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思维模型
1、 真理符合论
2、 真理连贯论
3、 思维遮蔽性
举例:
1、 Univac科研机——IBM商用机;IBM大型机——Digital小型机——苹果PC机
2、 杨元庆做傻事——从PC到互联网没成功转型
3、 李彦宏(BAT)做傻事——从互联网到移动没成功转型
知道了就可以不犯错误了么?
NO!!人类大脑有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缺陷!!
提问:人类能否认识客观世界?
人类理性能否认识客观世界?——哲学认识论
人类到底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认知心理学
我们原本以为:一代一代的科学家越来越逼近真理
关于认知的两个疑问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客观真理?如果有,人类大脑(思维能力)能否抵达客观真理?
本体论——亚里士多德,现象的背后
认识论——笛卡尔:人类大脑有这能力么?(探索世界,理解(抵达)世界的真相)
不可知论——伊曼努尔·康德——近代科学革命的基础
河的彼岸:物自体(世界的本源)——人类不可能触及到
河的此岸:现象界(我们可以触及到的)
我们不知道世界上是否有真理,即使有真理,人类也无法认知。
休谟:归纳法谬误——真实世界是非连续性的,人类思维(归纳法)只能建立在连续性假设上。——人类认知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所以人类注定无法跨越非连续性。
思考快与慢:直觉(快思考),理性(慢思考)
感性:感官(眼耳鼻舌身),经验、事实
理性:思想——不超过7万年(人类简史),观念、理念、概念化,
感性、理性都有先天性的缺陷,
如何检测认知——能否判断一个信念是不是真理
检验感性:真理符合论——我个人的某个信念是否是真理?某信念与客观事实是否一致。
眼见为实:笑话——眼一见,即为虚——每个人都活着自己的世界里(认知边界框住)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信念就是真实的
与客观事实不符合的信念就是错误的
客观事实——绝对客观的、独立于我们之外、不依赖于任何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事实。
——多数人认可的认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符合论的方法是把主观信念与客观现实作比较。但是,悖论是,所谓“客观现实(被主观意识处理过的)”根本脱离不开“主观信念”,
“客观现实“就是“主观信念”
人类对客观事实的感知五条通道:视觉80%信息来源,听觉18%信息来源,嗅觉味觉
举例:莎拉的苹果——视觉再现
感官系统会在认知过程中“扭曲”外物:(视觉——颜色,听觉——声音)
光是能量、波长,视觉(眼睛)只能感应到对象全部属性中的感光属性,且只能感应到部分光段(400到700纳米波长),眼睛、视神经把光的波长扭曲为颜色——脑子预设的模型(世界本无颜色)
引:一个朋友指着山中的花树问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于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回答:“你未看此花时,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看次花时,则这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这花不在你的心外。”
世界是自己塑造的,不是客观的,是假象,感知系统不为求真,只为求存(在)。
我们的全部知识,不是为“求真”设定的,而是为“求存”设定的。——王东岳《物演通论》
简化外部世界,建立生存所需的辨识系统
例:电磁感应——
对象:被主观感知系统扭曲的客体——纯主观,只能看到对象(苹果)
人类根本不能确定客观世界到底什么样子。
客体:感知没有扭曲的假设的存在
检验理性:真理连贯论——我所在的群体的某个信念是否是真理?某信念与群体信念体系是否一致。
人类大脑进化三周期:百万年、数万年、数千年
基因突变要百万年记
王东岳:人类认知升级是因为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之后不得不的行为
推荐台湾版《世界观》
感官通道禁闭
举例:爱迪生、福特(黑色)——通用(个性化)
生存——广义逻辑自洽,感性理性偏差,理性会向感性妥协
一旦逻辑自洽,立即陷入“合理性遮蔽”
人类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
一种是“科学家机制”,现有证据再下结论
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人类天生的律师思维
——《时间简史》
逻辑推理能力,不是用来追求真理的,而是用来说服自己的,
当面临要么改变想法,要么证明无需改变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忙于寻找证据证明自己没错。——约翰·加尔布雷斯
你只看到你想看的,自圆其说——天生的生存能力,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甚至是遮蔽真相的最大帮凶。
真理符合论“不成立”
所知障(The Obstacle of What is Known):相信眼见为实、相信自己时空内的经验,相信未来跟过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