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

        我并不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之前我说我开始读书并不是为了获取知识或者爱好,所以作为一个带着娱乐性读书的人去书店选书,当时的心态是觉得自己需要更好的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之前有和亲近的人情感和言语上的冲突不愉快的事发生,所以没有挑选小说或文学类的书籍,而径直选择了心理学和经济学类的畅销书,也可能觉得自己的学识太浅薄同时自己年纪大了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继而想通过看此类的书籍提升自己的逼格。

        而在杂乱的看过十多本书籍之后发现这样的看书方式不能达到娱乐性,我不能感受到读书带给我什么快乐,反而因为只有看书这一个单调枯燥的娱乐方式使我并不放松,也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我只有对当时看到的章节感叹一时,书本合上之后所有的观点都变成了模糊的记忆,更不要说什么活学活用,形成什么知识体系了。

        然后,我连续好几天看不进书,也同时没有其他有兴趣的爱好,还生了一场大病,虽然就是普通的感冒但对于我这个好几年都不生病的人来说从发烧拉肚子打喷嚏鼻塞流涕喉咙痛长达半个月的时间已经算是大病了,加上工作上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务,这些带给我的是身心上无尽痛苦和无法消磨的时间,于是又强迫自己开始阅读。

          重新开始阅读的时候就开始选择同时读不同类型的网文和书,能快速读完或者一本书里章节篇幅较短的书籍,看得慢点没关系不能太累,然后我读到了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方式理解世界》里的《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笔记本就是力量》《用强力研读书》,片刻上徐心渔的《写好读书笔记,才是读好一本书的捷径》,突然觉得茅塞顿开,原来我一直想要提高认知,读书读不下去的原因是我不会读书,不会有效的读书呀!而有效的读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写读书笔记呀!

       于是,我开始选择读徐心渔推荐的《如何有效的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作为对如何读书方法的工具书来学习!边读边记笔记,全书两百多页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慢慢的研读,记下了七页的读书笔记。

         而这本读书笔记也不能算是完美的笔记,按书里的方法应该是“三项信息加两个要素:写读书笔记的时间、书名、作者名和摘抄评论”。我则一开始就急切的写下自己不经意的想法,或者看到精华的语句摘抄下来不做评论,一直到看完第三章我才刻意要求自己先摘抄并且同时记下评论,哪怕只是写下“这个观点我之前看到过很有道理”这样一句话,把从读本书开始写下的第一句笔记开始补充了三项信息。

       同时还有不太会灵活运用书中介绍的筛选程序:通读、重读、标记!因为我选择了在有播放着背景音乐的咖啡厅里读书,正值喝下午茶的高峰期人声也相对吵杂,我读书的环境有些恶劣,我不再无声的看书,转而开始小声的念书,对每一文字通读和重读同时做,而标记也是想起来就标,现在回过头翻看我标记的内容似乎也不是什么重点!

        但是在合上书籍的时候,我重读了一下我这份不完美的读书笔记,我发现我还是有不少收获的,现在回顾一下自己也总结出了我所总结的几个受用的读书方法:

        1、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而不是为了读书而写读书笔记。

        以思想输出为前提的读书,思想输入就会提高,会更能理解书中的内容和思想,同时能活学活用。就像书中提到的“只有在读完书后对书中内容作出反应,进行主动思考,才能真正掌握这本书的内容”。“在写读书笔记这个前提下,读书方法会发生改变,你会进入主动寻找书中‘打动人心的内容’的工序。”主动和被动的概念就把读书分成了增加乐趣和完成任务的区别,谁不愿意快乐的读书呢?所以现在我的乐趣在于可以活学活用的写读书笔记,而不是完成任务的读死书!

       2、活用属于自己的“信息一元化”的方法。

       在书的第二章教我们用购书清单来选书购书,清单的制作方法是把书名、作者、出版社、备注这四项制成表格,制作这个清单的理由是:培养带着目的去读书的目的意识和帮助自己找到真正想读的书,而在第四章里教我们制作读书笔记的标签并制作索引资料,目的是方便在读书越来越多以后方便检索,杜绝日后想不起来的情况。

         而作者提出的“信息一元化”,所谓的一元化有必要用书中的举例说明一下:“如果同时使用三四个钱包,不管多认真整理,也有可能会想不起到底哪个钱包放着医保卡。那么相反,如果只有一个钱包,完全不去整理,把收据、会员卡等全都塞进去会怎样呢?只要把钱包里的东西倒在桌子上一样一样地查看,就一定能找到医保卡。”根据这个一元化,我可以吧这个购书标签的类目延长,除了那四项以外,我还可以加上“笔记本编号、笔记位置页码、阅读时间、购买的渠道(网购,书店)、书类(电子书、纸质书)、获取书籍的渠道、关键字”,根据自己的习惯添加和减少分类,这张丰富的一元化表格既能让我们列出购买清单也能日后方便查找的索引,可以打印出来手动添加也可以作为电子文件存储手机电脑随时带在身边,一元化的管理的表格不用分看书前的准备工作也不必成为读书后的纪要,算是活学活用的方式吧!

        3、及时写读后感,书评,使之变成自己正在受用的知识。

        这篇文章算是我对本书的读后感,在读完本书之后我重读了一遍我做的不完美的读书笔记,发现我脑海里还有非常多的读书笔记记录不下来的感想,我决定把这个感想完整的写出来,而在书写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断的又闪现更多的想法,又想到笔记上没有记录到的书中提到的文字作为我写此文的佐证,所以我又回顾了其中的很多章节,通过边写读后感边思考我发现我又加深了对书本的理解,很受用!

       如果说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方式理解世界》中对读书和笔记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那么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的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是列出了通俗易懂具体方法,徐心渔的《写好读书笔记,才是读好一本书的捷径》做了一个对读书笔记很好的检验,那我的这篇文章算是除了不熟练的学习体验以外还有了不成熟的心得,这些将成为我有效阅读每一本书的起点,并为之坚持下去。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现在开始: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