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复杂的概念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别人能够听懂,你才是真的懂了

信息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

信息消化不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       没有收获:读书学习,花了时间,但是没有相应的收获;

    •       用不起来:或者读书学习当时收获满满,等到应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讲不出、写不出、用不出!

因为不消化,所以没收获;又因为没收获,就以为是自己吃的太少。于是,拼命吃更多,看到知识专栏就买买买,付费专栏、课程、公众号、知识音频买了不少,结果,重新回到上节课说的信息囤积的状态,最后成了只知道疯狂囤积知识产品却没有消化利用的信息小松鼠,患上了只囤积不消化的「信息松鼠病」。于是,越囤积越没时间学习,学了也更难消化,甚至感觉自己无力学习,再也不会爱上学习了。这就是信息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

信息 vs 知识:到底是知识爆炸,还是信息爆炸?

如果你也有上面的毛病,那么你也是「信息消化不良」患者。

在这个海量信息唾手可得、信息过剩的时代,我们得想清楚这个基本问题:到底是知识爆炸,还是信息爆炸?信息和知识的区别是什么?

我对信息和知识的区分原则很简单:

外部的、别人输出的、没有自己完成内化的,就是信息。不管别人分享的干货有多干,是多年经验总结,是他的多年思考和复盘。如果我们只是像小松鼠一样把别人的知识收藏起来,没有内化吸收,那就不是你的知识。 信息,往往是碎片的。碎片信息,没有被消化理解,没有在你的头脑里、在已有知识间建立关联,没有纳入你自己的知识体系,它就不是知识。

所以,我们说,知识永远不会爆炸,爆炸的只是信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唾手可得,信息本身已经不是力量了,只有消化后成为自己的知识,并且在现实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才是自己的力量!「我知道但是你不知道的」「独门秘籍」已经不是知识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了,而是对信息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知识、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我们的护城河。

今天,我就介绍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学习方法,用落地可行的方法,一步步帮你提升大脑对信息的消化吸收能力。这个方法,就是「费曼技巧」(Feynman Technique)。

费曼技巧

初中没毕业的农民父亲,怎么能养出两个清北孩子?

在介绍这个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费曼技巧到底有多厉害?

先给你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农民父亲,生活很贫穷,初中都没毕业,但是他的两个孩子,一个清华一个北大。他是怎么做到的?

很多人都很好奇,让那位父亲来介绍经验。结果,他是这么说的:

    •       我哪里有什么经验啊。我自己没文化,没法自己教孩子,而且我没钱,没法让孩子上辅导班,也请不起名师给孩子辅导作业;

    •       所以,我只能在孩子放学后,吃完饭的时候问孩子:「娃,今天上课老师讲什么了?」我会很有耐心,仔细听他们讲。孩子初中以后的内容,我经常就听不懂了,但是我还是不住问他们「为什么」,孩子们经一开始说的时候都自信满满,以为自己会了;但是经常说着说着就卡住了,孩子们就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学会,我就让他吃饭后再翻书看,再给我讲;

    •       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坐着。不能自己去看电视,却指挥孩子去学习。家里也没报纸,我就翻孩子的课本。翻到什么地方,我就经常问孩子 「这里讲的是什么?什么意思?」孩子经常会说不出,于是,第二天到学校,他们就得去问老师。然后回来继续给我讲;

    •       就这样,孩子对念书一直挺感兴趣,学校里老师也喜欢他们,同学们也常问他们问题。然后,考试一直都很顺利,很自然就上了清华北大。

是的,这个农民父亲,比你我的外部条件都差,但是,这个农民却无意识当中应用了大智慧。他对孩子的学习应用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曼教授的学习方法:费曼技巧!

名校的「拍大腿学员」

有很多学员都来自清华北大等我们仰望的学府,暑假美国大学放假的时候,每个周末的团课都有UCLA、Boston、南加州等常春藤大学的学生参加。这些学霸极其优秀,但我把他们称为「拍大腿学员」。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听到费曼技巧这块,都会大腿一拍:「原来,我是怎么进北大的啊,原来这叫费曼技巧啊!」

因为家庭教育、自身努力、感悟或者其他原因,学霸们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用着「费曼技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辣么神奇的学习方法」到底是什么?真的辣么神奇吗?

费曼技巧是什么?

