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墨香里话坪上 炊烟起时回故乡

书墨香里话坪上 炊烟起时回故乡

                        徐敏

这世间总有那么一个地方,是你心头的念想,是你思念时的温暖,是你眼眸中的忧伤,更是你灵魂的归宿。

书墨香里话坪上 炊烟起时回故乡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

我常常在思索:自己到底在追寻什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杨绛先生这句话像一道神谕的光芒将我击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被名利牵绊纷扰;不与同行争高斗低……我一直追寻的不正是心灵的宁静与愉悦吗?只是世事纷扰,去哪里寻得一方精神的家园,安放不羁的灵魂呢?

深秋的十月,我被岳阳市作协安排到平江坪上书院学习,当时,我正被繁琐的事务缠身,不得自由。忽然获得了一个多星期的自由,竟觉得自己一下子成了一个富人,阔气了——对我而言,这确实是难得的礼遇,虽然我对学习本身并不抱多大兴趣和期望,因为心知肚明一个多星期的学习修炼不成大师。

我带着赏景的心情来学习,眼中的坪上书院显得特别庄重古朴。沉实古旧的门、雕花的窗、原生态的墙……“乡村体验文艺讲堂”几个字如诗似画高悬在大厅之上,字匾下面是一扇镂空雕饰着方与圆的屏风,似隔未隔地让人遐想后面的景致。大厅左右两侧各开一个天井,晴耕雨读,一种古老的诗意栖居在此。晴天,温润的阳光从天井照进书屋,斜躺在竹木的睡椅上,天空一片蔚蓝,云朵在漂浮着跳舞。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聆听轻音慢乐,闭目养神,那份惬意便氤氲在温暖的阳光里 。若是原上草离离,山间雨萧萧之际,雨点攒成小小的水流,顺着屋檐滴下来,伸出手来接一捧雨露,思绪也随着指缝间溜走的雨水流淌……蓑衣在墙上匍匐;纺车在墙角舞蹈;石磨在院中静默……恍惚间,我有种错觉。是不是坐上了时光隧道机,穿越到了古风时代。顿时觉得应该换上古服,敛裾曳带,洗手焚香。

书院的西边是一座后花园,古老而经典,两棵三百多年的古樟是明证。在一大片草地中央,树巍巍耸立,草的平铺与树的直叙如一腔诗咏,白云蓝天绿树的映照更唤起满眼画意满腔诗情。若在树影婆娑的老树底下,喝一杯清茶,品一种生活。捧一本好书,看一段流年。 哼哼小曲,赏赏美景,拍拍靓照,且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的每一根神经,都被这里的一草一木抚慰得妥妥帖帖。这不正是我渴望回归的精神家园?

院落的每一处布局都别具匠心,不必说步步皆景的老树、老屋、竹林,单是用二十四个节气命名的房间名称就令人耳目一新,既有中式摆件又有西式壁炉的书吧令人眼前一亮。从环境上看,坪上书院既是美丽乡村的标本园林,又是江南书苑的明珠书廊。从功能上看,坪上书院既是民俗文化的展览馆,又是艺术创作的大雅之堂。

饮水思源,赏景思由。徜徉在这美丽画卷,精神家园中,我很好奇,是谁,将这一座古老的庭院打造得如此令人动心?

书墨香里话坪上 炊烟起时回故乡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

我是在夕阳正好的时候,来到坪上书院。轻扣铜环,“吱呀”一声,木质的大门推开了。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向另一个年纪稍微轻一点的汉子交待什么,见我们的到来,那中年男子朝我们微微颔首,脸上浮现出一种统一了谦逊、孤傲、神秘诸多色彩的表情,不怒而威。听同伴在我发际偷偷耳语:“这是知名作家、市作协主席彭东明。” 我悄悄后退了几步,对官员,我有心理上的距离。

秋日渐深,天气预报持续提醒着,将会进入一个难熬的寒冬,我的咳嗽在夜里加剧,咳得翻肠倒胃,头昏脑胀。在这陌生的乡下,我不知道如何打发难熬的夜。班级群里有人发来信息:来书院座谈。没有名气,没有谈资,我去干什么?不去交流,不去学习,我来干什么?心态翻转几次的打了几个结,我惶恐不安又百无聊奈。 在同伴的催促下,我心事重重地挨进了书院。书院里,一个人弯着腰正在壁炉里加柴,定晴细看,原来是东明主席。许多学员都围着他问长问短,我那时真是木讷得可以,见识有限,也受面子的影响,很多的时候只知道礼貌的呵呵,不知道问些更远的话题。

