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去旅行,先去哪里?无所谓了

2015年3月-2015年6月,为期4个月的暴走,我将从今天开始整理。然而,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好像想了很多,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如何开头,只能把暂且这些尚待整理的思绪(陈丹青的说法)胡乱罗列,拼凑一个开头。

一是想到,去年年底,和壶老板(我老婆)一起作出的这个牛逼哄哄的决定,离开工作岗位半年,去外面走走。过了2个月,微信朋友圈开始流传“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一想到自己走在时代之前,这优越感啊,哈哈。又过了5个月(消停下来之后了),看到一个TED演讲,主张每隔7-8年便停止工作1年,出去旅游散心找灵感,这样做的代价仅仅是晚5年退休而已。确实有道理,不过是不是适用于你,仍然需要你自己评价得舍,作出论断。

二是想到,现在各大旅游类门户网站,各种游记铺天盖地,动辄上万的单反拍出的美图堆砌着,女友老婆浓妆淡抹摆着pose秀着,便有无数点赞无数收藏顶着,或成知名博主,或称XX达人。我实在不想成为这千篇一律的一员。我想留下点情感的痕迹和思考的逻辑,真诚而实在地存在着。

三是想到,一个很酷的词语,叫做“体感生命”,且听我解释。所谓“体感温度”,是指在风力、湿度等因素影响下,人所感知的温度与真实气温之间的差异,同理,时间也是这样,当你来到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事物,时间就感觉过得更慢。举例1,小时候去春游,去程往往比返程感觉时间更长。举例2,平凡的上班一周,一眨眼就过去了,境外旅游一周,时间过得很慢,够你回味一个月。这个我称之为“体感时间”,放大来看,就是“体感生命”。如果你也有同感,请经常去尝试一些新事物吧,一项新运动、一门新语言、一个新朋友、一个新兴趣,都将带给你更多的体感时间。总有人说,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就改变生命的宽度。Ok,现在我要来做他们认为无法改变的事情了。

半游世界,第一站,大东北,哈尔滨。即便是3月的哈尔滨,也不是闹着玩儿的,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15度到20度,这将是我以前从未体验过的低温,其实心里是紧张的。但是出门在外,当新鲜感来袭,其他的都一切都被淹没了。

辞职去旅行,先去哪里?无所谓了_第1张图片

这是达到哈尔滨后,在机场巴士上拍到的窗外,经过壶老板的调色,看起来几分诗意,几分慵懒,唯独没有冷感。当然,巴士里确实不冷,除了每次开门下客的半分钟。出行第一天往往是马不停蹄的,飞机转火车也充分考虑了延误因素,留了足够的余量,所以我们有时间在哈尔滨火车站背后的一条小街吃了午饭,第一顿正宗的东北菜,用后来的话说,但凡在东北,就都是东北菜。吃的东西印象模糊了,只记得这家店门面很小,人也不多,边上一桌人是常客,跟老板相谈甚熟,满满的社区氛围,很自在的感觉。

火车达到的小镇叫做亚布力(此前我时常会误叫成亚克力),坐上黑车,抵达住处所在地,大青山村。因为亚布力是著名的滑雪地,因此,大青山村几乎只剩下旅游业了,所有的住宅都改建为住宿型房屋,并且都叫做XXX农家院,叫做大青山农家院就有3个,叫做雪村农家院有2个。

既然是农家院,必然要有炕,供我们这些傻逼呵呵的游客来体验,今晚开始我们将睡在炕上好几天。用现在时髦的词,叫做homestay,无非这个host可供客人的房间多一点。

炕这个东西能让我想起两件事。第一件事,是高中某位政治老师,曾操着沪腔普通话,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炕”字,给我们“科普”,并“大吹其牛”(此处这带引号的“科普”和“大吹其牛”,前者表示傻逼,后者表示牛逼)。第二件事,是几年前的“幸福系列”的央视采访,问一个北方的大叔“你最幸福的是什么事?”大叔说“晚上在炕上跟俺媳妇儿整那事儿”。又问“第二幸福的事呢?”大叔想了想,说,“歇一哈子再整”。

辞职去旅行,先去哪里?无所谓了_第2张图片

自己铺的床,留了这么一张照片。我和壶老板都觉得,第一天赶路挺累的,所以是两个被筒,你懂的。炕都是砖石砌成的,哪怕垫了几层棉垫子,还是很硬,东北人叫做“ge”,我也不知道这个字该怎么写,只知道睡了一晚上,腰背酸。

第二天起来已经快中午了,起床后等着homestay的家长给我们做饭吃。趁着午饭没好,我和壶老板就出去瞎晃了一小圈。做了两件事,劈叉(用于晚上炕底下烧火)和撒雪(仿的是let it go中的电影画面)。