费曼(Richard Feynman),是美国物理学家,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个大学霸,不但科研强,教书更强。他给大一学生教《大学物理》300人大课,但是却能深入浅出,把复杂而枯燥的物理学讲得特别通透,将遥远的、微观的、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理论,联系到身边的、具体的、我们都熟悉的例子,然后在具体的运用中让你理解知识,并能用知识理解真实现象,解决具体问题。有人基于费曼的学习理念,提炼出一个底层的终极学习方法: 费曼技巧。

这个方法非常非常简单,我给它下了一个定义:学任何东西,如果你能

    •       用简单的话、

    •       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       不带行话术语,

    •       说给八十岁的老太太听,

    •       说给八岁的小孩子听

如果这些人都听懂了,你就真的懂了。

这个「费曼技巧」,我管它叫美国版「白居易写诗」。白居易写完诗,就念给老太太听,如果老太太说嗯不错,听得懂,那就通过了一道质检,于是,就有了一个成语,叫「老妪能解」。包括现在写书、写公众号文章,费曼得足够好、足够清晰准确,是书和文章持续受肯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用诗歌表达情感要通俗易懂,用语言或文字来传递知识,更是如此。所以,好的学习方法,它是永恒的,古今中外都能得到验证。

当然,费曼技巧,被我下了一个更简单粗暴的定义,只有3个字:

说人话。

为什么一定要用自己的话、用人话说出来呢?

总结为两点。人在学习的时候都有两种固有的倾向:

第一种,我称之为「自视过高」。很多知识,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听说过,了解,但实际上,差远了。脑子里知道和用嘴说出来是不一样的,用嘴说出来和用笔写下来又是不一样的。

第二种,就是思想懒惰,很多人都喜欢自己糊弄自己,一篇文章一目十行扫过去,当时感觉「好有收获」,「颠覆认知」,但实际上,收获的至少获得感,认知被颠覆之后没有任何行动,总是以为自己获得了,以为自己升级了,然后自我感动。这种思想懒惰,导致学习的时候不想再走额外的一公里,走出舒适区,进入适度痛苦的学习区,把知识真正的掌握到学以致用的程度,清晰且准确地把握它。

当你用人话说出来,别人听得懂「什么是什么」的时候,这才不是自以为知道。当你用人话说出来,不用行话术语黑话糊弄别人、欺骗自己的时候,说明你才是真的懂了。我们工作生活中不太可能每次学习一个新东西就找一个老人或者小孩费曼一遍。但是贯彻费曼技巧的精神,费曼笔记是自我的对话,自我是否真正内化了的检验,最起码要把自己给说明白,记清楚了,才有可能说清楚给别人听。

费曼技巧怎么做?

这么牛的费曼技巧,如此终极的学习方法,具体怎么做呢?费曼技巧很简单,只要4步:

第一步,明确目标。 就是说,一定要明确你要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你到底在学什么东西,学的什么概念。

第二步,以教促学。 作者的原话背得再顺,也不是「学会了」;而是,要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步,化整为零。 当我们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个大概念里面套了很多小概念,一篇文章读下来,可能有十个知识点,其中五个你真懂,还有三个你半懂不懂,最后两个你完全不懂。这个时候,你就得化整为零,将这些基础知识点一个一个逐个击破。具体逐个击破的方法,你可以去翻参考文献、可以Google或wikipedia,也可以请教师长,去跟别人讨论。

第四步,总结提炼。 当你对知识点逐个击破后,你再把它们合在一起,总结提炼。把复杂事情变简单,这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把简单事情变复杂,你就是浑水摸鱼的骗子,是个低级商人。把复杂事情变简单,你就是个艺术家,是像乔布斯一样伟大的高级商人。为了达到简化、易懂的目的,你甚至要通过联想的方式,打比方,举例子,举具体的、活生生的实例。最后这一步,工作量还是挺大的。也是真懂与半懂不懂之间的分水岭。 

首先,你得将这一篇文章的十个基础知识点合在一起,;

其次,你要简化你的表达,用简单的话,用人话说;

最后,你要举出活生生的、具体的例子,或者打比方。打比方、举例子,是费曼一直倡导的。就是说,我们在学习、尝试理解任何内容的时候,当我们尝试表述知识,不要用官腔讲正确的废话,不要讲没有讲没有实质内容的空话和道理,不要像教科书那样僵化地定义,上百字的定义看起来很高深但就是看不懂。

而是要,用简单的话,用人话,说清楚什么是什么,联系现实,举活生生具体的例子,甚至打比方来说明。 所以,费曼一直强调一点,一定要打比方、举例子,不断地举具体的实例!

