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碉堡、看书、写作

图/来自网络

1

小时候,三四月份,风向恒定,村里野孩子中,会自动发起风筝节,动手在家DIY。一般都是大人帮助完成。材料现成:报纸,胶带,缝衣线、竹立香的竹芯「农村家家户户常备,初一、十五,祭祖,上坟常用」。竹芯搭建骨架,报纸覆盖粘合,拴上牵引线,就大功告成了。

我很羡慕他们有风筝,老爸说给我做一个比他们还气派的:

拿柴刀、毛竹,劈好竹条

剪一块装化肥的塑料袋

我期待了个把小时后:果然气派了

这个风筝巨型得有好几斤重

我说老爹:怎么把它放上天呢?

后来我不记得丢哪了,只知道每到风筝季节,都开始自己独立完成。和小伙伴们,在野外空地、小山上奔跑,互相比拼,仰望自己的风筝飞的有多高。

到了六年级,感觉自己过了这个阶段,嗨,就是自认为长大了。不再有心情去干这件事,但还是给做了只漂亮的鸽子风筝,甚至用纸片,一片片模仿了羽毛贴上去。我很满意,挂在墙上:想像它上天的样子。

2

还喜欢干的一件事情

就是和我的小伙伴去挖泥土,在春夏的湿润季节,水塘边滑润细腻的泥土,干了不会龟裂 ,最适合塑形了。采集是快乐的,犹如采花。回来后,堆了一地的泥巴:疯了么?也有围观大人小孩:看你一堆烂泥 ,如何砌成一堵墙。

不哩,要造一个城堡。

一个碉堡接着一个 碉堡 ,一个炮楼接着一个炮楼。

3

我很喜欢看书,从小感觉到里头的自由。

姐姐是我学前的启蒙老师 ,经常叫我识字。一个人在家 ,我仅靠这几个可怜的字,把抽屉里姐姐的书翻烂了。可能家里唯一能找到的玩具也只有教科书了。

一二年级时候,有次带我去赶集,集市上 有个书摊,贩卖少儿故事书,比如: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之类的。以现在的 眼光去看,无论内容还是制作都相当粗糙。我看上了一本,拉也拉不走 。后来三块钱给我买了一本。

这是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第一本课外书!

年龄越来越大,却一直没有扔掉,也是因为这个 。

4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写文章的冲动,毕竟作文是让我头疼的事情,每次这项文字作业都要搞到周末的最后一刻。可能我不想被一个命题框住,我想表达的太多,又不符合作文的套路。我是乡下人,也没看过什么名著散文 ,好词好句我哪里晓得:什么 保尔柯察金,什么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但是毕竟还是小学六年级写了一个长篇探险故事,模仿七龙珠,高中写了青春校园的小说,模仿韩寒,后面零零散散写点东西。回头看,东西丢了,仅剩的也写的真烂。

为什么要 写呢?你有什么条件写呢?除了浪费时间,还有什么好处?

我也没有明白当时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有什么资格写这写那,不好好念书对得起谁呢?

年少的郁闷,烦恼,喜悦,幻想 ,希望······因为你没法从现实中得到。你又不得不表现得很乖,你的狂野和自由全在里面。魔力也就在于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筝、碉堡、看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