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国人到日本不再“爆买”的真相

2016年“十一”长假,日本媒体发现中国人不再像2015年那样疯狂“爆买”了。一些愤愤见此可能兴奋几秒钟,以为他们的“抗日”情绪发泄起到什么作用。且慢!实际到日本的中国游客并没有减少,而是增加了。区别是到日本的消费模式有了变化。

“十一”长假,国人到日本不再“爆买”的真相_第1张图片
dgdgdshbfdhdfhndj.jpg

因看重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日本对中国游客签证有所放宽。许多人去日本方便了,那就不用委托亲友代购。第二,到日本代购,也让去日本的中国人烦不胜烦。第三,中国海关增强了入关货物的盘查。有人过关时要交昂贵的关税,那吃苦受累的代购还不如网购了。第四,中国人去日本,购物型纷纷转向“购物+体验”型、“购物+观光”型,也有的变成“理性购物+文化体验+美食”型。第五,人民币汇率下降,自贸区开放以及跨境电商越来越普及。第六,凡一时狂热的事总不会持久,爆发性赴日冲动购物行为逐渐冷静下来,也符合经济规律。这些因素综合起来,2016年“十一”长假,中国人日本购物总量有所下降。但购物人数多了,总量下降幅度也不是很大。在东京银座、秋叶原、新宿各大药妆店等热门购物处,中国人仍然排着长队扫货。

真正的影响是通过过去“爆买”行动,日本商家服务口碑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到日本花钱舒心,买的物品又比较可靠,日本文化又有独特的地方,到日本又比较方便了一些,所以,中国人赴日购物旅游之风就此形成了,就当真形成了。

中国企业不自强,依靠愤愤们那种神经错乱的“爱国”情绪要消费者增强国货意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老航由于一直不太看重品牌,其实是一位天然的国货派。可一些国货不争气,却是本人切实的体验。我讲过保温杯的故事,结果是两只国产货早就坏掉了,而那只日本的杯子,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好的保温效果。老航的臭脚长起了小水泡,属于一种脚气病,好烦人。用国产药膏,有点用,不明显。见家里有一支日本药膏,涂了一次试试看,水泡泡一天之内就消除了,我都没有用第二次。最近新碰到的烦恼是洗衣机。到店里买东西,听从夫人意见。2013年底,航太太说那个TCL洗衣机挺漂亮的,就买了它。到了2016年5月,这台洗衣机就坏了。打TCL的400电话,来了个维修的,花了200多,修好了。到了10月,又坏了。再打400,又来了个维修的。两种方案,一要花250元,一要花450元。问题是到底修成怎样,没个谱。印象中以前洗衣机,能用十年八年的。而今,两三年就坏了,修一次只管几个月。这样质量低劣的国货,要爱又如何能爱得上去?中国现在的产品,外观倒是花了很多心思,包括疯狂的房子在内。昨天有朋友在微信中晒南国奥园的豆腐渣墙壁,又让众人一阵唏嘘。

今有朋友说了他的苦恼。他是一名商人,他的老友请他代理一种日本产品。他在心里有些排斥日货,要我说说看法。我对他说,如果产品好,国内外无可替代性,应当做,但要考虑中日关系风险,因为一些人抗日情绪上来,会砸店的。做产品应少从政治角度判断,而只从风险来看。日本东西好,让它进来,才能促进民族工商业进步。东西好,你不做别人照做。依靠禁日美货来爱国,非真爱国。真爱国,是自强,是不造假制假售假。做企业,就做最好的诚信企业,并注重科技,文化。中国需要的是懂得文化与科技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企业。

二战中,日本侵略中国、朝鲜及东南亚,结果是害人又害己。整个日本战争消耗过大,纵然不是战败,整个国家的经济也被搞垮了。更何况小日本遭遇到美国那样的劲敌,到了战争后期,日本各城市都被狂轰滥炸,一片狼籍。从1945年到1950年代初,日本的状况不比中国好多少。但从1960年代开始,日本又重新开始经济腾飞。在当时全世界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突飞猛进的时候,日本不仅赶上了那个时代,而且用工匠精神取得世界声誉。渐渐地,日本与德国一样,产品质量成为国家的竞争力标志,到了1970年代,日产汽车、电视机、冰箱等产品,一时间风头盖过了美国。19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有所衰退,原因之一是电脑及紧随的信息化产品,日本的创新能力不足,但在其他产品方面,其精致性与耐用性,仍然处于很高的水平。所以中国粗制滥造的同类产品与日货一比较,便现出原形。

其实,有许多产品不是中国做不好,而是低价恶性竞争、山寨主义和马虎精神所致。同样的产品,材料上不认真,工艺上不当心,只求形似不求品质,先是糊弄了消费者,最终就将厂商自个给糊弄了。

2016年“十一”长假与日本“爆买”的故事,从新闻效应上应逐渐趋于平淡了。问题在于基本的格局没有变化,民众的消费趋向与选择便不会产生实质必改变。而改变,不在于一些人怎么去说,怎么将口号喊得震天响,而在于怎么去做。

“扫一扫”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更多珍藏送给您——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一”长假,国人到日本不再“爆买”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