「眼到脑到手到」的费曼笔记法

费曼技巧的方法威力强大,在知识管理的实践中,在行动上,体现为我们学习时需要用「眼到脑到手到」的费曼笔记法来记笔记。

什么叫「眼到脑到手到」呢?

有一种与它完全相反的做法,我称之为「人肉扫描仪」,就是说,有的人读书,是一个字一个字读下去,一个词一个词读下去的,只是像扫描仪一样眼睛从这些字词上扫过,但是脑子并没有开动起来,以至于每个字每个词都认得,但是却没有任何收获,头脑空空。重要的病因就是「眼到脑不到」,「脑到手不到」。针对上述病因,只需要两步就可以「药到病除」。

下面我就用印象笔记来示范,其他知识管理软件或者纸质书也是类似的。

 首先,眼到脑不到。

这导致我们阅读的时候,一个字接着一个字读,每个字都认识,但是合起来总是不知道什么意思。读书不只是在用眼睛「认字」,而是要用脑去识别作者的干货。所以,费曼笔记的第一步就是:高光。我们高光标注的内容就是作者的干货。主要概念,主要结论是什么?我们这里面的文章的结构是什么?它主要的观点是什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充分吗?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还需要补充哪些证据才能证明这个结论呢?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怎么运用?这就是「脑到」了。

 其次,脑到手不到。

有的人读书,脑子也到了,当时收获满满;甚至觉得自己也「手到」了,文章上画满了标注记号,也记录了笔记;当时觉得自己明白了,但是到了应用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不明白。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人把在书本上画线标注当作「手到」;把整段摘抄文章内容当作「手到」。而真正的「手到」,是要用「说人话」的费曼技巧,将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所以,费曼笔记的第二步就是:插卡片。我在笔记里面插入一个笔记卡片( 卡片是我自己的称呼,用1X1表格或者代码块功能实现)。这个笔记卡片,就像我们读纸质书的时候夹在书页中的读书卡片。在卡片里,我会写上自己的话,自己的理解,这就是我自己思考出来的内容。

所以,我用高光和插卡片这两个操作,来加工整理干货文章,实践费曼技巧,这个就是费曼笔记。

而且以后如果我查资料需要这篇文章,我不再需要重新再把这篇文章的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再看一遍,甚至不需要看被高光了的内容,而只要清晰定位到非常明显的读书卡片上,只要看卡片里的费曼笔记就可以了。这样的努力是不是才是可以积累的努力呢?

手不到的后果就是,一时偷懒,以为自己懂了,但是努力不可积累。总有奇思妙想,却每次都得重头开始,重来一遍。不论是中国过去的传统智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是西方的学习智慧「失去记忆的人,要靠纸笔帮忙」,其实,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思考和精神火花写下来,让努力可积累,下次要用的时候,搜索一下,找到这个笔记,在这个基础上迭代,让积累可迭代。这是非常基础但是非常关键的学习习惯。

眼到脑到手到,就是在大象里,用费曼技巧这个终极学习方法,将外部信息加工整理,理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让别人的知识分享、经验和干货,真正内化成为我们自己的力量。这个过程中记录的真正有用的笔记,就是「费曼笔记」。

你的成长加速度

一个上了5次课的北大女孩是这么说的

她总结说,自己在北大认识的优秀青年有两个特点:

最爱跟别人讨论,爱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观点。喜欢给同学讲,不会嫌弃对方笨,不厌其烦地讲给别人听,一定要给别人讲明白!

学习时最注重总结,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理解后还喜欢别人讨论分享。

这就是他们都在实践「以教促学、说人话」的费曼技巧啊!不论是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爸爸,还是这些高学历学霸,由于家庭教育或其他机会,在无意识中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和训练有素的学习方法,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而我们普通人,则需要有意识弥补,拉近自己和学霸之间的距离。

费曼,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

费曼技巧,是检验知识消化吸收的终极学习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费曼技巧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

上完课,我们觉得自己听懂了,但是最终会有考试来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懂得了;而当我们离开学校以后读一本书、付费上一个课程,再也没有人出一套考卷,来考核我们是不是真正懂得了。所以我们经常陷入一种「自High式学习」。

为什么是自High式学习呢?

