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收藏资料,才会进步得更明显

文/洪生鹏

1

清理硬盘时,发现几年前收藏的好多技术文和源码,点进去浏览了一下。大多是以前休息时间浏览技术论坛时保存下来的,认为工作中要是需要用到,就不用再苦苦寻找了。保存了这么多资料,大多其实都没有看,即使工作需要用的知识点,也都是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唾手可得,我们重燃了学习的激情,每每等电梯,等车,午间休息期间,我们会浏览一些技术文亦或是时事新闻。很容易给我们造成一种假象,认为自己很努力。好像很积极,抓紧时间掌握信息,就能在任何领域旗开得胜。

当外界信息的输入大脑,人体大脑就有高级中枢去综合、分析和判断,并进行一番信息加工。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繁杂信息后,来不及分解消化,超出机体的承受力,由此便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这种情绪非常接近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状,所以,这种因工作信息接触过多引起症状的情况被一些人称为 “信息焦虑症”。一些被人们称为“网络综合征”、“手机强迫症”等时代感很强的精神问题,实际上都是过量信息作用于人的一种焦虑心理反应,也是信息焦虑症的表现。

一般情况,我们会认为沉迷游戏是堕落的表现,收藏信息是上进的表现。

电视、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等等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传播手段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扰。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当其中一些信息忽然在身边消失,心里开始觉得焦躁、恐慌,甚至身体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 这些现象都称为信息焦虑症。

2

收集信息越多,没有在一定阶段时间分析处理,越容易陷入迷茫。关注那么多的公众号,浏览朋友圈里的动态,朋友们提供的干货,刷刷微博,囫囵吞枣地阅读,形成“我正在学习”的错觉,带着这些虚无的满足感,原谅自己的懒惰成性,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借口。

看,我这不是又在学习了吗?你看我下班后,也没有闲着。人们对知识的焦虑有目共睹。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学习的需求剧增;高强度的工作时长却让人们止步于系统学习,停留在拾掇信息碎片的阶段。同样一个方法,你看了好多次,二次加工,只是换了一下展示方式而已。其实本质还是没有换,依旧是那个道理。
急于求成,没有形成系统化,一方面,我们渴求用深度知识充实自己。一方面,又排斥艰难晦涩的东西,希望深度知识能被通俗输出。

3

对于信息,时间不够,不妨抽空先多看几遍,先汲取一部分,能理解多少先理解多少。
以后会用到,其实大部分都不会用到了。我们不是容器,如果总是一味的收集,会逐渐丧失质疑的能力。

当别人问到某个信息自己不知道时,情绪一下子就跌到谷底。像是落后了一大截。

我们很容易失去心理平衡,害怕在拒绝信息的同时,也拒绝了信息背后潜在的线索和机会,因此沉迷于信息的海洋,乐此不彼。

在深入对这个行业的认知之后,有自己的自主思考能力,不轻易相信任何一种观点,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4

  • 选择性接收信息,有选择性地接收信息。信息缤纷多彩,想要全面接收是不可能,只会把自己搞得脑袋爆炸而已。“选择性”地接收与自身有关的信息,是每个人都该有的能力,否则信息焦虑症就会缠着你,让你成天喘不过气来。可以尝试强迫自己偶尔关机,打破这种制约。

  • 定期反思一下,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所带所的回报,然后取消最低的,加强在最高的投入,同时不断尝试新的获取方式。

  • 静下心来清理思路,独处时间,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切记尽量不要忙忙碌碌。而不知再忙啥,有何意义。

  • 放慢节奏,人各有所长,别人懂的你不一定熟悉,你熟悉的别人不一定懂,成日只想与别人比较,只会折腾自己。

  • 无论个人对信息的掌握多么全面,遗漏总是难免的。况且很多时候,信息也并不是决定成败的惟一因素。因此,平时感到很累的人应适当放慢生活节奏,你的生活也可以有诗和远方。

****[END]****

文/洪生鹏热衷旅行、写作,目前白天到工地搬砖、晚上写故事。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帮助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猜你喜欢:

为什么有的人工作多年还是老样子

如果你正处于焦虑,不妨看看这篇文章

怕出丑,只怕会错过更大的收获

能力不强时,请不要总是准时下班

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样收藏资料,才会进步得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