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

小说的本身在于讽喻生活,既然能被一些人想出来并能用文字表达想必有其存在的理由,犀利的话语或许自己琢磨十天半个月也未必能理出头绪,在我看书的过程中摘录下来的部分句子,很有感触

1.中国传统模式,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或去匡正世道人心。

2.人在做两种不同性质的事:一类如棋手,成败由他的最坏状态决定,也就是说,一局里只要犯了错误就全完了。还有一类如科学家,只要有一天状态好,做成了发明,就成功了。

3.最能说明你是一件货物的事就是:人家拿你干了什么或对你有任何一种评价,都无须向你解释或征得你的同意。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假如连这一点都不懂,他就是行尸走肉,而行尸走肉是不配谈论科学的。

4.特殊的裸猿人类:我可能还不够聪明

骡子式的折中方案:你只有变得更聪明,才能看到人间的至善。

驴子的想法: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是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高兴。

5.任何知识本身,即便烦难,也可以学会。难就难在让它变成超级,从中得到大欢喜、大欢乐,无限的自满、自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种品行。

6.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充满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调低下的思想。这种说法听上去美妙,却使我感到莫大的惊慌。因为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总和就是我自己;倘使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假设有某君思想高尚,我是十分敬佩的;可是如果你因此想把我的脑子挖出来扔掉,换上他的,我绝不肯,除非你能证明我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人既然活着,就有权保证他思想的连续性,到死方休。更何况那些高尚和低下完全是以他们自己的立场来度量的,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子上方,原来是长了一座鸡窝。

7.你有种美好的信念,我很尊重,但要硬塞给我,我就不那么乐意。打个粗俗的比方,你的爸爸不能代替我的爸爸,更不能代替天下人的爸爸啊。

8.赫拉克利特,善与恶为一,正如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条路。不知何为恶,焉知何为善?

9.萧伯纳在一部剧中对爱尔兰人的生活状态做了这样描述:“一辈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只猪,结果自己也变成了一块土,一只猪……”

10.别人希望我变得笨一些,谢天谢地,他们没有成功。人应该改变自己,变成某种样子,这大概是没有疑问的。有疑问的是应该变聪明还是变笨。

11.乔治·奥威尔:“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必须承认一加一等于二。”

12.弗洛伊德对受虐狂有如下解释:假如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使自己好一些。对这个道理稍加推广,就会想到:人是一种自己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这种想法可以使他自己好过一些,所以他有些好作用。很不幸的是他还有一些坏作用:有些人据此认为,人必须吃一些无益的苦,虚掷一些年华,用这种方法达到崇高,这种方法不仅有害,而且是有病。

13.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点歇斯底里。所谓歇斯底里,就是按不下心头一股无明火,行为失范。

14.假如说,人得到自己希求东西就是幸福,那就言之成理。倘若说因为某件事是幸福的,所以我们就希求它,那就是错误的。谁也不是因为吃是幸福的才饿的呀。幸福的来源就是不计苦乐、不计利弊、自然存在的需要,这种需要的种类、分量,都不是可以任意指定的。

15.一种需要本身是不会过分的,只有人硬是夸大它,导致了自激行为才会过分。饿了,找个干净的饭馆吃个饭,有什么过分?想要在吃饭时显示你有钱才过分。你有个爸爸,你很爱他,要对他好,有什么过分?非要在这件事上显示你是个大孝子,让别人来称赞才过分。需要本身只有一分,你非得把它弄成十分,这原因大家都明白,社会对个人不是只起好作用,它还是起哄的场所,干什么事都要别人说好,赢得一些喝彩声,正是这件事在导致自激。

16.一切人间的荒唐事,整个社会的环境是一个原因,但不主要。主要的是:那个闹事的人是在借酒撒疯。这就是说,他明知道自己在胡闹,但还是要闹下去,主要是因为胡闹很开心。

17.一旦聪明人和傻人起争执,我们总说傻人有理。久而久之,聪明人也会变傻。

18.用不着花很多钱,受很多罪,跑好远的路,洗耳恭听别人说你是傻X。自己知道就够了。

沉默的大多数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沉默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