因为,当我们刚读完书、上完课的那一刻,「收获感满满」,我们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了,甚至还对作者挑三拣四,把「挑三拣四」「自以为是」当作我有别人没有的「批判性思维」,而感觉非常high,这种High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读书人;

但是因为没有反馈,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直到我们要和别人讲一个概念,和朋友说你读过的书的感想时,你才发现你不仅仅是「不记得」而已,而是「没明白」。

明白这个道理,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一年读几百本书,但是却好像依然没有力量?」「为什么有人知识不断付费,获得的只是获得感而已」。

费曼技巧,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反馈机制,是对学习效果的反馈,让你根本无法自我欺骗。当你不能清晰明了地「说人话」,让别人明白的时候,就是在告诉你「其实你并不像你所以为的那么懂」。

学习的「以慢为快」

费曼笔记是学习者的内功,而内功往往是无法速成的。速成内功的后果往往是走火入魔,欲速则不达。

用了费曼笔记以后,你会发现:

你学习的速度变慢了!!

可能你平时公众号一天可以看个十篇二十篇,但是用了费曼笔记方法后,公众号一天你可能只看了三篇五篇,你可能会想,「本来这些干货就看不完,现在用了费曼笔记反而还变慢了,这不是更跟不上了吗?

慢是今天的慢,慢是明天的快。费曼技巧能提高你的「学习加速度」,这是对你以慢为快的奖励,是对你时间投资的巨额回报。

也许你会说,平时哪有时间做笔记呀,只能简单地看一看,刷刷微信,没有时间做费曼技巧。但实际上你每天在电子设备上花了多少时间呢?先来看看美国人的数据,16年美国人每天在电子设备上花了长达11个小时;

再来看看我们的微信,这是16年的数据,微信有7.68亿用户,其中5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90分钟,有1/3以上的人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17年数据更夸张,10亿用户,使用时长和频率都只高不低。更简单粗暴一点,你现在拿起手机,看看你手机里微信的耗电量是多少,是不是已经超过50%了?

你每天把花在微信上的时间拿出来一部分,只要做最小最小的一件事情,每天做一个费曼,费曼清楚一个概念,你可能只是精读一篇文章,只要形成最小最小的习惯,也不用步子岔太大,最小的习惯它才能够让你去更好地执行。

当你每天在印象笔记里做好一个费曼的时候,你就会养成打开印象笔记去做费曼的习惯。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大量的学习,大量的吸收很优质的内容,做个计算。

如果你每天能费曼清楚五篇文章,而不是浅尝辄止、浮皮潦草地读了十篇二十篇,那么一年365天下来,就是接近2000篇文章,三年就是6000篇文章,这就是学习的复利。但是相反,如果不用费曼以慢为快的学习方法,相信很多人在过去3年所看的文章、帖子远远超过6000篇,尽管看得很快,但是扪心自问你有收获了多少呢?

你的成长加速度

从2009年1月开始使用印象笔记做知识管理,到现在已经有9年了。这9年,也是我个人成长,不断实现自己目标的9年,也见证自己的9年。从一个学渣,到给商学院和彭博商业周刊做财经翻译,后来进入四大,成为中国&香港CPA,现在我做的这个终生学习领域创业项目。

在四大3年期间,我累计积累了2700篇专业学习和工作笔记。做个简单的除法,算下来,每天也就3条笔记。这3年里,我完成了从财务外行到中国和香港双料CPA的转变。对比之下,如果我没有坚持用费曼技巧来做笔记,没有把干货收集转变为深度的理解和学习,估计我一天20条干货,收集10W篇,有不会有对应的个人成长。

所以,我们说,笔记不在于多,不是变成一个知识的仓库、变成一个垃圾堆,而是在于让它变成你自己学习的一个积累,这是你学习的复利。

复利,除了在理财方面很重要,在我们的学习当中也很重要,正如查理·芒格老爷爷说的,他活了90多年,觉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是你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比你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聪明一丢丢,这不就是每天做一个费曼吗?只要你每天明确地做好几件事情,每天将你要学的内容做好费曼笔记,日积月累,你就能实现你想要的目标了。做正确的事情+正确的做事情,让你享受时间的力量。

好,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       面对热衷于信息囤积的信息松鼠病,费曼技巧是特效药。

    •       用通俗易懂「说人话」的费曼笔记,不仅仅加深我们对知识理解,更是知识检验的唯一标准,判断自己或者他人是否真正明白了。

    •       费曼笔记让学习以慢为快,不是只关注当下的快慢,而是不断增加成长加速度,享受学习的复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复杂的概念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别人能够听懂,你才是真的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