辞职去旅行,先去哪里?无所谓了_第3张图片
辞职去旅行,先去哪里?无所谓了_第4张图片

这个homestay家庭的是老夫妻俩和一个孩子,孩子算是我们的同龄人,小个2、3岁吧,挺好的小伙,旅游旺季忙着生意,淡季自学点证券投资,理理财,在我看来生活滋润,但他自己觉得无聊。每种生活都有各自的快乐和烦恼,加之每个人想法不一希冀不同,便造就了无数的围城内外,供人们妄加臆断,或斥一生之力求一虚无之事,或日日哀思羡人之美。可能,你只需挪一尻之位,再扭一念之差,你的萝卜坑就在那里等着你。

大青山村2晚3天,醒着的时候几乎都在滑雪,就是一般的滑雪而已,没什么好写的。至于后来在长白山滑雪摔成狗,会在之后的文章里细说,或者戏说。

其实我一直没有搞清亚布力镇(大青山村和滑雪场所在的这个镇)在行政区划上是否属于哈尔滨,直到我现在用百度查了一下,亚布力镇名字来自俄语,是果木园的意思,属于尚志市,尚志市为县级市,属于哈尔滨辖区。

辞职去旅行,先去哪里?无所谓了_第5张图片
辞职去旅行,先去哪里?无所谓了_第6张图片
辞职去旅行,先去哪里?无所谓了_第7张图片

离开亚布力的时候,拍了几张照片,可以看见远处的滑雪场的雪道,还有新建不久的亚布力火车南站高逼格的天花板和吊灯。


来哈尔滨之前也少不了research那些旅游攻略,然后有的没时间去,有的没意思,有的没机会,所以剩下的,值得一写的故事并不太多,且听我道来。

No.5圣索菲亚大教堂

辞职去旅行,先去哪里?无所谓了_第8张图片

其实如果去到俄罗斯或者东欧的话,我相信这样的建筑应该是随处可见,但是这里是中国,所以,拜占庭风格+非山寨+东正教,这样一幢建筑就变得格外稀罕,号称哈尔滨标志性建筑。如今整理照片才发现,我和壶老板这种独特的照相风格在3月份就已经形成了,感谢圣索菲亚大教堂带给我们的灵感,让我们学会在自然和人文面前,以配角的位置自居。

No.4哈尔滨工业大学

辞职去旅行,先去哪里?无所谓了_第9张图片

哈工大,这学校太出名了,尤其是把“哈”读成第三声的情况下。每到一个城市,总会很愿意去当地的名校转转,不知道这一点上有多少人有共鸣?并且,这种情结的产生是为什么?是对大学时光的怀念、对青春的颂赞、对知识文化科学技术的尊重,还是最简单的,如韩寒所说的,为了玩玩女大学生?我不知道。

No.3中央大街

辞职去旅行,先去哪里?无所谓了_第10张图片
辞职去旅行,先去哪里?无所谓了_第11张图片
辞职去旅行,先去哪里?无所谓了_第12张图片

在哈尔滨住了2晚,住得离中央大街很近,因此每天都要去中央大街不止一次。作为哈尔滨的中心商业步行街,同样面临的问题是,每个城市的步行街上,走的都是外省市的游客。这是个无解的状况,想多了就没意思了,记得在中央大街吃马迭尔就行了,哪怕是冬天。中央大街走到底就是松花江,3月的江面还是冻着的,有人直接走路过江,甚至还有电动三轮车,这点上我是怂的,我对安全性表示担忧。

No.2东北二人转

可惜了没留下什么照片(难道是剧场禁止?忘了。)之前就听壶老板说,二人转的笑点,有很多是带有颜色的,但是我可能年纪太轻了,都没怎么看懂。对于在东北看二人转来体验东北文化这一点上,我的疑问是,如果去剧院看二人转并不是大多数东北人休闲时间的选择的话,这是否还能称之为体验文化,并且这个“如果”,我相信是成立的。再退一步,哪怕是文化体验,但并不是生活体验。本来写了几行字想讨论这个问题,但是题目太大,不论也罢。

No.1烤冷面

辞职去旅行,先去哪里?无所谓了_第13张图片

这绝对是这座城市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东西,在住处所在的街道,向北两个路口,右手边的小区,第三个门口的推车摊位那儿,找到了大众点评5星好评的烤冷面。傍晚买,第二天上午再买,下午临到要火车走了,又买了两份。这都是壶老板的主意,因为我并不是个合格的吃货,我是觉得好吃,但没有那么狂热。但是,这种看似很蠢的事情,如果是两个人一起,便成为共同的记忆,甚至是某种默契,值得珍惜。

2015年3月14日晚,坐上过夜的火车,离开哈尔滨。

下一站,延吉。

你可能感兴趣的:(辞职去旅行,先去哪里?无所谓了)