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两岁”到来前,还有一个难缠期

了解一些育儿知识的人都知道,有个“可怕的两岁”之说,最好提早做好心理准备,我也一直准备着,可没料到的是,在此之前,孩子还有一个难缠期。

那段时间,我和他爸经常感概,“以前的乖娃娃去哪里啦!”可见儿子行为的“反常”。

那时候儿子学会了“不”,虽然还不会说话,但能表达“不”的意思。孩子都是先学会“不”,才学会“是”的;先学会“破坏”,才学会“建设”(比如搭积木)。

你叫他过来,他偏跑远;你叫他别碰,他偏给你弄得乱七八糟;而且在家打人、咬人,乱摔东西,极度难缠。

“可怕的两岁”到来前,还有一个难缠期_第1张图片

最初,儿子不高兴了,但又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就打人、咬人来发泄;后来纯粹是出于好玩。对于孩子打人、咬人,我知道有这么一个阶段,所以能忽略尽量忽略,不要求他改正,不强化。每次他打我、咬我,我告诉他“不可以”,然后自己远离,不多说,但也用行动表示我不支持他的这种行为。到是他爸,任他打和咬。这还不是难点,让我抓狂的是他的“叛逆”:非要对着干,而且很缠人。

一次午睡前,不记得什么原因,我对他发了很大的火,自己走出了卧室,还生气地关上了门。没想到他竟然自己打开了,因为还不够高,以前从没有打开过。看着他难过、害怕的样子,真是又惭愧、又心疼。

等他睡着了,躺在旁边就在想我这是怎么了?看了那么多育儿书,为什么遇到问题还是束手无策?方法层面不讲,是我的基本观点出了问题。

“可怕的两岁”到来前,还有一个难缠期_第2张图片

我一直很赞同“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以从小建立孩子良好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现在孩子不按我的意愿来了,其实我内心是不接受他这个样子的,所以我觉得很痛苦、很抓狂。

我决定从意识层面先调整自己的态度:无论孩子怎么叛逆、难缠,我都接受,都是我的儿子。没想到心里这么想了之后,再遇到问题,我竟真的不生气了,可以顺利地应付绝大部分“问题”。

真神奇,我第一次在育儿上深刻体会到:只要自己意识层面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很多行为根本没有“问题”,也不会让我觉得难以接受。

当然,欣喜之余,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一直说育儿育己,不得不承认我的成长速度赶不上孩子的速度。孩子已经成长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我还是老心态和老方法,这怎么行?得跟上他的步伐!于是赶紧将以前的读书笔记,经典摘抄找出来好好看了一遍,再找书来补习,其中《你的1岁孩子》里清楚地描述了孩子的这个难缠阶段。

“可怕的两岁”到来前,还有一个难缠期_第3张图片

《你的1岁孩子》里写到:

“孩子个人的情感表现会在稳定和不稳定之间交替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

这也符合儿子的生长情况。1岁前,每隔几个月,就会出现一段“艰难时光”,那时我总觉得他是在快速长身体,可能引发了不适,没想到是情感发育的阶段性表现。按照书中的说法,孩子1岁3个月到1岁9个月是一个不稳定的时期。

1岁半左右,孩子的独立意识开始萌生,进入了一个复杂的过度期:非常固执,占有欲强;用肢体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不高兴了打人、咬人);情绪不稳定,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差;内心有很多欲望和需求无法表达,只得用哭闹、叫喊、发脾气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等挫折感;呈现逆反心理等。

“此时的他,每天都经历着挫折和困难,他小小年纪,要千方百计地做自己的力量所不能达到的事情”。

所以父母的耐心包容很重要,尽量以顺从孩子为主,但要有技巧。书中提供了12种技巧,经实践,选取几个很实用的。

技巧一:掌握他的性格以及对失败的承受能力。

先掌握孩子的性格,明确他对所遭受困难程度的最大接受能力,每当他遭遇麻烦,自己解决不了,又快承受不住时,就用其他事物吸引他的注意,或者恰到其时地给他帮助,以避免情绪火山爆发。

技巧二:分散他的注意力。

分散注意力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全身心地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间很短,所以可以给他找一些他感兴趣的其他事情里转移注意力。但如果你当时没有足够的时间,或心情不好,没有耐心把他逗乐,不理睬他是最好的选择。

技巧三:在孩子疲惫前做好准备。

只要孩子休息好了,因为累而产生的烦躁心理很快会被抹平。

“可怕的两岁”到来前,还有一个难缠期_第4张图片

技巧四:吸引并抓住他的注意力来达成你的目的

用他感兴趣的东西,把他诱惑过去。比如,背对着他,让他看不见你在做什么,但要弄出一些奇怪而有趣的响声,让他好奇,自己走过来。

技巧五:经常带他去户外玩。

户外吸引孩子的事物很多,一般都能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技巧六:做好各种安全保护工作。

那些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或者有很大难度的玩具,必须有大人在身边看着才能玩;贵重的物品或者是容易打碎的东西都应该放到他所够不到的地方。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任由孩子玩耍,不要处处设限,引发他的叛逆情绪。

“1岁孩子的思维和行为完全没有发育成熟,正是因为这种状况,使他们对一切都无能为力,把父母当做依靠。作为孩子最亲密的家长,只有顺从他,迎合他的需求,才能养成他们对事物和人的安全感。”

调整好接受心态,又补充了点育儿知识,底气也足了,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反常”行为能理解,也有耐心让他充分“发泄”。

我知道这个特殊阶段会自然而然过去的。果然,1岁半左右,我的乖儿子又回来了。他开始配合,学会说“好”、“可以”,会点头,语言敏感期也到了,理解能力大大提升,能渐渐表达自己的想法。总之,难缠的阶段顺利度过了。我算了算,正是儿子16-18个月期间,其表现基本符合书中的描述。

有了这次“预演”经历,再面对儿子“可怕的两岁”时,估计就没那么可怕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怕的两岁”到来前,还有一个难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