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 “我以今生赌明天,我以青春换此生,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你们要好好看我那四点声明:
第一要驾驭价值评价体系,这是高瞻远瞩的事,除了获取分享制,还有很多包括对研发的投资、知识产权的认同,都是价值评价的一种变化;
第二要驾驭商业生态环境,现在我们对项目管理、业务都很热衷,因为有权,做商业生态环境就觉得没劲,这也是缺点。
第三是技术层面的,
第四就是管理的简化,重点是“简化”两个字。
任正非说,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你只能在这个短暂时间内把自己培养成航母舰长。看干部就要看这个人的贡献是否达到目标,我不眼红年轻人拿高工资,贡献很大才能拿到这么高的工资,我们还要进一步推行这种新的薪酬改革。前二十几年我们已经熬过了不平坦的道路,走上新道路时,就要新条件。三个人拿四个人的钱,干五个人的活,就是我们未来的期望。这样改变以后,华为将一枝独秀。
3个人干5个人的活,发4个人的工资?这个模式能落地执行吗?先来看几个问题:
所以,当企业实行简单粗糙的薪酬模式时,再好的思维也可能无法达到好的效果。
薪酬制度运用不当,执行力度不够,导致人才流失、员工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3个人干5个人的活,发4个人的工资?简单执行会遇到什么问题:
道理看起来很简单,很多企业就开始按“3个人干5个人的活,发4个人的工资”;思路进行简单的薪酬改革。如有员工5人,每人工资为3000元,共计15000元,按3人干5人活,发4人工资原理,操作如下:
1、辞退或转岗2名员工;
2、留3名员工,按发4个人的工资,每人工资从3000元涨到4000元,每个员工涨工资1000元,公司也节省下了3000元。
看起来,是双赢!
刚开始员工很开心,毕竟加薪了,但很快问题又来了,员工开始抱怨忙不过来,企业的问题也开始出现了,如退货增加、投诉增加、交期延误等,老板发现3个员工确实忙不过来,于是又开始加人,原来3个人再加1个人,共4人,但是前面3人都是4000元,后面加1人也只能平衡按4000元支付,结果企业从原来5人发15000元到现在4人发16000元,企业比原来工资增加了1000元的成本。
事情还没有结束,又过一段时间,发现4个人还是忙不过来,员工还是抱怨太辛苦,要求公司再加人,最后老板无奈,只能再招一人,又回到了当初的5人工作,但是每个人的工资却从原来的3000元涨到了4000元,公司的工资成本也从15000元增加到了20000元。
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在于不是先想着分钱,而是要先衡量工作量。
“个人干5个人的活,发4个人的工资”;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活”字。
“活”就是企业的工作量,我们要根据工作量来定价,而不是根据现有的工资来分配。
工作量多员工的收入就高,当员工忙不过来的时候,就可以把工作分出去,因为每一个工作都定了价,把工作分出去,对应的钱也就分出去了,这样每个员工的为了保障自己的收入,一定会尽量做好每一件工作,如果员工总是做不好某项工作,公司也有权利重新分配工作给另一个员工,当然对应的定价也会做重新的分配。
案例:一个收银员为什么也会拼命地干!
某餐饮企业的一个收银员岗位,工作内容就是接听客户来电订房、结帐买单、开具发票、做好日帐表。本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岗位,拿的也是绝对固定的工资。但是这个收银员,总是抱怨工作量大、工资低、风险高(假币、客户投诉),客户来电订房的服务态度也是很一般。怎么办呢?
下图片是这个收银员的产值量化薪酬(PPV)方案:
这个方案将收银员的固定薪酬改变为产值量化薪酬(PPV)模式,将其主要的工作量化下来,通过测量找到平衡点,设定一个计价值,然后告诉收银员,你的薪酬一定会拿更高。
PPV实施之后发生哪些变化?
1、收银员接听订房电话的状态跟过去比完全不一样。她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听到电话响。
2、顾客结帐买单的效率明显提高了。因为她想快快的收到更多顾客的钱。
3、现在工作都有结果了,员工更加主动完成工作,不需要领导提醒、催促。
启示:
如果每一个员工都希望公司业绩好、服务好、结果好,这家企业不可能没钱赚。而员工,也在做好业绩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分享!
