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我的家乡,骂人最恶毒的话就是说他家的孩子是三奶奶送的。
有一种传说,说是送子娘娘有三位。大奶奶,二奶奶和三奶奶。
大奶奶给一般人家送子,长相一般,才能一般,当然一般也无病无灾,平凡一生。
二奶奶送子专送富贵人家,送的孩子比较聪明伶俐,当然娇贵了,也就容易招七灾八难的。
三奶奶送的孩子是人中龙凤,不过这三奶奶喜怒无常,高兴了送给你,不高兴就收回去了。她才不管你有多舍不得呢。所以说,三奶奶送的孩子顶多惹你欢喜些日子,大部分是要夭折的。
马老根儿家的马三儿一出世就吸引了许多艳羡的目光,这个孩子实在是太俊了。一走街串巷的相面先生看过三儿的相貌之后,连连称奇。说是这孩子天庭饱满,地格方圆,日后必成大器。特别是嘴角一颗油水痣,标志着一辈子吃喝不愁。
左邻右舍有好事的妇人私下里议论,三奶奶送的,有啥稀奇的。马老根儿一碗热饭差点儿就泼到那几个妇女身上。
他们那不过是嫉妒罢了。马老根儿两口子一高兴,就把一支祖传的银手镯作为谢礼送给了相面先生。从此三儿就成了马家的宝贝疙瘩了。
哥哥姐姐们必须让着点儿,以后三儿大富大贵了,大家都跟着沾光。
自古以来就有“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的说法,爹娘看得见的偏心兄长姐姐们也不以为意。所以三儿的童年到少年都是无忧无虑的。
三儿在家里是他说了算的。因此,大哥二哥他们嘴馋了,就会怂恿三儿找爹妈改善生活。只要三儿开口,马老根儿夫妻就算是上天入地,也要满足。大多数时候是三儿一个人吃,哥哥姐姐们只有看的份儿。有时候三儿也会慷慨地拿一些出来分。
这样长大的三儿,越来越看不出哪里骨骼清奇了,逃学斗殴成了家常便饭。初中没有混毕业,他吵嚷着要去打工,说啥也不肯进校门。马老根儿夫妻也只好断了供三儿读书的念头。
马老根儿卖了家里半年的口粮,又找邻居七凑八借,凑够了三儿的路费。
村里人都还牢牢记得算命先生的话,在村口碰到背着手,佝偻着腰的马老根儿,都会扯着嗓子说,“马老太爷出来散步了啊。”说的马老根儿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马老根儿也不恼,只是在心里说,“等着吧,算命先生的话那还能错得了?”
三儿又让马老根儿夫妻俩风光了好一阵子。大年三十晚上,鹅毛般的大雪飘着,山路上一前一后俩人影时隐时现。打工四年的三儿回来了,带了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女孩子。是三儿的女朋友。
那晚上,马老根儿喊老伴儿上酒的声音,隔着雪花飘了大半个村子。他拿出珍藏了多年的玉手镯,郑重其事地递给了三儿。围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老大老二媳妇儿脸都绿了。年夜饭没吃完就各自骂着自家的孩子,回到自己家的小院了。
马老根儿穿着三儿买回来的皮衣,走路都不怎么佝偻腰了,他细细问三儿在啥地方做事儿。三儿说他工作的地方是合资企业,老板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马老根儿问外国人是不是长着红长毛,绿的眼睛。三儿的女朋友抿嘴一笑,三儿说你说的不是妖怪嘛,外国人跟咱们长得差不多。三儿说,别问了,等过几年有钱了就接他出去见识见识。
过了十五,三儿和他女朋友说厂里要开工了,得赶紧回去,要不就该扣工资了。
马老根儿从贴身衣兜里掏出一个塑料包,一层层翻开,里面零零碎碎的钞票叠得整整齐齐,递给三儿。三儿接过钱,普通一声给马老根儿跪下了。
