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产品小结1

这段时间,让我对后台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

想尝试自己总结一下对后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一些知识。后台产品也有不同的分类,我要介绍的是工作流方面的产品。

以下的内容,有很多都参考了别人写的文章。有不对的地方也希望大家多多指点。

首先要清楚的是,后台产品和前端产品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后台产品更加注重的是业务逻辑的清晰和功能的实现,而前端产品对视觉设计和交互设计有较高的要求。

下面开始,介绍自己总结的后台产品的设计方法与思路(就像前面所言,更多还有其他前辈的知识,先在此道谢)。


1.需求调研与分析完成后,就是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做产品,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自己先清晰地理解一个产品。只有自己理解了,才能更好地推进产品的开发与进程。

首要要梳理清楚的是线下的业务流程。将线下的业务流程梳理清楚以后,然后才是对产品的思考。这里要介绍几种帮助自己更好的梳理业务流程的工具。

状态图,流程图,泳道图。

三种图,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下面我详细说明。

a.状态图

状态图的作用是让人清楚业务的实现需要经历的状态序列,以及引起状态转移的事件,和因状态转移而伴随的动作。状态图的驱动是基于状态的转换。下面我以点餐为例子。

后台产品小结1_第1张图片

业务的开始和结束用圆角矩形表示。业务的状态以矩形表示。每一个矩形都表示一个状态。菱形表示业务分支。每一个矩形之间都伴随着一个动作。

状态图能清楚地让我们看到完成的点餐流程中,会在哪些地方进行停留,并知道转向下一个状态时会伴随着怎样的动作。另外,在“菜品加工中”下方特意设立了一个“食材准备中”作为子状态,因为业务流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特殊的情况(如某些菜品需要准备食材)而停留在某个状态,这时需要先去完成其它操作(准备食材)后再回到该状态(菜品加工中)继续之后的业务流程。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样做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如果对于简单的业务逻辑,确实有点多此一举,但如果一个业务流程中存在很多个(7个+?)状态的时候,我相信状态图能让你在进行业务梳理时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

b.流程图

流程图,相信大多数人对此并不陌生。但是,我看见很多人绘制的流程图并不是十分规范。不规范的流程图,自己理解起来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别人可能就会产生误解。

流程图,我将它分为分为三步走。1.流程图。2.泳道图。3.分阶段的泳道图。下面一个一个介绍。

业务流程图描述的是完整的业务流程,以业务处理过程为中心,一般没有数据的概念。流程图以动作来推动业务前进的。下面还是以点餐作为例子。

后台产品小结1_第2张图片

同样业务的开始和结束用圆角矩形表示,而每一个动作则以矩形表示,菱形表示可能会出现的分支。可以清晰的看到流程图没有任何显示状态。状态图与流程图表达的不同效果一眼便知。

流程图更加关注的是业务实现具体需要进行哪些操作。每一个动作的基本都是“动词+名词”或者“动词”的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明晰以动作为驱动流程图。

c.泳道图

泳道图,又称为跨职能流程图。也是我所说的流程图的第二步。作为流程图的进阶,泳道图加入了泳道表示不同角色(或岗位、部门等)。让人在了解业务流程时,也清楚由谁执行该动作。同样以点餐为例子。

后台产品小结1_第3张图片

可以看到,每一个动作都放在相应的泳道下,对应了执行此动作的人。这样对于业务流程中不同角色的职责也会更为明确的认识。

d.流程图终极版

后台产品小结1_第4张图片

可以看到,在最左边加了一个侧栏,将不同的动作划分进了不同的阶段。个人觉得这是弥补了之前没有状态的说明。让人在了解详细业务流程的同时,也对状态有了大概的认识。


也许很多人,觉得花这么多时间画图会浪费很多时间。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对于我个人而言,每天捣乱这些图,会很快加深我对产品的理解。特别是在业务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仅靠大脑很难有清楚的思维,但是图形化后却能很好的理解。在业务整理上多花点时间整理,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今天到这儿了。本文一次性过,没有返改过,有错别字和语句不通的地方敬请见谅。

日后在更后面的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台产品小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