提升人效,首先要打破定编定岗,应该要一专多能,一人多岗,让每一个员工的工作量饱和起来,不应该出现员工一天工作8小时,真正工作时间却只有3-4小时,建议采用PPV产值量化薪酬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由于二线员工的工作具有以下特点,所以,固定薪酬几乎成为首选的薪酬方式:
(1)工作烦琐、细微,无法量化(量化成本很高);
(2)工作范围、工作内容经常变动,缺乏规律;
(3)工作难度、强度的衡量没有可参考的标准,无法价值化;
(4)临时性的工作项目多,处于被动性的工作地位,无法高效管理。
由于多数采用固定薪酬模式,同样带来很多问题:缺乏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喜欢攀比工资高低,不愿意承担责任,忽视工作结果,工作配合性很差,只做分内的事情……
固定薪酬模式,是很多中小企业人效低下、执行力差的一个重要根源。同时,也扼制了人才的成长动力,不能将人的潜能与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极大地浪费了人才与人效。
岗位薪酬设计应基于个人产值、价值的薪酬计算模式。强调按个人的产出和价值计算员工报酬。
产值量化薪酬(PPV)设计的三大原理:
(1)多劳多得:让员工为自己干,做的越多越好,收入就应该相对越高。
(2)一专多能: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在有主职角色的基础上,让员工可以同时承担更多的工作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
(3)复合价值:根据工作流程与工作量,以高效为目标,合并部门、岗位的职责功能,4个人的活交给3个或2个人干,通过优化人效,给员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机会。
产值化管理中的一些名词解释:
实产值:直接创造企业收入的产值。如销售、产量等。
虚产值:不能直接对应企业收入的工作量。如行政服务、财务服务等。
公共产值:可以开放给其他岗位的产值。
岗位产值:仅限指定岗位完成的产值。
可明确定价产值:易测量且有明显测量意义的产值。
打包产值:不易测量或无明显测量意义的产值。
产值量化薪酬(PPV)的设计步骤
第一步,分析:岗位重点分析,工作事项、花费时间、分布规律、工作强度难度、工作价值、测量方式。
第二步,量化:找出易测量的部分,并对易测量的部分进行时间、数量、价值分析,易测量的部分为工作总量的30%~50%。
第三步,定价:初定易测量部分的工资占比,并分别定价。
第四步,归类:岗位产值,指定岗位或流程紧密的岗位才能做的部分。公共产值,通过培训或指导,可以公开招募执行者。
第五步,测算:测算各岗位的可能性收入,通常,测算后的工资会低于原工资。
第六步,打包:对不易测量部分进行分类打包,并建立管控标准。
第七步,开放:开放更多的公共产值,进一步提升人效。
第八步,优化:不断调整、修正、扩充产值项目。
产值量化薪酬落地感触
一家企业主说:二线基层员工做了产值模式,积极性完全不同,比如以前财务部的员工们都不想做录发票、盖章的事情,现在抢着干;员工以前怕工作忙、盼清闲,现在主动找事做。因为各项有价值的工作都实现产值化,定价计薪、多劳多得。
产值量化薪酬落地效果
某广告印刷企业原有员工106人,通过实行产值量化薪酬模式,在企业销售额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仅用员工34人,员工人均工资增长50%,企业利润大幅增长。
某品牌大区经销商,二线岗位员工9人,月薪合计约3.1万元。通过实行产值量化薪酬模式,二线岗位员工工作量不变仅用2名员工,月薪支出8400元,光工资一项每月为企业节约利润2万余元。
对此,您有更好的建议和看法?欢迎评论、交流(请留下你的足迹);欢迎添加下面小编,曾老师个人号,保持更紧密交流
运营作者| xcjx5200 (个人号)
职位|薪酬绩效咨询师
【分享是一种美德,特此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及启发】记得收藏并关注本号!学习更多企业组织管理、激励机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