2
三儿这一走,又是几年。邮差隔三差五地会送来张汇款单。不拘数目多少,马老根儿都笑盈盈地收下,小心放起来,等到赶集的时候去邮局换了钱回来。叠得整整齐齐,夹在一本厚厚的书中,藏在樟木箱子里。
老大老二自从年夜饭之后,就没有到马老根儿夫妻俩的院子里来过。大儿媳妇二儿媳妇都放出话来,以后马老根儿两口子,她们活不养,死不葬。她们说马老根儿的心是长到了脚底板上了,偏得离谱。
马老根儿两夫妻,吃得下饭,走得动路,也侍弄得了庄稼和鸡鸭。老大老二不登门就算了,他们还乐得清闲呢。
这清闲日子没过几年,马老根儿的老伴儿眼睛出了问题。一双看了几十年世界的眼,突然就啥也看不到了,看着走路先排着双手的老伴儿,马老根儿坐不住了。他一下子取出来了平平整整压在箱底的钱。他不能让老伴儿这么大年纪再啥也看不见。他们还等着三儿接他们去看看外国人呢。
马老根儿第二次带着老伴儿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出了乡村,来到高楼林立的城市。第一次来的时候他们还是新婚燕尔的小夫妻 ,街道也没有这么整齐,楼也没有这么高,车也没有这么多。
马老根儿不知道咋通知三儿,他娘得了白内障,得动手术,老大老二他们说谁得了老人的好处就该谁管,想他们拿一分钱出来,没门儿,没有!
马老根儿急得像热锅的蚂蚁,家里再没有啥值钱的东西了。村里一位教书先生帮忙给三儿拍了个电报,三儿人没回来,寄回了他娘看病需要的钱。
马老根儿眼角湿润,这三儿,没白疼。
看好了老伴儿的眼睛,马老根儿给教书先生提了一瓶当地的好酒。
老大,老二一看找三儿要钱好使,居然做了好吃的都会让孩子们端过来,马老根儿一碗饭还没有吃完,孩子们就会小心地说出,他们上学的书钱生活费不够了,学校还要交什么钱了等等。
马老根儿也觉得亏欠他们爹娘,一听到这个就放下碗,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塑料袋,一层一层打开,从薄薄的一叠钱里抽几张出来,分给孙子们。孙子们一得钱就飞快地往家跑。
老大盖房子,差点儿钱——
三儿寄。
老二磊猪圈,差点儿钱——
三儿寄。
大姐家儿子订婚,彩礼钱不够——
三儿寄。
二儿媳妇超生罚款,拿不出钱——
三儿寄。
甚至村长说修一条通往山外的路 ,也找马老根儿,感叹村里经费紧张,大谈特谈村里人有能力了就该给村里出份儿力。
……
马老根儿走在村子里腰杆都不弯了。三儿直不起腰来了。源源不断的汇款单堆成一座山了,压得三儿喘不过气来。
马老根儿的老伴眼睛好了大半年之后,又一次住进了医院。这一次,大儿媳妇二儿媳妇都拖家带口来城里陪,医院不让太多家属陪同,她们就在医院外面的巷子里租房子,方便伺候老人嘛。
不就是换个肾么,三儿有钱怕啥。
这一次,三儿的汇款单没有如期而至,马老根儿回去卖了跟着他十几年的一头老牛,打发了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的房租钱,一辆板车拉回了奄奄一息的老伴儿。
马老根儿在土屋子里抽了一宿的旱烟,天明老伴儿就合上眼了。村里人一大半都在骂三儿的良心让野狗给吃了,亲娘生病都不管。
3
马老根儿埋了老伴儿,葬礼上三儿没回来,三儿媳妇儿回来了,就是那年跟三儿回来的女子。她给婆婆狠狠磕了几个头,退下了手腕上的手镯递给马老根儿。
隔了三天,她带着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把孩子放在马老根儿院子里,一言不发就走了。
马老根儿抱着哇哇大哭的孩子追到村口,三儿媳妇头也不回。
