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自己的陌生人

我们是自己的陌生人_第1张图片
陌生是种新鲜的好奇感

人是一种怎样的混合造物啊!新奇,古怪,混乱,自相矛盾,不可思议!他裁断世上万物,他是微末的蚯蚓、真理的宝库,灌满了谬误和不确定性的阴沟,宇宙的光荣和糟粕。

(布莱兹·帕斯卡,法国神学家、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音乐家、教育家、气象学家)

这是帕老对人类多么抓狂的描述。

这恰好说明了我们并不是一部精确的机器。

作为俯仰万物的灵长,我们早就进化出了应付日常的自动巡航装置,这些程式化的框架,多以信仰、文化、环境、习惯、性格等面目出现,形成有序和规则,可以界定和评估。它们大大降低了脑力和体力的消耗,提升了我们生存的效率。

于是,我们成了社会背景之中的朝圣者。

路过充满各种人与可能性的环境,在漫步过程中,我们的思维进行着难以计数的价值判断,这些判断汇集起来,形成了我们的目标、抱负、梦想、欲望和处理事情的方法。

这些方法似乎在告诉我们:你不越界,便是晴天。

但我们毕竟是人,心中的乱流时不时会奔流而出,难以捉摸。

它们动态、异质、不规则,每一秒都在变化。完全有别于日常熟悉或想象的路数。

我们试图通过解构性的推理来理解这一切,通过解析、分割,看看每一部分的功用。

但这种方法无法解释这种复杂性,这正是动态现实环境的关键特征。

即便是建立在庞大理论和数据基础上的纯粹的理性主义也不能帮助我们得出确凿的结论。

我们沉浸在各种事件的洪流之中,这是我们身临其境的基质,铺天盖地的细节,千万种感受会淹没我们。我们无法一 一观察和识别,甚至不能完全察觉到它,因为我们的经验会开启过滤模式,以减轻我们认知的负荷。

这便是成人的思维模式,它擅长逻辑分析和判断,忙着从具体情境中抽离例证以组织事实,用已知来推演未知。

而儿童却不会这么干,他们没有既定的框架,他们的思维更直接的与感官相连通,由好奇来带动。

他们热爱观察,悉心体会,他们的思维是叙事性的,擅长记录和吸收,对外界事物的兴趣远大于对自身的思考,他们的探索欲源源不断,更喜欢用感知来了解周边的世界和自身。

成人常在理性的边缘,遇见陌生的自己。日常则是隐藏模式。

而孩子则在感性的世界尽情探险和玩乐,他们索性就沉浸在物我两忘的情景中,专注于陌生感地探索。

无论是内外合一,得心应手的巅峰体验,还是手潮干砸,身心俱疲的无比失落,内心都会泛起对自己陌生的感觉。

熟悉是种安全感。

过于静止而程式的生活近乎无聊,所以,又期待那个陌生的出现,带我们去往生命的新大陆。

带领我们把成长界面有益外拓,使我们有更多的维度和视角来觉知自己和这个世界。

时常保持这种新鲜的敏感度,积极地与之对话,会使我们的认知和创造力不断升级更新,是我们最大的福分。

陌生是种新鲜的好奇感,是通向更宽广的社会之路。

保持一颗觉知的心,用孩子般的热情和好奇,拥抱陌生,尽情探索!

我们需要自己这位熟悉的陌生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是自己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