“材优干济,所上封事语多剀切,”“晓畅军事,为明代巨擘”。亲自批示说:“观至此为之动心欲泪;而彼之君若不闻,明欲不亡得乎?”下诏起用熊廷弼五世孙,在江夏修贤乡建享堂,于纸坊广坊岭修祠墓。
《明史》:“惜乎廷弼以盖世之材,褊性取忌,功名显于辽,亦隳于辽。假使廷弼效死边城,义不反顾,岂不毅然节烈丈夫哉!广宁之失,罪由化贞,乃以门户曲杀廷弼,化贞稽诛者且数年。”
假如熊廷弼治理辽东的措施得到延续,努尔哈赤哪里有机会?熊廷弼智商极高,高到对那些领悟力低下的文武大臣不耐烦,熊廷弼情商很低,低到在朝廷没有同盟者。后来的继任者如孙承宗、袁宗焕、洪承畴,他们都延续了熊廷弼的治辽大计,如果不是朝廷掣肘,清朝哪里有机会?所以说,明朝不是亡于边疆,而是亡于朝廷。
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