“你家的根儿该你家养活,以后别啥事儿都指望三儿了,三儿死外头了。你们指望不上他了,我也指望不上他了。”
马老根儿抱着大哭的孩子,一下子愣到那里了,半天回不过神儿来。他粗糙的大手擦去孩子脸上的泪水,端详着怀里的孩子,这孩子眉清目秀,比三儿小时候还长得俊呢。
从此,这一老一少成了村子里的风景。马老根儿上山放羊还是下田干活儿,背上都少不了这个俊俏的小男孩。村里几个长舌妇儿嚼舌根说这孩子又是三奶奶送的。马老根儿听了也不恼,可不是么,就是三奶奶送的!说的人讪讪的,开始找脑子里有限的词语来赞美一下这个孩子。
马老根儿给孙子取名官宝儿。
官宝儿长到七岁就入了学堂。这孩子不像他爹不好读书,他成绩一路领先,年年考第一名。老师们都说这孩子是块读书的料儿,好好供他读书指不定以后能考上北大清华呢。
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的嘴快撇到北京了,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不知道有命读不,不知道马老根儿有那么长的命供不。
马老根儿突然就觉得自己不敢死了,他养了更多的羊,托教书先生卖了就把钱叠放整齐藏在箱子底下,他要给官宝儿积攒学费。
官宝儿上到初中的时候,马老根儿的腰彻底抬不起来了,他像一只挣扎的虾,放不动羊了。他拿出来箱底的玉手镯,摸索了良久,弯着腰敲开了教书先生的门。“你帮我卖了吧,我官宝儿说啥也得读书。”
教书先生把玉手镯包好,递给马老根儿,“这个传家宝您自己收着吧,官宝儿的学费有着落了,一位好心人从现在开始支持官宝儿读到大学毕业了,您老就等着享清福吧。”
“能有这好事儿?”马老根儿吃力抬起头来。
“是啊,不过资助人要求你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不能让人人都知道了。”教书先生说。
“我保密,我保密。”马老根儿连声说。
他拄着拐杖来到老伴儿坟前。“三儿他娘啊,咱官宝儿以后会有出息的,我得晚几年来找你老婆子了,咱官宝儿还得我照看啊。”
官宝儿真争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方一所知名大学。开学他非让马老根儿送他,马老根儿说年纪大了,坐不了车。官宝儿说是资助他读书的叔叔的意思,他要见见爷爷,他会派车过来接他们。一听这个,马老根儿只好答应了,闭眼前见见恩人也应该啊。
他又拄着拐杖看老伴儿,“官宝儿出息了,我也该去找你了。等我见了恩人,我给他磕几个头,也替你给他磕几个。”
马老根儿坐着四轮车出去了,八个人抬着回来了。
披麻戴孝不只有官宝儿,还有官宝儿的资助人,一回村大家就认出来了,就是马老根儿的三儿啊。
三儿硬是一步一磕头磕了十八里的山路。他说要把这些年欠爹的都还给爹。他后悔当年的糊涂决定。为了留住媳妇儿,演了一出儿诈死的戏。不过,他当年也实在是没有能力负担那么多啊。
官宝儿抱着马老根儿的骨灰盒,他不知道该咋感谢这个资助人,这个让他一直感激不尽的资助人,原来就是自己的亲爹。爷爷一看见酒店里出来的他,嘴巴一哆嗦,“你是三儿?”资助人两眼都是泪,他重重点头。
马老根儿高高举起的拐杖无力放下,人一下子就瘫倒在地下,送到医院加护病房住一星期,爷爷还是走了。爷爷一句遗言也没有留下。
他就留下了那个红布包裹着的玉手镯,他说那个是要送给恩人的。
人活着,要知道感恩,要知恩必报!
寸铁原创作品征文大赛https://www.jianshu.com/c/91ec19a6dc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