“说别人的故事不如写自已的故事。”在东明主席的启发下,我谈了自己家族--永兴屋的故事,并告诉他我已将故事付诸文字。当得知他要看这篇故事时,我露怯了。说实话,在书院听了那么多大伽的讲座,越发感觉自己的渺小,也越发迷茫。我像戴了无数只手表的人,反而弄不清具体的时间和方向。因为我曾鼓起勇气,忐忑不安地将自己的“毛坯房”交给大咖指点,“毛坯房”毕竟是“毛坯房”,经不起推敲,如此反复几次,我的自信也轰然倒塌了。我像一个考试没有底气的小学生一般,犹豫徘徊了很久,硬着头皮将“考卷”通过信息交给了“考官”,并做好了“听课”的准备。约摸是等了十来分钟,对方回复了这样一条信息:语言文字很干净,写得不错。他勉励我:“水温到了茶自香,时候到了事竟成。”在那个异乡重感冒的寒夜里,不知道这些话语给了我多少鼓舞与慰籍,我仿佛听到心里呼啦啦的花苞绽开的声音。

往后的时光,每次座谈会我都不请自到。东明主席听我们讲故事,也讲自己的故事。他谈《天边的火烧云》是他童年生活的缩影,生下来差点被丢弃,天天饿肚子,日日要干活的童年生活,道来却让听众几乎感受不到苦难,只有温情。

“记住了家的方向,就记住了梦的来源。” 座谈会上,东明主席告诉我们这座书院的由来。这是一座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宅院,历史的荣光曾使这座宅院熠熠生辉,岁月的沧桑却将这座古宅侵蚀得破败不堪。小时候,这座院落见证了他童年的成长。长大后,他离开了这座宅院,一走就是四十余载。2014年暑假,当远在大洋彼岸的他听到《故乡的小路带我回家》这首歌时,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那情那景让他眼睛有点发潮。“如果有一条故乡的小路带我回到精神的家园,那该多好!”一个强烈的愿望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在故乡重建精神的家园。

回国之后,东明主席第一件事就是筹备古屋的重修和改造。请中央美院的专家做设计方案,将古屋定位为多功能型书院。“三年磨一剑”,从设计到装修,东明主席牺牲了创作三部长篇小说的时间,打造了一座造福人类的大雅之堂,使古宅重振雄风于盛世。

在家乡建设家乡,离开家乡仍不忘反哺家乡。故乡情结已融入东明主席的骨髓血脉和灵魂!巍巍耸立的将军山培育了他心系人民的忧乐情怀;浩浩荡荡的英雄河赋予了他开放包容的豁达胸襟;深遂厚重的血色史激励了他砥砺前行的求索步伐……这个让人肃然起敬的人不禁让我想到了另一个人。

书墨香里话坪上 炊烟起时回故乡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三)

精美的古宅演绎着曾经的辉煌,岁月的轮回涌现出再造辉煌的后起之秀,故事是如此的相似,恍惚间,我似乎回到了我的老家--永兴屋场。

永兴屋场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它的名字是乾隆年间朝廷一大官据屋场主人徐永兴的名字命名的。屋场前面是一条碧波荡漾的小河,后面是一望无际的竹林。里面亭台轩榭,雕栏玉砌,显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整座宅院四通八达,花团锦簇,轩昂壮丽。宅院的主人是我的祖爷爷,相传祖爷爷会法术,乡邻有大小病,求他划一道符水就能祛除疾病,于是永兴屋总是车来人往,热闹非凡。

祖辈的风云史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二,祖辈的美宅我也无缘相见,但我的爷爷徐希道先生作为永兴屋第七代子孙,是曾住过这座古宅的。

