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他们的家里有小乐队

你聆听着着自家小乐队演奏的舒缓音乐,窈窕的舞女动人的身影在眼前舞动,没准还有能几位妙音娘子助兴;或者耳畔伴着节奏感极强的音乐,欣赏着异域风情的胡旋舞或胡腾舞......这小日子,真可谓幸福啊!虽然在一些公众娱乐场合也能欣赏到乐舞,有时遇到皇帝心情好也能有幸欣赏皇家的乐舞表演,可是家里有自己的小乐队,还有舞女相伴,岂不更妙?

一千多年前,他们的家里有小乐队_第1张图片
某影视剧中霓裳羽衣舞形象


在唐代,想拥有自己的乐队可没那么容易!

玩音乐这种事情从古至今那都不是那么容易滴~首先,社会得安定繁荣吧,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颠沛流离,甚至很多上流阶层的人都过着衣食堪忧的状态...音乐舞蹈神马的,晚上如果做梦没准会有音乐会哦。其次呢,自己的乐队,那都是人啊,是为你服务的人啊,相当于你的仆从,你总不能不管这些人吧,所以没有雄厚的资金,那都白想。现在想玩音乐,基本有资金作后盾就问题不大了,但是在唐代,即使你有荷包鼓鼓,但是身份不够,依然没戏!

唐代官方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僚、皇室贵戚可以有女乐一部。《唐会要·论乐杂录》载:神龙二年(706)九月,“敕三品以上,听有女乐一部;五品以上,女乐不过三人,皆不得有钟、磬。”另外据史书记载,李晟、李孝恭、李林甫等人曾受赏赐“女乐”,赏赐的女乐应该是来自于宫廷的官方音乐机构。可见,皇亲国戚自己在家里组织乐队完全无压力,官员要到一定品阶才可能拥有,而且数量上有严格限制,三品以上的大官们还挺滋润,三品到五品的官员家中三名女乐估计是很难开大音乐派对的。给国家立了功可就不一样了,乐伎是会作为赏赐的。

一千多年前,他们的家里有小乐队_第2张图片
郑仁泰墓出土乐舞俑(原谅这个颜色)

不过也不用悲伤,不能在自己家里养乐队,一些公共场所一样可以欣赏乐舞。

乐舞繁荣的时代,全场K歌与尬舞

全场K歌与尬舞其实就是在宴会上,无论主人客人都是需要一点才艺展示。身份地位较高的官员在宴会上自然少不了,音乐演奏啊、舞蹈表演啊!乐舞伎们的表演将宴会气氛带动的高潮,你以为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主人会拿着酒杯向宾客敬酒,并真诚的邀请宾客高歌一曲。宾客也可以请主人先唱一曲,当然啦,自己还是要唱滴(别以为就躲过了哦)。唱完了歌,喝完了酒,主人一高兴很可能就在宴会上跳起舞!唐代的宴会上,贵族高官当众唱歌跳舞是风雅有文化的活动,看到某个宾客还会上前去“以舞相属”(真的是邀请你尬舞),然后宴会很可能就有“群魔乱舞”的壮观场面。一般情况下,拒绝主人的邀请那是极度不给主人面子的行为,基本上摆明了对主人不满,所以,宴会上全场K歌和尬舞就是常事了。(当然,这都是高逼格有身份的人高兴的时候一起玩耍的方式)

一千多年前,他们的家里有小乐队_第3张图片
金乡县主墓舞俑(第八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

奏的什么曲呐,唱的什么歌哟,跳的是什么舞

看,这些表演者扮着五色狮子在跳舞;这批执戟的大部队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伴奏的曲目也是鼓声阵阵,动感十足;那些穿着五色花舞衣的曼妙女子是那么柔美......

艺术风格各异,中原西域皆有,唐代的伎乐与舞者表演的各类乐舞,那可真是异彩纷呈。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诗人更是没少描写自己所观的各类乐舞表演。那些著名的乐舞曲名,异域歌舞更是有着突出地位。

如,柘枝舞可能是从西域石国一带传入中原并流行开来,柘枝舞的形式据考证为两名女子对舞,帽子上绣着金铃,跳舞时金铃发出声响。不要以为唐代都是胖美眉哦。柘枝舞的舞女形象可是典型的腰肢纤细,柔弱无骨。“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画鼓不闻招节拍,锦靴空想挫腰肢”,“柘枝初击鼓声招”“大鼓当风舞柘枝”,诗句中还说明了鼓声伴奏的重要。来自于康国的”胡旋舞“恐怕也是人们知晓度较高的唐代舞蹈了。这些也多是比较欢快的歌舞表演,很容易带动起宴会的氛围。还有一些是软舞类别里的配乐舒缓的表演,可能更适合小范围宴饮的放松。


品味美食,不如来点音乐舞蹈助助兴?

本文部分参考:郭丹的硕士论文《唐代皇室贵族娱乐性乐舞考辨》和森林鹿的《唐朝穿越指南》唐代宴会部分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千多年前,他们的家里有小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