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边书房@注解四书《论语》【147】教育是引导,而不是填鸭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他学习欲望很强,反复思考,就差那么一点就开窍了。在这个节点上,你稍微引导一下,问几个问题,他就自然想通了。不愤不发,就是他没到就要开窍的程度,就不用去启发他。学习是个人持续积累的过程,没有下功夫,就找不准问题,就难以获得突破,到不了这个程度,就很难启发。

      儒家讲启发学生的方法是“引而不发,开而弗达”。这就是引导式学习的方法。引而不发,就是给你开个头绪,不直接告诉你有标准答案,你得自己深入探索。开而弗达,就是给你开一扇门,你自己去畅游,到达彼岸。这种教育方法是符合人性的,而我们填鸭式的教育是反人性的。因为,如果把每个人的兴趣导向和学习方式都看成是一致的,那就是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思维,而不是尊重人本身价值的人本思维。

      悱,是口欲言而未达;他想说出那个本真的意思,但是刚在嘴边就咽回去了。前面愤是可通之机,这里悱是可达之势。我们就可以帮助他表达出来,他一下就洞然明白,豁然开朗了。不悱不发,就是如果他没有经过自主的探寻,就达不到要表达清问题本质的程度,就算你帮他表达出来,他也领会不了,浪费功夫。

      隅,就是房间的一角。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就是举一反三的意思,这需要机制灵敏的思维才能做到,如果它具备这样的禀赋,我就再详细的告诉他,他就进步快了。如果不能举一反三,这说明他很呆滞,还没上轨道,我也不会跟他详细的讲,功夫没到,就算你苦口婆心,他还是找不到诀窍。

      上一条,孔子说了,弟子过来学习要有见面礼,这一条讲的就是教育的方法。我们反过来思考自己的教育过程,基本上是靠死记硬背过来的,中考、高考核研究生考试都是如此。长期以来,我们缺乏这种引导式的训练,导致解决问题的创意或者寻找方法的技能相当的欠缺,这就使得我们在工作的时候缺乏想法,动手能力很差。反过来,我们自己教育小孩的方法也是,重复我们自己的老路也是司空见惯,因为整个社会的教育导向就是如此,身在其中也没有办法。

     我们现在要纠正今后的学习方式,不要认为所做的事情有标准答案,而是持续探寻最有效果的解决方案。我们教育小孩,力求在他们接触的每一门知识上,给与他们引导,让他们主动的找寻答案,解决内心的疑问,我们不能代替他们学习,让他们自主的学会学习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荷边书房@注解四书《论语》【147】教育是引导,而不是填鸭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荷边书房@注解四书《论语》【147】教育是引导,而不是填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