爷爷是我们徐氏宗族的族长,他将毕生的心血倾注在宗族事业上,成立了湘汨徐氏五修理事会;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清明去平江扫墓活动;开展了一年一度"9.15”湘阴祭祖活动;团结了湘阴、汨罗、平江三地的徐氏子孙,修建了徐氏子孙的族谱。永兴屋大厅正中央供奉着祖爷爷祖奶奶的雕像,四周挂满了人们送给爷爷的牌匾。大厅的正前方高悬一块庄严肃穆的牌匾,上面写着“光耀凝禧”四个烫金大字,横匾两端分别陈列一条竖匾。竖匾上联:伟绩著同宗家乘祖茔名标东海。竖匾下联:清廉传后代兰馨桂馥寿并南山。东边墙上分别陈列着汨罗徐氏理事会送来的牌匾:“汨罗江畔屈子祠旁南洲派衍承祖德,洞庭水乡饶溪旷野东海族众仰灵光”;西边墙壁则挂着平江徐氏理事会送来的牌匾:“一代才人诗赋词联都誉雅,三秋硕果义仁礼智远扬名。”每一块牌匾的由来都有一个故事,无声地记录着爷爷的功绩。

记忆中的永兴屋除了房屋没有传说中那般显赫,门庭倒是一直热闹。每年9月15日,是我们祭祀徐氏祖宗诞辰的纪念日,也是我们家最热闹的时候。本县和外县的徐氏代表齐聚永兴屋,一排排火铳放得震天响,一支支唢呐吹得欢天喜地。戏台上的武生将鞭子挥得啪啪啪,小伙将锣鼓敲得咚咚咚,小孩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在锣鼓喧天中,几位长老将徐氏祖宗的雕像从大厅请出来,纷纷虔诚地朝拜。

书墨香里话坪上 炊烟起时回故乡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年少的我自是不懂什么光宗耀祖,只知道撒开脚丫漫山遍野地游窜。我用童年到少年时期青葱岁月里的美好时光,抚摸过永兴屋的每一寸肌肤。童心的顽劣使然,我的足迹遍及了她的每一处角落,竹林中、稻田里、红薯地、池塘边、小溪旁等,这些地方黏贴了我年少时阳光般的各种身影,留下了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年少的情怀中,有躲着烈日骄阳,兴冲冲奔到屋后,钻进竹林,爬上树梢掏鸟窝的新奇与兴奋。有淋着细雨,跑到屋前,甩掉拖鞋,趟进小溪捉一群一群对水的鱼的欢快和喜悦。更多的时候,是在星空灿烂的夜晚,一群孩子围坐在爷爷身边,缠着他讲各种各样新奇的故事,那些神奇的故事让我们的思绪遨游到了天际,幻想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长大后,我果真来到了外面的世界,但那些在永兴屋度过的时光,是我无论走到何方都忘不了的回忆。

爷爷最大的心愿是盖一座能和永兴屋古宅相媲美的房子,重振永兴屋的雄风。但他却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宗族事业上,大公无私的爷爷除了奉献并没有贪恋任何物质,一直两袖清风。一大家人关注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地是要种的,活是要干的,钱是要赚的。不是人人都能达到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境界,因此,家人对爷爷并不待见,更谈不上进入他的精神世界去理解他。儿女各自在外筑了自己的小巢。爷爷在外面转悠,总是今天从后山砍一根树木回来,明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面值不等的钞票。可凭一己之力,离重建永兴屋的梦还是遥不可及。那个热得透不过气的午后,爷爷在村小学巡视扩建工程回来,突如其来的一阵炫晕让爷爷倒在地上却再也没有醒来,据说不呷磨床饭是老人难得的修为,爷爷修炼到了,可惜老人重建永兴屋的夙愿终究成空。

故乡,家族,祖辈,这些意象是连在一起的,是人生的底色。生命的来处,是安全感,归属感,是温暖和爱。有家可归的人生是圆满的。刹那间我对爷爷有了些许的理解,不远处的坪上书院炊烟袅袅,恍惚中我嗅到了永兴屋的味道……

书墨香里话坪上 炊烟起时回故乡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作者简介: 徐敏,女,湘阴县城关中学一级教师  ,湖南省作协会员,曾发表过诗歌《落叶》,散文《在水一方》,小说《永兴屋的故事》,散文《在水一方》、《晒被子》、《爱是最好的教育》、《相遇在最美的年华》、《邂逅掌上明珠 徜徉爱情岛屿》等作品。此文发表在《岳阳文学》2017年第二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墨香里话坪上 炊烟起时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